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方寸之间天地大作文议论文(方寸之间天地大作文内容解析)

方寸之间天地大作文议论文(方寸之间天地大作文内容解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05:59:22
方寸之间天地大作文议论文(方寸之间天地大作文内容解析)

方寸之间天地大作文议论文【一】

模拟考试一结束,我就匆匆走出了教室。

外面居然下雨了,我连跑带颠地赶到公交车站。

站在车站旁,紧紧地靠着站牌,心里懊悔自己没听妈妈的话,忘带雨伞了。望着天空淅淅沥沥的雨,心想这雨也能把人浇成落汤鸡呀。

我焦急地向车开来的方向望去,可是等到的只有扑面而来的雨点。我打了个寒战,用手抹去脸上的雨水,又不心地向那个方向望去。

“没人来接你吗?”像是一团红云挡住了从天而降的雨点,继而那红色包围了我。我诧异地回头,看见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子,她正用一把红色的伞帮我遮雨。她微笑的表情,在红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暖。

“哦,我忘带雨伞了。”我回答她。

“家里没人来接吗?”她又关切地问。

“没有。你也等车吗?”我问她。

她摇了摇头:“我路过。”

我莫名地感动,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这样的雨天肯为没有伞的人驻足遮雨,不求回报……

“你看,车来了!”她突然高兴地说。

我看见一辆公交车徐徐开来,便急匆匆地跑了过去,却听见她在后面叮嘱道:“慢点,别摔了。”一阵阵温暖在我心里渐渐蔓延开,我回过头说了一声:“谢谢!”也不知她听到没有,依稀见她在向我招手。

上了车之后,我从车窗向后望,车站等车的人已经在隐隐约约的雾气中模糊了,可我仍能看见那把红雨伞,它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明亮鲜艳,好似在人群中凝成一朵美丽的花,又好似在阴雨天里升起的太阳,用它那绚丽的颜色照亮了我生命中那个难忘的雨季。

这之后的下雨的日子里,有时我还是会忘记带伞,但那把红色的雨伞仿佛依然遮在我的头上,那陌生人雨天里曾给过我的温暖与感动依旧。

伞小天地大,红伞不但遮挡了头上的雨,也遮挡了生活中的“雨”,让我在温暖与感动中,也去为别人“撑伞”,让爱心传递下去……

方寸之间天地大作文议论文【二】

一泓清渠,一株莲藕,一盏彩灯,一叶小舟,一个外婆,承载的便是一片大大的天地。仲夏时节,蝉鸣蛙噪。我小的时候因为家里事务多,妈妈便将我送到外婆家,这一送便是大半年。

外婆今天格外忙碌,拿着外公编的竹篮子忙里忙外,擦锅扫地,收拾碗筷,一样不差。“外婆今天为什么这么忙呀!”外婆瘦小的'身影还在厨房里忙来忙去,只见个轮廓:“晚上啊!咱们出去采藕!村里人都去!”我顿时兴奋了,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外婆抱起我,微胖的我让她一路走得吭哧吭哧,但我却调皮地踢打着脚丫,不知多开心。澄澈的月光倾洒下大地,河渠美如桃源。墨绿的渠水潺潺流淌,反射出银色的星芒,河面笼起一层薄雾,雾气迷蒙,只听见蛙鸣于各处,终汇聚在河渠两岸那颊若桃花、眼若红杏的出浴美人——荷花之上。

外婆解了舟,抱着我小心翼翼地坐上小舟,船浮于水上,我重心不稳,一个跟头栽在船上,“咚”地一声。外婆吓得好大一跳,连忙问我有事么有事么,我笑咧咧地看向外婆,连答没事没事,却撞进了外婆柔软如荷花瓣的瞳仁里,瞳仁也是墨色的如清渠一样的颜色,满是关切,满是担忧,飞花似梦。

远远的,有几簇微黄的灯火亮起来了,是别家的小舟啊,他们都夜行釆藕哩!外婆不急不缓地划桨,尖尖的舟头将河水分成两股,各自荡开自己的涟漪去,我坐在舟中,托着腮看着清寒的河水倒映几隅灯火,外婆向荷花密集处划去,时不时转头看看我,眼圈微肿,松松的皱褶早己爬上她的脸庞,两鬓斑驳的,是花白。

外婆老啦。小小年纪的我心中忽升起一抹惆怅,小舟与我格外有默契,摇摇晃晃,惹得清波微漾,似在劝慰我不要伤心。外婆将清香的藕纳入篮中,悄悄地从布包里掏出一盏荷花模样的彩灯,我两眼放光,开心地要大跳,外婆示意我噤声,擦根火柴,挑来灯盖将里头的蜡烛点燃,灯盏里霎时像住进了萤火虫,灵气四溢。

外婆带着我的手,将它轻掷进河里,河流牵起彩灯的手,拉它远行,紧紧的,像外婆牵着我一样。微醺的黄光渐行渐远。外婆用我入怀:“祝小宝生日快乐!”我惊讶地回头看她。

外婆眼中疼爱的光亮,像淡淡的轻粉荷瓣儿落下,落在我的脸上,留在我足下的小舟上。小舟轻哼着爱的调调,在外婆和我之间,响起它欢乐的音符。一叶小舟,天地大。是何天地?外婆与我相视而笑,答案不言而喻。

