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以中国好声音为题的作文(以中国声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以中国好声音为题的作文(以中国声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30 10:25:51
以中国好声音为题的作文(以中国声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以中国好声音为题的作文【一】

最近电视上有个很流行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我个人十分喜欢,因为那是喜欢音乐的人绽放光芒的舞台。在那里,无论你的美丑,无论你的家世如何,最重要的是你的声音,能打动导师的声音。

在这个节目中,有许许多多怀揣着没想来歌唱的人,他们即使在生活中遭遇过挫折,但依然没有放弃,因为他们要在这个舞台上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向家人向自己证明自己。他们有的成功了,带着导师的认可;他们有的失败了,但也带着导师们的祝福离开。有失败才有进步,他们在这个神圣的舞台上保证一定会继续加油,朝着梦想前进。

我一直在追看好声音,其中有一个人令我十分感动。一场车祸改变了一个女孩的一生,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她在舞台上这样说过,当时车祸发生时,她愣愣地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两颗门牙。想到此情此景我不禁被震撼了,对于一个爱唱歌的人来说,失去两颗门牙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因为她有可能再也唱不了歌。但她却不放弃,她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她来到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她要唱出心中的歌。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四位导师都为她转身了。她非常激动地说了一番话:“我喜欢唱歌,就算出了车祸,我还在唱;就算掉了两颗门牙,我还在唱;就算戴着假牙套,我依旧在唱。”她的勇气和对梦想的执着打动了导师们,也打动了在场的观众,更打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

我不禁陷入沉思,我为那些能实现音乐梦的人而高兴,更为有中国好声音这样一个舞台而高兴。是啊,如果没有中国好声音这样一个舞台,又怎么能让那些追逐梦想的人们实现心中的音乐梦呢!我,也在向我的梦想前进着……让我们一起追逐梦想吧!

以中国好声音为题的作文【二】

《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Chine》在201x年7月13日在浙江卫视播出,这是一档全新的优秀节目,非常好看。“作为一名好的歌手,最根本的,就是你的声音。”“不在乎外貌、年龄、职业。”“一切全凭你的声音。”……这是《中国好声音》刘欢、庾澄庆、那英以及杨坤四位导师对选手声音的准则。

我和老妈都好喜欢看《中国好声音》,一集都没落下。《中国好声音》有气派的舞台,耀眼的灯光,著名的导师和几十位怀揣梦想,具有音乐才华的选手。比赛中,每个选手都是用心认真歌唱,他们都想得到导师的转身、鼓励、夸奖和争夺,成为最后的王者!在这么多的选手中,被选中的有的开心的落泪,有的十分兴奋,落选的选手,有的留下了失望的泪水,但也有开心的笑,因为他们圆了自己的`舞台梦。

《中国好声音》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华少、吴莫愁、张玉霞。

“打酱油”的主持人华少“机关枪”式的播报,能在47秒内连说350个字,平均每秒7.44个字,而且在其中提了至少4条广告,报了6个网站,把我佩服得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牛,牛,实在是太牛了!

魅惑精灵吴莫愁那种破坏性的唱法和摧毁后重建的方式赢得了导师哈林赞许,成为哈林的学生, 吴莫愁说她的梦想就是和杨坤一样开32场演唱会和重新组建属于她的音乐大篷车并邀请爱音乐朋友一起唱歌,主题曲就是《Price Tag》。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加油,小魔女,我喜欢你的歌声!

来自台北的盲女张玉霞,她是一位街头表演者,街头艺人免不了受到人间冷暖,但生活并没有泯灭她追求音乐梦想的心,她来到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她要证明她是中国好声音,听了她的自诉,我想一个残疾人的歌声能赢得导师的转身吗?当一曲《独上西楼》在张玉霞开口歌唱的一瞬间,彻底把我和老妈征服了。她的歌声若一条清澈的小溪,涓涓流淌……因为她自信,她勇敢,她有追求音乐梦想的心,她站上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赢得了四位导师的转身!我感慨万分,是呀,人生就是这样,在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会遇到挫折、困难,只有像张玉霞一样自信、坚强、勇敢的生活,用心灵歌唱,才能唱出最动听的歌,正如哈林点评张玉霞,上帝为她关了一扇窗,同时也为她开了一扇门,她在音乐上有非常独到的感觉,她的声音太像邓丽君了!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张玉霞,我和老妈都喜欢听你唱歌!加油!

