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怎样让小孩作文写得生动(怎样才能让孩子作文写得好一点)

怎样让小孩作文写得生动(怎样才能让孩子作文写得好一点)

更新时间:2024-05-28 21:40:26
怎样让小孩作文写得生动(怎样才能让孩子作文写得好一点)

怎样让小孩作文写得生动【一】

许多小朋友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由于那只骄傲的兔子在半路上睡了一觉,便输给了乌龟。从此,骄傲的兔子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事实上,这个故事除了乌龟战胜了兔子这一点外,其他情节多数与实际情况不符,冤枉了兔子。

那是一场距离很长的比赛,中间要经过一段没有观众的酸刺丛,事情就出在这里。比赛开始后,兔子和乌龟并驾齐驱,像离弦之箭拼力地朝前跑去。过了一段,兔子渐渐超过了乌龟,但它不敢小瞧乌龟,仍奋力向前猛冲。就在兔子穿过酸刺丛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它的脚心刺入了一根长长的酸刺,疼得它直掉眼泪。

趁兔子拔刺的空儿,乌龟很快超过了兔子,侥幸夺得了第一名。等兔子忍痛跑到终点时,一些不明真相的观众见它眼睛红红的,还以为它骄傲在半道上睡了大觉呢,就向它发出一片喝倒彩的声音。其实,只要大家想一想就会弄明白,这么隆重的比赛,兔子能睡得着觉吗?

倒是得了第一的乌龟,当时的奔跑速度比现在快多了,与兔子也差不了多少。在鲜花和掌声中,乌龟变得一天天骄傲起来,从此不再练习奔跑,结果速度一天比一天慢,以至于现在一天走的路比不上它当初10分钟跑的路。兔子自从那次意外输给乌龟后,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顶着压力,发奋练习奔跑,比过去跑得更快了,成了世上少有的奔跑能手。

就在乌龟已变得很迟钝的时候,有人根据传闻,编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在人们心目中造成了很大的误会,使兔子蒙受了不白之冤。

如今,我们把事实的真相告诉大家,小朋友也一定会从乌龟骄傲,由灵活变得迟缓而受到有益的启发。

怎样让小孩作文写得生动【二】

小老鼠有一本魔法书。那是一本可大可小的书,小老鼠可以把它装在口袋里,不管他是到外面去找吃的,还是散步、晒太阳,都能带着它,什么时候想看了,就可以掏出来看。

如果正巧下雨了,那本书就能变大,变成一间人字形房子,硬壳的书皮变成屋顶和房檐,让小老鼠住在里面。住在这样的书屋里,只要小老鼠愿意,他可以开一个小窗子,趴在窗口中,听外面的雨声,看外面的风景。要是雨下得太久,到天黑还不停,那也不要紧,小老鼠只要翻到一个“灯”字,说一声“开灯!”灯就会亮起来。小老鼠再找一个“床”字,说声“给我一张床”,一张舒适的床就铺着松软的被子,等着小老鼠去睡。

小老鼠睡在床上,还可以看书,因为天花板上全都是字,那些字就组成一个一个故事。

有了这样的一本书,小老鼠就什么也不缺了,万一缺了什么也不要紧,只要小老鼠认识书上的字,找到那个字就行了。所以,识字是非常重要的。小老鼠一有空就识字。

当然,乘坐一本小小的书飞行,是需要有点儿胆量的\',因为书飞得很快,在天空中,有些鸟儿很好奇,以为这本书也是一只乌,经常会飞过来看一看。

有一回,一只老鹰飞来,看见了小老鼠,就很想把他带回家去给自己的孩子当作小宠物。小老鼠急忙钻进书里,找到了一把“弓箭”,弓箭跳到空中一阵猛地,把老鹰吓跑了。

小老鼠终于里逃生了。不过,那次他被书压得扁扁的,简直就像一张书签。因为书飞起来的时候,要变得像一张毯子那样薄,才飞得快。小老鼠从书里出来以后,不能像平时一样跑了,只能像一张纸一样的在风里飘。他随风飘到一个修自行车的老爷爷那里,让老爷爷用打气筒给他往身体里打气,才恢复了原形。那滋味可真是不好受。