方寸之间天地大作文议论文【三】

――题记

连续阴云密布了几十个日子的天气,今日终于放晴了。耀眼的太阳和湛蓝的天穹忽然间让人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临窗远眺,只见荆山和方寸山苍翠欲滴、流光溢彩,秋的步履还没有改变它美丽的姿态。“走,去登游灵台方寸山”,不知为什么这个念头一下子冒了出来。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说起《西游记》,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而提起孙悟空,恐怕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津津乐道地说出一大堆关于他除妖降魔的故事来。看到这里,你恐怕要问,你写的这些与灵台能扯上什么干系,况且那都是神话传说,只是人们为了抒发或者寄托某种情感而想象的故事,虽然我知道“西游记”的真实故事并不存在,也曾怀疑这个神话传说是否真与灵台县有什么关系,但叫作“灵台”这个名称的,便只有我们灵台县了,因此,我宁愿相信这个神话传说是真实存在的,更加相信灵台方寸山也是真实存在的,你看,这个孤峰突兀、浑圆清秀的“灵台方寸山”,不就是真真实实存在于眼前么?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缓步而上,只见路旁的青草被雨水冲洗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转过一个山峁,林木的气息被悠悠的山风捎带而来,一阵清新之气沁人心脾,城镇的嘈杂与大山的清静瞬间被一束山风划了开来。( 文章阅读网:

松树、柏树等树木密密地竞相生长着,山的折皱被一丛丛绿色抹平了,整个山峰被打扮得葱葱茏茏。置身于被松柏相拥的山道上,你仿佛变成了一株植物。

路边长满了结着饱满籽粒的.蒿草,草丛里的蚂蚱,一跳一跳地向远处蹦去,米黄的、紫色的山菊花在微风中摇摆,黄蜂在周围盘旋,那些毛茸茸的毛英草,像狐狸的尾巴般,在阳光下和微风里,晃晃悠悠,昏昏欲睡。蛇一般弯弯曲曲的和行人一般高的垂柳,一半的枝叶已枯黄,一半的枝叶却还在红色的嫩枝上蜿蜒生长。落光了叶子的酸枣树上挑着珊瑚般红红的酸枣,洋槐树早早地落光了叶子,只剩下粗壮的枝上悬挂着的风铃般的籽荚,在随风摇曳。杜梨树从悬崖边上弯曲地向上伸展,好像在尽力地展示生命的顽强,几束杜梨倒挂在树枝上,我努力地把它用相机拉成一个特写。

翠绿的、较为低矮的杏树被高大浓绿的松柏包围着,像妈妈牵着年幼的孩子,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杏树的老技上,覆满了花花绿绿的苔藓。

在半山腰上,稀稀拉拉地坐落着几户人家,我曾想,生活在这样宁静优雅的环境中,是否已经修成了神仙?

由于树太多太密,又没有向导,加上我只顾欣赏前后左右的景色了,最终也没有一睹那传说中“无影树”的神奇风采。

也许是多日阴雨连绵的缘故,寂静的山坡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细微的“啪啪”之声,若不是落叶满地,我还以为是草木生长拔节的声音。

忽然,有几只野鸡从草丛中“朴楞楞”地飞起,不知是我的脚步惊醒了它的美梦,还是它的翅膀划破了我欣赏美景的目光。

顺着缠绕的路缓步而上,只见那一树红叶在以绿色为基调的山峦上,显得那么的亭亭玉立、超凡脱俗、与众不同。

抬头仰望高大雄伟的山,以它的山势,我原本以为登山的路会非常陡峭,却没想到依着地形迂回盘旋而上,走起来没有丝毫的费力感。

在一片地势较为平坦的洼地,此起彼伏的蟋蟀的“叽叽”声轻盈地叫着,仔细倾听,这里仿佛在开一场音乐演奏会。

快到山顶,一声公鸡的鸣啼,打断了我的深思和想像,寻声望去,只见几间农舍掩于远处的山峦之中,透过树林,篱笆墙若隐若现。

顺着山势盘旋而上的路,铺着小小的沙石,一直从山底通到山顶,清晰地印着两绺车辙。没想到孙悟空一个筋斗的十万分之一左右的路程,我却走了将近两个小时。

在山顶的方寸之地,是一个较为开阔的平台,也就是石猴习武练就腾飞及七十二变的地方,在靠近西南角的地方建有一个六角形的亭子。立于亭下,呼呼的风从四面八方涌来,带来一股一股的凉气。环顾四周,只见明媚的太阳映过山上的每一个角落,那一层层被季节的画笔涂染的深深浅浅的树木和丛草,紧紧地缠绕在浑圆的山峰上,4A级荆山森林公园依偎在它的旁边,显得娇小而有温顺。此时,你仿佛站立于世界的中央,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任你的目光驰骋,任你的思绪飞腾。

山脚下就是高楼林立的县城,于繁忙之余而休憩的家,从这里却只能看到一点比针尖大不了多少的窗口。达溪河及蒲河那弯曲的身姿,在高大而又簇拥的建筑群旁显得那么的瘦小而又曲折。轰鸣的机声和远处那山间小道上飞扬的尘土,让清静的氛围里多了一阵阵回响。向西而望,那曾经载入史册的“密须”古国,在这里只能看到一眼烟波。

我想,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依靠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如果当地政府能依托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把灵台方寸山建设成一个以“猴子”为主题的旅游胜地,将会吸引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