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要怎样活着作文(人应该怎样地活着的作文)

要怎样活着作文(人应该怎样地活着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1 23:54:20
要怎样活着作文(人应该怎样地活着的作文)

要怎样活着作文【一】

冯唐的阅读量之大,功底深厚,他的文字中信息量很大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文章拼两点,一是见识,二是文笔。他的文字很嚣张,怪力乱神,最崇高和最庸俗的,最神圣的和最猥琐的,最高调和最低调的,都在冯唐的文字里狂欢。

冯唐笔下随处可见学霸级理科男的睿智和调侃,真是个鬼才,极其自恋张狂,但对文字驾轻就熟已致臻入化~他说:“别说别人,我自己都管不了这支笔,它有它的生命和人生观,无法无天,自行自止。”冯唐是善于深入思考人生的,对过去对未来对世俗都有他独到的见解,他知世俗而不媚俗,是个有趣的人……他最不能忘记的是写作带给他的,单纯的细碎的离地半尺的快乐。呼吸不止,写作不止,少见些人,多读些书。

冯唐也写书评,简短、刻薄、挑剔、一针见,天马行空的思绪!冯唐遇到让他佩服的人和书也会一本正经的,比如司马迁,曾国藩。本书中冯唐评论了以下人物(主要是作家),有的知名,有的没名气!有:王小波,金庸,古龙,劳伦斯,亨利米勒,齐白石,林曦,曾国藩,巴金,王朔,卫慧,董桥,盛可以,胡赳赳,高晓松,石涛,张弛...

冯唐从一个医生成长为畅销书作家,他是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华润医疗集团创始CEO,如今,医疗投资、业余写作。他是个有理想,很拼,很勤奋的人!平台大了,眼界开了,到过的地方多了,对某些城市有他独特的眼光,他说要择一城终老,谈到红灯青烟里的阿姆斯特丹,桃源古巴,首尔,敦煌,旧富香港…饶了一圈还是忘不了“我混沌、脏乱、安详、美丽的北京”~~

文中随处不忘他对女人对性的调侃,直白,露骨,让人不忍直视,有时想抽他!但转念一想,也是实话!

要怎样活着作文【二】

用开餐厅讲故事的方式来写作,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厌恶了职场世俗的年轻人,辞职和一帮生活失意但内心不服气的同龄人开了一家西餐厅,取名YONGZONRE,踌躇满志,要向世人证明自己年轻的力量。然而生意一直很差,他们无比沮丧,直到有一天,店里开始出现一个叫Belinda的常客……

Belinda常常和他们闲聊,内容涉及恋爱、婚姻、人际关系、工作方法、商业心理等人生问题,这群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视野逐渐开阔起来,餐厅生意也慢慢步上正轨。Belinda的聊天,仿佛一把心灵的钥匙,开启了这群年轻人与这个世界的和解之门。他们不再一味抵触世俗,盲目追梦,而是渐渐学会把世俗规则当作自我实现的阶梯。

一年之后,关于人生,他们心中仍有许多疑问,但他们不再彷徨。他们已经领悟了从容应对人生问题的艺术,他们有信心去拥抱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用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处世原则,很不错的一本书,里面干货满满,生活需要我们用心,感情经营也需要我们用心对待。

本书是作者苏芩以一个朋友的方式跟我们对话,让我们了解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教了我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让我们明白了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思考问题的角度的不一样。我们应该了解这些世俗,少走弯路,需要一点套路,也需要明白道理。

生命,永远是一个人的历程! 女人,必须要双重独立,因为,只有经济和精神都独立的女人,才会让自己更强大,更有安全感,切记,安全感永远都是自己给的!

命运,其实是一种生活习惯。当你习惯了怎样的选择,就会遇上怎样的生活。我喜欢创立自己独立的人格,既能入世也能出世,无论身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到了何种状态,不惊不扰。把一切看透,剥出本质,便会越来越聪明。

即便拥有再恩爱的伴侣,人生也难免有寂寞。所以,你必须要在两个人的世界里也学会一个人的生活,工作、读书、交友、冥思……用喜欢的事情丰富独处的时间。即使爱情和婚姻将男女联结,你仍要明白,生命,永远是一个人的`历程。

世俗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生活。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时,尽量避开,用世俗的方法活着,也许能够成为一个不世俗的人。

活着就是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气去面对一切困难,成长是一辈子需要完成的功课,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珍惜现在珍惜每时每刻都努力生活的自己和身边的人,能够世俗并不容易,同样也需要你的努力,愿每一个世俗的人都有一个不俗的未来

人只有先俗才不俗,也因为有了对俗世的深刻体会后,一切都不是事了。未来不一定是不俗,但一定要舒服。

生活总会给出一个答案,直到我们学会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活出不俗的自我。

要怎样活着作文【三】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的一本随笔集。看了这题目真有意思,是的,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的我们每个人都会衰老。冯堂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他不需要以字谋生,所以字里行间就多了几分嚣张。翻看他的文章,不难看出他的才思敏捷和霸气侧漏,挺有意思。

