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顺应环境与坚守自我作文原题(顺应自然同时坚守自我作文素材)

顺应环境与坚守自我作文原题(顺应自然同时坚守自我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4-06-07 23:34:15
顺应环境与坚守自我作文原题(顺应自然同时坚守自我作文素材)

顺应环境与坚守自我作文原题【一】

人们说,现在的社会正步入一个全民浮躁化的时代——或许古代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趋势,至少也有“世间熙熙,皆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往”这样的句子。我最欣赏李密的一点,便是他没有被时间洪流卷走——他停得下脚步,搁得下名利,就一心一意在家中完成自己应尽的使命。坚定得仿佛一个修道士。

宋代王安石有一名下属李定,与王安石一同参与变法,但为人奸诈,唯利是图。他的母亲去世时,为了逃避回家丁忧,居然母丧不报,留得后世骂名。我读《苏东坡传》时,本就厌恶李定的小人作风,而母丧不报的荒唐事迹更让我对他唾弃之至。同皇上屡召不就,在家辛勤尽孝的李密相比,可谓云泥之别。

前段时间又听得一则新闻,是说一个80后程序员为方便回家照顾患癌母亲,在家附近当起了环卫工人。做程序员本来工作环境较好,待遇优厚,但那位孝子为了能在5分钟内回家,应对母亲病情的种种突发状况,不惜拿着微薄的薪水整日任日晒风吹。我觉得很欣喜——人就应该是这样的,在往上攀登的时候,会为了爱和真情停下脚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强大、充实,而不是枕在金银珠宝上夜夜不得安眠。

想起朱光潜大师在《谈美》中的一句话: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李密本是仕途大顺的人,想必后世许多人都会羡慕他的境遇,但别人或许不曾想到,正是因为他有淡泊宁静的“出世之心”,才能平稳踏实地做到很多人做不到的“入世之事”,方才得让二州牧伯乃至天子都对他十分赏识。的确,他承认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这是做官之人的常情——或许就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那个意味,如若“财”和“道”冲突,那肯定是优先行“道”而不取不义之财的——所以李密才在祖母需要人侍奉的时候,先尽孝,后尽忠,放一放“图宦达”的心理。这种价值观在我的理解下,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我观察周围很多的人——当然,大都只是同龄朋友——有的人是真性情的,遇事都顺随自己的想法,不太在意周围的人的评价和正统的观点,求一个潇洒;有的人略显功利,稍有成就,便恨不能向全世界告知,稍有挫折,就殚精竭虑为自己辩解,时刻在意结果和别人的看法。我愿做李密的这样的人——以青年时期特有的朝气去追求上进,但并不是脑子里空无一物地向前。我愿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世界和自己,怀揣最美好的感情,谦逊温和待人,踏实认真做事,永远不忘记回报别人的真情。我抱有希望,能在飞得更高的同时,做回真正的自己。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李密尽孝,实际上孝出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让他能够在高官厚禄前仍理性审度,坚守本心。从现在孜孜求学,到之后碌碌为事,最好是得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顺应环境与坚守自我作文原题【二】

诗人康德说:“人们应该仰望的事物有两种,一是头顶璀璨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星空因其浩瀚绚烂而美丽,道德因其崇高圣洁而大放异彩。人生也是一样,只要坚守道德,不忘初心,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也能如坚韧的麻绳和白净的土豆粉一样,自污浊与腐臭间翩翩而来。

坚守道德,不忘初心。曾经的三闾大夫披着头发行走在楚国的大地上,他以芙蓉为衣,以何荷叶做裳。清晨的露水使他清洁,香草美花时使他芬芳,所以就算他处在国君昏聩,奸臣当道的社会之中,他也能佩戴兰花,采集白芷,追求美好的道德,就算他屡被申斥惨遭辱骂,他也能轻松吟出如《离》一般的锦绣诗篇,留自己一份清香。

