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名家借物抒情类作文(借物抒情优秀作文)

名家借物抒情类作文(借物抒情优秀作文)

更新时间:2024-02-28 11:03:51
名家借物抒情类作文(借物抒情优秀作文)

名家借物抒情类作文【一】

一月 大寒

冷也到了顶点了。

高也高到极限了。

日光下的寒林没有一丝杂质,空气里的冰冷仿佛来自遥远的故乡,带着一些相思,还有细微得难以辨别的骆驼的铃声。

再给我一点绿色吧,阳光对山说。

再给我一点温暖吧,山对太阳说。

再给我一朵云,再给我一把相思吧,空气对山岗说。

我们互相依偎取暖,毕竟,冷也冷到顶点,高也高到极限了。

二月 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壅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液流动的声音。

三月 惊蛰

“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

我们可以等待春天的第一声雷,到草原去,那以为是地震的蛰虫都沙沙地奔跑,互相走告:雷在春天,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打到地下来了。蚱蜢都笑起来,其实年年雷都震动地底,只是蛰虫生命短暂,不知道去年的事吧!

在童年的记忆中,我们喜欢春天到草原去钓蛰虫,一株草伸入洞里,蛰虫就紧紧咬住,有如咬住春天。

童年老树下的回忆,在三月里想起来,有春阳一般的温馨。

四月 清明

“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这一次让我们去看四月里碧绿的草与洁白的云吧!因为如果错过了四月的草之绿与云之白,今年就再也没有什么景色可以领略了。

但是,别忘了出发前让心沉静下来,用一种清明的心情去观照天空与花树的对话。

我走出去,感觉被和风包围,我对着一朵含苞的小黄花说:"亲爱的,四月的时候不要睡着了。"

五月 小满

天空突然下起雨来,对于天上的雨我们没有拒绝的权利,只能默默地接受。

站在屋檐下避雨,我想:为什么初夏的雨总没来由地下着,这时,竟有一些愉快的心情,好像心也被雨湿润了。痴痴地想起,某一年,也是这样的五月,也是这样突然的初夏之雨,与一个心爱的人奔过落雨的大街。

冲进屋檐下的骑楼,抬头正与一个厢壁的石雕相遇,那石雕今日仍在,一起走过雨路的人,却远了。

五月的雨,总是突然就停了。

阳光笑着,从天上跌落下来。

六月 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飞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梁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萝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角。

八月 立秋

“秋训:禾谷熟也。”

梦里醒来的时候,推窗,发现天上还洒着月光。

仿佛刚刚睡去,怎么忽然就从梦里醒来了呢?

刚刚确实是做了梦的。我努力回想梦境,所有的情节竟然都隐没了,只剩下一个古老、优雅、安静的回廊,回廊里有轻浅的步声,好像一声一声的从我的心头踩过。

让我再继续这个梦吧!躺下时我这样许着愿。

我果然又走进那个回廓,脚步声是我自己的,千回百转才走到出口,原来出口的地方满天红叶,阳光落了一地。

原来是秋天了,我在回廊里轻轻叹口气。

九月 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月 霜降

这一次我离开你,大概就不容易再见到你了。

暮色过后,我会真正离开,就让天上温柔的晚霞做最后见证,有一天再看见同样美丽的晚霞,不管在何时何地,我都会想起你来。

霜已经开始降了,风徐徐的,泪轻轻地,为了走出黑暗的悲剧,我只好悄悄离去。我走的时候,感到夜色好冷,一股凉意自我的心头掠过。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十二月 冬至

“吃过这碗汤圆,就长一岁了。”冬至的时候,母亲总是这样说。母亲亲手做的汤圆格外好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又和着成长的传说。

吃完汤圆,我们就全家围在一起喝热茶,看腾腾热气在冷空气中久久不散。茶是父亲泡的,他每天都喝茶。但那一天,他环视我们说:“果然又长大一些。”

那是很多年前冬至的记忆。父亲逝世后,在冬至这天,我常想起他泡的茶,香味至今仍在齿边。

名家借物抒情类作文【二】

“外国也有乞丐”,是的;但他们的丐道或丐术不大一样。近些年在上海常见的,马路旁水门汀上用粉笔写着一大堆困难情形,求人帮助,粉笔字一边就坐着那写字的人,——北平也见过这种乞丐,但路旁没有水门汀,便只能写在纸上或布上——却和外国乞丐相像;这办法不知是“来路货”呢,还是“此心同,此理同”呢?

