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二年级浪费可耻的作文(二年级节约的作文)

二年级浪费可耻的作文(二年级节约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27 12:48:03
二年级浪费可耻的作文(二年级节约的作文)

二年级浪费可耻的作文【一】

??洁工不可耻作文

在许多人的眼里,清洁工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既不费力,又不费神。有的人觉得可耻呢!这么认为的人错了,你们别看,其实扫地挺费力的,挺费神的。难道不是吗?

我门读初三挺累的,早晨六点半就得起床,晚上十点半才能睡觉。可是,你们知道吗?你们仔细观察过吗?他们比我门起得早,比我们睡得晚,不是?当我门晚上背着书包回家时,总能听见“唰唰唰”的扫地声,就是从清洁工那里传来的';当我们早晨背着书包去上学时,也能听见“唰唰唰”的扫地声,那也是从清洁工那里传来的。虽然他们起早贪黑的赚钱,可是工资还不如一个普通工人的高呢!也许你们会说:又没有谁叫他去做,那时他们自愿的。可是你们想过吗?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清洁工,那么这个城市的市容会乐观吗?你们看,连有清洁工的城市的市容都不怎么乐观,还别说没有清洁工的城市的市容会怎样!你们想过吗?现在回想起来,也确实如此啊!

没有几个人愿意成为一个人人唾弃的清洁工,对吗?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清洁工大多数都是一些老人。每天,我早晨背着书包在马路边等公交车时,街上很安静,只能听到从清洁工那里传来”唰唰唰“的扫地声。突然,有几个人从马路上走过去,走到那洁净的马路上,随手一丢就是一堆垃圾,还吐了几口痰。待他们走过去之后,我亲眼看见那为清洁工用手去一点一点的捡起来,然后从兜里取出一张纸,把手檫干净后,把那张纸放进一个黑色的袋子里,这时,我的车来了,我艰难的踏上了车门。当中午我回家的时候,早晨的那种情景依然还在——他用手捡垃圾。

清洁工可耻?难道我们应该去嘲笑他吗?那我们真的是门缝里看人——看扁了,最后我还要再说一遍——清洁工并不可耻!

……

二年级浪费可耻的作文【二】

有报纸报道,有些学校的学生用馒头打仗,餐厅里馒头乱飞;而部分同学也认为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这种行为真的是“小事”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比吃比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对于这种情况,我想说:节俭并不是贫穷的人无可奈何的下策,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具备的.美德。

节俭是一种美德,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劳动成果和人格的尊重。想必每个人小时候都念过这样一首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只是“盘中餐”凝结着农民们的辛勤汗水,我们大家的“身上衣”、“手中物”,又有哪一样没有饱含着千万人的辛勤和汗水呢?所以,对这些东西的浪费,就是对他人劳动果实的不尊重,也就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反过来说,节俭就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节俭是一种美德,还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能源是有限的,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节约能源是每一个人的职责。爱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这是连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然而有些人却不以为然:房间里空无一人却华灯大放;用起水来不管有无必要,总把笼头开得哗哗的。朋友,你浪费的不仅仅是你个人的钱财,更是国家的资源,整个人类的资源呀!还有,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问题日趋严重。当你若无其事地把吃剩的饭菜倒掉时,你有没有想到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的人还过着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呢?这些不讲节俭、浪费资源、浪费粮食的人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毫无责任感的人。而只有那些具有节俭美德的人才是对国家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

古人教诲我们“俭以养德”。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提倡节俭这种美德已成为当务之急。让我们都成为具有节俭美德的人,并为在社会上形成“以讲节俭为光荣,以不讲节俭为耻辱”的好风气而努力!

二年级浪费可耻的作文【三】

电视里有则公益广告,一个小孩对着满桌的食物还不停“我要,我还要”地嚷嚷,他爹模样的男子赶紧喊来服务员大方地满足了孩子要求,然后扔下一桌剩菜走了……画外音说,中国人由于缺乏节俭意识,外出进餐都会点很多菜,吃不完又很少愿意打包,使得餐桌浪费率高达20%,粗略统计,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养活两亿人,其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

这个数字有些“亲切”。可不是嘛,前些天才听了另一组数字:我国目前仍有一亿多贫困人口,他们每天的生活费平均只有6块3毛钱。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连午餐都吃不上,以至于志愿者要发起募捐3块钱的“午餐革命”。当那些面有菜色的孩子心满意足地吞吃着“爱心午餐”的时候,我们心里真有些不是滋味。而另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许多人却在因为吃得太多而拼命消化,为营养过剩发着愁。后者自然不在乎桌上堆着的食物,更不会在乎潲水缸中的剩菜剩饭。