坚守道德,不忘初心。于宦海间沉浮的刘禹锡屡不得志,他沦为”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悲惨境地,又多次受到当地太守的刁难。他的居所一变再变,最后竟成了一间仅能容膝的陋室,可是他却能泰然自若,他谈素琴,他阅金经,在追求高雅脱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笑看台痕爬满台阶,小草长满地板。无论这陋室是漏风还是漏雨,是偏僻还是地处荒凉,他都无所谓,因为他说”唯吾德馨”,自己的精神崇高脱俗,便自然能在世俗中寻一清净之地。

坚守自己,不忘初心。历史长河悠悠轮转,现仍人有这般清高俊逸之人,如今的反腐浪潮中有许许多多的官员落马,但却有更多官员以一身浩然正气而屹立不倒,如今的社会,虚荣与浮华之气横行,却有更多诸如感动中国一般的人物,坚守精神的节操。如今的社会,肆虐着信任危机,但仍有更多的企业坚守道德,以良好的信誉立于不败之地。

希腊诗人乔治说:“无论酷暑还是严寒,茉莉花总是洁白。”是的,不再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代了。既然干净坚韧的麻绳出自于污泥,美味白净的土豆粉来源于腐臭,既然傲然开放的梅花生长于冰雪,常绿的松柏却能傲立于寒风,那么我们作为人类,只要能坚守道德,不忘初心,追求高尚的节操,坚守崇高的秉性,便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欲火重生,化羽涅槃。

顺应环境与坚守自我作文原题【三】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因为他们让人猜不透。几乎每个人都听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却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世界那么大,爱一个人容易,被一个人爱也容易;唯独找到一个具有相同频率彼此相爱,并能坚守爱情的人实属不易。

时常听班主任用他之前所教的学生的事例来教育我们,其中听到最多的就是他。每次听到他的调皮事例,有时候在怀疑,我的班主任是不是只会记住调皮捣蛋的。甚至会跟同学们窃窃私语:“老师这么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要不我们也改变算咯。”

今年的教师节,我们一如往常,跑到办公室给老师献花、送礼物。进到办公室,看到老师的办公桌旁有一个陌生的身影。匀称的身材,简洁的穿着,干净又显精神的发型,嘴上挂着微笑,无不让人觉得亲切,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偶然间听到了他和班主任交谈的内容,出现了班主任时常提起的名字,想着:不会吧,老师怎么见谁都提啊,太偏爱此人了吧。

不久之后,在楼梯口见到了在办公室的陌生人,想都没想,我冲上去询问:“你好,刚刚在办公室看到了你在和彭老师交谈,莫非你是彭老师以前的学生吗?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他有点疑惑地说:“你说吧,什么问题?”“为什么彭老师会一直在我们面前提起一个他以前的学生呢?叫小张,刚刚我也听道彭老师跟你说到了。”他的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说道:“彭老师跟你们提我干嘛?”听罢,原来站在我面前的就是本尊,尴尬地说道:“哈哈,原来你就是啊,彭老师一直用你的事来教育我们,好像我们做过的事你都做过,又好像想让我们学习,真是让我头疼啊。”他好像陷入了沉思,拍拍我的肩膀,激动又沉稳地说着……说完他便离去了,我站在窗口,看着他离开学校的背影,默默地微微一颔。

佛学当中的“初学者的心态”是每个人的开始,也是很多人到最后丢失的东西。拥有“初心”是件了不起的事,特别是在物欲纷乱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走了太远路,却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他讲的话,像是烙印在我的心尖,常常回荡胸中。

“在我读书的时候,彭老师经常提起一个他以前的学生,而且他也像我一般调皮、不听话,彭老师也常用他的事来教育当时的我们,我也发起了你这样的疑问。积日累月之后,我也渐渐发现,即使他怎么样的调皮,彭老师却始终如一,耐心的感化他,像是在感化我们一般,那时,我才知道彭老师的用意和伟大之处,彭老师正是用坚如磐石的信念在教育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相信彭老师肯定也对你们说过‘剑指中考’、‘回想当初那个高高兴兴上学的你’之类的话。很高兴我能代替我的学长,成为彭老师的谈资,也希望将来你能成为我。”

经常批评你,又肯来帮你的人,是你一生中的贵人。只有走过弯路,才更确信当初最想要的是什么。有些事,有些人,有些风景,一旦入眼入心,即便刹那,也是永恒!

