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我绝不平庸的活着作文(不想平庸的过一辈子作文)

我绝不平庸的活着作文(不想平庸的过一辈子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22 00:46:11
我绝不平庸的活着作文(不想平庸的过一辈子作文)

我绝不平庸的活着作文【一】

这段时间看了几本翻译之后的外国小说的开头几章,无关作者和译者,只让我体会到一个浅显的事实:字词句组合起来让人感觉仿佛深呼吸一般的原来仍是母语。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人的友爱和同情往往只是作为情绪来到,而相反的事实则是伸手便可触及。正像一位诗人所表达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在文学的叙述里,描述一生的方式是表达时间最为直接的方式,我的意思是说时间的变化掌握了《活着》里福贵命运的变化,或者说时间的方式就是福贵活着的方式。我知道是时间的神奇让我完成了《活着》的叙述,可是我不知道《活着》的叙述是否又表达出了这样的神奇?我知道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宽若大地?

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经历着不同的时代,属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有着不同的肤色和不同的嗜好,然而有时候他们就像是同一个人。这是因为所有的不同都无法抵挡一个基本的共同之处,人的共同之处。人的体验和还有想象和理解,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是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

我绝不平庸的活着作文【二】

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上,我们永远不过是这里面渺小的一滴。为了生存,我们顶住嘲讽,我们顶住不公,我们顶住欺压,一点点地奋斗。每天都有人在自,他们受不了被这个世界无情的抛弃,他们怨上天不公,他们恨世人无情。活着,需要极大的毅力,我们要克服种种困难,还不一定能到达终点。

有多少次,我们想着:“从这里,跳下去,就好了吧?”

有多少次,我们想着:“从这里,划一刀,就好了吧?”

……

我们无数次幻想过亡,却又继续背着满是伤痕的心走在人生的路上。

你以为我们不想放弃吗!不知道为什么,想放弃的时候,总有东西在告诉我们自己:“不可以!”

不可以……不可以……我们,不可以!!!

为什么?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亡,而要选择拼命生存?

“为什么我们不能解脱?我们,为了什么!!!”我朝着天空大吼,内心无比抑郁。

没关系。我不相信我没有这个亡的勇气。今天……

“为了什么?”一个声音,在我疯狂狂笑时低低地传出,“为了你家人,为了你朋友,也为了……”他顿了一下,“你自己。”

“我已经不在乎我自己了。”我笑。

“这个世界上不在乎自己的人多了去了,所以,你是为了你的家人,你的朋友而活。”

是这样吗?的`确,站在天台时,想到自己亲人的笑容会因为自己而消失,就放弃了;拿起小刀时,想到自己的朋友的眼睛会因为自己而落泪,就放弃了……我想,这应该不是懦弱。

“你为什么不尝试着为了自己而活呢。你现在所奋斗的一切,都是在为你的将来做铺垫。你因你家人而活,因你朋友而活,为什么不因你自己而活。”

“我为了什么活着。”我转过身,看向他,直视着他的眼睛。

“为了你自己活着。就算你是为了你的家人,为了你的朋友而活。但是他们是为了你而希望你活,所以,你是为了自己而活。”

“你所做的一切,从本质上讲,根本就是对你百利而无一害。因为你成功,所以你收获了名誉;因为你失败,所以你收获了经验。你会学会在成功中拒绝自傲,在失败中拒绝迷失。什么活着为了亲友,就是为了你自己!你了,你的亲人只是少了一个亲人;你的朋友只是少了一个朋友;而你,什么都没有了。”

“那种,真正的坠入黑暗,什么都没有了的感觉。你就这么想去试试?”

“我不在乎自己了。”

“不!你在乎的!”他在我身边转圈,“你不想让亲人伤心,那是因为他们伤心了你会自责;你不想让朋友伤心,那是因为他们伤心了你会内疚。说什么为了亲人为了朋友,到最后都是为了你自己!”

“不!!!”我怒吼,“不是这样的!!!”