这本书集合了他近十年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开篇就说这本小说整体水平低下,吸引好奇的你读下去。讲到好小说的标准,他说结构好的文章远比辞藻华丽的文章好的多,但是如果一本书能让你感动,那么文字、结构、才情神马的就都不重要了。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貌似中文小说里面我最喜欢的作家应该是张爱玲,国外的作家是村上春树,其余的只能谈得上某本书,谈不是某个人了。不过,我个人好像阅读中文小说偏多,是不是意味着我“整体水平低下”呢?呵呵,我想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有不同的妙处,不过我也确实需要补充一些外国优秀小说,因为我最近也发现,国外经典小说的结构都还是很不错的。

书里有一段是说冯唐他想趁年轻看完《二十四史》,这是我这大半年来听到的关于传统文化最清新的一句话——这才是文化积淀!党员看讲座,看来看去都是《弟子规》,敢情古人几千年就孕育出这么个东西,书店上架还得放成功学的柜子上。学问不是这么做的,背一句“首孝悌,次谨信”就能做到的话还要警察做什么。急功近利必然适得其反,得慢慢地煲,不是说要煲出个“出口成章”,而是要煲出“学以致用”。

我之前看《战国策》,感觉就像在看两块五一本的《故事会》,到后来有时遇到个什么事,会忽然想到哪本哪本古书里有写过这么一段,该怎么做、有什么后果都写得明明白白。人生苦短,能遇到的事也就那么多,古人都总结好码成字了,这是单说史,要是再看些散文、诗词,什么人啊、情啊、景啊也就没跑了。周国平在《经典的理由》里面说:“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囊括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了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面对一本随笔集是很难写出框架式读后感的,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毕竟是一些感性的文字,写在这里好像仅仅只是为了纪念:看了这题目,我就情不自禁想读完了此书。

最后要说的是,这本书值得再细读一边,为了体会那些有趣的句子、体会到精彩的人生。

要怎样活着作文【四】

近读冯唐。

窗外太阳硬硬的直射,白白的光线晃眼。

打着赤膊,斜躺沙滩椅,品着冯唐的文字。有古义,有幽默,有灵气,有侠气。

冯唐名字取自‘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时间易逝之意,这本散文集名《活着活着就老了》,其实冯唐当时才30多一点。以后我60岁也写一本,书名叫《活着活着就年轻了》,好像这样才实现冯唐的理想:用文字打败时间。

一直以为冯唐是韩寒郭敬明之流,写点不干不湿的文字,靠炒作成了文化明星。成名之后又不写书了,整天忙其他挣钱。看完这本书后发现冯唐是有一些不同的,起码他有要写10本长篇小说的计划,有写传世之作的野心。

以现在的‘成败决定人生‘’的眼光来看,冯唐是一个牛逼轰轰的人:北大生,海龟博士,妇科肿瘤博士,麦肯锡咨询高管,国企领导,公司老板等等。上苍偏心,这样的人偏偏还兼具才情,写得一手妙不可言的文字。

冯唐说曾国藩是一个通才,我觉得他也算一个通才。

冯唐对他的文字极其自负,老子天下第一。能入他眼的,中国近百年只有二周一钱(周树人,周作人,钱钟书),二王一钟(王小波,王朔,钟阿诚)。睥睨常人那是无知,睥睨高手才是英雄。要写出伟大的作品,确实需要这种自负。冯唐的伟大作品万事具备,只欠退休时间。

冯唐的文字有自负的资本,极具灵性,有深厚功底,读起来有韵味。例如他的名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虽是从杜牧的诗句而来,杜牧的诗句1000多年,那么多人熟悉,也没人能化出这么一句绝美的句子来。这样的句子还有不少,文字确实是他所长。

在这样的文字面前,感觉自己的文字迟迟不肯出来相见,怕了羞,就像资质平凡的女人见到了绝世美女。但要想以后写得好,不出来是不行的,丑就丑吧,哪怕丑得天下第一。活着活着就老了,后面还有一句,活着活着就无耻了。以后就和冯唐一样无耻无耻:‘我仗着小学参加过作文比赛,初中写过检讨,高中写过情书,大学写过入党申请书,脸皮厚起来感觉自己也是个作家,坐在当红写手之间,酒来酒去,毫不脸红’。人生要是不无耻一回,怕是永远不能知道什么叫无耻。

为了让自己的文字能好看一点,以后必须加强古文的修炼,重新补回缺失的幼功。

但文字终究是小技,拼文字就算能拼过今人,但能拼过宋词吗?能拼过《红楼梦》吗? 文字很重要,但不可过于沉迷。华丽炫彩的文字容易流于表面,而失其深度。

发现和冯唐相近,还是那句“非班花不娶,非绝学不学”,这句话是他说的\',10成说的他。但也3成说了你我——谁的青春不张狂?

在这本书里又找到一些相近处:

例如都喜欢古龙(语文成绩不好,大部分原因是古龙害的,课本下经常夹一本古龙的小说。)金庸大侠和古龙大侠,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讨论过,把金大侠比作宝钗,古大侠就是黛玉,喜欢金大侠的人更多,金大侠知识渊博、学识超群、才学无双,我无比佩服。但就性情来说,更接近古龙,就女人来说,更喜欢黛玉,没有道理可讲。

例如都是王小波的粉丝,冯唐和小波风格很像,都是理工男出身,却以写字为己任,都是体制外的作家,文字幽默,充满灵性,同时又有较强的逻辑性。

正如冯唐评小波:成也幽默,缺也幽默。冯唐成也文字,缺也文字。

幽默和文字,两者都有个限度,都不能过,过就是贫,就是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