《中国好声音》的选手们让我明白了: 有理想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

以中国好声音为题的作文【三】

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因为有爱而精彩,因为有爱而充满幸福与感动,因为有爱而美好又温馨。

我的身边处处充满爱,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爱的故事。

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我揉揉疲劳的眼睛,关好门,机械地爬上床,铺好被子。抬头一望,灯上的月亮姐姐在对我笑,周围闪烁的星星眯着眼睛在睡觉,好温馨的画面!关上灯,我躺在床上,“嗯,我要睡觉啦,希望做个好梦!”我对自己说。抱着“大白熊”,惬意极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听到门外有拖鞋碰地的“啪啪”声,还掺和着很有节奏的“咚咚”声。哈哈,是爸爸在拖地!我静静地听着,那声音渐渐远了,一会儿便消失了。屋子里真静啊,这就是夜的宁静吧。忽而我听到拖鞋碰地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大,近了,更近了。“是爸爸来了?”我暗想,心里一阵兴奋。没想到那声音来到门前,戛然而止,停了片刻,又渐渐远去,直到我听不见了。呵呵,原来是爸爸从我门口经过啊,好了,已经很晚了,睡觉吧,明天还要上学呢!我又闭上了眼睛,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我惊奇得发现,厨房的椅子上挂着几件爸爸的衣裳。咦?为什么爸爸的衣服没有挂在阳台上啊?我跑去问爸爸,爸爸笑着说:“因为晾衣服要经过你的房间,昨晚我看你已经睡了,怕吵醒你,就把衣服挂在椅子上了。”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刹那间我一阵心颤,到了爸爸对我深沉的爱,那默默的不易察觉的爱。

爸爸只是淡淡一笑,但这已经足够了。我忽然感觉到这个世界无限美好,我用我的.心听得到,深夜里爸爸的脚步声,就是爱的声音。

以中国好声音为题的作文【四】

从题目能看出我是支持梁博的,没错,我相当支持。但这种偏好并不意味着这个节目我只为他一人观看。张玮,平安,王乃恩,丁丁,金池,权振东都是我非常喜欢和看好的歌手。事实上我觉得像中国好声音这样的栏目,真的没有必要在最后非要决出一个优胜者。每个歌手都是不同的风格,都能唱出独一无二的感觉,不存在谁比谁更优秀。也正因为如此我并不为梁博最终夺冠而感到多么欣喜若狂,虽然我最喜欢他,但是我觉得夺冠之后所必然要承受的巨大压力和众多非议对他来说太沉重了。

和所有其他中国好声音的观众一样,我在一开始对梁博一点印象也没有,夹在长长一期节目中的短短三十秒实在太容易被人忽略了,更何况一开始听说他是摇滚范我就更没什么感觉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懂音乐,对于摇滚流行什么的更绝对是白痴。我对于一首歌的评判完全是基于自己的感觉,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听,仅此而已。所以我的评价非常主观,我在这里先承认这点,我所写的一切完全只代表我自己的意见。我听的歌也非常少,《长安长安》是我在看了这个节目之后才知道的,第一次听也没什么感觉。所以对于盲选阶段的梁博,我压根就不知道他的存在。