“那是怎样!!!你不是不想让他们伤心吗!那就给我学乖点!为了你自己而活!你的人生从一开始就不是别人的!”那鬼魅一般的声音扰得我头痛欲裂。

我冲下楼去,不想面对他。

“别逃避现实了!没用的!!!你根本就是在乎你自己的!你就是为了你自己而活!!!”

我跑到一楼,坐下来,看着天空。又想起了什么,回家,把自己抽屉的木炭丢到垃圾桶。

为了自己而活啊……我果然还是听进去了一点吧。

那么,就让我试着,真正的,用心,为了自己,勇敢的活一回吧!

我绝不平庸的活着作文【三】

??不轻言放弃

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有一支英雄的队伍,正坚持不懈的走着,走着。走过波涛汹涌的金沙江,走过绵延不断的雪山,走过泥泞险恶的草地……走过重重艰难险阻,走过多少风霜雨雪,走过两个春夏秋冬……脚下是两万五千里漫漫征途,心中是一个坚定的`信念—走出黑暗,走向光明。最终,他们到达了目的地—陕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己的目标,可是你在努力过程中一遇到挫折是否就轻言放弃?你是否总是说“我不行”?你是否始终坚忍不拔,不肯屈服?生活中很多事情像“长征”一样,不是一时的努力就可以成功。要有恒心,要告诉自己:坚持住!

漂亮的字不是一天就可以练成的,埋头苦练一天钢琴不会让你成为贝多芬。你还记得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吗?它带给我们的启迪也可以概括为:坚持!

你有自信吗?遇到了困难,你的态度如何?是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连声说“我不行”,还是挺起胸昂起头,响亮地说“我能行”?我们最要的是勇气,要相信自己!

有一个孩子,胆小懦弱,父亲为了使他坚强,送他去练拳击。三年过去了,父亲去学校看看儿子的表现。教练和孩子比赛。孩子自然不是对手。他总是一下子就被打倒,再立刻站起来,又被打倒,又站起来……父亲觉得很没面子:三年以来,孩子竟没有一点进步。教练却微笑着对这位父亲说:“你只看到了表面的胜负,你儿子一被打倒就能立刻站起来,这难道还不够?”是啊,跌倒了不算失败,跌到了不敢站起来才是失败!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有艰辛,有磨难,有痛苦,有坎坷。而成功就在前方。我们绝不轻言放弃,一起出发吧!

我绝不平庸的活着作文【四】

同学们,你们一定有出门旅行的经历吧?还记得你们的第一次旅行吗?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本书,书名就是《第一次旅行》。作者是日本的著名作家二木真希子。我刚接触这本书时,就被主人公坚强勇敢、不屈不挠,并且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皮斯凯的小鼹鼠。她在父母的关怀下渐渐地长大了。一天,她读了已经长大并出门旅行的哥哥姐姐们给爸爸妈妈的来信,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决定也要开始她的第一次旅行。她告别了父母,也告别了温暖的家,带着无限的憧憬,满怀希望地踏上旅程,一心要向哥哥姐姐那样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刚开始,她以为这次旅行能一帆风顺,觉得好事情都在后面等着她,可现实并不像她想像的那样简单,她发现困难总是时时伴随着她:她带着友善来到城市,却发现城里人都歧视她,排挤她,让她无法在城市里安家,她也找不到一个朋友,心里充满了孤独和寂寞。她只好来到郊外,好不容易寻找到一个安家的地方,但是一阵大风卷走了她几乎所有的“家当”,她只得重新寻觅另一个安身之地。历尽辛苦她终于又在一个山坡下落脚,却又遇到汹涌山洪的袭击,让她再一次一无所有,还差一点丢了性命。读到这,我已经开始为她感到绝望,认为她一定会放弃这次旅行。但是,故事的发展却出乎我的意料:皮斯凯并没有失去她的信心,她紧记着她向父母许下的诺言:“她一定要在外面过上幸福的生活,在信里告诉他们好多好多开