伦敦乞丐在路旁画画的多,写字的却少。只在特拉伐加方场附近见过一个长须老者(外国长须的不多,在水门汀上端坐着,面前几行潦草的白粉字。说自己是大学出身,现在一寒至此,大学又有何用,这几句牢话似乎颇打动了一些来来往往的人,加上老者那炯炯的双眼,不露半星儿可怜相,也教人有点肃然。他右首放着一只小提箱,打开了,预备人往里扔钱。那地方本是四通八达的闹市,扔钱的果然不少。箱子内外都撒的铜子儿(便士;别的乞丐却似乎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画画的大半用各色粉笔,也有用颜料的。见到的有三种花样。或双钩ToLive(求生二字,每一个字母约一英尺见方,在双钩的轮廓里精细地作画。字母整齐匀净,通体一笔不苟。或双钩GoodLuck(好运二字,也有只用Luck(运气一字的。——“求生”是自道;“好运”“运气”是为过客颂祷之辞。或画着四五方风景,每方大小也在一英尺左右。通常画者坐在画的一头,那一头将他那旧帽子翻过来放着,铜子儿就扔在里面。

这些画丐有些在艺术学校受过正式训练,有些平日爱画两笔,算是“玩艺儿”。到没了落儿,便只好在水门汀上动起手来了。一九三二年五月十日,这些人还来了一回展览会。那天的晚报(TheEveningNews上选印了几幅,有两幅是彩绣的。绣的人诨名“牛津街开特尔老大”,拳乱时做水手,来过中国,他还记得那时情形。这两幅画绣在帆布(画布上,每幅下了八万针。他绣过英王爱德华像,据说颇为当今王后所赏识;那是他生平最得意的时候。现在却只在牛津街上浪荡着。

晚报上还记着一个人。他在杂戏馆(Halls干过三十五年,名字常大书在海报上。三年前还领了一个杂戏班子游行各处,他扮演主要的角色。英伦三岛的城市都到过;大陆上到过百来处,美国也到过十来处。也认识贾波林。可是时运不济,“老伦敦”却没一个子儿。他想起从前朋友们说过静物写生多么有意思,自己也曾学着玩儿;到了此时,说不得只好凭着这点“玩艺儿”在泰晤士河长堤上混混了。但是他怕认得他的人太多,老是背向着路中,用大帽檐遮了脸儿。他说在水门汀上作画颇不容易;最怕下雨,几分钟的雨也许毁了整天的工作。他说总想有朝一日再到戏台上去。

画丐外有乐丐。牛津街见过一个,开着话匣子,似乎是坐在三轮自行车上;记得颇有些堂哉皇也的神气。复活节星期五在冷街中却见过一群,似乎一人推着风琴,一人按着,一人高唱《颂圣歌》——那推琴的也和着。这群人样子却就狼狈了。据说话匣子等等都是赁来;他们大概总有得赚的。另一条冷街上见过一个男的带着两个女的,穿著得像刚从垃圾堆里出来似的。一个女的还抹着胭脂,简直是一块块红土!男的奏乐,女的乱七八糟的跳舞,在刚下完雨泥滑滑的马路上。这种女乞丐像很少。又见过一个拉小提琴的人,似乎很年轻,很文雅,向着步道上的过客站着。右手本来抱着个小猴儿;拉琴时先把它抱在左肩头蹲着。拉了没几弓子,猴儿尿了;他只若无其事,让衣服上淋淋漓漓的。

牛津街上还见过一个,那真狼狈不堪。他大概赁话匣子等等的力量都没有;只找了块板儿,三四尺长,五六寸宽,上面安上条弦子,用只玻璃水杯将弦子绷起来。把板儿放在街沿下,便蹲着,两只手穿梭般弹奏着。那是明灯初上的时候,步道上人川流不息;一双双脚从他身边匆匆的跨过去,看见他的似乎不多。街上汽车声脚步声谈话声混成一片,他那独弦的细声细气,怕也不容易让人听见。可是他还是埋着头弹他那一手。

几年前一个朋友还见过背诵迭更斯小说的。大家正在戏园门口排着班等买票;这个人在旁背起《块肉余生述》来,一边念,一边还做着。这该能够多找几个子儿,因为比那些话匣子等等该有趣些。

警察禁止空手空口的乞丐,乞丐便都得变做卖艺人。若是无艺可卖,手里也得拿点东西,如火柴皮鞋带之类。路角落里常有男人或女人拿着这类东西默默站着,脸上大都是黯淡的。其实卖艺,卖物,大半也是幌子;不过到底教人知道自尊些,不许不做事白讨钱。只有瞎子,可以白讨钱。他们站着或坐着;胸前有时挂一面纸牌子,写着“盲人”。又有一种人,在乞丐非乞丐之间。有一回找一家杂耍场不着,请教路角上一个老者。他殷勤领着走,一面说刚失业,没钱花,要我帮个忙儿。给了五个便士(约合中国三毛钱,算是酬劳,他还争呢。其实只有二三百步路罢了。跟着走,诉苦,白讨钱的,只遇着一次;那里街灯很暗,没有警察,路上人也少,我又是外国人,他所以厚了脸皮,放了胆子——他自然不是瞎子。