现在,这只小老鼠就住在老爷爷的自行车棚里。

怎样让小孩作文写得生动【三】

文章能打动别人,才算没有白写。什么样的文章最能打动读者呢?我们说,饱含真情的文章,尤其是那些从平凡生活中去领悟美,去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最能打动读者。有一位同学写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过生日,但是在进入高中后的第一个生日,却不愿意过了。为什么呢?原来是他想到了自己过一次生日,就长大了一岁,而父母就老了一岁,向暮年多跨了一步。想到这里,他倍感凄凉,于是以后不希望再过生日,这篇文章不少人读了以后,真的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因为真情实感太动人了。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冰心年轻时生肺病的事。她生了肺病,不但不苦恼,反而感到高兴。为什么呢?冰心在她的文章中写道,这是母亲的遗传,母亲生过肺病,我也生肺病,也算是一种母爱吧。母女总是紧紧相连在一起的。冰心老人的这篇文章一直使人难以忘怀。

我想:一位是中学生,一位是文学大师,但他们的文章却同样赢得了读者的眼泪,这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只有四个字:“感情真挚”。

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首先材料要从亲身体验过的生活,或是感受最深的生活中去选取,不要一味追求新奇、编造故事(当然,记叙文也不排斥符合生活真实的某些细节的加工或虚构)。其次,表达要自然,切忌矫揉造作。第三,叙述中要融情于事,融情于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描写的对象之中,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不要将情感与记叙油水分开,使抒发情感成为一种装饰。

有一位同学以“宽容”为题写了一篇记叙文。文中叙述一位护士给作者打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都扎不进去,但作者毫无责怪之意,相反却不断地鼓励她。护士十分感动,更加细心,终于在第四次把针扎进去了。文章叙事很具体,情节很紧凑,描写也很生动,特别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不时地插入了抒情、议论,使主题不断得到深化。比如,在第四次针扎进去,“一股鲜红的涌了出来”的时候,作者没有就此停笔,而是紧跟着一段抒情议论:“宽容,使我们都减轻了痛苦。让我们大家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善待他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美化世界吧!”这段议论既点明了题意,又使情感得到了升华,使读者读后深深地知道一颗宽容的心是何等珍贵啊!

怎样让小孩作文写得生动【四】

所谓“画面感”就是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个画面,通过一定方式的描述营造出一个意境,取得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同身受的效果。元代马致远的《秋思》最能说明画面感在文学作品里的强大感染力。全曲分三组罗列九种事物:“枯藤老树昏鸦”深秋肃氛围画面呼之欲出;“小桥流水人家”充满江南温暖风味,与上句之肃形成强烈反差;“古道西风瘦马”主人公始出场,却是风尘仆仆人困马乏孤苦伶仃的感觉。三个画面的营造,犹如蒙太奇镜头大手笔的组合,视觉冲击力强劲无敌。至于后面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不用再多说了,也唯有“断肠”二字可以形容此情此景了。古人极度推崇此曲,还将此罗列景物营造画面的修辞方法称为“列景”,中间无一虚字联接,堪称意象集中的极致写法。其实,我们随便看哪一首唐诗宋词,都少不了画面之美,尤其是素有“诗中画画中诗”之美誉的王维的诗,画面感营造之妙处俯拾即是。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记叙文(或更广一点说文学作品)所运用的形象思维,其实就是用画面来思维。在记叙文教学中抓住“画面感”这个关键词,可谓切中肯綮、抓住了记叙文的命脉所在。

