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永久的幸福600字作文(永恒的幸福作文)

永久的幸福600字作文(永恒的幸福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7 10:17:27
永久的幸福600字作文(永恒的幸福作文)

永久的幸福600字作文【一】

昨日读季羡林老先生《另一种回忆录》里面有一篇《赋得永久的悔》,感触颇深。

那是一种疼痛,那是一种悲凉,那是一种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折磨人的隐痛。

我多想,让母亲知道我过得还好,我多想让她不再牵挂,我多想每天陪在她的身边——

人大了,再也不能在母亲身边厮磨了;记得小时候,每当我抱着母亲胳膊并肩而坐的时候,母亲也是甩手走开说我磨人。母亲就是这样,她的成长经历里就没有这样的亲密,寡居的姥姥从小教给她的就是劳作、劳作、养家、照顾弟妹。所以每次回家的时候,总是要她趴在床上,给她按摩,用我的双手去传承我们身体与心灵间的亲密。

想母亲了,今天出发去山东,回来以后就去看她。

我不能像老先生一样有那样永久的悔与痛。

永久的幸福600字作文【二】

说到季羡林先生,这位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我与大多数文学爱好者一样读过他的很多作品,其中有一篇散文印象尤其深刻,就是《心中赋得永久的悔》。

此文是先生年近九旬时而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先生对他母亲深切的爱和怀念在很多文章里都被提及。如,在《寻梦》一文中写道: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记叙了他回乡为母亲奔丧时,母亲的魂魄借邻居宁大婶附体,与他说话的灵异事件。结尾时感叹:“这是多么渺茫,多么神奇的一种安慰呀!”

季羡林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小村庄,在母亲身边只生活到6岁,就离家去异乡。以后两次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最后一次回家,竟是为母亲奔丧。所以每每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记忆中的童年背景是贫穷与饥饿交织在一起的。他当时小小的年纪,只记得吃得极坏,平日里吃“红的”,就是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为了吃顿“白的”,在麦收季节跟随母亲去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回来­母亲把麦子磨成面,蒸了馍馍,给他解馋。而母亲自己有时连“红的”也吃不上,只有吃野菜度日。日渐懂事的季羡林,到了上中学的时候,就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人世,永远永远地走了。当他得到消息急急地从北平赶回家里,看到了母亲的棺材,恨不能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这就是先生今生“永久的悔”。每读一回,内心都不免为之一痛!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此,我已有感同身受。我的母亲离开世间五个年头了,最后病重的半年是住在我的家里,由我来照顾的。虽然日常饮食和几次入院陪护我都亲力亲为,但是母亲的猝然离去,还是让我感到突然,很长时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相对来说条件和环境都要好的多,没有经历多少物质上的艰辛与磨难。如果说到“悔”,当然也有很多很多,最让我后悔和遗憾的就是没能和她老人家说一句:“妈妈,我爱你!”。尽管这种爱早已深深地渗透于母女之间共同生活的四十余年里,但母亲和我都没有真切地表达过。如果时光能倒流,让我重回她老人家的怀抱,我定会大声地将这句话说出来。

母亲走后,为了让父亲不感到孤独寂寞,也是为弥补对母亲留有的遗憾,我接了父亲和我们同住在一起。除了日常生活起居上的关照,每年抽时间带他出去游玩,还为他备好适合老年人阅读的杂志和书籍,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

去年冬天,父亲因心脑管不适,入院输液半个月。在老干部病房,那些患病老人的儿女中不乏孝顺儿媳和女婿,个别亲生子女的无视与淡漠也显露无余。同病房有一个八十多岁的“乐天派”老大爷,每天由雇佣的保姆陪伴他,并代他书写回忆录。我很庆幸的是父亲的回忆录已经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完成了,将来力争根据他的风雨人生路写成一篇文学作品。那样的话对于父亲我将无憾!

前些天,读了一篇关于名导张艺谋的报道。1997年,张艺谋还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导演歌剧《图兰朵》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张艺谋没来得及赶回去。在此之前,父亲跟张艺谋说过多次,要把家族故事告诉他,至少需要两周的时间,要细说。母亲跟父亲商量,说老大时间紧,要不就说两天?父亲很坚持,家族故事很重要,细节很多,两天说不完。张艺谋是个不能停的人,别说两周,就是两天也得咬牙。“我每天有很多事在做,根本不会在家待十几天听我父亲讲故事。”

他的母亲做了很多努力,让父亲写下来,但老父坚持要亲自跟老大说,对老人来说,亲口对儿子讲述家族历史,可能既是一个心愿,也是一种仪式,就算在他身体每况愈下来日无多之时,他都坚持等着这一天。可惜这个庞大、复杂的故事,被父亲带进了坟墓。张艺谋说:“我对不起我父亲。”

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为了生存疲于奔命,为了理想日夜煎熬,却将对父母的承诺与义务一拖再拖,直到所有时间恍然流过没有了时间;所有机会都被错过变成没有了机会!

其实,岂止亲情,对于友情和爱,对于一切我们应该也值得珍惜的,又何尝不是如此?!

为了将来无悔,为了此生无悔,只有珍惜眼前,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踏实走好每一步,尽心做好每一件事,无论对父母、对亲人、对朋友。相信我们只要勤奋,只要坚持,只要心中有爱,真的并不难。

永久的幸福600字作文【三】

季羡林的《怀念母亲》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1位是亲生母亲,1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和季羡林相比,我爱妈妈的情就=1杯“矿泉水”,季羡林对母亲就像广阔无垠的大海。我爱祖国的情怀就好比一棵“小苗”,而季羡林对祖国可以说是怀着深情厚意,好比一棵“百年树”一样“高大”!

我是多么幸福啊!长这么大,从来不知道离开祖国母亲是什么滋味。我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爱护和教育,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在家里我受到爸爸妈妈的呵护。爱抚。我这一切都是因为祖国!

周恩来有句话说得好: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我想,季羡林就是这样的人,他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令我终生难忘。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幸福时光,从小学好本领,长大以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我有时对母亲发脾气;有时还不肯做家务,没有更努力地学习。而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却没有受到任何一点影响,反而更加热爱、思念母亲,更加勤奋学习,考取了博士学位,并去德国留学。在哥廷根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母亲。在《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能孝敬母亲。”这样一位大学者,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最终后悔的却是有人曾问过,世界上什么爱最伟大?答案就是母亲!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崇高的!这个,世上有谁不知道?可是,作为子女的我们,有报答过母亲吗?季羡林的《怀念母亲》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季羡林老先生走了一个月有余,我也第一次读完了他的散文集《赋得永久的悔》(我想,由于他的学科太专业,估计也只能读这种散文集才能满足“我读过他的书!”的虚荣心或敬畏感),在此将我的一些读书笔记和感想留下,既是对季老的致敬,更是对自己的磨练。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怀念方式是:全力锻造好我们自己,追赶是最好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