名家借物抒情类作文【三】

我看到这句话时着实欣喜了一下。

“把狂欢和爱情放在文字里是明智的,因为它们别无居处。”这句话出现在福克纳的小说中。

我们心里有野兽,我们有不可遏制的疯长的草和心魔。我们在暮春的黄昏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远远地走来,长衫飘然,书卷气如此之浓,可是,已经是暮春了呀。

在早春我们错过了,我们的爱情别无居处了。

只能在文字里让它狂欢,让这一次爱一次,爱一次,再一次。在文字里,一切都可以在劫难逃,一切都可以重整河山,可是,现实中,我们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只能过着烟火一般踏实稳妥的生活。

作家余华说过:“生活越是平淡,内心越是绚烂。”这句话我十分认同。我见到过生活中的一些作家,老实,羞涩,甚至木讷,接近于迂腐,但他们的文字,张狂凌厉,似锋利小刀,处处露出锋芒。也许所有情绪别无居处,只能寄居在文字里?

文字是他们小小的外衣,穿上可以是皇帝,在自己的国里,风雨嵻嵻,管它呢,这是我的领土——可以尽情去爱,亦可以尽情去恨。爱与恨,原来都可以这样肃肃,这样浩荡。

常常有读者问我,在生活中你是怎样的?

我奇异于这样的问题。

生活中还有比我更平常的女子吗?我早晨上班,急匆匆赶到单位,处理工作事情,中午再急匆匆回家做饭,偶尔有闲情就放上一段戏,一边听戏一边做饭。悠闲的黄昏可以慢慢走,路过菜市场买些新鲜蔬菜,看到打折商品也挤上前问几折。晚来天欲雪时,约几个好友喝些小酒,周日洗衣拖地浇花,我做的无非是这些。偶尔月色清疏时会惆怅一阵,但很快就会过去。

他们再问,你的写作灵感来自哪里?

他们大概希望听到来自于生活。

不,不是的。

它们来自于我庞大的内心。那些饱满的激情居无定所,那么丰盈,却无处可去。我把它们安排在文字的王国里,任由它们哭或者笑,生或者。真真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在这个花园中,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满城繁华,全是我手下的将领,而玉壶流转,笙歌处处。我安排得它们恰如其分,得心应手。——虽然现实生活中我往往语无伦次,甚至是结巴,词不达意的时候那么多。

它们别无居处。

只能与文字同居。

不是相安无事,而是干戈四起,我常常在文字中把自己弄得四面楚歌。我喜欢四面楚歌,喜欢在某种特定情绪里保持神经质,朝着不安走,朝着颓败走。一个个戏子上场了,爱得没了天理,恨得三生梦断。于我而言,并无伤害。我只是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想让谁生谁就生,如果恨他,一定让他。

你看,这是多么有趣味的事情。

有时候我感谢上苍让我与文字邂逅。是在早春的清晨吧,我看到对面走来了这苍茫的少年,他着白衫,梳华冠,黑的眸子里尽是一波绿水,他是来淹没我的,他是文字派来的神,让我初见就惊艳,就恨晚。

我也感谢十几岁时的敏感与脆弱,在永远过不去的雨季,一个人偷偷看小说。看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如此喜欢这个小说名字,沉下去,无限地沉,无限的沉。沉到最底,好像还不够,好像还要再溺。那样昏昏然的黄昏,抱了书看下去,一本,又一本。我如何舍得与你重逢,又如何舍得与他们离散?我把寂寞做成一朵盛开的大丽花,别在胸襟上。

感谢我内心的那些绵绵脆弱,它们让我的文字生动佻达。

虽然在红尘生活中,我看起来如此平静。我眼睛疼,去看眼睛,大夫说,你的泪腺有点堵,你多长时间没有流眼泪了?

我怔了一下,这个问题显得那么打击人心。我有多长时间没有哭过了?还有什么值得我哭吗?你看,我泪腺都有些堵了。

从眼科医院回家的时候,天正下大雪,又美又壮观,如果放以前,我会跑到雪地里打雪仗,或跑到自然公园里看雪景。但现在,我只想快点回家,然后奔向我的小屋里,坐在软软的红沙发上,看一本书,怀怀旧,或者听听歌剧,听那个叫维塔斯的男人,可以把高音唱到鬼调。

这些脆弱多好呀,像棉花糖一样的柔软,悄悄地潜伏于内心。一本叫《脆弱》的书中说起脆弱:“多少时间是浪费的,没有。多少事情是确定的,零。如何破壳而出,脆弱。”

我感觉到眼角有些微湿,我已经不能大片大片地流眼泪了。我的情绪别无居处,我把它们全流放在文字里了。

有一天,也许我不写了,半个字也不写了,那时我想,我就真的老了。

我盼望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