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讲述一个电影的作文(作文推荐一部电影优秀范文)

讲述一个电影的作文(作文推荐一部电影优秀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20 23:32:11
讲述一个电影的作文(作文推荐一部电影优秀范文)

讲述一个电影的作文【一】

这是学校第三次月假,我和以往放月假时的心情一样——快乐无比。刚回到家中,好朋友就打来电话,约我去宜昌市玩。我爽快的答应了。背上斜挎包,就和她搭计程车到市中心。一路上的饰品店可真多,我和好朋友经不住诱惑,也买了好多。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不远处的天桥上,一位瘦骨嶙峋的老爷爷座在叉口,双手合抱,看起来十分的寒冷,头上的白发因为时间的流逝与折磨,而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几根耀眼的银发。我有些慌张,不知是该走前方那笔直的大道,还时走旁边那座人行天桥。是的,我向来是这样,面对那些我眼中的可怜人,不知该怎样选择去留。看了看天桥上那位风烛残年的老爷爷,我决定了,拉着朋友上了天桥,拿出自己与朋友仅剩的四元零钱给了他—我眼中的可怜人。老爷爷接过四元钱,说了几句祝福的话,便把钱放进了口袋。这时我猛地一抬头,发现来爷爷身后还有一个帆布袋,里面装了一些东西,看上去有点像零散的钱。等等,钱?!天那,老爷爷不会是个骗子吧!记得曾经有一幅漫画,上面画着一个乞丐在街上乞讨,十分可怜。可当人一走,他就“脱”下伪装,拿上骗去的百元大钞,去餐厅吃饭。老爷爷不会也是一个骗子吧?不行,我得等着,免得我那好心的四元钱,不就让骗子得逞了吗?老爷爷等了一会儿,好像冷的不行了,便收拾起东西走了。我跟同学呢,也就紧跟其后了。突然,我看到老爷爷弯下了那略显僵硬的身子,拾起一个红色的东西,放到帆布包里。是钱吗?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又走了一会儿,老爷爷来到了垃圾桶旁,举起手中的帆布袋,往里面倒东西。在那一瞬间,我呆住了,没想到从帆布袋里出来的不是别的,而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垃圾。老爷爷他,他竟然在身为城市的“污点”时,又随手拾起了城市中真正的污点,他成为了城市中一个伟大的免费“清洁器”。骗子,一个多么令人伤心的词眼。当我在怀疑老爷爷的人品时,我竟然忽略了人生最重要的品质,可那究竟是什么呢?

讲述一个电影的作文【二】

电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为什么今天我还是要写观后感呢?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谈到文化信仰我们想到的那首当其冲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祷告于你丘山而得名。电影中孔子的出场已经是一个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双亲,所以孔子对下层百姓的疾苦特别的关注,回到电影上来。电影中的周润发给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孔子的许多东西,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电影《孔子》里面有很多与史书记载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为战士壮威,接着是孔子与鲁公一起出面说服齐王收复失地然后就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的,都与历史不符。史书上没有记载孔子与鲁公一起去谈判的,而记载的是孔子从天而降前来护驾的,这样一改似乎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历史上也没有类似于有沉书入水然后颜回去捞的事情。颜回史书里面的记载是穷的,不免有些窝囊,这样一改反倒显得他对书籍和老师的热爱,真正热爱书的人确实会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救书的,没有什么迂腐之处!

电影中孔子会见南子的绯闻也被大肆渲染,让人觉得孔子不再是一个高不可碰的圣人而是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7情六欲,有一句台词是“吾未见如此好色如好德者”,这是我觉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词,面对一个风情万种母仪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会动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觉得是孔子和一群弟子一起回到鲁国以后,孔子跪在城门下,磕头行礼口中反复念叨着:“我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个时候孔子已经年过半百了,但是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尽管曾经别人赶他走,但是当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回国。这种胸襟不愧是我们的圣人,这里看得出孔子的伟大!

看电影孔子,我们用平常心看他的可爱,用恭敬心看他的伟大:原来这就是我们的圣人孔子传奇的一生!

