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作文倒叙的方法的教学(如何用倒叙的方法写大学生活)

作文倒叙的方法的教学(如何用倒叙的方法写大学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3 04:40:37
作文倒叙的方法的教学(如何用倒叙的方法写大学生活)

作文倒叙的方法的教学【一】

在《麋鹿》这课上,笔者根据文本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以提高学生语言的感悟与表达水平。

作文倒叙的方法的教学【二】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又是《有效教学方法》中的好方法,因为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譬如,对尚未定论的争议问题,可以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

作文倒叙的方法的教学【三】

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是一只鸟儿的双翼,缺其一翼,鸟儿便无法飞翔。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学以致用,提高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

作文倒叙的方法的教学【四】

教学目标 :

1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 、能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安排好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 :目标 1 、 2

教学难点 :说明文的说明语言

教学用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 3` )

由现代生活中的图案说起,引起学生对说明对象的仔细观察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 :( 7` )

1 .先请学生对语文书封页进行欣赏、观察,然后小组讨论;

2 .提问学生,语文书封页象征含义及图案构成;

3 .学生评议;

4 .教师统一意见,给予评析。

三、展示一枚邮票,巡回演示,分组讨论 :( 5` )

1 .认真观察,弄清画面的构成,注意其中每一处细节,抓住其特征,弄懂它的象征含义。

2 .注意安排说明顺序,或自上而下,或从左到右,或由外到内。

3 .注意说明文结构,分清主次,重点突出主体部分。

4 .说明语言有主动与平实之分。

四、各小组成员畅所欲言,教师巡视 ( 10` )

五、教师抽签提问,其他学生评析 ( 4` )

六、教师归纳 ( 3` )

七、学生动手列出写作提纲 ( 8` )

八、教师展示一、二 提纲欣赏 ( 3` )

九、教师总结 ( 2` )

十、布置课后作 业:

要生完成一篇 500 字左右的说明文。

参考题目有:

1 .说明某种商标的图案。

2 .说明某一本课本封面的图案。

3 .说明一张你喜欢的邮票上的图案。

写作指导:

1 .仔细观察图案,弄懂其象征含义;

2 .注间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3 .安排好说明顺序。

作文倒叙的方法的教学【五】

我感悟,在一节课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但对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气教学,重点知识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

还有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在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对待学生的疑问应保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当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按照《有效教学方法》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资料弄明白之后再回答你们”“对这个问题恐怕要看看有关材料,我和你们共同学习”。因为我到教师的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感染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

作文倒叙的方法的教学【六】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丽的天使,在他们刚刚降临人间的时候都是纯真无邪的,为何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体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虽然和原生态的家庭教育相关,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可以做到矫正。这就需要作为教师要有非常有耐心和责任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实中我们没有能力教会父母,但我们可以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及时把学生在校情况反映给家长,要求家长予以配合,读后感中国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为何?这就是深深地理解,当学生发生任何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责备,而是关心地询问,然后无论对错,表示理解,再和他共同寻找他所认同的方法,而不是在出现问题时,批评指责,上报家长。

世间上寻不到同样一朵花,在教师的心中也应一样,首先承认个体存在差异,就是因为这样的千差万别,才会造就出不同的人才。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且夸大化,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一个小的进步增强一份信心,慢慢地就会被培养成一个乐观自信的人。

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加以指导培养,让擅长的去加以发挥,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可以说是建设性地帮助。当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在教师的心目中把每个学生都当成是优等生,没有差生的概念,心里时刻反思,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会放弃教育他吗?教育并不仅仅是能够讲好一堂课,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需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