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写陪伴的并列作文(以陪伴为题的作文怎么写)

写陪伴的并列作文(以陪伴为题的作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4-05-27 16:49:07
写陪伴的并列作文(以陪伴为题的作文怎么写)

写陪伴的并列作文【一】

古希腊贤人曾经说过:“宽容是美德中最绚丽的花朵。”而在中国古人看来,宽容是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我看来,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这种品质要求人“悦人、纳人、容人。”宽容是炎炎夏日的一阵凉风,给人以透彻心扉的清爽;宽容又是北风凛凛的寒冬里一炉旺盛的炭火,让人从心底里感觉到一股股暖流,宽容是最崇高的品德。

宽容不是一味的退让,委曲求全。如果你的左脸被人打了一拳,而且刚好你是基督教徒,你肯定会伸出右脸让人再打;而如果你是伊斯兰教徒,你必会还他一拳;但如果你被打之后,你义正辞严地指责他的过错,然后走开,你肯定是儒学家学子。如果真如仁家所提倡的一味退让的仁和宽容,那么宽容就失去了意义。宽容就是懦弱,胆怯。宽容是有条件的。

宽容不是不顾是非。二战期间德国医生海尔曼医术精湛,为人和善,曾为一个到他诊所偷东西的小偷治病,又不计前嫌地治好了多年前的情敌,这情敌差点让他用古老的方式决斗,但他坚守医生的天职“救扶伤”,救了他。然而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个身犯滔天罪行的盖世太保被抬进了他的诊所,这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开始手术,而是支开了医护,将手术刀直接插入他的心脏,在纳粹法庭法官说他没有遵守医生救扶伤的天职时,他却说:“现在,最高的天职就是反法西斯。这才是真正的宽容:能宽容错误,但绝不宽容罪恶。宽容是有原则的! 宽容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清朝大学士张英的家人曾经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张英修书一封主动让家人让出三尺宅基地,结果便流传下来了“六尺巷”的故事。若没有蔺相如将心比心的宽容,又怎会有负荆请罪的一美谈呢?宽容需要想人所想,需人所需。

宽容是一朵在美德中绽放的花朵。宽容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和谐,宽容是大同社会的要求,但宽容不是无限制的退却,宽容是有原则的。我们要做到“以宽待人”,“以直报怨”,坚信“唯宽服人”。

写陪伴的并列作文【二】

问世间什么最美?有人说钻石最美,有人说风景最美……我认为外在美不算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心灵美。在现在社会中,人们大都只是注重外表的美丽,每天花很多时间去打扮自己,却忽略了外在美只是表面,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外在美迟早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但心灵美不会,他才是永葆美丽的秘方,是青春永不褪色的因素,心灵美是最重要,他永远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褪色,他永远会在美丽的城堡上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

一个人,外表美与丑其实不是特别重要,只要他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有美丽的心灵就是最美丽的人。

清朝宰相刘罗锅,虽然其帽不扬,但却满腹经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他妻子赞美他说:“背负一乾坤,腹中满经纶。”刘罗锅虽然没有外在的美丽,但他渊博的学识弥补了他外表的缺憾,他的才能过人,他的心灵美,才是在他身上体现的\'闪光点。外在美并不是十分重要,只要有智慧和善良构成的心灵,就是最美丽的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渴望得到外在的美丽,却忽略了心灵美。外在美会在时间里沉淀,但内在美却会清水出芙蓉的在时间的长河里发出最美的光。心灵美才是用来检验内心品质的最好的仪器,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

在公交车上,一位时尚靓丽的女郎,因为一位乘客不小心踩到她的脚就破口大骂,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这种形象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外在的美丽也许会吸引别人的目光,但那只是一瞬,而心灵美却会永远荡漾在人们的心头,不会离去。相比之下,内心的美才更胜一筹。现在的人大多追求外表的美,认为这很现实,其实不然,外表美总会逝去,当岁月流逝,当闭月羞花变成了苍颜白发,人们的目光就不会停留在这里,而在时间的洗礼中,惟独留下的是那令人肃然起敬的永不褪色的心灵美。《我的丑娘》中的丑娘,其貌不扬,却独有一份善良宽容在身上闪光;说《论语》的于丹,相貌平平,却因她的渊博学识荣登十大美女的宝座……

外表美不重要,因为红颜总会逝去;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美好的品质,渊博的学识才是一座屹立不倒的宝塔,才是人生中永恒的伴侣!让我们共同呵护心灵中的美丽,让心灵美与外在美结合在一起,陪伴我们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

写陪伴的并列作文【三】

大自然是我们生命的缔造者。自然创造了我们,它总会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子弯下了腰,那是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柔弱的小草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风雨过后却依然挺立,那是告诉我们要有不屈的精神;滴水能够穿石,那是告诉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意志;海能容纳百川,那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

我是一阵风,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平原。那里有广阔的天地任我飞翔,我无需疲倦,无需困难,就那么自由的奔跑着,然而有一天,我迷失了方向……

我不停地寻找家的方向,于是,我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脉,在这里,我经历了雪崩,望着那直插云霄的高山,我咆哮着,怒吼着,不断地向上跳跃,望图跃过那天边的山颠,经过了一次次的撞击,一次次的失败,我终于成功的来到了山的那边。原来,在山的那边,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啾啾欢唱的鸟儿,从此,我不再惧怕高山,不再惧怕寒冷,因为,我学会了坚强。

