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小学的印记作文(小学六年级印迹作文)

小学的印记作文(小学六年级印迹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16 01:31:31
小学的印记作文(小学六年级印迹作文)

小学的印记作文【一】

撇开友谊,无法谈青春,因为友谊是点缀青春的最美的花朵。 —— 池田大作

花落悄然本无声,谈起青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为梦想奋笔疾书的霜晨月夜,和在那懵懂岁月里始终陪伴在身边的好友。友谊,便是在那段熟悉而又稍显陌生的时光里,留给我最深的青春印记。

大学前最后一次和溪桥在一起是我的升学宴,还记得那天晚上有我、门主、一帆和棍子,我们一起吃香辣鹅,玩流星蝴蝶剑,以暂时的欢聚来忘却即将离别的忧愁。九月二日,我和溪桥各自从襄阳出发,而目的地,却是南北两条相反的方向。我有些相信这是命运的安排,以襄阳为起点,以楚河为界,让我们各自去征服半壁江山。出发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有惆怅,有不舍,有些许兴奋激动,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命运的担忧,冥冥之中,命运之线牵引我们向相反方向开始千里之行,终有一天,线将汇聚,而那时,我们将踏遍中华的万里河山。

让我们回到命运之线的第一次相遇。那是二零一零年夏天,我们初三,班主任老李,那时世界末日的传说还未得到证实,卡扎菲还是革命英雄,拉登还未。我们之间的感情如醇酒,经年过后,历久弭香。我们俩并不是没有闹过一点矛盾,也曾为了某个问题而起争执,或是因为各自看法不同而产生隔阂。但我一直相信,没有闹过一点冲突的朋友,不是真朋友。还记得那时溪桥和我一起玩《金庸群侠传》,他为此还写了一本小说,但却在某个课间被当时班主任收走。私下里,班主任曾对我妈说过:“陈溪桥这孩子,可比李文恒精明多了”。我想她的措辞有点问题,她本意想表达的是“能认清正确的方向以及具有坚定的意志力”,却误用了“精明”这个词。记忆像是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你拉开一扇门,就会发现一片过往风景。那时,我和溪桥都喜欢写小说,他总是用俗不可耐的“升级流”,我总是用千篇一律的“灭门惨案”,而我们还自得其乐;那时,我和溪桥都很喜欢抢人东西吃,其实有时并不在真正抢了多少,而是一种扫荡般的习惯和乐趣。如今回想起来,真有点可笑,而我们当时的那种形象和状态,是永不复返了。

溪桥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个勇往直前,意志坚定的人,从他当初前刷夜以及应试作文的文风就可以看出,锋芒闪烁在字里行间。其实这很好,我认为这是一种并不盲目的自信。高考之后由于目标被解构,溪桥一度有些散漫消沉,从微博日志上也可以明显感觉到和之前风格的差异。但他始终还是想改变,我记得他曾有一条说说“蜕变”,说明还并未真正向庸俗屈服。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太弱,在失去外力压迫的情况下会失重,并没有明确的内在目标以及强韧的精神。

在溪桥走的前一天,我为他写了一首诗《英雄再会》,这是我对他的希望,同时也是为自己自勉:“

恒河沙劫中

有一粒

众生的轮廓

在谁的瞳孔里面

我们用青锋

划开世界的冰雪

说声再见

那拔剑煮酒的誓言

霹雳空弦

来自后羿的指间”

我忽然想到了那年八月二十八号下午,一帆请唱歌,我和溪桥两人手持麦克风,一首接一首唱,从《离歌》到《拯救》,从《生生世世爱》到《了都要爱》,从《泡沫》到《我的好兄弟》,直到众人散尽,只剩下淋漓尽致的我们两人。多么像芸芸众生之外的思想者,骄傲并孤独。

想想时光真是神奇,六年光阴弹指即逝。还记得我们在三中时每天放学一起走过的那条小路,小路旁住宅区里有一只会说“早安您好”的八哥,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和溪桥再次并肩从那里走过,它是否能够认出模样改变的我们?

小学的印记作文【二】

依稀记得儿时抱着童话书,席地而坐,似模似样地指着说:“小鸭子,小鸭子。”那段时光是我最快乐的时刻,每当爸爸妈妈在外工作,仅余我孤单一人在家时,这些活灵活现的小伙伴无疑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他们与我一起交谈,一起玩耍……

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

渐渐地长大了,逐渐接触到更多的书籍,每当有好书我都会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甚至于没看完在梦中也会梦见他。在《老人与海》中我对老人的顽强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万分敬佩;在《巴黎圣母院》中我被卡西莫多和艾斯美拉达的矢志不渝的爱情深深感动;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我学到了主人公保尔那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我一生受之不尽的宝藏。

他们是我最好的老师。

时间如流水般淌过,昨天仿似还在妈妈的怀抱中吃着糖果,今天却插上翅膀即将飞翔,在这一阶段,莫名的感伤起来,什么都不想说,只想静静地,静静地一个人呆着,这样,无疑,能与我一样耐得住寂寞的只有书了,坐在古朴的窗台上,耳畔吹来风儿的低语,拿着书儿,在这炎炎夏日中,此刻显得是那么地惬意。也许是和自己的'心境有关吧,渐渐喜欢上了郭敬明的书《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夏至未至》等都成了我此时的最爱,我在此找到了一种共鸣之感,书,好似我的知己,听我诉说,我们俩竟如多年不见的好友一般,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我们,是何其相似的啊!

