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为什么孩子作文写偏题(孩子作文没有思路抓不住题怎么办)

为什么孩子作文写偏题(孩子作文没有思路抓不住题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06-01 16:42:45
为什么孩子作文写偏题(孩子作文没有思路抓不住题怎么办)

为什么孩子作文写偏题【一】

我们的孩子缺失了想象力。在现代的应试教育与社会压力面前,孩子们只能被一摞摞教科书压得上气不接下气,而这对孩子们真的好吗?不,这只能局限孩子们的想象力,这只会让纯真的孩子们变得过于成熟。我们不需要标准答案,我们需要的是富有幻想的答案。

我们的孩子缺失了责任感。或许是因为现在的父母只生一个孩子的原因,对于独生子女总是过分宠爱,所有的事几乎全包了,孩子们什么事儿都不用做,缺少了锻炼的机会,出去什么事都不会,交给他们的事儿也做得不到位。

我们的孩子缺少了对长辈的尊敬。现在的孩子如果心里有些不顺心,回家后就会对长辈发脾气,显得很不耐烦。这些也都是因为长辈的\'过分溺爱,还有就是做长辈的没有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或许,我们的孩子还缺失了什么,不过我认为主要有这些。的确,孩子是一个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的希望,关于孩子的问题很值得思考。

为什么孩子作文写偏题【二】

过分依赖作文选会思路僵化

据记者调查,北京某校初一学生平均每人拥有作文书17本,最多者有50本,最少的有3本。广州的学生又怎样呢?本报记者在广州书店随机询问一些中小学生得知,他们购买过的.作文书也多在5本以上,一位家长甚至给孩子购置的这类书籍已价值千元以上。

作文书这般热销,它到底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呢?

儿童文学作家广东教育出版社的编审刘小玲女士,在广州市少年宫担任过四年“作文实验班”老师,她对此深有感触:“每届都有那么几位同学,在我布置了作文题目后不过15分钟,就洋洋洒洒写出几百字,而且结构完整、语句流畅,但开头和结尾永远都是一个模式。在他们的笔下,冬天永远有雪,秋天永远是枫叶红遍,春天永远是冰消雪化;眼睛永远像忽闪的星星,早晨的阳光永远明媚……这是他们生活中的季节吗?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吗?”有一次,她布置了一篇作文,全班40个学生居然有23个的作文开头都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令她哭笑不得!

刘小玲说,她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的阅读范围都只停留在作文选上,以致他们的作文毫无灵气,在僵化的程式束缚下,除了作文选提供的格式,他们没有其他写作思路。

不少教育界人士因此疾呼:过分依赖作文选,不关注现实,不体验生活,不思考人生,不表达真情,功利性作文观会把中学生作文引入胡同。

 

为什么孩子作文写偏题【三】

在现在新《纲要》和《指南》的指导下,我们摈弃了以前不合理的艺术领域的教育方式(如出示范画和结束部分的评价等,让孩子自由、创造性地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但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孩子开始画画时不知道画什么,怎么画。而有的老师仍然说:没事儿,按自己的想法画吧。就像现在我给你那一张纸和笔请你来画一画你现在的感觉,你会怎么办?现在有太多的东西约束着我们,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我们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因为我们不曾这样做过!

这本书整体上是通过分析实例让我们换一种角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作品。孩子在大约两岁时会说出“我”这个字,这就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到三岁会区分你的、我的,对你我有了区分。这在孩子的画里就有很明显的体现。三岁是孩子的涂鸦期,我们经常会在孩子的画里看到孩子乱圈、乱画的线和大小不一样的圆。有时候我们就很郁闷,这些有什么好画的,画的是什么呀?但是仔细观察孩子的画,会发现孩子画的是一个个独立的圆,这就意味着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和妈妈并非同一人,他已经找到了一种整体的自我感觉。

还有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妈妈和女儿生气了。过了不久,女儿拿了一幅画出来,高兴地和妈妈说:我画了一匹马。见妈妈还是有点生气,孩子回去在马的嘴上画了两排尖尖的牙齿。这告诉我们孩子有了一种很好的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而且说明孩子很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她能将妈妈的情绪反应转嫁到自己熟悉的事物身上。

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最近发展区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孩子的需求不同,兴趣不同,所需发展的能力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画面的内容及意义。安东尼-德克旭贝里曾说:本质的东西眼睛看不到,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幼儿的敏感期和年龄特点,用欣赏的眼光来解读孩子的作品,孩子的心里世界。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孩子有效沟通的途径。

为什么孩子作文写偏题【四】

书商盯利润作文书粗制滥造

与市场上的热卖相呼应,作文类教辅书也成了出版界最热的题材。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提供的(2006年度全省图书选题情况分析显示,今年全省有10家出版社安排了面向未成年人的选题共为340种,其中作文辅导类就有160种,占总数的47%!

广东某出版社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作文类图书编辑告诉记者,现在的作文书这么多,真正精心组织策划、体现作文教学成果的就寥寥无几。他说,那些以盈利为目的出版的作文辅导书至少存在以下“几宗罪”―――

第一,“天下文章一大抄”:剪刀加浆糊东拼西凑而成。且不说一些用滥了的范文大同小异,就连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作文法”心得也常常被偷换概念,以不同的“名头”行世。例如前几年一套由南京某校长编写、号称“全国作文第一畅销书”的(快乐作文训练教程,就被指剽窃了天津南开中学田姓教师的“快速作文法”以及北京一位郑姓老师的“爆破作文法”。

第二,教学训练功能形同虚设。例如,一套21本的作文辅导书号称“精选全国各地的优秀作文”,并附有“名师点评”,但所谓点评,充斥着“语言流畅、重点突出、结构紧凑、中心明确、感染力强、篇幅合理”之类的套话,很难想象有多少指导功能。

第三,来路可疑,甚至有伪造之嫌。很多作文书里收入的文章,不像出自小孩之手,逻辑思维成人化。比较典型的还有每年高考之后流行的所谓“满分作文”,大多来自考场之外,实际上是不良书商雇成人写手的“黑箱操作”。

第四、训练思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助长“八股作文”之风。如有的“速食快餐类”作文书,庖丁解牛似的把作文材料大卸八块:描写景色的、描写动作的、描写心理的……间接鼓励学生生搬硬套、临时抱佛脚,忽略了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对学生作文训练会带来不健康的影响。

为什么孩子作文写偏题【五】

购买“作文选”要提防几个误区

作文书到底有没有用?行内人士对此又怎么看?

广州市少年宫文学培训中心主任杨楠老师认为,如果学生功课繁多,没有充裕的时间阅读长篇名著,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的“作文选”不失为好办法。在当今这个“读图时代”,从阅读“作文选”开始,教会孩子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也是可行的,好的“作文选”可以发挥指导作用。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千万不要将作文选当“佛脚”抱,不要让作文选限制自己的思路。

沙面小学校长张凤娟老师说,小学生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的兴趣。家长不应该盲目地给读小学的孩子买作文书,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期积累,家长在无意识下将急功近利的思想灌输给了孩子,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害怕看书,怕写作文。

刘小玲提醒家长,给孩子买“作文选”要防止几个误区:一忌以作文选作为孩子全部课外阅读内容。学语文是一个多方积累的过程,多让孩子看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写的书,启发孩子扩大认识面,培养对写作的兴趣。二忌要“名师”不要“快乐”。不要迷信完全用大人视角去点评的所谓“名师推荐”。三忌“应试大过天”。应把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