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学生三年级作文的分析(三年级作文评语不足之处)

学生三年级作文的分析(三年级作文评语不足之处)

更新时间:2024-05-25 06:49:19
学生三年级作文的分析(三年级作文评语不足之处)

学生三年级作文的分析【一】

春天,这里的小草颜色是嫩绿的。大花坛里的花种类很多,有金黄的'迎春花,有艳丽的月季,还有雍容华贵的牡丹。看到那些花儿,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凑上去闻一闻:啊,好香呀!花丛中,勤劳的蜜蜂正在采花蜜,爱美的蝴蝶也穿着盛装翩翩起舞。这样的景色真令人心旷神怡。

夏天,小草的颜色由嫩绿变成深绿。在花坛旁边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粉色荷花在这些圆盘之间,悄悄地探出头来,像娇羞的少女,亭亭玉立。

一阵秋风吹来,花坛里的小草穿上了褐色的秋装。这时,一股清香飘进了我的鼻子里,我仔细找了找,哟!原来这香气的来源是那棵看似朴素的桂花。金黄的秋菊绽开了笑脸,像小姑娘披散着金发。

冬天,大雪给小草们盖上了一层棉被。许多花儿都禁不住寒冬的考验,凋谢了。但是,花坛边上的那株梅花依然傲立于大雪之中,它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美丽的大花坛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学生三年级作文的分析【二】

我发明未来笔图案清晰,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各种各样的颜色,色彩斑斓,可绚丽了!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的。这支笔细长形,笔上面还有一个绿色的军人小头盔,也像一个小人戴了一顶帽子似的,可爱极了!我的笔是用特殊的纳米材质做的,拿起来特别轻便,很省力。我以前每次写字笔都会断铅,很不结实,掉在地上一摔就支离破碎了,很不实用。每次写字都是断断续续的,耽误时间,每次因为老师看不清,导致给我打错,真是让我讨厌至极!那么我发明的未来的笔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它会有许多奇妙之处。它有纠错功能,如果我有写错的字,它就会发出“滴滴滴”的报警声,然后我就马上改错。如果我的心情不好,很愁闷时,我就会按上面一个小按钮,就会放出悦耳动听的音乐,舒缓心情。还有一个按钮就是每天给我预报天气。我发明的这支未来的笔是不是不仅有趣而且很方便呢?

听了我的介绍,你肯定对我的笔兴趣倍增了吧?那就赶快来买我发明的笔吧,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早日把它发明出来的。

学生三年级作文的分析【三】

现在的城市普普通通,而未来的城市是那么特别、那么别致。

现在的城市里,房子都是牢牢地盖在地面上;而在未来的城市里,房子都是漂浮在空中的;如果你想去宇宙玩玩,那你只需在驾驶键上按下“宇宙”,然后再按"发射键”后,你就可以去宇宙了;如果你想降会地面,那你只需按下“下降键”就可以了……

在现在的城市里,汽车都在宽阔的马路上行驶的,而未来的城市里,汽车既能在陆地上开,又能在空中飞,甚至能在水中游。比如我,想在天上飞,你只需按下“飞行键”,便可以在一秒钟能张开机翼,飞向空中;如果你想回地面,你也只需按下“降落键”,轮子便立刻出来,而机翼却立刻收回,车子也就能平衡的降回地面;如果你还想去大海里玩一玩,那你又只需按下“水中键”便可做到:机器弹出四根弹簧,然后一弹,就弹出1000米高,在一秒钟内进入大海。

在现在的城市里,学生们都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学;办公室里的人做着做不完的事。而在未来的城市里,学生们不用去上学;办公室里的人都不用去工作,因为,他们这些工作都是机器人来做,而那些人只需在机器人的脑子里装个工作的'芯片。

在现在的城市里,人们喝的都是纯净水。而在未来的城市里,人们喝的都是汽水。早晨,人们一打开水龙头,喷出来的都是汽水。所以,你渴了只需打开水龙头,就能喝了。而且这水不是天然的,而是人们从汽水泉那里取出来的。

在现在的城市里,树都种在土里。可是未来的城市里,树却不需要种在土里,而是种在水里。而且这些树一天就能长成大树。你如果把它种在泥土中,它会自动弹出泥土,自己到水里去……

我真希望我的梦想能成真!

