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中考作文十大主题典型事例(中考作文八个主题)

中考作文十大主题典型事例(中考作文八个主题)

更新时间:2023-12-28 04:12:49
中考作文十大主题典型事例(中考作文八个主题)

中考作文十大主题典型事例【一】

自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诗阳、鲁鸣等人于1995年3月创办网络诗刊《橄榄树》到现在,中文站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从过去的“蹒跚学步”发展到今天的“枝繁叶茂”:在网络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各大站点击率每创新高的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受人追捧的作品和作者,不少网络文学相继走向实体出版,那些原本隐藏在网络的作家开始出现在现实视野中。

但因网络文学的特殊性,进身网络“作家”的门槛太低,网络文学表面繁荣,却难诞生真正的文学大师也罕见大师级别的传统作家混网捧场。

网络读者年轻化,三十岁以下的读者占相当比例,浮躁一族在社会生存压力下,对网络作者用键盘敲出的作品要求并不高,他们需要发泄需要舒缓紧张,童话般的成人故事便能给他们暂时的满足;说直白点,投身网络写作,文学基本功似乎并不重要,直白简单好看不需要回味的故事情节,只要不是过于离谱读者就能接受谅解,这也是如今网络穿越文泛滥的原因。穿越文海阔天空故事易于编排,作者幻想读者沉醉供需双方距离更近更能引起共鸣。

可这对站的长远发展很不利,毕竟社会进步,读者的阅读水平渐高,肤浅幼稚、错漏百出的作品只能一时麻醉低层次读者,雅俗共赏的大气之作才有生命力才能留住壮大各种档次的读者群。

所以,有远见的网站应该花大力气培养网络作者新秀,并引导读者的兴趣品味。

这方面“榕树下”做的稍好。

曾几何时,“榕树下”号称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原创站。与多数站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思想不同,“榕树下”注重网站的发文质量,相对高雅少黄毒,很多大学生及白领阶层把它当作精神食粮,网站赢得了很高的美誉度。

网络是了解社会、了解年轻人的途径!

可以说,网络文学使普通识字人获得言说权利,获得自由表达的机会。

《萌芽》杂志社主编、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指出:传统文学出版或受杂志风格和编辑的个人偏好所限,或受严格的审查制度所限,而网络使文学作品的传播更加便利,文字的自由度也大大提升。

不过和传统主流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有它先天的劣势。由于缺乏类似传统文学中有效的评价体制,要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作品中挑选出精华,是项费时费力的艰巨工程;还有是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当部分的读者在显示屏上找不到阅读传统纸书的意境;网络垃圾文太多让读者自己沙堆选金也抑制阅读兴趣,多数作者的浮躁,创作信誉低产生了相当比例的太监文,种种因素造成读者无所适从因此排斥反感,时间长了对网络文学伤害很大。

所以,网络文学自产生到现在便频频遭人诟病:大众化、娱乐化、非文学性、质量差、作者整体素质不高等等。一些传统写作名家顾忌名声不屑于网上发表作品,部分真正优秀有实力的新作者因不善选择写作题材,和写出作品后不能推荐被埋没。

网络文学“下得厨房,却上不了厅堂”,这种普遍的论腔也使优秀传统作者失去在网络著书的动力。所幸的事,部分有远见的网站已注意到了这种不利因素,比如起点的“不适应网络的纯文学作品”赔钱买断,17K引进的文坛大家作品工程,都是力求提升网站的文学档次,值得提倡。

当然,传统媒体少不了“下里巴人”,新锐网络也有“阳春白雪”;网站的发展趋势是多涌现“阳春白雪”,少些“下里巴人”,这将导致读者、作者、网站三赢。从非主流文学到占据至高点,虽前路漫漫,但这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必然,不然逆水行舟,不思进取将被淘汰。

站是载体是平台,肩负推高网络文学的历史使命。可以肯定地说,网站发展到一定阶段,将会出现与传统出版社抢出版生意的局面,但绝不会取代传统传媒。

网站不做出版少内涵难得留住优秀的作者。

网站主动做出版(不是代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站有收录书籍信息量大,市场反应及时运作成本低的优点,最终发展趋势将与传统纸媒互相融合;网站关联做出版或者办纸刊物,而传统媒体投身网络形成优势互补;到那时,网络文学将翻开崭新的局面,传统优秀作者没有理由再排斥轻视网络,网络作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网站将赢得健康发展的机遇。

其实这种融合为期不远,随着站实力的渐强,出版联合或者独立办纸刊物将是件很容易的事,到那时多家知名站将深化各自的特色,细分市场;文学大家的接踵推出,有力地促进网络文学的繁荣。

站要鹤立鸡群或者脱颖而出,就看哪家谋划超前眼见更高!