心的事儿”。她依旧保持着离开家时的那份坚定的信心,虽然有时感到孤独、害怕,但是又能马上找出事物的好的一面,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经过重重磨难,皮斯凯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安身之地,并通过她的勤劳和聪慧,将一个古旧不堪、阴冷潮湿的树洞整理布置成一个干净、舒适、温暖的“家”。皮斯凯终于在异乡顺利安家,实现了她的诺言。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被皮斯凯乐观、勤奋、勇敢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面对重重困难,刚离开父母“保护伞”的皮斯凯并没有选择退缩与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它们,战胜它们。与皮斯凯相比,我原来的态度和她完全不同: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经常选择逃避,而不能勇敢面对它,克服它。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困难并不是永远的“巨人”,只要遇到勇敢的人,它就会变得弱小,而且很快会被打败。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习惯,坚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因为“勇敢的人绝不向困难低头”。

我绝不平庸的活着作文【五】

《活着》讲述的就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故事,作者余华用平实的叙述手法,平静地叙述了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现实生活。看完后,不觉悲凉,悲哀,悲伤起来。似乎时间所有的苦难都他经历了。不禁自问:活着的意义何在?

司马迁说有的人活着比泰山重,有的人活着比鹅毛轻;雷锋说,活着是为了让别人生活得更好;保尔柯察金说为了人民的解放而活。但对于徐福贵而言活着的理念在于:“人只要活着,穷也不怕。”他觉得人活着的意义并非只是富贵,更应该懂得生活,学会劳作,为一家人而活着。那样即使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却踏实了。妄想可以尝试把家从小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使自己穷苦的家变得重新发达起来。而在他被抓入伍,受恩回家的那一刻,足见他活着的意义只是为了家人,对家庭的牵挂便成了他活着的唯一理由。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他选择留下,或于战场,或者高官厚禄。但像他这种无文化无社会主义理想的旧社会底层人民群众而言是终究不会选择留下的。当解放了以后,他看到占他家地的龙二被枪毙,家珍的`话使他明白: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而即便是这么一个看似寻常的幸福,他竟也不能够拥有。先是儿子献,糊涂送命;女儿难产而亡;妻子病重身亡;女婿被水泥板压成肉酱;外孙被豆子撑!而他只能感叹:“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么些年......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的平平常常,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想想现实中的我们,还在争么?肯定是的啊!试问谁能真正放下呢?

书看完了,觉得异常压抑!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也许无所谓活着,尘世的苦难,活着的人总得承受,在命运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独,忍耐不幸,甚至是亡。《活着》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只是在陈述活着这样一个事实,套用徐福贵夫妇对春生的话来说:活着,好好活着,我们只能等待被时间和命运遗弃,而没有权利抛弃生命。在命运面前,也许不能不感叹人类的无力!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就改变活着的态度吧!只要活着,总有希望,态度也许至少可以是可以改变活着的状态,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镜头至少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活过,也曾努力过。而不会被20××这样的“世界末日”感到惶惶不安,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拥抱未来!才是当代学生的基本生活态度!

我绝不平庸的活着作文【六】

怀着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感以及对优秀纪检监察前辈的崇敬之情,我认认真真观看了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王海洋同志(原永州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的真实反腐事迹为蓝本改编的电影《决不姑息》。

电影中,王海洋同志面对****威逼利诱时,他老父亲的一句“要做就好好的做,只求问心无愧”,深深地触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这个从法官岗位转岗到纪检监察岗位上时间不长的新兵深感肩上的责任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虽然工作岗位变了,但我的初心依然不变。

从律师到法官,从法官到纪检监察干部,我看到过许多人世间的善良与邪恶、美好与丑陋、聚散与离别。我曾亲手化解过许多家庭和社会的矛盾纠纷,也曾亲手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使之得到应有的惩处。到纪委监委工作后,我对纪检监察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纪检监察干部对待犯错同志的一贯方针。纪检监察工作犹如“啄木鸟”吃害虫一样,必须时刻用党纪国法这把利剑经常清除我们党内腐败的蠹虫,还国家这棵大树以健康,给人民群众一个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成为纪检监察干部中的一员,我深感自豪和骄傲,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可以净化个人心灵、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工作。

