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作文(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作文)

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作文(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2 14:55:24
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作文(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作文)

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作文【一】

神奇的大自然,千资百态,鬼斧神工,日月星辰,高山大河,花鸟虫鱼……人在与大自然的相互观照中,会获得美的愉悦和熏陶。大自然在给人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了人们更多的启示。

车前草的叶子是按螺旋形状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因此,建筑师依照这种形状建造的房子也能使每间屋子享受到温暖的阳光。

青蛙的眼睛非常特别,它们看活动的东西非常敏锐,可是看静止的东西却非常迟钝。人们利用青蛙眼睛这一特点,发明了“电子蛙眼”,使机场里的人员能够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降落。

人们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还有很多。例如“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长颈鹿的身体结构”发明了“抗荷飞行服”;从“响尾蛇”中发明了“现代夜视仪”……

由此可见,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发现的奥秘和无穷的哲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勇于探索,就算一株小草,也会有它的奇妙之处,也会带给我们千百万个灵感。所以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去发现观察其中的许许多多的奥秘,并合理的利用它,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作文【二】

1825年,清,道光年间,夏。

这是一个黄河边上的无名小村庄。已经,许久未雨,黄土地裂开多时了。河边,有黑压压的一群善男信女,还有一个身披彩衣的法师。他们在献祭。法师在舞,在唱。他用破嗓子大喊:“吉时已到,向河神献礼!”

那群人“咚”的一声,跪下了。随即,几个汉子把台上的“礼品”——许多牛羊,一对童男童女,一个年轻姑娘,还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扔进咆哮的黄河,人们大喊:“求河神赏雨!”

不久,下雨了。

那时,人类敬畏自然。

1925年,民国时期,夏。

初夏,江南徽雨。周庄古镇,烟雨微然。孩子们快乐极了,在青砖板路上又唱又跳。小河中的水鸟也与他们一起。小桥上,一个年轻姑娘打着一把红油纸伞,巧笑倩兮。船家们坐在船里,唱着热酒,欣赏这快乐的场景。雨的清冷声,孩子的银铃浅笑,分外动人。

天空是蓝莹莹的,空气是甜丝丝的。

那时,人与自然是好朋友。

1945年,解放时期,夏。

又下雨了。真烦人!我被淋成了个落汤鸡。这雨有股怪味。害得我身上臭臭的,脏脏的。

我打开窗户。咦?天怎么黑成这个样子?

那时,人类开始破坏自然。

2105年,科技时代,夏

电视台在放一则消息:

“近日,我市频频大雨,雨是有酸腐性的!观众朋友们切勿出门……

自然,开始报复人类。

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作文【三】

风吹过草原现牛羊,雄鹰在天空翱翔,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其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

盛夏刚过,暖暖的秋风拂过脸面。手捧着金色封面的《沙乡年鉴》,一页一页地翻着,那翻书的声音巧妙地和风声融合在了一起。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可是手中的书却是凉凉的,书中的内容让人有些凉意。

这本书讲述的是:奥尔多·利奥波德先生在美国的沙乡、田野的所见所闻——人类与自然从和谐到不和谐的转变过程。

他在上面写道:“我对于狩猎有一种天生的狂热。我有三个儿子,他们小的时候整天和我的鸟玩儿,有时拿着木枪在空地上来回奔跑。可是当他们长大后,山中可能不会再有鹿的声音;夜幕降临的沼泽地里,也许再也不会有野鸭和水鸭的嘎嘎声;晨曦中,也许再也不会有风吹过鸟儿翅膀的声音。当黄昏的微风拂过古老的北美白杨树林,当银灰色的阳光洒在古老的河流上,温柔地笼罩在宽广的棕色沙洲时,假如没有大雁的音乐伴奏,他们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而这一切环境的改变,都源于人类的无知与自私。

比如说为了保护大型食草动物,去消灭狼和狮子,结果,鹿和赤鹿大量增加,几乎将草地全部啃光。比如说为鼓励猎人猎动物,修建了许多道路,野地因此不断被道路分割。作者感慨到:“如果我们永远无法做到与土地的完美协调,那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绝对的自由。”是啊,我们原本应当与自然完美结合的。

事实上,甚至连原始文明也与野生动物有关:水牛不仅为住在平原上的古印第安人提供了食物,也对他们的建筑、服饰、宗教、语言、艺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过去是这样,现代依然如此。

但是,人类因为对大自然的了解不足,从而以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在《海洋》这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因为鱼翅好吃,所以每年都有许多人大量地捕鲨鱼,甚至有些人捕了鲨鱼之后,只将它的鱼鳍割下来,将没有鱼鳍的鲨鱼重新扔回大海,让其自生自灭。就这样,一只误入人们布下的“亡陷阱”的鲨鱼,它付出的代价不但是亡,更是生不如的煎熬。因为没有鳍,它不能动弹,被人类“残废”后鲜融入海水中,而其它的动物在它身上啄食。人类啊,为什么不去体会一下一个生物坐以待毙的感觉!海洋生物会越来越少,珍稀动物濒临绝迹。

有些人请客吃饭时,点了不下几千块钱的饭菜,可实际上只吃了十分之一也不到。事后为了显得大方,不打包,将食物全倒进垃圾桶。据统计,每年剩下的饭菜足以给两亿人吃上一年,这是因为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是饥饿。在柬埔寨,每天都会有许多小朋友出来讨糖吃,见到旅客,就跑过来问:“姐姐,有没有糖果?”

有些家庭、小孩一年四季不是开暖气就是用冷气;有时用起餐巾纸来就象天天吃饭一样平常,动不动就抽几张抹抹嘴、擦擦鼻;洗头时让水哗哗地流过;一边刷牙一边让水流淌着;开完会随手就将喝了一两口的“农夫山泉”扔进了垃圾桶……砍树不用一分钟吧?抽出一张纸,更无需一秒钟吧?水似乎是多得不得了的吧?而事实是水的流失已加快了全球的沙漠化。森林的生长周期是多么的漫长。

种.种事例说明,人类离不开自然,可却不爱惜它。许多看似平常的小事,造成的结果却是我们的未来不再有鸟语花香,不再有风景如画。曾经,大自然养育了我们,如今,依然带给我们快乐与富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将地球当做自己的第二个母亲,呵护她身上每一寸土地呢?如果,我们可以时刻想着节水省电节约能源,时刻想着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是否可以期待地球早日脱掉“枯黄的外衣”,重披绿色的盛装呢?“保护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来吧,让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一起营造我们美丽的家园吧。因为——我们也是地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