咱中国人在吃饭方面已经吃成了闻名天下的饮食文化,这本不是什么坏事,化庸常为神奇能把吃饭吃成文化,也是值得自豪一下的。我们尝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吃饭的事情如何重视都不过分。可惜的是,咱中国人从古至今,吃饱和吃不饱的时候几乎总是交织在一起,而且吃不饱的记忆更加刻骨铭心。大约是吃饱不一定记得,饥饿的感觉才驱之不散吧。饥饿的记忆如此深刻,原因是在几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常常见到“饿殍遍地”、“人相食”之类的极端字眼,饱食终日的时候并不多而且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到了我们这代人,饥饿记忆当然有,但比起我们前一代人已经少多了。听到过父兄那些人关于“自然灾害”年代的回忆,那些事现在人听起来仿佛天方夜谭了,可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我们这代人的温饱不成其为问题的时间似乎并不很长,三十年来时间吧,所以很多人不应该彻底忘记饥饿。现在许多人吃饱已经不是问题,所以很容易就忘了饥饿时难受的感觉。据说现在正由温饱向小康社会转型,可正如前述资料所说的那样,一亿多贫困人口的存在,绝对数字相当庞大,他们的温饱问题依然突出。

这些道理许多人都明白,然而到了特定场合就不起作用了,如果说公款吃喝浪费不心疼的话,就算是自己掏腰包的人一上餐桌好像也不太注重节俭了,似乎盘子中剩些菜饭才显得有面子。很多人下馆子都像是最后晚餐,一副明天就不过了的样子,请人吃饭吃不吃得完尚在其次,重要的是必须要有面子。有面子的主要表现就是桌子上食物的多少,吃不完又很少有人主动打包,因为那是十分没面子的事情。只是这“面子”的成本着实高了点,能够养活两亿人口的粮食就白白扔掉了。不错,我国粮食每年都在增产,而且幅度还比较大,但产量再大也有限度,相对于需求而言,粮食永远是个稀缺品,再多也经不住无度浪费。

粮食最大的功用当然是“口粮”,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必要保证,如果有一天缺少了粮食,哪怕钱再多,经济再发达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人既不可以拿钱来填饱肚子,也不可以将所谓经济当大饼啃。小时候受过很多“粒粒皆辛苦”教育,这种教育有时候还比较吓人,我奶奶就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人一生粮食是由定量的,吃完了或者糟蹋完了,人的寿命也就终止了。浪费粮食是罪过,就算偷着糟蹋,“雷公老子”也要发怒……这种说法具有迷信色彩,大概只是吓唬小孩子的,可不能说没有作用,它至少让我对粮食有了敬畏,不敢轻易浪费之。因为浪费的不仅仅是粮食,而是糟蹋自己的寿命,何况雷公还要干预。迷信吗?还真不见得。

如若一个社会浪费粮食成为习惯,人貌似有了面子,但全社会的面子会越来越难看,越来越狰狞。

二年级浪费可耻的作文【四】

他,中等身材,长相普通,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小小的眼睛镶嵌在圆圆的脸上,挺着个大大的啤酒肚,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有一天,他踱着步子嘴里哼着歌,忽然觉得喉咙有些发痒,想把嘴里的痰吐出来。正巧,前边的墙上贴着“请勿随地吐痰”几个大字,他瞧了一眼,痰却从嘴里吐了出来,在空中画了个弧线,落在刚被清洁过的地面上。这么显眼的告示牌都没有看见吗?哎,他们一定是文盲、不识字吧。

又有一天,他到公园去散步。此时,正值春季,嫩绿的草地,五彩缤纷的.花朵,各种鲜花的香气芬芳扑鼻,招来不少蝴蝶和蜜蜂采花蜜。草地上竖着“请勿践踏”的牌子。对此,他就像没看到一样,躺在草坪上,还顺手抓了一把鲜花,真是我行我素啊。我心想,这块牌子他简直是视而不见啊!或许他是个文盲?文质彬彬的文盲?我有些疑惑。

随后,他又踏入了正在施工的工地,同样悠悠地迈着步子,突然,他被什么东西绊倒了,他一边咒骂着一边瞄了一眼。绊倒他的是一个写着“小心触电”的牌子,他愣了一会儿,脚底就像抹了油,拔腿就跑,身后仿佛有什么可怕的猛兽追赶着他,工地里漫起了烟沙,他灰头土脸的样子可真狼狈。

咦,他原来不是文盲,而是一个可耻的“假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