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和月亮老师学作文(月亮老师教作文故事新编)

和月亮老师学作文(月亮老师教作文故事新编)

更新时间:2024-06-22 11:47:19
和月亮老师学作文(月亮老师教作文故事新编)

和月亮老师学作文【一】

你们好!时光荏苒,离开英华中学接近两年,在大学的几百个日日夜夜里,仍不免在半梦半醒间重回英华。我是个有“英华中学情结”的毕业生,对这片留存我最珍贵记忆的地方我总有说不出的留恋与感激。感谢葛老师及其他老师我的关爱和培养。

我姑且妄称自己是个“过来人”吧,而且是个不怎么出色,并不出类拔萃的“过来人”,2012年6月,我参加高考,当年一本分数线530分(如果记得没错的话),我的分数是601,现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二年级。的确,在强手如林的英华中学实验班,我的成绩只是中等,尤其是高三的一年中,我在大小中稳坐班级七十多名,进退幅度都微乎其微。当时我想也许一年以后的英华高考捷报上,我的名字不会用加大加粗的字迹享受众人的惊叹与称赞,但是我绝对相信自己,一年以后,我能告诉自己“我的高三无悔”,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嘉奖。

在高考结束两年多之后,再回首我的高三,我讶异地发现,直至今日,自己仍然在意的不是2012年6月7日8日这两天考场上自己的表现,不是自己的分数,甚至不是自己的高考志愿,这些高中时代自己纠结不已的东西,居然不是自己最在乎的。扪心自问,我最在意的,我所怀念的是高中时代自己经历的生活和心态。英华中学给我的,我最珍视的,是我在英华中学学到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

所言如此,并非是一个局外人置身事外的场面话,是一个英华人在高考后,在进入大学后,在不用面对老师,不用面对家长,不用给任何其他人一个所谓的交待,只需要面对自己,回答自己的时候,自己给自己的一段独白。高考之后,我们难捱的时光,不是对着电脑报志愿,不是返校给老师报分数,不是回应四面八方的问候,是面对着我们曾经朝夕相伴的如山一样的教科书、教辅资料,翻开一本本或潦草或工整的习题集,就像在与高三的那个自己对话,那个时刻,是自己最难从容的时候。

沿着记忆往回走,我感激高三的这一年时光,白驹过隙,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自己被时间推着已经结束了英华中学的生活。但千万不可小觑这一年的光阴,在葛老师帮助下,我改变很多很多,我也成长了很多。

高三伊始,相信没有谁可以平静如水、井然有序地进入状态,侥幸的我总安慰自己还有时间,还有一年,时间一旦以“年”为单位计算,它总给我们慈祥可亲的错觉。当然偶尔想起高考肯定有坐立难安的感觉,一轮月考结束了,我还是会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在房间里偷偷上会网、翻翻杂志。在这一切之后,面对着班级考试排名表,我又会发起新一轮的批判自己、痛下决心、努力奋斗。我的内心在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的反反复复高潮低谷状态中练就百毒不侵的抗体。相信吧,我们都是这样,在那张万恶的排名表上,无论是前面的佼佼者,还是后面的追逐者,我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泅渡者,都是在高考这条河里奋力击水、苦苦泅渡的人。尽管分数的绝对值不尽相同,可是我们每个人经历的内心的煎熬与挣扎是绝对值相差无几的。羡慕亦或是嫉妒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从每年惊人的一本达标率你就知道英华中学人淹在高考这条河里的人微乎其微,大家只是登陆的前后不同,地点有异而已。千万不要向上天哀号“为什么好像痛苦的只有我,我的前途灰暗的看不到路在何方,我以后可能要平庸一辈子…”因为在某次考试、某道棘手难题之后,几乎人人心里都笼罩这样的阴影。试问,如果在座的各位都成为10年后的平庸之辈,谁还可以信心满满地说可以担得起将来的大任?我们既然一直以身为英华中学的人而骄傲着,就让这种骄傲成为我们的信心,事实是我们的确可以有信心,当你进入大学还因为曾经是英华人而受着他人艳羡的目光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我们一直是众人眼中的骄子。我们可以为一次成绩,一次排名而懊恼,但千万别放纵自己在消极情绪中浸泡太久,因为高三时间太少,任何让自己萎靡的时间都是一种奢侈浪费。相信自己曾经所付出的努力,它也许不会立竿见影的反映在你下一次的考卷上,但随着人生路途的延伸,你会惊喜地发现,以前积累的一切没有一样是徒劳的,它们会在人生的路上静候你的到来,那个时候的惊喜和顿悟远远超过任何一次测验成绩。毕竟,高考只是我们漫漫长路上的一站。