中考作文十大主题典型事例【二】

我的爸爸是个雕花匠,今年正好四十。他的年龄不算大,但白头发比我奶奶还多,一根根的很剌眼。

爸爸每天起早摸黑地工作,他敲鎯头的声音常常融进我的睡梦中。晚上,他总是很迟才睡,一上床就入梦乡,鼾声四起。

尽管工作很忙,但爸爸很关心我的学习。每学期开学前,他总要去新华书店,精心挑选后买回来一大堆练习题。为此,我曾多次在心里抱怨:这么多习题,我什么时候才能做完?

在平时,我做好练习,爸爸总要亲自批改,划下他认为重要的概念,圈出我做错的题目,给我分析错题后,又将错题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说是要我到初三中考前再做一次。

每当期中和期末考试,爸爸就更忙了。考试前他一定会问我今天考什么科目,并叮嘱我:“考试时千万别紧张,平时考了那么多次,成绩都不错,这次也一定会考好。”回来后,他会急切地问:“考试难吗?有没有什么题目不会做?作文题目是什么?”然后,他会叫我估计一下总分。看他投入的情状,好像比我自己还关心这次考试。要是我考得好了,爸爸会高兴得几天睡不着觉。要是考得不好,爸爸会帮我找差距,找原因,鼓励我振作精神重新上路。

在拿成绩报告单的前一天,他总会打电话给班主任,问各科成绩和在段里的排名。对此,我不以为然:“这么急干什么?明天到学校里去不就知道了?”

暑假里,爸爸又将我送到城关镇学习作文。每次,他用摩托车将我带到城关镇,又匆匆赶回家去干活。望着他回去的背影,我心中酸酸的。

后来,我才知道,爸爸是想让我考进嵊州一中,然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知道这些后,我为我以前有些想法而自责。

父爱就像海那样深沉,其表达方式总是寄寓于默默的行动中。

写到这,爸爸的形象又浮现在我面前,一根根白发是那么的剌眼。

中考作文十大主题典型事例【三】

在生命负重中前行

如果羊儿少了猎豹的追赶,它就只能在草原上饱食终日,却无法练就健壮的身躯。 如果小鸟少了雄鹰的捕猎,它就只能在树枝头莺莺私语,却不能翱翔于浩瀚的天空。 如果老鼠少了猫儿的追逐,它就只能在仓库里昏昏欲睡,却无法拥有敏锐的感官?? 大自然的真理又何尝不在人的身上应验呢?生命就像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上帝又会给每个旅途中的人不断增加负荷,我们要跋涉在荆棘丛生的路途中,直到抵达生命的尽头。

生命中的负重和财富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看似截然不同,实则密切相关。翻开浩瀚的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君不见战国一代枭雄孙膑被师兄庞涓刖足之后,潜心研究兵法,终于在马陵一役报仇雪恨,名扬天下;君不见汉朝开国将军韩信在受“跨下之辱”后,刻苦钻研、勤习武功,最终开创了百年基业,千古流芳;君不见苏武被囚禁于匈奴近二十年,茹毛饮、坚贞不屈,终于感动上苍,为沟通西域立下汗马功劳;君不见鲁迅先生在家境贫寒、国破家亡的重负下,弃医从文,一生致力于唤醒国人意识,被后世尊为文学界的泰山北斗;君不见音乐大师贝多芬忍受失聪的痛苦,写下了震撼人心的《命运》,并声称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们是伟大的,他们将生命的负重化为前进的动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负荷越重,他们前进的动力越大。而此时,他们早已将“负重”转化成了“精神财富”。

跋涉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将“负重”转化为“财富”。到贫困地区支教的大学生徐本禹在艰苦的条件下毫无怨言,他只为能多教一个孩子念书;预防艾滋病的专家桂希恩不顾社会的歧视,毅然和艾滋病人同吃同住;缉毒英雄明正彬眼看战友倒在毒贩的枪口下,毫不退却??面对“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们流下了泪水,那不仅是感动的泪水,更是向往高尚的泪水。他们之所以能将“负重”转化为“财富”,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心中有“大我”。而忘记了“小我”的痛苦。

一个“负重”而自强的人是伟大的人,一个“负重”而不屈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生命的负重中前进,能使个人的生命绽放出最美的光彩,能使民族的未来灿烂辉煌!