第一次知道中国好声音还有梁博这个人是从第八期那英组选拔开始的,他和黄勇组队合唱《北京,北京》。我对黄勇很熟悉,因为他的歌声,他的美甲店和他漂亮得不像话的女朋友~~因为知道他的实力,又知道他的对手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所以我直觉认定黄勇肯定会获胜。但在比赛开始之前朋友告诉我说黄勇被打败了(时差问题所以我看的都不是直播),而打败他的是这个我之前一点印象也没有的人,还是长春的老乡。于是对于这一场的对决我是带着十足的兴趣来看的。《北京,北京》是我非常喜欢的歌,从《北京爱情故事》开始知道,觉得这种沧桑又很有内容的歌特别能打动我。最先开始唱的是黄勇,声音依旧那么沙哑那么特别,给人非常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真的很好;梁博唱的第一句没给我太大的感觉,但是因为知道他赢了,所以我格外静下心来琢磨,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慢慢地我真的觉得越听他唱越有感觉,那种声音的质感是逐渐变得浓厚,让人越来越想听下去。而黄勇后面则给人有种后劲不足的感觉,仿佛把感情都灌注在第一句里面了。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我觉得这首歌需要用一种很沉静的感觉来表达,我觉得梁博确实比黄勇做的好。但黄勇唱的也很不错也是事实。

这一场的`导师评论里,我觉得作为二人导师的那英心里其实更像要选择黄勇,甚至连“你那个高音要是唱破了我就可以让你下去”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别的导师甚至连梁博的名字都还不大熟悉,哈林称他“梁同学”,欢哥则叫他“左边的选手”,看来大家在这之前都一样,都对他处于无印象状态。我大胆猜测那英选这首歌甚至有点要保黄勇的意思,但没想到梁博发挥得这么出色,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才那么纠结。但欢哥和哈林的评论真的很有道理,现场气氛也明显是梁博的人气更旺,所以还是在最后忍痛说出了梁博的名字(话说真的很“忍痛”啊,那个眼神分明就是很对不起黄勇的感觉)。

虽然那英此时的态度稍微显得有点偏心,但我并不因此而会对她有意见。我觉得每一个导师有自己的喜好太正常了,在英国这边看他们的选秀节目,每个评委的个人喜好差别很大,而且根本不顾及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中国人总给世界留下虚伪的印象,为什么要因为顾忌这个那个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呢?虽然我喜欢梁博,但哪怕那英站起来扯着嗓子吼一句“我就是喜欢黄勇我就是让他留下”我也不会因此而记恨,反而更加佩服她。更何况我觉得每一个人在他的发展道路上最好不要起点太高,像梁博这样,从默默无闻到突然惊艳,到凭借自己稳定的发挥而一步一步走下去才是我所欣赏的。我虽然喜欢梁博但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粉丝,所以我不会去轻易地“心疼”他,我觉得他是那种很明白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生活,也懂得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路的人。成败与否不会轻易挑动他的悲喜,因为那本来就不是最重要的事。

说到这里我很想插一句题外话,在天涯和微博呆久了越发对“NC粉”这样一个团体感到唯恐避之而不及,以至于我已经开始不明白他们到底是粉丝还是比较高端的黑黑,真的。难道成为一个人的粉丝就一定要变得狭窄,容不下任何其他人吗?只要自己喜欢的人没有走到最后,就是黑幕,就是导师偏心。说实话,如果这个节目真的有黑幕,我就不明白导师们费劲心思捧一个连盲选都被切掉的大家都不太认识的选手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清者自清,除非真能拿出强有力的证据来,否则为黑而黑只能秀出自己水平和素质的低下。

进入第二轮后梁博唱的又是一首汪峰的歌《花火》,比前一首发挥得还要好,我也是从那时开始发现梁博是一个越往后走表现越好的选手,换言之,是那种慢热起来的类型。这种类型放到选秀比赛里其实真的是很吃亏的,尤其特别容易在最开始被砍下去。与此相反的是张玮,不说别的,也不管他后来发挥的怎样,我觉得单凭他在盲选时的那种超级精彩的表现,他日后所得到的荣耀也绝不比冠军来的逊色,这就是观众的心理,观众永远在心里为最初就能狠狠打动他们的人而保留一个位置。

