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心中总有你作文(心中有你让我什么作文)

心中总有你作文(心中有你让我什么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20 19:40:26
心中总有你作文(心中有你让我什么作文)

心中总有你作文【一】

??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季节700字

喜欢一个人听歌,一个人行走,一个人想念。曾经有个人对我说,读你的文字透着淡淡的忧伤。我只是抬头看看她,然后继续低头翻看手中的书本,我没有告诉她,文字有时是最能体现当时心情的。迷恋许嵩(Vae)的音乐,喜欢听他在轻轻的吟唱,像听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结局或有或无,只有青春肆恣飞扬。

开始有些想念,想念童年的岁月,于是坐车一路颠簸到了奶奶家。冬天,一切似乎变得都不那么美好,叶落了,草枯了,一切不复从前模样。拍了好多照片,保存到电脑的时候,我把它命名为“勿忘、忆”。

从没有这么认真的去拥有一个梦想,小时候的梦想全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不断地改变着梦想,以致在梦想的丛林中陷入迷惘,失去了梦想,不知后面的路该如何走下去。想到这里,苦笑着摇头,自嘲地认为自己真的很可悲,一个人没有了梦想,那他还算是一个实际意义上的人吗?

其实,失去方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放弃。后来我还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只因为心中的那一份执着。而对于梦想,我也始终心怀执着,坚持走下去。“梦想真的很遥远。”朋友这样对我说,可我告诉她:“是很遥远,但我不会放弃!”还记得曾经有一个人认真地告诉过我:如果连梦想都不能坚持下去,那我们还剩下什么呢?

我们总是孩子气的去选择,去执着,去放弃。还记得写在日记里的一句话:把那些难忘的日子,深深刻上“青春”二字。青春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不顾一切地向前冲,最后也依然可以回首,回忆那些只有自己才懂的伤痛。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飞扬的青春,只属于自己,只属于自己的春季。

心中总有你作文【二】

这是一部2016年拍摄的丹麦电影,之所以在很久没写影评之后,想要就这部电影表达一点想法,是因为我觉得这电影不好,而同时很多人觉得它很好,也就是说我对这部电影和很多人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所以才有了表达的愿望。当然,对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观点来自不同的角度,也应该是生活之常态,而这部在我看来非典型的北欧电影,引发我去表达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

电影的情节非常简单,失去亲人的两兄弟在寄宿学校遭遇到暴力与欺凌,一系列的抗争之后,正义最终得到伸张。我不喜欢这样的电影,首先作为电影,我只消看五分钟开头,就可以知道两个小时的情节发展与最后的结局,其间每个角色在他第一次出现的一张脸上就把整个角色的轨迹演进完全显露,这样的电影在我看来,实在是太过无聊了。

这是无聊的部分,不过其实现实中的无聊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往往很多无聊是必须要予以泰然处之的。引起我第一层不喜欢的,是电影传达的简单价值判断,这就需要阐明一些我的立场。我觉得复杂是任何判断的基础,人性、生活,甚至细微到现实的某个断面,都是不能做出断言式判断的,是非善恶之类仅是在一定时空环境下对某一不断变化事物的短暂评判。任何简单的判断都是值得怀疑的,就如同电影所传达的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如果每个人都被确定的分配给好人与坏人的位置,那么就不会有人想当坏人,坏人就完全失去了被理解的可能,而没有沟通与理解,正是所有暴力得以孕育的土壤。

第二层不喜欢,恰恰是这样一部电影,会有很多人喜欢。另一部与此类似的.韩国电影《熔炉》,高居豆瓣电影Top250第20位,人们对弱者的遭遇表达放大且不负责任的同情,希望看到正义的伸张,或者也可以称作复仇的即时生效。类似情感的泛滥与无可厚非,正是这个时代的重疾之一。煽情无处不在,而往往缺乏理智基础支撑的感情只能沦为维持时间很短的生物电波效应,追求速度是很多人的愿望,这速度涵盖了生活的很多方面,有身体的速度,也有情感的速度。如此短暂又高频的情感刺激,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让本应深沉细腻的情感体验逐渐麻木。

第三层不喜欢,涉及如何看待生命中的苦难。电影中的苦难具有明确的指向,也有明确又单一的摆脱之道。似乎离开寄宿学校,兄弟二人的苦难就会终结,这是如此幼稚。生命并没有人们所赋予的太多意义,而苦难更是几乎会伴随整个生命历程的,在巨大的空洞面前,个人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才是真相。也许我这样的看法是偏执与悲观的,但如果一个人喜欢的文学作品是《约翰克里斯多夫》,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人性的枷锁》,是《玻璃球游戏》,是《日瓦戈医生》,那么他可能就会和我有差不多的想法。

挺久时间没有写影评,并不是没有在坚持看电影,(刚刚看的电影《狗镇》,这样的电影才可称典型的北欧电影吧)只是很多时候由电影引出的情感与思绪会被自己渐渐归类,只有某一类东西积累到足够充盈的时候,才会有想表达的愿望。随着观影数量的增加,电影所能带来感触的频率自然下降。但一如生活本身,在平静中度过的那些日子,才是点滴铸成自我的时光。

心中总有你作文【三】

可能是因为看过《素媛》《熔炉》的原因,感觉这部电影没有那么的震撼人心,故事的背后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俩个主人公有了新的生活,最后奔跑的男孩前面是大道,旁边是绿油油的大树,跑向了美好的人生。据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但是其中也加入一些浪漫色彩反而有点失真。看豆瓣评论,很多人提到了杨永信(提倡点击疗法第一人,可能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也在发生这这么一些事情吧。而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校长的家长,口口声声的说是在为了孩子好,麻痹了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