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由一个东西联想到另一个东西作文(由一个物品联想到一个景的作文)

由一个东西联想到另一个东西作文(由一个物品联想到一个景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03:53:56
由一个东西联想到另一个东西作文(由一个物品联想到一个景的作文)

由一个东西联想到另一个东西作文【一】

也许,那是一个清晨,晓雾将歇,薄云淡淡地飘游;也许,那是一个午后,沉鳞竞跃,鱼鸟悄悄地对话;也许,那是一个傍晚,聒噪喧闹,太阳沉沉地坠落。那时,我在行走,我在途中。路边流动的交替的风景,光和影在眼前不歇地向后奔跑。

秋日的早晨尚还残存夜的阴冷,在纤云泄露出浅淡的阳光下,不免有些萧瑟。车窗外,倏忽发现,门前那棵经年的枫树,整顶树冠已不觉然间浸染上金黄的明亮和又一年将逝的黯淡。倚窗,我仄歪着头,眼角是路边大同小异的秋叶晃过,细微明暗的色差高低起伏,恍然油画上阴影的配合,言不出规律,却恰到好处地点缀。时而,区区几片被枝叶裁剪下的天空,蓝汪汪的干净,在余光里,堂而皇之地跳跃出画面。

此时,我的心也许更安宁,这色彩的快速穿梭,容不下每一个人思考。

目的地已至,下车,似乎终于如此近距而静止地观赏这金秋的油画,眼前却不尽人意,只是些枯黄欲凋零的老叶罢了。静止下去想象,是啊,也许哪一个未卜的夜晚,风涌过后,满目伤痕,回首俯瞰遍地散落的年华一夜间遥不可及,再也拾不起。生命是动态的,静止后也许就是终止,无言中等待下一场路途或是下一次生命的开启,一切茫然和彷徨是只有自己明了的。这,就是过程,就是人生无时无刻行走在路上的过程。

走吧,到另一个地方。让生命不在静止中徘徊。走吧,到另一个地方。眼前的风景需要双脚踏步的过程去改变。走吧!到另一个地方!生命,不仅仅在一个“此刻”,行走,会让它更精彩、绚烂!

走,到另一个地方。终点的静止风景势必比不上途中的流动境像。这是比追求的结果、终点,更美丽的时光的动态。

由一个东西联想到另一个东西作文【二】

??一个乞丐想到的800字

突然,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进入了我的视线:只见他看起来只有三四十岁,穿着单薄而又破旧不堪的衣服,蹲在街角,凉风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乱蓬蓬的头发下,脏兮兮的面孔令我不禁皱了皱眉,他的眼睛不时地向四处张望,不知他在想着什么。虽然从他身边经过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很少给他钱。

我停下脚步,指着那个乞丐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你们看他多可怜啊!给他一点钱吧!""儿子,乞丐是很可怜,但是,你不知道,为了骗取钱财而故意装成乞丐的人也不占少数啊!"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是啊!"妈妈接着说道,"过路的人很少给他钱,但这并不能怨他们。你看,他只是一个中年人,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他完全可以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维持生活。他这样做,不但抛弃了自己的人格尊严,而且他也在困难面前倒下了。"尽管爸爸妈妈这样说,但是善良的爸爸妈妈还是给了他一些钱,那个乞丐接过钱,连连道谢……

一路上,我不禁感慨万千:乞丐们一定是受不了穷困潦倒的生活,走投无路,才会这样做的。但是,常言道:"贫者不受嗟来之食。"为什么他们不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创造美好的'生活呢?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扮做乞丐,利用人们的爱心骗取钱财呢?为了钱而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的人不是很愚蠢,很贫穷吗?他们穷得只剩下钱了。

现在,回想起那位乞丐,回想起爸爸妈妈对我说的话,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乞丐"现象给这原本和谐的小城增添了不和谐的画面。它真的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了!

由一个东西联想到另一个东西作文【三】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卖酒钱。”诗人唐寅放弃了世俗官场,看破了社会的黑暗,潇洒转身,带着满身才华步入了大自然。夺得乡试头魁的他这种做法是普通百姓无法理解的,都认为他这是疯了。可他也只是挥一挥长袖,仰天长叹“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啊!走,我要到另一个地方去!”如此的坦荡,如此的义无反顾。

是啊,走,到另一个地方去!这是对心灵的宣召,是行动的口号。就当生活把你圈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的时候,就应该勇敢地跳出这个圈子。这并不是不理智的'行为,只是寻找暂时的休憩之所。正如一句话所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是谁又能说自己不是那庸人呢?所以,我们还不如像唐寅一样有着豁达的态度。

每当我有烦恼的时候,就经常会上蚂蜂网(一个旅游网站去看游人自撰的图文并茂的游记,有孤身一人的大学生,也有相伴的朋友,新婚的夫妻或者一个大家庭。他们所到达的目的地不同,方式也不同,但是心情是一样的。都怀揣着那颗小小的好奇兴奋的心。每当我看到他们所写的一个个字,所拍的一幅幅美景,心情都会莫名的愉悦起来,好像自己是亲自去的一样。这是我最好的解压方式——到“另一个地方去”。或许这是一种很幼稚的行为,但是只要自己乐在其中,足矣。

“走,到另一个地方去”这可以是多方面的,一个城市,一份工作,亦或者是一本书。有些人爱书成痴,把书就当做全世界。不同的书,就是不同的城市。

当然,“另一个地方”或许是相对陌生的,或许并不如你意,但生活哪能事事顺心,重要的是你尝试过,比别人多了一份珍贵的,不是吗?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