讲述一个电影的作文【三】

湖南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湖南春节已来到,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家互相发红包,互相祝福……

早晨起来时,从厨房飘出一阵阵香味,“是什么呀?”我刚刚睡醒,迷迷糊糊地问自己。哦!原来是妈妈和爸爸在煮香喷喷、美味无比的菜!换好新衣我洗漱好,才猛的想起今天是湖南春节。那么重要的日子我都给忘了,真厉害,呼,好厉害……吃完饭我们当然是——贴春联啦!妈妈把“福”字给我贴,当然我知道要倒着贴,因为福“倒”嘛!谐音呀。等我们贴好以后,已经是中午了。我们等着20xx湖南春节联欢晚会的来到。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在阳台外玩烟火,我又唱又跳用能“写字”的烟火对爸爸妈妈画了个爱心桃,逗的爸爸、妈妈呵呵笑,看到爸爸和妈妈笑,我也笑了。我们吃完年夜饭,守候在电视机前等晚会开始。8点了,我们当然最开心喽,因为晚会开始了,朱军、老毕等主持人上台主持,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节目好多,有:唱歌、跳舞、小品等。但最可惜的还是赵本山同志,我最爱看他和他徒弟演的小品,这次真可惜啊!我们倒计时,5,4,3,2,1。我12岁了。送走11年迎来12年。

晚会播完已经是凌晨了,我们依依不舍的按掉电视机。新的一年到了忘记过去的烦恼把,新的一年到了,欢呼把……

讲述一个电影的作文【四】

距离由次级房贷引爆的从美国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八年了。这几年出品的涉及这次危机的电影不少。例如《局内人》、,还有本片《大空头》。

本片和涉及金融危机的其他电影一样,充满各种金融学术语,这些术语晦涩难懂,想看懂它,国内观众需要一个好字幕。同样地,这些快速闪过专业术语也可能让美国观众感到云里雾里。所以,导演很贴心地在出现关键的术语的时候,让例如傻脸娜和其他名人把这些术语化简成普通人能理解的事物。这种突然跳脱主人物剧情,由旁人解释剧情的风格,使本片有伪纪录片视感。本片讲述了三组游离在主流金融圈子外的各色人马,他们或因性格、成长背景、或因资金规模,与其他华尔街金融人士格格不入。

而正是这种与主流的疏离,使得他们在其他人疯狂地拥抱房地产资产泡沫的时候,率先地洞察其中的危机,并敢于顶住上机、投资者、同行的压力,毅然做空正处在一片大好形式的美国房贷市场。电影很好地变现了,这些空头在危机爆发前后,从开始不敢相信到发现危机后的既惊又喜,最后深刻认识到整个危机的始作俑者—政府和大银行、大投行的腐败和贪婪,对整个金融体制彻底失望。本片导演,不耻这些金融蛀虫的贪婪,又深刻同情被卷入危机的百姓。

但必须提出的是,本片对情绪的表达,有点过于宣泄,或者说过于情绪化和用力过猛。我觉得这是本片最大的瑕疵。

讲述一个电影的作文【五】

《孔子》这部影片讲述了孔子从年轻到衰老的故事,说明了他的大志与大智,以及他那三千弟子的大作为。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孔子后来从宋国移居到鲁国。那是正是宋朝,人们信奉周公的仁与礼,孔子也将仁礼视为约束自己的两个条件。那时的孔子从一介蔗民到被鲁君识中才华提为相国,可是他却被其他同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使他不得不被迫离开鲁国。这孔子被逐,他的弟子也不愿老师一个人走,便跟随孔子。被逐以后,孔子和众弟子周游列国,传经授礼。可是,这种日子并不好过,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危险。卫国请孔子的弟子:子路去卫国当大将军,抵挡外来侵略者。子路为了保护小小的卫军,被敌人害,但是,他在倒下去的最后一刻,不忘要盔正、扶正,孔子听说后,虽然十分悲痛,可是却说他是君子。终于,鲁国大司徒醒悟,请孔子回国。途中,马车正在过冰河时,冰面突然裂开,使孔子的弟子颜回和载有孔子书籍的马车掉入河中,颜回有自救的本领,完全可以马上上岸,可是他却一个猛子扎下去,尽力把书籍打捞上岸,就这样,颜回在冰冷的河水中反复上下,体力终于支撑不住,被冻了。孔子忙叫人把他打捞上岸,孔子紧紧地抱了他8个小时,要知道,颜回是他最心爱的弟子啊!可是,人不能复生,弟子把他拉开。经过了十几年的在外漂泊的生活,孔子在将近70岁的时候回到了他的父母之邦——鲁国。他时刻不忘颜回提醒他的那句话:您知道您为什么被逐吗?是因为您把自己的思想硬加在别人身上。孔子一边抚摸着《春秋》,一遍自言自语:人们敬仰我,是因为他,人们误解我,也是因为他。说罢,他把这部书交给侍仆,命烧掉。

