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君子不器与君子当器 作文(君子不器议论文作文800字)

君子不器与君子当器 作文(君子不器议论文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6 17:25:38
君子不器与君子当器 作文(君子不器议论文作文800字)

君子不器与君子当器 作文【一】

窗外,天已暗,夜已深。雨水“淅淅沥沥”地击打着地面,风唆使着枯叶坠落,我真的对自己感到失望。甚至是恨自己,怎么……我还行吗?

成绩单平摊在书桌上,我的眼泪簌然流下,流到嘴里,好涩好咸;流向脖子,好冰好凉。不知颓废了多久,睁开眼,艳阳高照,凉风习习,望着没有尽头的远方,意识逐渐模糊。

“你怎么了?。”一道神秘的声音响起,惊得我回过神来。

我有些害怕,犹豫了几番,“就是觉得自己很没用啊。”我吸了吸鼻子,声音带了丝颤意。

“哦?是怎么一回事?”它温柔道。

“就是没考好,明明都准备的很充分很努力,可不知道为什么会考的很差,在同学面前的自信显得那么不堪一击、支离破碎,一下子自卑到极点,我……”诉说到情动之处,不由得小声呜咽。

它轻语着:“听起来有些难过呢。”片刻,它沉吟道:“可是前进的道路中总是充满荆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些大风大浪,你是否有想过,这一次你轻易退缩,那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莫非你要一直逃避,当个懦夫吗?你……”

我被他话语中不容忽视的威严给震慑了,语无伦次地打断,“不,不是这样的,不是的。”我挣扎着,从梦中醒来。

天亮了,太阳也出来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来到窗边,一抹橘红色的.身影跳入眼帘,呀!一盆君子兰,几缕阳光斜射着,她被种植在一个小巧的盆栽中,那花盆是银白色的四棱形,下小上阔,上口边长的弧度,高挑优美的体形,有四十公分高,每面都有淡绿色的叶子点这些红花,显得别样的淡雅而高贵,米粒般大小的营养土是黑黄色的,墨绿而又肥大的君子兰每边有五六片叶子,叶子上托着有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的露水的花柄,它高高的撑起三朵有些娇嫩的花朵,其中两朵橘红色的已经绽放,像自信的士兵吹起响亮的号角,喇叭口足有五公分,另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也不甘示弱,高仰着头,迎着阳光,像一个等待迎娶的姑娘,美丽而高贵,她自信她能够赢得丈夫的喜爱,她自信她的美可以征服整个世界,可人极了!

回想起昨夜,狂风在嘶吼,暴雨在鞭打,是那般的残酷无情,可是持续了一夜的狂风暴雨并没有使她畏惧,娇小的她仍旧高昂着头,大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无畏精神,是那样的坚定,自信极了!恍惚间,一道轻柔的声音响起:“要自信!”这一刻,我鼓起勇气重拾自信。

人生如一条曲折蜿蜒的小径,会有许多的胡同,终会走向路的尽头,所以:

请自信点吧!让我们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后来一切都好!

君子不器与君子当器 作文【二】

古有周敦颐《爱莲说》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世间百花争芳斗艳,为何单单荷花能成为周敦颐口中完美的“君子”?心中抱着疑问,我独自来到荷塘边为自己解惑。

还未靠近,荷花那缕醉人的.幽香便扑面袭来,使我顿能体会到“香远益清”之感。待临塘边,香气愈发浓郁。驻足凝望,眼前是一朵完全盛开的荷花。彻水而望,只可见浅浅一摊清水,在往下便是大片大片的淤泥了。荷花从淤泥中抽茎而起,却不留一丝泥污。她的花瓣由底部的嫣红,越往上越显淡雅,到最上方已经变成了无暇的白,缀着几点如玉般透澈的露珠,宛如豆蔻年华的少女,面抹粉黛,心中又有万千愁绪,化作几滴相思泪,淌落面颊。

凝望眼前这一塘盛放的荷花,思绪仿佛又回到千年以前的南宋,跟随着李清照一起醉后泛舟,体验“误入藕花深处”般那偶然的邂逅。穿梭于荷塘之间,忍不住采下一支莲蓬,细细咀嚼其中的莲子,先是一口淡淡的甘甜,然后便有一丝苦涩,使我顿能体会到易安的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忽地,看到“一双鸳鸯入深藕,荷香饶水乐同游”,便划桨前进,去看个究竟,那曾想却“惊起一滩鸥鹭”,倏地把我拉回现实。

在回家的路上,回想刚刚眼前和脑海中的一切,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是荷花作为君子的洁身自好,而“香远益清”则是荷花作为君子,以自身的良好品格和身体力行,感染身边的人。与此同时,莲花本身也浑身是宝——花朵是供欣赏的上品,莲蓬和莲子还可供食用或入药,这不正如君子一般那牺牲自我,造福他人的高尚品格吗?