《花火》唱完之后,我觉得到了这个时候那英为了刷掉黄勇的那份懊丧的心情应该是被冲淡了,她可能是从这个时候才注意到也许梁博是她队里最大的黑马。我也是从这之后开始决定要支持梁博了,没办法我就是这样的人,只要看一个什么比赛类的节目就一定要从里面选一个自己支持的,不然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而且我发现每次我看选秀节目我支持的那

个都能走到最后成为冠军,只可惜这份运气在看足球时就没有了,我是多想看德国队拿一次冠军啊呜呜呜~~

回到正题,梁博进入那英组四强之后,再下一次出现就是所有选手的四强争夺战了。一开始我真的认为梁博最远就走到这里了,不为别的,就为每个导师只有一个名额,而那英组还有张玮。我觉得那英组最后会胜出的肯定会是张玮,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如果梁博输给张玮也没什么吃亏的,张玮实在是冠军范儿太足了。不过后来我才发现,虽然张玮有夺冠的能力,但他的选歌其实从上一场就能看出些问题来了。我觉得他不太适合英文歌。MJ的BlackorWhite本身是好歌,但并不太适合发挥出张玮本身的长处。没想到四强争夺战张玮依然坚持了这种风格的歌,除了《忐忑》亮点实在有点少。我觉得虽然那英当天的评价确实让张玮有些下不来台,让他太过尴尬,显得很可怜。但他的表现确实不足以让他晋级。在梁博把张玮PK下去的时候我本能地特别为梁博担心,我觉得这真的是太容易给他招黑了,虽然梁博一点过错都没有,虽然他的《私奔》和《像个孩子》都实实在在唱到了我自己心里,真正让我反复听,越听越喜欢。我之前说过自己对摇滚一窍不通,对于崔健窦唯张楚等人也仅限于知道名字而已,所以我不是从摇滚的角度去听,我只是作为一个音乐白痴,单纯地觉得他的歌真的很打动我而已。

四强赛之后果然不出我所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黑梁博,各种理由千奇百怪牵强得可笑。我非常理解有人不喜欢他的歌,本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没有人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但我觉得恰到好处的批评是可以接受的,无端的抹黑真的不必了吧?何况是那么恶意的的语言?我还是那个态度,如果梁博背后有那么强硬的关系一路黑幕上来,至少最开始他的盲选没必要被掐掉。吉林省这样小透明且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人口只有差不多三千万人的全国都没多少人知道的地方,如果真能手眼通天到买通全国收视率最高的娱乐节目,我们的卫视何至于收视如此惨淡以至于我们自己都不愿意看啊亲!

所以我虽然非常支持梁博却并不希望他得冠军,否则黑黑们一定是继往开来无止无休。中国好声音的最后一场是我唯一一次看这个节目的直播,由于网络问题造成的断断续续我就不说了,但那些没完没了的广告真的让人很想骂娘好嘛!浙江卫视你们这么缺钱吗?

梁博这一次出场的第一首歌是和那英合唱的《爱要怎样才完美》。这首歌我觉得没让梁博在四个人里面显得太突出,也没有发挥出他的特色,但也并不像许多人说的那样平淡如水,至少我觉得他还是唱出了感情的。当主持人宣布这一轮他的得票数最高的时候,我真的能很明显从他脸上看出意想不到的感觉。我觉得他其实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拿第一名,甚至没想到他会走这么远。我在后来从网上找到过他在自己母校迎新晚会上的表演,那一次他面对自己的同学们说了很多发自肺腑的真诚的话,比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说的多得多,也让我认识到他其实真的不是一个有很大野心的人,他很满足于自己的独有空间,也不愿意褪去自己身上那些属于年轻,属于真诚的东西。就如同他之后唱的那首《回来》,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最初的状态,也不希望自己的信仰和坚持会被一场比赛所改变。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今晚的夺冠对于他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也没有把握娱乐圈的一切慢慢会不会让他有所改变。但至少我知道现在的他不愿意改变,也不愿意妥协,这对于我一个普普通通喜欢他的观众来说,已经足够了。唱《回来》的时候是整场晚会他表现得最好的时候,特别是和吉他手在一起演奏时,他几乎是头一次在比赛中笑出来,可以看出他真的是很享受音乐的。所以我真不希望他一开始就安全,与其让他夺冠,我更希望听他多唱一首歌。