孔子文采奕奕,说话出口成章,面对敌人的威胁仍从容不迫。有一次,他竟以100牛车,吓退了齐国的500乘兵马。孔子语言条理顺畅,说的话大都被世人谨记,如在影片中出现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等。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手下3000多名弟子有72人名扬天下。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也能然人到深受教育,人们能在悲观或乐观的场景中得到知识。所以,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幼苗,一定要吃水不忘挖井人,铭记这位开创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讲述一个电影的作文【六】

盼啊!盼啊,眼看湖南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湖南春节前,

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湖南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湖南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湖南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湖南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湖南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讲述一个电影的作文【七】

隆重推出老支书推荐的电影,《亡诗社》。

一听名字就知道该片文艺气息浓厚,实际上我很早之前听过这个名字,只是没有尝试去看,因为是校园类电影,按照正常的逻辑,故事发展的矛盾多是反叛学生与机智老师的恩怨情仇,毕竟名片《放牛班的春天》走得也是这种风格。

但是碍于老支书的面子比较大,我还是把这130分钟的电影仔细看了一遍。

你能相信吗?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我什么都记不住,脑子里全是主角罗宾·威廉姆斯那诡异的笑容。

罗宾·威廉姆斯是个喜剧派老戏骨,擅长一种和蔼式的幽默感,他是《博物馆惊魂夜》系列中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是《机械管家》里的人造人。虽然有着173cm的身高,由于他伙食还可以,看起来总是很圆润。

他在《亡诗社》里的角色是一名浪漫的英语教师基廷(keating。注意到我用浪漫这个词,不仅仅是指他懂得诗情画意,泡的一手好妞,而是外国人说到浪漫这个词的时候,通常带有冒险,激进,独特的意味。

基廷任教的威尔顿预科学院是一所古老而又传统的男子学校,依靠严格的教学方法,每年生产一大堆牛津剑桥哈佛优等生,其管理学生的方法简单粗暴,不听话就滚出去:开除。

所以自然而然的,里面肯定会有一群被压抑到内分泌失调的学生。

基督教的人都知道,如果他深陷痛苦,只要他诚心祷告,上帝就会派人来解救他们,更何况那些学生每天吃饭睡觉都在祷告。

基廷老师就是上帝派来解救这群学生的人。

然而130分钟过去后,我唯一不太确定的是,他是在解救他们,还是在释放他自己。

size the day(把握当下,这是整部电影的思想。基廷老师运用各种灵活的方式,教导学生,要突破自己的思想禁锢,释放自己,争取自由。时间易逝,谁都抓不住,归于尘土之时,一切乌有。他希望他的学生能够争取做到不浪费自己剩余的日子,做自己想做的,也就是be youself。

安德森,一个内心充满恐惧的小朋友,害怕自己跟不上曾经是威尔顿预科学院优秀毕业生的哥哥,一直都不敢表现自己,流露自己的内心。

基廷老师让他在课堂上闭上眼睛,不顾台下观众,大胆说出自己所想,不断冲击他想躲藏的内心。

同样是老师的我,觉得让某些内向的学生敞开自己心扉,在公开的场合下表现自如,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本人也很内向。

但是在电影里面,富有浪漫主义的基廷老师做到了,虽然我不排除情节的真实性,基于本片获得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注意是最佳原创剧本,说明这肯定不是套路了,而是作者基本上已经活在另一个世界了。

建议各位年轻教师在校长的陪同下观看此片,这做法值得鼓励,但不提倡。反正我是不敢随便在课堂上刺破一个内向学生的内心,谁能预测学生会爆发出什么东东。

不过,安德森小朋友变开朗了,估计是基廷老师最成功的一次教导。

以下是我觉得比较有争议的例子。

首先是尼尔,一位帅气且富有艺术感的美国帅哥。

尼尔的学习很好,各课稳稳地都是A,同时也热爱课外活动,这简直就是素质教育的逆天模板。但是父亲佩里先生并不满意,他固执地认为尼尔应该减少课外活动,才能专心于学习,顺利考上医科大学,他曾尼尔许诺:“只要你医科大学毕业后,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限制尼尔的课外活动,并不允许尼尔申辩,基本可以断定为摧残人性,尼尔可以说是这群小伙伴中最憋屈的一个。