记叙文主要用来写人记事。写人,要让人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事件中去表现性格展现精神;记事,事中总少不了环境的渲染人物的交代,这其中少不得要描写的文字。所以,记叙文要生动起来,要营造画面感,只要抓住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这两大类描写技法,通过描写来创造画面感,应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谈到人物、景物描写,为了行文的`方便,也为了内容的准确表述,我们首先有必要对“描写”进行一下界定。按语文教学界一般的说法,从描写内容来分,可以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其中人物描写又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类,还有人多分出一个神态描写,其实我们可以认为人物的肖像描写包括了静态的外貌描写和动态的神态描写。)从描写的范围分,可以把描写分为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分,可以把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把一个人物写活,无非是让他又说又动又想,还要让他所说所做所想都独具特点。不同的人物就将语言动作心理外貌描写按不同比例配合。这么一说好像很简单。只是让人担心的是:好像一篇好作文可以像配比药液一样按处方配备,有亵渎创作高尚的嫌疑。不过,话说回来,让初学写作的学生,知道写一个人是这样写外貌,这样写动作,这样写语言及心理,把各种人物描写方法烂熟于心,甚至哪一类人说哪一类话做什么动作也来一番研究,未尝不是一个简便经济的做法。大可不必有陷入八股文窠臼危险的担心,或扼祖国未来人才想象力的忧虑。

根据“画面感”营造的需要,人物描写中外貌描写应突出写该人物最具特点的脸部器官写,按鲁迅的说法,主要是写一个人的眼睛。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集中搜集各种写人物眼睛的名段,分析归纳词语,学习写作的总体方式,如工笔细描、写意速白描、漫画夸张等。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期集中学习如何写人的头发、胡须、其它五官,特别还有人的笑脸的写法。经过这么有计划的一番修炼,通过写人的外貌,营造出画面感,使人如见其人。在这里,最需大力批判的学生作文写法是:某某有什么样的头发,头发下面是一双什么样的眉毛,眉毛下面是眼睛……这样的写法不知始于何人创造,流毒甚远。

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如何突出画面感呢?按笔者的经验,人物语言描写中一定要配上人物说话神态的描写,而且人物表情变化的词语一定要丰富多变。至于动作描写,则应注重人物连续动作的描写。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雪地捕鸟一段的动作描写“扫雪”“支匾”“系棒”“牵绳”“拉”“罩”等,无一重复,且精炼准确,让人轻易想见捕鸟之乐趣。再如《故乡》中少年闰土月下刺猹那段的动作描写,也已成效仿的经典。另外,语言动作描写还应学会细节描写的运用,语言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口头禅,动作描写可以写人物的某个习惯性动作,这样人物自然就活起来了。

景物描写应该是最好营造画面感的了,但奇怪的是学生最憷的就是写景的作文了。这其中除了学生情感的调动不足的原因之外,症结就在于对景物描写技法的掌握不到位。在景物描写中,应该要借鉴影视摄像师的感觉,学习摄影师如何运用不同的视角来表现一个景物。迁移到写作中,就表现为对景物层次的安排。摄影有远中近景,有特写,有俯拍有仰拍,写作同样也可以用文字把这样的层次感区分出来。另外,就是强调色彩感在写景中的表现。写景说其实是写颜色的变幻。可以教学生积累与运用表颜色的形容词的使用。

当然,在作文中纯粹的写景机会应该不多,的是有人有景的场面描写,就像我们观看影视片时发现的,纯粹的风光展现确实不多,的是人景物交融的盛大场面。所以学会场面描写对画面感的营造至关重要。场面描写有几对结合要素,一是中心人物和围观群众描写相结合,中心景点和周围环境描写结合;二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三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不少古文名篇,比如《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醉翁亭记》就是写景写大场面之景的绝佳范例,限于篇幅,不作分析。总而言之,营造画面感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描写这个表达方式的运用。

在学习如何营造画面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技巧还是次要的东西,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养成一种凡为文必注重画面感的自觉意识。比如学生记事作文中常见的弊病是写一件事(特别是写游记写春游野炊之类的作文)按时间顺序事无巨细从头记到尾,没有详略安排,没有描写,没有个性感悟,只有骨架没有肉。并非学生不会描写不会抒情,很多时候,是他们不知道要停下来描写一番,要让读者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只求写完,或认为记叙完整就是好作文。假如他们本身已拥有要营造画面感的强烈自觉意识,是绝不可能去写这样流水账式的文字的。