与其把时间花在担忧前路上有多少崎岖坎坷,不知所终上,不如按部就班享受高三。是的,享受高三。在高考之后,你会发现,原来高三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在回忆的时候,有一个镜头在我的脑海不断浮现:高三最后一节晚自习,葛老师在教室给同学们归纳常考的实验题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题的出题的.套路、格式和答题策略、方法,几乎所有的同学的目光全神贯注在老师的身上在为自己的明天高考做最后的拼搏。而爱走神的我在那个瞬间突然意识到,有这样一群同龄的人和自己怀抱同样理想,坐在同样的教室,为我们的明天只争朝夕着,还有这样一群老师,为着我们的明天,我们的理想,倾其才华心,滔滔不绝,苦口婆心。真的,这样心无杂念,全力以赴的充实的日子,只有高三的我们才可以,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幸福?在两年大学生活后,在不断地被各种资格考试、人际关系、就业问题扰得不胜其烦的时候,更珍惜高三那段心无旁骛、弥足珍贵的时光。

珍惜你眼前的老师,相信他,跟随他。在你之前无数的毕业生已经为你踏出了一条坦途,你眼前的老师用自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光阴和心积累了太多的学识,他们迫不及待要将这些倾囊相授,他们的手臂很有力,会扶着我们走过高三;他们的肩膀很厚实,会为我们撑起高三这片天空;他们的心灵很柔软,可以包容青春期的我们无知的冒犯和冲动。但他们所需甚少,他们要的不是分数,不是名牌高校,是我们课上求知的眼神,是我们课下执着的追问,是我们在他们的讲授中一点点学会做人,学着成长,是我们无悔于自己,无愧于青春的努力和拼搏。如果在毕业的若干年后,我们还记得在重归故里的时候去看望他们,他们便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珍惜你身边的同桌,关心他,善待他。因为大学是个你转头也看不见同桌的地方,没有人在你病假的时候替你收拾书包,在你饥饿的时候与你分一袋面包,在你上课溜号被提问的时候悄声告诉你答案,在你忘带书的时候把唯一的一本放在你俩的中间,在无数个课间与你谈天说地。高三是与你身边的他(她)最后相处的时光,请珍惜这个近在咫尺的朋友。

珍惜高三,当经年之后,你已经忘了三角函数,忘了黄赤交角,忘了虚拟语态,可有一些事情你不会忘却,你会永远记得高三教会我们:想要的东西

和月亮老师学作文【二】

可爱的星星:

你好!

收到你的来信,心中又惊又喜,应为我和它们一起玩时,总看到远处有一个星星孤零零的站在那里着看我,大家都来和我玩,所以你没有朋友,总想到你那去和你一起玩,可老没机会。

一有时间我就观察你,发现你和其它星星有些不同,其它星星都比你大,大家有时一起欺负你,骂你,你却不说什么。大家都在玩时,你却在认真的学习。其它星星过生日时,你都送别人礼物;你过生日时,却没一个人送礼物给你。

大家眼里,你是被欺负的对象;而在我眼里,你就是一个可爱,大方,纯真无邪的小星星……

我请夜空把这封信送给你,并送你一个美丽的紫色彩带。

祝你

永远可爱!

