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我分享作文(分享的作文400个字)

我分享作文(分享的作文400个字)

更新时间:2024-06-25 18:46:57
我分享作文(分享的作文400个字)

我分享作文【一】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无论是在山川、平原,还是在池沼、河岸或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只要有一丝丝阳光和雨露,我都能仅凭着薄瘠的黄土,努力生长,露面于光明世界,与我的小伙伴们一同把绿色奉献给大自然,让大自然变成绿油油的。同时,我还要努力净化大自然的空气,让大自然的空气更新鲜,让环境更美好,让人们生活更幸福!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无论是狂风肆虐,还是暴雨洗涤,我都会用我紧紧扎进土壤里的根用力抓住大地,不让尘土飞扬,不让洪水横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没有经历风雨,哪有阳光彩虹。”风雨过后,我会磨炼得更加坚强,会奉献出更加翠绿的景象。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无论你怎样践踏,怎样伤害,我都会默默承受,同时努力生存着,努力延续着我葱茏青绿的生命。到了第二天,我会生长得更加挺拔,静静地向世人展现我的生命丰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我的生命写照。

但是,如果人们存心破坏,把我的根都拔了,我就不能再生存了。没有了我奉献绿洲,没有了我净化空气,没有了我抓住大地,就衬托不出鲜花的艳丽,就衬托不出树木的高大。同时,人们也可能因此遭受风灾,遭受水灾,呼吸着恶劣的空气。

因此,我衷心希望人们用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自然环境,爱护我们共同住着的地球村,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我分享作文【二】

《守望教育》一书满建宇博士的教育随笔集。作为一个中学校长,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反思自我剖析及完善教育。作者在最后写道:“教育即生活”,细细想来,的确如此。人是要有精神支柱的,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给从教及致力于教改的工作者带来启发与鼓舞,同时我也相信中国的教育事业需要越来越多这样执着的坚守者。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我分享作文【三】

春天来了,春姑娘用她那美妙的声音,唤醒了在冰冷的泥土沉睡已久的我。我——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悄悄地探出头来,享受着脱离泥土后的第一缕阳光,呼吸着第一口清新的空气,用好奇的目光欣赏着周围的一切,周围一切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此时一场春雨来临了,洗掉了我身上的灰尘,我摇了摇嫩绿的小脑袋,倾吐着浴后的欢悦。

在阳光的沐浴下,在春雨的滋润下,我以崭新的面容送走了春姑娘,迎来了烈日炎炎的夏天。夏天——这个我们生长的好时节,却没有令我高兴。一场狂风暴雨打弯了我们的腰,让我们东倒西歪。原本整整齐齐的我们,现在一片混乱,都成了“伤病员”。但是,我们是绝对不会向暴风雨低头的。我们摇摇脑袋,重新振作起来,在雨后的阳光下显得朝气蓬勃,身上余留下来的晶莹的雨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衬托着我那翠绿的外衣,成了点缀我们的装饰品。这就是在暴风雨下部屈服的小草,这就是顽强的我,我为我是一棵小草感到自豪。

时间在无情地流逝着,人们手中的日历一张张翻过。秋天到了,我生命的终点站到了,我那翠绿的衣服在岁月的年轮里变成了黄色,我那青春的面容在无情的岁月中也消失不见了。我已奄奄一息。一阵寒风吹过,我冷得直打哆嗦,仿佛只要再来一阵风,我就得归西了。但我并不因此而伤感流泪。“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相信,明年的春天,在我化作泥土的地方,一定会有另一颗小草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我分享作文【四】

自从有了孩子,我常常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既想当个好妈妈,把孩子陪好照顾好,又想把自己管理好,工作好,想学的能去学,想做的能去做。唉,两头都想做好,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每天一睁开眼,我就祈祷,“孩子孩子千万别醒。”可早睡早起的她常常和我一起睁眼。勾着你的脖子,眼泪婆娑,一个劲的叫妈妈。“妈妈要上班,下班陪你玩,好不好?”真是一句挺无奈的话。

下了班,一溜小跑,赶快回家。如果有个小聚会,得挣扎半天,打个电话都气虚。

那么放不下,当个全职妈妈好了。唉,当过的人都知道,那感觉真是把你彻底淹没掉。自己的时间?想得美!自己的兴趣?放下吧。自己想做点什么?想都别想!自己?没有自己,只有妈妈。

所以,尽管有那么些内疚,我还是愿意上班,享受这份有点喘息的生活。

我一直以为,上面这种情绪是我个人特有的。源于太想做个好妈妈而不得的负罪感,还有那颗躁动不的心。

看了这本书,心里释然了,原来这感觉不是我独创的,很多女人都这样,如此成功的谢丽尔·桑德伯格也纠结。

作为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可能更能女性、企业管理者和妈妈这几个角色的不协调,即使美国的文明程度比较高,平等早已深入人心,即使老公对她没有任何责怪和谴责,而且愿意承担更多家庭事务,她还是难以面对自己的道德审判。

谢丽尔·桑德伯格没有把这种审判加到自己的身上,她更敏锐的察觉到在男女平等大旗下,男女诸多不平等。她深入的分析了几代人,几代女人们面临的选择。职场的高层为什么女人越来越少?是什么阻挡了女人的职位晋升?研究数据从来不支持女性脑袋不够使,那么到底是什么成为女性的玻璃天花板?