他们是我最好的知己。

正是有了这些亦师亦友的书籍,我的成长之路才不会枯燥,也正是他们,使我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和知识。

人是善变的动物,可多年以后,再看看这些“老朋友”是否能找回当初的自己。

小学的印记作文【三】

家乡的山水是甘甜的乳汁,滋养了我们;家乡的新人是富饶的粮食,哺育了我们,家乡的文化是舒适的春风,熏陶了我们。家乡——在我们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家乡与祖国同进步共发展,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耒阳市建市30周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尤其突出的成就。

三层楼高的金光闪闪的新式洋楼,楼下停着爸爸的新大众轿车。你看,在我家新砌的乡村别墅阳台上,爷爷和我聊了起来。

爷爷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耒阳呀,就只是一个小城镇那么大。它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只有市中心有几家商场,比较有名气的地方——南正街、五一路、金杯塘、造纸厂等。老百姓大部分的房屋都是一座接着一座的矮矮的平房,马路都窄到了只能容下三四辆自行车通过。道路也是用泥土铺成的,要是碰到下雨天,路上就会湿滑得很。一出门,回来后保准一身泥。裤脚全是泥巴,看不到布料子的底色了。鞋子上的泥能有几斤重,只能打着赤脚回家了。我们雨天都穿草鞋上灶市街,怕脏了你奶奶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布鞋,布鞋是过年过节串门拿出来穿的。你爸爸小时候,出门就经常可以捉些个团鱼回家。”

“真的?还可以到水里捉团鱼?”我惊奇地问。

“哈哈,捉团鱼——就是摔跤啊!你爸爸小时候因为摔得满身泥,没少挨棍子呢。哎,当时的交通工具都是普通的公共汽车,公共汽车大多出现在城区里开,乡下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因为农村人舍不得出车费钱呐。那时候出个门很不方便。村里也有一些有钱人家买得起单车,骑着单车溜一圈,就像新郎官一样出风头!以前人们的生活苦哇,一件衣服穿多少年都不会丢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的衣服给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穿,逢上丰收的年头,过年也许扯块布,给老大做件衫子遮遮身子。吃饭——我的娃娃,那时候能吃上顿饱饭就特别满足了,经常是抓把米加点蒲菜熬成稀饭,填饱一家人的肚皮,可怜啊!想想你爸爸他们小时候的日子可怜啊!”爷爷悄悄擦擦眼角,说,“看看,你奶奶炒菜辣子放得太多,熏到眼睛了。”

“现在的耒阳与以前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耒阳不单变得漂亮干净,城区也有了大变化!我的老天,十多年没进城,一走进城市,吓得我的老花镜都快掉地下了,这还是以前那个耒阳么?以前的城区的影子都不见了!以前的陵园路,只是一片光秃秃的黄泥巴,咦?现在只见宽大的黑黢黢的柏油路,旁边又是绿化带又是高高的路灯,又是清一色的灰色复古楼房。高楼大厦一幢接着一幢,像抽穗的高粱在比赛似的.。一家家大小型超市,一间间商铺,一排排站岗的士兵样的树木……我就想当年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找不到东西南北了。头上的帽子都调皮地和我捉迷藏,不肯呆在头顶,找不到了。好家伙!几十年的光阴,耒城从一二层的砖瓦房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泥土路到现在的柏油路;从以前的贫苦,到现在的富裕——这所有的一切,都足见耒阳城的变化大,实在大!现在耒阳总人口突破12万,市区人口30万左右,已经成为一个较大的现代化城市了。”爷爷摸出他的老花镜笑了笑,“现在眼睛花了,我的老伙计来帮我好好看看耒阳。”

“孙子,你看看,我还拍了照片呢!”爷爷亮出了他的大屏手机,指点着照片说起来:“啧啧,这么干净的地,在地上睡觉也不嫌脏呢,泥巴让你爸小时候挨不少打呢。你看看街道,可以过六辆车吧,你爸爸载着我四处兜风,马路一点不拥挤。路上的车和人都文明,车子干干净净,人也规规矩矩,看他们的打扮,北京城的人也不过如此吧?你看这个警察在帮小孩过马路,这个大妈在帮人家一起搞绿化,这个小朋友在帮灾区人民募捐善款,这个……”爷爷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幸福快乐。

“孙子,城市是这样,咱乡村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村村通马路,马路到了咱自家脚底下。以前的土砖房变成了现在的楼房;以前交通困难,现在很多人有私家车了,乡里乡亲,谁家有了急事,一个喂打过去,立马送你进城了。现在,大家的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咱村不少人在广东开工厂成大老板了,又到家乡开厂,一家富,家家富,就是不忘根本啊。大家伙儿都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神仙生活,咱村里还有不少活动,下棋的,跳舞的,k歌的,大家的生活有滋有味!全靠党中央的政策好啊,靠共产党领导得好啊,靠咱耒阳市政府建设得好啊……”

“好,好,都好!你们爷孙快来吃饭了,菜凉了味道就不好了。”奶奶在厨房里叫着。爷爷跑到厨房去了,我站在阳台看风景,黄昏时的静谧的乡村美丽,恬静,像一幅巨大的画卷。

夕阳的余晖洒满天空,就如跳动的火苗,我想:这火苗正如我的热情,家乡和祖国的繁荣富强,靠我们一代代儿孙的热来浇灌。祖国啊,等待我们,我们会把家乡和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雪景,有着水晶的闪亮。家乡在不断地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般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