将营造“画面感”这个关键词贯穿于记叙文写作的全过程,确实能树立起学生凡为文必须讲求生动的自主意识,在阅读课中,也能自觉地去分析课文如何营造生动形象的画面。作文之法千千万,抓住肯綮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怎样让小孩作文写得生动【五】

描写细节要逼真,刻画人物形象要丰满。比如说,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让读者读过之后就像亲眼见到了一样;叙述某一事物,要让读者一看就立刻产生似曾相识之感等。但是,有的考生在写作时主观地认为读者一定会知道他写的事,认识他写的人,因而细节一带而过,丝毫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这些问题也不难解决,只要作者增强描写意识,写作时时刻刻想到要把一个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别人,这样,写起来就会做到生动形象了。

文中要有“点睛之笔”。记叙文的主体是记叙,但也需要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因为这种议论(抒情)如处理得好,就成了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使文章的内涵增加了韵味,即增添了记叙文的“文采”。

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叙了对外公的种种不良印象。可是一旦外公去世,这位学生又不禁悲伤起来。为什么作者的态度会有如此转变呢?作者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并未就此停止,又在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这一夜我没睡,就这么呆呆地坐着。

为什么在一个人的垂暮之年,我们还不能原谅他,而让外公在惋惜、悔恨、孤寂、彷徨中撒手人寰呢?

这时,我望着外公的遗像,好像看到他的嘴角边挂着一丝解脱和赎罪的微笑。轻烟袅袅地升起变幻,纯真质朴的香味仿佛充斥整个天地间,让我们每个人都得到心灵的净化,得到真与美的人间亲情吧!”

这段话融描写与抒情、议论为一体,发出了对人生的感叹,特别是最后几句,不仅升华了文章主题,而且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内涵丰富的美,打动了每个人的心。

怎样让小孩作文写得生动【六】

雷泓霈

①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亲子关系发展等理念相对落后的年代,人们由于认知有限,曾将棍棒当做教育神器。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我们是否早该对棍棒教育进行全面警醒了呢?【甲】1998年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有效管教中心,选定每年4月30日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其目的就是要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可以说,让家长和教育者从棍棒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实在太有必要了。

②任何不尊重孩子的棍棒教育,都是违法的。我国的《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义务教育法》一再强调要尊重和爱护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家长和教育者所谓的爱心幌子再动人,也不能将教育法则建立在违法乱纪的平台上,只有教育行为合法、合情,才是好的教育。

③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是:小孩子打几下没事,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这种一味强调打的`认识,忽视了对孩子身体的伤害,而且没有意识到,打骂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已有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生活在体罚环境中,儿童的情商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体罚和暴力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这种危害要在很长一段时期之后才会显现出来的。【乙】棍棒教育有时确有管理速效之功,但对孩子身心、智力的长远发展害处多多,实在是一种鸡取卵的短视教育。

④西方国家的教育界很早就开始大力反对棍棒教育,而将尊重儿童落实到了细枝末节以至严禁任何体罚的高度。比如美国等国家,对于暴力教子实施了强制报告和救护制度,美国还开设了接听儿童遭受家庭暴力投诉的,由儿童保护部门的专门接线人员负责接听投诉热线。这些国家的有关部门已经形成了浓郁的保护和爱护孩子的氛围,他们认为,只有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才能培养出自尊自强的公民,而棍棒教育恰恰是做不到这一点。【丙】因此,开明的家长和教育者,还应该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教育,遏制棍棒教育,将尊重和快乐教育进行到底。

⑤期望各位家长和教育者真正记住国际不打小孩日,坚决遏制棍棒教育,多给孩子送上尊重、平等、温馨的权利阳光,像对待朋友、同事一样尊重孩子,多一些平起平坐的交流,让孩子得到更为自由、快乐、健康的发展。(有删改)