顺应环境与坚守自我作文原题【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很通俗世故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自问不能免俗,为了自由我也许会抛弃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可心中总有一些声音挥之不去,这使我陷入深深的返思之中。

“嘿,出来吧!我给你自由!”望望为人进出的大门紧紧的锁着,为狗进出的洞外有人呼喊“出来吧!我给你自由!有什么东西值得你如此坚守以至于放弃自由!”在昏暗的地牢中,英雄面对自由的诱惑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我仿佛可以看到他那暴起的青筋;听到他恨得将牙齿咬得吡吡做响!此时,我的心中同他的喉咙中同时暴发出一声低沉而有力的呼喊:“不!我的信念值得我放弃自由去坚守!我的牺牲将换来比自由更为重要的东西!”

从沉思中惊醒,心中的某些信念变得越发坚定。有些信仰值得抛弃自由来坚守。

“苗儿啊,请快快长大吧!”浑浊的老人的声音顶着烈日洒遍了这片寸草不生的土地。连续几年的大旱迫使这片土地上土身土长的人们离开去寻活路。只有一个老人留了下来他抛弃了生存的自由而选择了坚守这片土地的希望——当年播种后长出的一棵青苗。老人用积存的不多的雨水小心的浇灌着青苗,不,这以不仅仅是一棵苗,这是老人的希望是这片土地的希望。大旱依旧没有离去的痕记,老人的存粮吃完了存水用光了而老人依就不愿离去,他老了,他离不开这片地土离不开他的家乡,他抛弃了他生存的自由。他坚守,如果这棵苗可以挺过旱灾就说明这片土地没有!最后,老人卧在了这棵苗旁用干枯的大手遮住了苗上的阳光,一滴浑浊的泪水滴到了青苗已经渐渐成熟的芽上“苗儿啊,请快快长大吧……”老人静静的闭上眼睛,远处乌云聚涌,低沉的雷声如泣如诉。

英雄不愿为了自由抛弃坚守的信仰,所以他们成为了英雄;老人虽然平凡但他不愿为生存的自由抛弃希望。所以他注定不会平庸沉思中我如梦初醒,有太多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去坚守的,为了自由又怎么可以抛弃一切?答案早以在我心中默念千百遍。

顺应环境与坚守自我作文原题【五】

若论一个人的成才,环境、父母、教育总是次要的,究其根本仍是固守本心最为重要。

盗贼之所以成为盗贼,不过是他对本不属于他的东西产生贪念,从一菜一薪到金银玉器,在野心的不断发酵之中,他逐渐失去了本心,至他觉得自己何错之有。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初生,如一页白纸,有些人在社会染缸里习了不良风气,成了一页废纸,有人“出淤泥而不染”,依旧有益于社会。

我们不应悔恨自己出身不好,父母没给我们一个优越的生活条件,不应在出了什么事情之后大呼“这不赖我!”可是如果这不来你,又赖何人呢?当我们每做出一个决定时,便可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时刻,而这个决定取决于你是否能有一颗不受污染的本心。

利欲熏心的商人在诚信和利益前自然选择的是利益;天真无邪的孩子在跌倒的老人和漠然离开间选择的自然是伸出援手。

商人重利,他的心都是铜臭味,因此无所谓诚信;孩子重在爱,柔软的心里装满的是温暖,所以乐于助人。

本心是脆弱的,脆弱到一块硬币就可以敲开她的大门,可以使人变得贪婪、无赖甚至下流;

而本心有时坚强的,坚强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坚强到一个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学习在大山中强忍癌症任教十余年。

而如何才能坚守我们的本心呢?在别人困难时搭一把手,面对诱惑绝不动摇,不因一己私利损害他人。

面对严刑拷打,战士誓不屈是坚守本心;

面对路边的财物,路不拾遗,是坚守本心;

面对眼前的诱惑,绝不动摇是坚守本心

……

本心更是一种道德的坚守,用我们的本心去守护之大千世界的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