学生三年级作文的分析【四】

心理学认为,思维定势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学生习作中的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意定势

也许是我们的学生受到老师谆谆教诲的正面的东西太多,也许是我们的学生太听话,总之,这是作文时常常出现的,即作文前,学生便把先前准备好的思想内容作为作文的思想基础。常见的例子:一写游记,便立即与赞美祖国、热爱祖国挂钩;一写好人好事,就会得出社会主义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慨;一写学习、训练,就是为国争光或做事要勤奋有毅力等等,自己的思想呢?没了。

二、选材定势

学生很少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选材常会在已被延用了几年甚至于十几年的陈旧事件中选取。如雨中送伞、风中拾物、送小孩回家、给老人让座,亦或训练受伤、队友关爱等,已经写俗了,写烂了。

三、结构定势

写记叙文,往往是总分总结构,而且开头多用倒叙手法,中间写人叙事,什么时候人物出场、什么时候事件发生、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有什么感受,往往都是事先定好的;写议论文,就多用两分法,正反对比,一分为二,再加上些烂熟的名人名言、陈旧事例。

上述写作定势直接导致了表达的苍白。谁都知道,作文中正因为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曲曲折折的思路,才能把飞花飘絮般的词语、素材,编织成有生命的句、段、章。然而我们学生的写作思路出了问题,表达不出来了。怎么办呢?俗语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认为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改变一下方法:

一、导语激励

在作文前,不要干巴巴地说各项写作要求及选材、立意等理论,而要想法创设一定的语境,用热情洋溢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达到心理亢奋,产生写作,学生愿意写、想写,思维之花必然绽放,试问作文还会千人一面吗?记得初一新生入学,写的第一篇作文是《开学第一天》,这是一个“老掉了牙”的题目,但是,我用了这样的开场白:“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来到你梦想已久的学校时,能不为自己的成功而激动万分吗?但是,在欣喜之余,我们不会把目光仅仅停留在现在,我们会想得更远更远。特别是你们已经开始从事你们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了。这里洒满了汗水,孕育了荣誉,这里寄托着我们的梦想和未来。现在,让我们用生花妙笔抒写出来。”这番话把同学们的心弦给拨动了,谁都想从自己人生的这一新起点抒写自己人生的最美华章。结果可想而知,很不错。

二、不要定太多规矩,要少要求、多鼓励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水平、同一个思想、同一种经历、同一等智力,因此指导时要因材施教,特别是要遵循少要求、多鼓励的原则。魏书生先生认为:“中小学生作文规范不宜讲得太多,讲多了束缚学生手脚,反倒不会写文章了。”他在教学中尽量打消学生作文的顾虑,低起点,少要求,多鼓励,让学生放开胆子。他曾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童年趣事》,要求只有一条:格式正确。让学生怎么高兴怎么写,怎么有趣怎么写,格式正确就给100分。结果怎么样呢?平日里写作水平高的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水平低的也被提起了兴趣。我想这一点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尽情表达,而不要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僵在条条框框中。

三、立意、选材等要鼓励出新,巧于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

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维,不囿于“成规”,不满足于“共识”;要对事物作深层次的审视,反向思考,言人所未言。比如立意,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们常用此话来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但是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去设想:假如每个人都当元帅,谁来当兵?因此我们应该当好兵,站好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我们还可根据思维的流畅性特点,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在同一个命题前,可以从多方面引导,尽量多设几个论点,尽可能挖掘事物的多义性,以扩大选择余地,这样学生便可以选取最有现实意义并有话可说的论点来进行论述。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写出风格作文,毕竟中学生已经对人生和社会有了独立的认识和思考了。

四、作文评改巧施“加糖”艺术

作文评改也是指导作文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要一棍子打作文中的不足,如果总是给习作提问题、挑刺儿,如此这般,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打开一看,呀!怎么尽是问题?试想他还愿意写吗?下次作文,不随便抄一篇应付老师才怪呢。其实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或多或少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做老师的应该睁开自己的一双“慧眼”,从习作中找出其应该肯定的地方,甚至不妨加以强调突出之。某个词用得好,批个“好”字;某个句子写得好,画条曲线,批个“妙”字。有个故事也许对我们批改学生作文有些警醒作用。有一位卖糖的售货员,颇受顾客欢迎,问其诀窍,她说:“别的售货员往往一下子拿很多糖去天平上称,然后再不断地去掉多的,这样顾客会认为你在减他的糖;我卖糖从不多拿,而是不断地往上加,顾客看他的糖不断增多,自然很开心了。”其实标准只有一个,就是顾客所要糖的数量,其他售货员只是减去了本不该属于顾客的糖,但结果却不同,因为他忽略了人的心理。这就正如作文的评改,好作文的标准有,如果你达到一条,我鼓励一条,渐渐地,学生就会改掉他作文中的不足,作文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哪里还会在“老套子”中转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