是认识,男人对女人的认识,还有女人对自己的认识。我想这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它们不被放在桌面上谈论,却时时刻刻环绕我们。它们就像空气,无所不在的影响你。就算你可以忽略别人的观点,也没有办法置身事外,局限住女人的常常是我们自己。

谢丽尔·桑德伯格鼓励每个女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她给职场女性提出了很多现实的建议,很贴心也很实用。对我来说,这份坦白更可贵。能否看清并接受那些让我内疚、焦虑的情绪,能不能在比较苛责的环境里放自己一马。万事完美只是一个神话,有些事情马虎,有些事情才能绚丽。能不能做和能不能放下一样重要。

如果没有这百感杂陈的味道,做妈妈也未免太单薄。也许,正是那些内疚和焦虑,是我应该静静心,好好品一品的味道。在冥想的入定时刻,真该问问自己,为什么你对自己那么不满意?

我分享作文【五】

贝多芬——一位举世闻名却又历经坎坷的音乐家,他作曲无数,才华横溢,却不幸失聪,终生未婚。就是这样一位坚毅,刚强而又乐观的伟人,为艺术注入了鲜活的生气,使音乐越发的美妙而动人。如今,我在这里,透过一本《贝多芬传》,又一次向这位大师进行由衷的瞻仰。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

传记开篇便是对贝多芬容貌的一段描写,从他那粗犷又富有特点的脸上,我们仿佛就能读出他一生饱受过的沧桑,而那有神的双眼里,又似乎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审视和对自己理想的执着,从而不禁令看到的人肃然起敬。

“连一向支持我的卓绝的勇气也消失了。噢,神!给我一天真正的欢乐罢,就是一天也好!我没有听到欢乐的深远的声音已经多久!什么时候,噢!我的上帝,什么时候我再能和它相遇!……永远不?——不?——不,这太残酷了!”

“我的体力和智力突飞猛进……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不过才开始。我窥见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标,我每天都迫近它一些。噢!如果我摆脱了这疾病,我将拥抱世界!……一些休息都没有!除了睡眠以外我不知还有什么休息;而可怜我对于睡眠不得不花费比从前更多的时间。但愿我能在疾病中解放出一半:那时候!……不,我受不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这两段话是贝多芬历经磨难之后说的,听力的恶化,爱人的背叛,这一切都曾令他痛苦绝望,无法摆脱,然而,他强毅的天性又使他重新站起,乐观地面对人生的不公。突然想起了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是的,正是因为所经历的种种艰辛,贝多芬才能越发地坚毅与高大,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打击,贝多芬作曲的灵感越发地被激发出来,才从他笔下涌现出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

所以,我们现今遇到的困难又算什么呢?那些我们看起来无法跨越的充满险阻的大山,和贝多芬所经历的相比,大概只能算是个小土丘吧?!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奋进,不向前呢?谨记着贝多芬的那句:“扼住命运的咽喉。”让我们一同勇往直前!

我分享作文【六】

您好!

收到您的来信,我很高兴。您在信中说,那一年我来岛上时种下的花开了,还姹紫嫣红,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围着它飞舞。说实话,那时,我在撒下花籽播种它们时,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这其貌不扬的种子呆在那肥沃的泥土旁竟然能够开出如此艳丽的花儿。当我读到你认为那花儿像我这红扑扑的`脸庞,我很激动,从那一刻起,我就明白,你一定很想我,对吧?当时,我只是想着能否在岛上给您带来一些欢乐,可我没想到,您竟会如此开心。

爸爸,您在信中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教育我,“给”永远比“拿”愉快。其实因为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我的心中就已经比吃了蜜还甜呢!看了您对我的教育,我恍然大悟,现在细细想来,是啊!我在岛上种植的鲜花,让您整日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一旦您离开了疗养院,后来住在那儿的人,又能够呼吸到花儿的芳香,那该会是多么令人欣喜不已的事。接受别人的给予,是幸福的,可给予人家欢乐,也同样会是令人愉快。两者之间,我更愿意选择后者,俗话说的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不正应了我现在,给予别人快乐,同时也给予了自己愉快吗?您说,我想得对吗?每每想到您说的这句话,尽管我并不明白您说这话的含义,可我会更加主动地去帮助别人。

作为您的女儿,也作为一个播撒快乐的天使,我又多么想要向您学习呀!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将您的教导铭记心中,努力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留下美好的东西。”同时,我也将给人以“美好的印象”,我会全心全意地努力帮助别人,让自己感觉到每个人都需要我,在给予中悟出“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真谛!

爸爸,我希望您能够早些从疗养院回来,让我们一家团聚。

祝:

身心愉快!

想您的女儿

我分享作文【七】

虽然我没有牡丹那么华贵;也没有桂花那么芬芳,更没有苍松那样挺拔,但是我却有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

我虽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人们不太在意我,但我并不觉得没有用处,我可以美化家园,让大自然变成一个绿色的世界,让人们看过之后,感觉心旷神怡。

每当人们累了之时我会让他们在身上舒舒服服地休息;每当小朋友尽情地玩洒踏在我身上时我竟感到高兴;为了让我们的足球冲出亚洲,我甘当运动员的铺垫。

我对人类所做的虽然微不足道、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我却为自己能为人类作出贡献,那怕是微小的,我也感到骄傲和自豪。

春天,我为大地被上绿装,而不与桃李争宠;夏天我用娇嫩的身躯抵挡烈日炎光,而不与荷花争艳;秋天,我用不的心灵支撑着枯黄的面容,任凭桂菊发出撒娇的芬芳;当寒冷的冬天来临时,我们身上盖上了厚厚的积雪,整个世界都静悄悄的,我们在寂寞中忍受着严寒,等待着生命的重新开始。

假如我真的是一棵小草,我将无怨无悔,快乐生活,茁壮成长,为人类点缀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