莲,花之君子者也。

君子不器与君子当器 作文【三】

子曰:“君子不器。”

这句话很短,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般。

为什么不能像器皿一般?孔子究竟要摈弃器皿的什么特质呢?

所谓器,就是工具也,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载体。一个人的素养,并不是看他具备什么样的技能,而是要看他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精神之可贵,高于任何物质上的东西,包括生命。这是中国人一直信奉的人生观和哲学观。与器相对的是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精神层面的。

实际上,道器之别可以粗略理解为有用和无用之间的选择。我们在很多时候往往都注重一个事情是不是有用。有用,成了我们做出选择的一个标准。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因为有用,可以学习到买股票的知识;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因为有用,可以接触到很多社会资源;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因为有用,可以发现一些商机。这是我们现代社会人普遍面对的一个现实。那些对我们毫无用处的事情,是很少人愿意去做的,特别是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例如公益事业,很多人做公益也不是为了做公益,而是可以为自己的道德加分,给自己的人设增加光环,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再由这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去博取更大的利益。从一定层面来说,有用的价值取舍并没有错,只要不伤害他人,不绑架他人的道德以及同情,我们都是给予宽容和支持的.。

但是有用之后呢?我们要寻求无用。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情都是无用功,但是又必须去做,只有充分经历了那个过程,才能理解和体会最后的胜利。这是其中一种,依旧还是在功利的外表下,无用是为了有用做铺垫。还有一种,就是纯粹地,毫无缘由地做事情,这样的事情都是无用的。但是,这个无用无疑是最可贵的,一个人的内在,都是靠这些无用支撑起来的。重要的东西,往往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能轻易获取到的,是一种虚空,是一种言语不能论及的。

因此孔子说君子不器,也就是要我们注重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并不是说要我们注重虚头巴脑的假象,而是要我们在客观的世界中找到“道”,或者说达到“仁”。我们很喜欢用气度来对一个人进行衡量,器宇不凡的人虽然是从外观上的评判,但却是内心的一种投射。

孔子要我们成为君子,一个君子不仅仅要在务实上下功夫,掌握实际的本领,更要我们理解更高层次的感受,找到规律与方法,不至于陷在具体的事物中走不出来,不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

借着心中之光,走在仁义的道路上。

君子不器与君子当器 作文【四】

——题记

今夜,难以入眠。我坐在台灯下,书桌上摊开的是高中第一本语文书。脑海中闪烁着几个名字——烛之武,荆轲,刘和珍。

是什么让一生都未得重用的千里马在暮年放下私人恩怨,拖着“今老矣”的身体,“夜缒而出”,踏上凶险难测的路,去见那利字当头的君王。独自行走在敌军军营的烛之武,在想着什么呢?肯定不是郑伯所说的“是寡人之过”。他是郑国的子民,救自己的国家于水火之中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仕途的不如意与之相比并不值得伤神。因为,他心中装的是他要用生命捍卫的国家!

他是烛之武,他是君子,是用宽广的胸怀容纳郁郁不得志的遭遇,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心力。

他身上有的是江湖儿女快意恩仇的洒脱,纵酒当歌,放浪形骸。但当燕太子丹需要他为大业献身时,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

那是的他,承袭战国士子谋国的光荣传统,又如何不晓得不晓得寄希望于执一匕刺秦王而改天下有多大把握呢?但他还是去了。

他抱着决然的意志,十二岁敢人的秦舞阳都害怕时,他从容冷静,图穷匕见的那一刻,他心中想的是太子丹的嘱托。只是,他没能逃过命运的安排。历史的巨轮缓缓滚过,他只留下一把匕首。

他是荆轲,那千古一刺,足以证明他是以生命去承载恩人嘱托的君。

她在“强拖出校”、“赁屋授课”的逆境之中“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她却“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她的处变不惊,有胆有识,临时的从容都是鲁迅先生悼念她的原因。

她柔弱的外表下,是坚定不移追求真理的决心;她面对危险,却“欣然前往”;”她时时念着的,是民族的兴衰存亡……她是刘和珍,也是君子,是拿赤子之心照亮中国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