月亮

5日16月

和月亮老师学作文【三】

两周前看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写一篇读后感,我怕自己肤浅的认知不足以理解本书的深刻。但是有股力量催促着我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化诸文字。现在,端坐窗边,沐浴在晨光之中,码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月亮和六便士》无疑书写的是一个关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故事。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象征以金钱和实利为核心的世俗的物质生活。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因为他们代表了最纯洁的生活状态,完全为了理想和信念而生存的人。癫狂而伟大的灵魂总在最少数,大多数人是既低头寻找六便士,又不时抬头看向月亮。

“仿佛我突然闯进某个陌生的世界,那里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人并不能做他想做的自己,而只能做他不得不做的自己。”

书中这两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常常被固定的思维模式所束缚却不自知,年岁渐长不过是加固了那些模式。我喜欢阅读,喜欢聆听他人的话语,因为这常常让我看见不一样的世界,那里对价值及意义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当然有时候我们更需要去听他们未出口的话语。

人生一世,似乎有许多选择,想来有无数种可能。可就像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他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了那个不得不成为的自己。这不是悲观或者简单的宿命论,是他付诸行动所书写的一生。读者褒贬不一,以自己的价值观考量值不值得,他不在乎。

作者理性而睿智,只是静静解剖着人性。面对这场精神与现实的博弈,你选择什么?作者:林香玉

和月亮老师学作文【四】

一天晚上,天上忽然吵闹起来。我开门一看,噢,原来星星和月亮正在吵架呢。

月亮说:"你们这些小东西,竟敢跟我比亮。"星星也不甘示弱地说:"怎么,你不就比我们大了胖了点吗?有什么了不起!"月亮愤怒地说:"你......你们这些小不点,竟然敢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真是岂有此理。""怎么不敢了?"星星也愤怒地说。

说完,星星找来了许多小伙伴,组成了一条银河。这条银河有明亮,在深蓝的天空中像一条美丽、洁白的稠带。

月亮被吓得躲到了云后面,"什么?我认输?不可能的事!"不服气的月亮有出来了。他们又开始争论起来。"你...你们等着瞧,别以为我会怕你们,要想我认输,没那么容易。"月亮不屑地说。这时,太阳公公出来了,它问明了情况,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只知道自己的长处,却没有看到自己的短处。你们要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但同时也会有缺点,你们不应该为了一点儿小事就破坏了友谊。"月亮和星星听了,沉默了好一会儿,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此,月亮和星星再也没有争吵了,它们和睦相处,共同把蓝天打扮地更加美丽,耀眼。

和月亮老师学作文【五】

这部书与其说是毛姆为纪念高更而作,不如说是毛姆对高更的思想和性格探索的结果。导读中说,这部小说曾经被诟病失实,其主人公斯特里克兰的性格与高更不符。要是这么认识,我觉得就大大的误读了作者的立意,如果作者是为高更立传,不如直接用高更的名字,为何还要以斯特里克兰出镜。

毛姆与高更在现实生活中恐怕是没有交集的,但毛姆非常欣赏甚至迷恋高更的作品,当他欣赏这些画作时他深陷于高更的精神世界,并透过这些画作所表达的精神诉求和高更的个人经历,他慢慢的解读出他想象中的高更,也就是书中的斯特里克兰。

一部好的作品是能让欣赏者感受到创作者的`精神世界的,无论是强烈无法抑制的热情,还是冷静客观的解读,都让欣赏者忍不住想从精神上的共鸣进一步去探索更深层次的人性。高更的作品让毛姆看到了画中的高更,同样毛姆的作品也可以让我们读出书外的毛姆,这绝不是一部通俗小说可以做到的。

至于书评的四星,而不是五星,并不对作者的写作技巧或理念不完全认可,而是因为书中主人公的性格塑造不够完整。当然,这是因为作者本来就是从画作解读人物的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