我继续奔跑,在远处,我见到了一片蓝色,那是什么,来到近处,原来是一片汪洋,我努力地向前飞,经过了高山上的磨炼,我已经不惧怕被海浪的冲刷,被礁石去击打,在这里,我与海鸥为伴,与蓝鲸共舞。原来的我,总是霸道的想要征服一切,现在我学会了用一颗宽容之心去接纳,去赞赏。

后来,我来到了茂密的热带雨林,这里有许多不知名的树木和凶猛的野兽,这一路布满荆棘,我曾几度想要放弃,然而我坚持了下来,穿过了这片雨林,从此,我不会再半途而废,因为这一路的锻炼使我意志更加坚定。

最后,我回到了美好的家园,这一路,我学会了许多,懂得了许多……

感谢自然,它带给我们坚强。

感谢自然,它使我们学会宽容

感谢自然,它对生命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唱出了生命的礼赞!

写陪伴的并列作文【四】

人生路漫漫,我们一生中拥有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年轻时我们拥有青春与时间,可以人生的海岸边肆意挥舞着身躯,可以用大把大把的时间换取我们想要的东西。这时我们在沙滩上挥舞跳跃,不知累为何物。

但每一个人都是从年少过来的,却并不代表着每一个人都能成功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或者用世俗的话来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有很多人一生都碌碌无为。就如同我们同在这人生的沙滩上,有的人捡到了贝壳,有的人捡到了珍珠,有的人只是欣赏了美丽的风景,甚至有的人只是在沙滩上完成了一次休憩,即使我们都拥有人生的沙滩,得到的东西却并不一样。这就意味着拥有并不代表享有。

也许你拥有大把的青春与时间。但那青春与时间是有限的,不能无穷无尽地挥霍,如果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合理利用时间,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去追求你的梦想,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得到你想要的,也就意味着你永远也无法享有你所拥有的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耗尽了青春之后回望人生,才不禁感叹自己的一生,都浪费在了无所事事中。但感叹终是感叹,并不能挽回什么。

要是拥有的时间真正变成你的享有,就从现在开始和时间赛跑,把每一分每一秒都装进自己的口袋中,不让他们从身边飞过。掌握时间,就好比你用同样的时间读一本书,或者打一场游戏,同样都是耗尽了时间,可是所得的却是不一样,读了一本书,你的头脑更加充实,思想境界更加开阔,而打完一场游戏后,你所得到的只是大汗淋漓,和身心俱疲,眼花缭乱,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还会因为荒废学业惹来父母的谩骂,甚至因为过度沉迷,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衡量得失,与其花时间浪费在无所事事中,不如用知识武装头脑,这才是真正的\'享有。

真正的享有,不是拥有大把时间肆意挥霍,而是珍惜拥有的每分每秒。把每一分钟每一秒都变成你手中的颜料,并用人生的画笔调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我们才能在走完人生的漫漫长途后。回首人生的画卷,欣然微笑。

拥有并不代表享有,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写陪伴的并列作文【五】

在这个人人谈贫富论成败、忙忙碌碌汲汲营营的当下,新年\"第一扶\"又是是非非:男子去扶摔倒老人之前要求路人拍照留证……

扶不起老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老人倒地无人扶,旁边是一群保持安全距离围观的路人,有人想伸手搀扶,又有人出言阻止,救助的“正能量”,那一时刻,在寒冷的冬天、在冰冷的心中“被凝固”。

我们不禁自问:泱泱大国,道德何存?文明中华,爱心何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底还有多少人在默默坚守?于是我们疾呼:传递“正能量”,刻不容缓

凝聚“正能量”需要我们拾起良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良知之心,能使我们体会到对方的苦难,设身处地并且感同身受。郭沫若先生有言“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让我们找回缺失的良知,用人性中仁爱悲悯的力量,将“正能量”点燃。狄金森的小诗如是说:“如果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回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凝聚“正能量”需要你我共同的参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名言,用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也可说明是一个社会“正能量”和“负能量”的博弈。当今鲁迅当年深恶痛绝的看客现象有所灰复燃,围观者流露出麻木、狭隘、自私的心态。传递“正能量”需要你我共同的参与。在社会洪流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能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是一块小小的泥土,互相连接而成一整块陆地。史铁生有言:灵魂,必当牵系着博大的爱愿。叩问内心,我们每个人都应反躬自省、消弭冷漠。“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拒绝文明在漠然的步伐中陨落,拒绝精神世界的花果飘零。当人人都传递正能量,这微力量就能够被仿效与复制,汇聚成无穷的力量,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凝聚“正能量”还需要制度的保障。制度“撑腰”正能量,才能有效避免“英雄流又流泪”,更为一些在义举面前迟疑纠结的人们注入“强心剂”,激励更多的大勇大善,凝聚更多的“正能量”。在好几起救助案例中,老人倒下,很多人只围观而不施援手,反倒会有外国人上前施救,感慨之余发现差别也正在于制度,很多国家教育法规定,成年前必须掌握基本急救知识急救,就此而言,是制度“扶起”了摔倒的老人。并非尊奉“明哲保身”,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正能量化于无形,但至真至切,传递在百姓之间。“美丽中国”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