19.下面这句话应该放入文中【甲】【乙】【丙】中的哪一处?为什么?(3分)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多年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从来没有挨过打或极少挨打的孩子,在智能发育测验中的表现要比经常挨打的孩子好得多。

答:

20.从全文看,我们为什么要遏制棍棒教育?(3分)

答:

21.下列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只填序号)(2分)

A.开明的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将尊重和快乐教育进行到底。

B.让家长和教育者从棍棒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十分必要。

C.期望各位家长和教育者要真正记住国际不打小孩日。

19.【乙】因为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多年跟踪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证明棍棒教育确实伤害了孩子长期的智力发展。(3分。放【乙】处1分,解释原因2分)

20.第一,棍棒教育是违法的;第二,棍棒教育对孩子身心、智力的长远发展害处多多;第三,棍棒教育不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不能培养出自尊自强的公民)。(3分。每个要点1分)

21.B(2分)

怎样让小孩作文写得生动【七】

描写细节要逼真,刻画人物形象要丰满。比如说,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让读者读过之后就像亲眼见到了一样;叙述某一事物,要让读者一看就立刻产生似曾相识之感等。但是,有的考生在写作时主观地认为读者一定会知道他写的事,认识他写的人,因而细节一带而过,丝毫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这些问题也不难解决,只要作者增强描写意识,写作时时刻刻想到要把一个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别人,这样,写起来就会做到生动形象了。

文中要有点睛之笔。记叙文的主体是记叙,但也需要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因为这种议论(抒情)如处理得好,就成了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使文章的内涵增加了韵味,即增添了记叙文的文采。

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叙了对外公的种种不良印象。可是一旦外公去世,这位学生又不禁悲伤起来。为什么作者的态度会有如此转变呢?作者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并未就此停止,又在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这一夜我没睡,就这么呆呆地坐着。

为什么在一个人的垂暮之年,我们还不能原谅他,而让外公在惋惜、悔恨、孤寂、彷徨中撒手人寰呢?

这时,我望着外公的遗像,好像看到他的嘴角边挂着一丝解脱和赎罪的微笑。轻烟袅袅地升起变幻,纯真质朴的香味仿佛充斥整个天地间,让我们每个人都得到心灵的净化,得到真与美的人间亲情吧!

这段话融描写与抒情、议论为一体,发出了对人生的感叹,特别是最后几句,不仅升华了文章主题,而且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内涵丰富的美,打动了每个人的心。

怎样让小孩作文写得生动【八】

具体生动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文章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感染读者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呢?

一、用总分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例如:喜鹊的羽毛大部分黑而带绿,只是背和腹部有白色羽毛,显得朴素洁净。喜鹊的体态轻盈,优美,鸣声清脆响亮,使人有喜悦的感觉。不论是在萧瑟秋风的树下,还是在冬天野外的路旁,喜鹊迎面飞来,生机勃勃,欢欣活跃,令人感到振奋。因而,喜鹊受到人们的喜爱。(《喜鹊》作者先从喜鹊的羽毛、体态、鸣声、飞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喜鹊的可爱;再总述喜鹊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翠鸟》这里,作者通过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突出了翠鸟外形鲜艳美丽的特点,而且还赋予了翠鸟一种人性的.美。

三、用举例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松鼠喜欢在树林里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枝上去。(《松鼠》松鼠十分机灵,究竟机灵到什么程度?作者用人们触动树枝后,松鼠怎样反应这一事例具体说明。

四、用描摹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趵突泉》这里作者描摹了小泉的各种不同形态。具体写出了“小泉比大泉更有趣”的特点。

五、用比较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太阳》这里,作者通过有太阳和没有太阳这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具体写出了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六、用数据说明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其实还有比象大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三十二万多斤重,最小的也有四五千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八万多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鲸》这里,作者通过鲸的重量、身长等数据,具体准确地突出了鲸的巨大。

除了前面所讲的方法外,为了使文章具体生动,我们还应注意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只有观察细致,才能把观察的景物具体生动地表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