最后一首歌的时候,我一看见歌名心里就暗叫了一声不好。这年头唱红歌就几乎等于得罪人,尤其是得罪网民,哪怕你这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红歌。没办法,总有一些世人皆醉他独醒的人就听不得“爱国”这两个字,哪怕丝毫不涉及ZF。我觉得这首歌选的特别容易落人口实,哪怕真的唱得好,也会有人说这是主旋律投机取巧。梁博其实自己写了许多的歌,我觉得最后一场如果他唱自己的歌就好了,或者实在不行,就唱他曾经改编过的崔健的《一无所有》,也绝对比最后这歌的效果要好很多。

话说回来,吴莫愁今晚的表现也很赞,比之前好多了。她要是能得冠军也挺好的,我觉得她以后还有更多的可塑性,同样属于潜力无限的人。我觉得作为一个歌手来讲国际范与否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特色。作为一个中国人,除非真的是非常擅长,否则不要太过于以英文歌为卖点。英文的发音再好也好不过人家母语国家的人。你唱得再专业,人家对于这种类型早就熟悉到不得了。换位思考一下,一个老外中文歌唱得非常好,咱们听了顶多当个新鲜赞叹两句,难道就会从心底当他们是了不得的歌手吗?倒不如就唱中国的歌,外国人听不懂是他们没本事没眼界,我们犯不着总去刻意迎合他们。我在英国上学三年从来都不取英文名字,所有老师和同学都只叫我的中文名,发音准不准我并不在乎,我只是犯不着为了让他们便利一些而天天听他们叫一个我自己都不太熟悉的陌生名字而已。

中国好声音的最后一场终于落幕了,以一种极其烂尾的方式,什么人满为患的舞台,挨个念牌子后来不念啊冠军奖杯随便往梁博手里一塞啊之类的我都懒得吐槽了。而我的这篇文恐怕也要以一种烂尾的方式来结束了。到了最后我只是想说这个节目从整体上讲,办的真的算不错,但我并不对第二期抱以太多的期望。同样的,对于梁博,我已经很久没试过对一个歌手抱有如此的好感。我很希望他能按照自己的方式一直坚持下去,无论成名与否,开心就好。这个一开始毫不起眼到最后一步一步走上最高峰的男孩真的很让我感动,我喜欢他干净透彻又张驰有力的声音,也欣赏他沉着淡定有教养识大体的气度。我仍然不愿意做一个太纯粹的粉丝,就如同我在本文开头说的那样,过了这一晚,我对于这个节目就要告一段落。然而我会期待,看着这个在这档节目中让我如此喜欢的一个选手,朝着前方的路,一直走下去,无遗憾,别后悔。

以中国好声音为题的作文【五】

招聘求职中,简历就是人才的传输带,让HR了解求职者,给求职者展示平台。在中国好声音的第一轮盲选中,声音成为唯一衡量标准。求职简历中最为重要的个人求职经历,在这个舞台上退居二线,不再影响导师的的第一判断。之于企业招聘工作,这或许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也许您会疑惑,不看简历、不去了解求职者的工作经历,HR又如何获得求职者的相关信息呢,毕竟企业招聘不是唱歌比赛?