在许多人眼中,无论是纪检监察工作还是纪检监察干部都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常常被贴上“特殊”的标签。当我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干部后,才真正明白其中的“特殊”。在工作中,我看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的前辈们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怕“得罪人”,勇于和****“作斗争”。秉公执纪、无私奉献,时刻把党纪国法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这就是我们这一群人的“特殊”之处,用担当诠释着忠诚,用实干勇担着责任,用奉献书写着初心。

纪检监察工作是专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而对象又是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拥有一定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和这样一个群体打交道,就必须要求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凛然的风骨,一生正气、两袖清风,因为这是纪检监察人的脊梁,也是纪检监察人的“魂魄”之所在。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把“打铁必须自身硬”铭记于心、谨记于心,日日见之、思之!“打铁人”,欲打铁者,先须被打的,乃是对自己身心的锤炼,己身不硬者,不足以打铁也!

影片中有一句话寓意深刻:“老鼠掉进米缸里”。老鼠在吃米的同时,米缸也就越来越深,最终自己也就跳不出来了。贪腐分子自己在****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其实,是他们自己害了自己,是他们的贪欲害了自己。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纪检监察干部也不例外。

到纪委监委工作后,当看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因工作纪律意识不强以及在生活中吃喝等细节问题上违反纪律受到党纪的处分,对此深有感触,我时时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我们必须要比一般人有更强的自制力,才能时刻守住自己的底线,净化自己的心灵。欲正人者,先得正自己,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并三省吾身,通过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影片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那些失去了道德和尊严的人,只看见我们守卫的钢筋水泥大坝,却不知道,我们守卫的是一座用民心堆筑起来的国家大坝,他们更不会知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在一起时,这种信念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深知要怀有一颗纯净的心,愿我心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要净,就必须得对各种诱惑有免疫力,守住了底线,心自然就净下来了。

回忆起我的祖父,一位老共产党员,十六岁参军报国,抗美援朝,一生枪林弹雨,转战南北,只因为有着崇高的家国情怀,祖父时常教育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干干净净,常常把“人要知足,莫要贪心,善事可做,恶事莫为”挂在嘴边,让我们这些小辈时刻铭记祖训,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我绝不平庸的活着作文【七】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学会拥抱不完美的自己,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以自己的方式认真生活。苦难虽多,但是人间值得。

早前就读过余华的《活着》,疫情期间二刷了这部作品。作者以一种平静的口吻向读者讲述了徐福贵充满波折的一生。福贵出生在地主家,一出生就衣食无忧,少年时期成为了一名精通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在赌博中,输掉了祖上留下的所有的家产,沦落至为三餐温饱而奔波的佃农。而后,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所有的亲人相继离去。他亲手埋葬了所有的家人,最后与一头老牛相伴。

初读《活着》觉得故事很压抑,整本书里没有希望,每当福贵一家燃起希望之时,生活便给他们沉重的当头一击,把他们再度拉入痛苦的深渊。有时候我会想结局会不会有什么反转。然而作者就是无情地揭露了一个事实:活着注定是要与苦难和挫折相伴的,人生是没有一帆风顺的。活着实属不易。福贵的一生与苦难为伴,仍活着。不禁感慨到“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相较于福贵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却仍时常抱怨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于是我便时常告诉自己知足常乐,懂得感恩。

疫情期间再读《活着》,又是一番新的感悟。“活着”这个词在打击和困境下,是充满着力量的。它不单是与命运的抗争和呐喊,更是一种接受,接受自己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接受生命中所有的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接受现实给予我们的无聊,跌宕,苦难和幸福。接受命运给予的种种,感激他,仇恨他,拥抱他,但是不抛弃他。正如作者所说“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幸存,不过是旁人的评价罢了。”就像作者说的:“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输掉了家业,家还在;经历了生,命还在;福贵更是在苦难中品尝了生活的滋味。所以除去苦难和不幸,他的生活里是有幸福快乐的。

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那都是属于自己的经历。不断的提高思维的宽度和内心的包容度。学会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以一种姿态去抒写自己的人生。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最后一天,认真生活。苦乐参半的人生里,爱自己,便是终身浪漫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