不可否认,尼尔的父亲做得很过分,以爱做绑架,是最让人无言的。

让我们来看看尼尔的父亲佩里先生。

是不是觉得他一脸奸相?可能大家不认识这个演员,他叫做柯特伍德·史密斯,演过很多电影,都是小角色,并且是坏角色,坏透的那一种,比较出名的是在老版《机械战警1》中的黑帮老大,就是因为他的心狠手辣,往墨菲身上射了无数子弹,墨菲才会变成机器人,顺带失去了老婆和孩子。

我不知道为导演为什么要找他来演尼尔的父亲,这家伙连笑起来都是一副强奸犯的模样,导演的这一做法,实在是在误导观众的.价值观,这绝对是套路。

我们来分析一下尼尔父亲的做法,首先不允许尼尔违背他,或者是对他说的话有意见;其次让他放弃课外活动,多专注学习;最后发现尼尔违背自己意愿,出演话剧,决定送他去军校读书。

这做法,不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父亲都在做的事吗?我觉得导演可以将主角基廷和尼尔父亲两个演员对调,这样观众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基廷老师在教唆尼尔违背他父亲的一番好意。

最后尼尔的,确实是个悲剧,如果尼尔的父亲肯退一步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或者说尼尔自己能退一步,他也不会这么早结束自己的生命,又或者说基廷老师能够预感到尼尔父亲的强硬,也能退一步的话。

有些东西在脑子里告诉我,尼尔在朝自己脑门开枪的时候,想的可能是,如果不能把握当下的话,活着有什么意义?

还是把罪过归咎于美国那该的法令,没有禁枪。

另外一个就是诺克斯,一个荷尔蒙爆表的男孩。

同样也是帅哥。

他在一次去父亲朋友家里做客,遇见了切特的未婚妻,一位妙龄少女,从此深深地爱上了她。他苦恼于不能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因为他要是尝试去追切特的未婚妻,他的家人和切特都不会放过他。

这时我们基廷老师的金句良言又开始起作用了,把握当下,不浪费生命,追求自己的希望。因此诺克斯鼓起勇气,勇敢去追求切特的未婚妻,最后居然还成功了,直接KO掉了年轻力壮的切特。

别人的未婚妻,真是浪漫又刺激。

电影的环境背景是美国的一所预科学校,既然是美国,像这种大刀阔斧地抢别人女朋友的事情,充满了美国山姆大叔的冒险精神。

追求幸福的权利人人都有,但是让学生自我启发去抢别人的未婚妻,就有点不适宜了,因为对方并无自发的感情破裂。对于被抢掉未婚妻的切特而言,什么才叫安全感?莫过于我们经常所说的社会上面人人的互相信任,切特信任自己的未婚妻,也信任其他人,结果却不如自己所想。

诺克斯也许觉得自己很勇敢,他和切特未婚妻很浪漫很幸福,但是信任的裂缝,就此潜移默化。

导演的巧妙之处,就是把切特设计成了一个四肢发达的家伙,惯性思维告诉我们,那家伙估计没什么脑子。

这种艺术手法,给很多人产生幻觉,那就是我们意中人的另一半,都是存在缺点的,因为我们比别人优秀,只要我们高兴,就可以拆散别人,我们只不过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去拯救自己的意中人而已。

也许我说的不太对,不过我对这部电影总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电影一直都处于一种不慢不急的节奏,你在跟着电影情节走的同时,还可以欣赏电影里面的美景。时间由秋天再到冬天,伴随着尼尔的,一场大雪的降临,故事的发展跟随着季节。

很多人都提到电影的片尾,非常感人的一幕。学生在教室不顾新老师的苛责,都站到自己桌子上面送别基廷老师,说实话,我也很感动。学生的做法,是对基廷老师的认同,也是对基廷老师的爱戴。

这是基廷老师面对学生送别的表情,谢天谢地,这笑容终于没有那么诡异了。

对了,还有个问题没说,为什么电影名字叫做《亡诗社》,仅仅是因为学生自己组织了这个诗社吗?我有这样的理解:亡是这个诗社的终点,每个人都难逃一,你必须要浪漫地走一遍自己的人生,既然是浪漫,生命就没什么保障了;但既然你都已经做到了你想做的事,而那些都已经成了尘土的人,临走时都带着遗憾,比起他们,难道你不觉得你活得更带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