招聘重望、问,先看求职者整体的着装打扮、个人简历,再通过询问了解求职者的谈吐、思维,从而判断其是否适合本企业需求。笔者时常听到、看到这样的新闻:谁谁谁,面试的时候都挺好的,觉得很优秀啊,怎么一入职、正式上岗,就漏洞百出,怎么看也看不出面试时的优秀呢?这是否也是您的疑惑呢?在未来的招聘工作中如何避免招聘到这些实际能力有限的善于面试者?最佳东方认为,忘记简历,跳出简历的局限,将能获得人才招聘的海阔天空。在初步筛选出合适人才后,酒店不妨将面试环节设置为实际问题解决环节,给求职者一次机会展现其工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同时,HR也可观察其工作态度以及心理素质。脚踏实地的检验远比纸上文字来的坚实可靠。

以中国好声音为题的作文【六】

中国好声音的.好看,不仅仅是新颖的模式、四个导师毫无大牌的真我展示、导师之间人才争夺的舌战,还有打造未来巨星的噱头。它一扫选秀节目的阴霾,告别以往选秀节目疯狂造势、激烈厮、无疾而终的命运怪圈,赋予选秀者一个明朗的未来。频频听到某某选秀歌手、郁郁不得志而离世,颇令人扼腕叹息。中国好声音则将选拔、培训结合起来,为选秀者的成长、成功夯实每一个基础。

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的调研数据则显示,“90后”员工离职率整体偏高,这批职场新生代员工离职率达30%以上,高出平均水平5%.闪辞的主因是缺乏发展空间。不可否认,行业招工不难,难的是留人。企业文化留人是后话,前话则是如何在入职培训或者三个月试用期时留住人才。明确的职业规划,是制胜法宝。80、90后员工,求高薪、求地位,更求发展。学学中国好声音,在招聘时就放出酒店为基层员工量身打造的培训计划以及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日后的工作、培训中仔细落实,相信,高流失率将会节节败退。

亦困扰,亦机会。如果可以,您也可以将人才招聘看做选秀,于求职者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于您则是万众挑一、精益求精。乘着中国好声音的火热,去体会下人才招聘的新思维,去探寻适合贵企业招聘的新方法,去迎接人力管理的新阶段!

以中国好声音为题的作文【七】

虽然我生来没有音乐细胞,但对音乐的欣赏、音律及作曲风格还是略知一二的。当遇到某些音不像音、乐不像乐的所谓音乐时,便会自然地将其视为“摇篮曲”,也曾有过在某明星演唱会上,当着成千上万近乎疯狂的观众和超越极限的噪音睡着的“光荣事迹”,而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感受到了一种新的艺术。

语文课上,老师抽查背课文,首当其冲的是王羽,她慢慢地站起来,先默默地稳定一下情绪,继而缓缓地背起来,声音虽小,但人人都能听清,节奏不快,但字字音音清晰标准,就这样沉稳地完成了任务。与之相反的是杨敏,她以惊人的连贯速度背诵着,当你刚听清第一个音时,她已背到第三个音,当你感觉才背到一半,她就已经在掌声中坐下去了……

轮到俞弘丹了,只见他慢慢地站起来,头垂了下来,发出一代枭雄特有的笑声——就像周董向观众挥手一样,全班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就像春晚中冯巩出场一样,我们已经隐约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事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也不必说……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了……”他以其特有的声音,配合延长、重读等技巧,抑扬顿挫,方才背了一半,绝大多数同学就已经捶着桌子,笑得喘不过气了。背到高潮时,他下意识地加重了关键词的读音,继而停了下来。待教室里上气不接下气的笑声轻了些的时候,他仿佛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背了下去:“何首乌藤和……”

待他背完,同学们只会做一件事情——笑,甚至忘记了怎样呼吸……

我敢打赌,即使是世界级的音乐评论家也无法正确地评论这段内容。至于从背诵角度上看,他不仅完整地背诵了每个段落,还延长、重读、停顿,在语调控制方面,他已经近乎天才了。

人们常说“五音不全”,这时,我才知道“五音之外也有音”。若干年后,音像店里可能已经没有人们所熟知的任何一位音乐家的作品,取而代之的,是俞先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