点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散文化议论文,笔调清新而简明,观点鲜明而深刻。作者围绕“生命的重负”内涵去挖掘我们的人生价值。取材很有个性,构思很有张力,审题很有重心。不难看出,作者是带着深情来论述观点的,也是带着诚意来表达感情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真情和善意。文章开篇以排比句入题,既有气势,又有感染力,接着连举历史上的孙膑、韩信、苏武、鲁迅、贝多芬等伟大人物的事例来论证观点,又引用“2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徐本禹、桂希恩、明正彬等人的事例,其材料可谓古今中外各有代表,给读者以震撼力。最后阐释生命负重的意义,呼应开头,水到渠成。

议论文典型范文三

尽显双赢的智慧

天空有无尽的湛蓝,但仍为白云留出了些许空间,于是,蓝天满足了白云,白云点缀了蓝天。

海洋有怒吼的波涛,但仍为游鱼留下了些许空间,于是,海水养育了游鱼,游鱼丰富了海洋。

谁说,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充斥的都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我想,彰显自己并且承托别人才是立足社会的双赢大智慧。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睿智的老果农。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果树新品种,终于研究成功了。令人不截的是,他却将自己的成果挨家挨户地送给自己的邻居。在他的引导下,全村的果园里种的都是他的优良品种。有人便好奇地问他,他回答说:“我是为了自己的果树,如果邻居用的仍然是旧品种,那我的果树也会被传播的花粉污染。”他的话让人恍然大悟,他的这种做法,既保全了自己的果树品种的纯洁,又使邻居获得新的品种,与他人共享进步,才能使自己更加完善。这难道不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吗?

在武将廉颇的眼里,一个只会说几句好话的文相蔺相如何以职位比他高?于是处处与之作对,还出言不逊。而相如并没有跟他计较,而是道出了“先国家后私己”的君子之言。这话着实令廉颇汗颜,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将相和”的美谈。文相武将辅佐君主,治理国家。蔺相如的坚忍、包容着实让人钦佩。与他人和平共处,才能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正是他的忍让,使得他与廉颇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也为国家的稳定做出了贡献。这不能不也是一种双赢的智慧?

世间万物皆如此,在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许多互利共生的双赢故事。

现实生活中,竞争无时不在,但它不应该是一味地言论相攻,两败俱伤。或许,只要我们多一份关爱、包容、谦让和无私,就会不仅承托了别人,更成就了自己。在付出中收获双赢。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带着一份平和,一份智慧,去接纳云,挽留花。彰显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在茫茫的竞争人海中,尽显自己双赢的人生大智慧。

简评:优美的语言是优秀作文的第一要素,因为无论有怎样的新颖之意、独到之识、真挚之情、优美之形,不借助语言,都只是虚幻的影子,无法成为读者的审美对象。这篇作文开篇两个段落就很能吸引他人眼球,然后导引阅卷老师渐入佳境。在叙述事例时,信手拈来一则高考复习资料上出现过的材料,却很贴切,然后引用教材上人人皆知的“将相和”的故事,十分典型。文章最后联系现实,同时巧妙地回应开篇。总之,这是一篇切合题意、结构清晰、行文流畅的美文。

中考作文十大主题典型事例【四】

那时,我是一个不懂事的女儿。

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让我明白了许多,但我依然无法参透那本叫作父爱的经。父亲是不大爱说话的,他不喜欢笑,尤其是对我。在记忆里,父亲不会主动地抱我,不会主动地和我开玩笑,不会主动的陪我逛街……太多太多的不主动,让我和父亲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以为父亲会这样一直忽视我,然而却没想到原来这一切都原于我,原于我的任性,我的自私。在学校有整整一个月了,好想听听哈哈哈声音,但那头却传来了父亲嘶哑的声音,我开始踌躇,正不易如何是好时,他说:“和你妈说话吧。”顿时,我的心放松了,却莫名多了份惆怅,原来父亲还是不爱和我说话阿。片刻,电话那头传来妈妈兴奋的声音,问东问西的,大到学习小到天气,没有一个漏掉的',我的心一下子温暖起来。“让她多穿点衣服,近几天会降温;让她多喝点水,别生病了;让她别怕花钱,没钱我明天给她送去……”电话那边忽然想起了父亲的声音,低低的,但是很清晰。我颤抖地问:“妈,爸今天怎么这么多话。”“他呀,你没吃打电话都这样,习惯了。”我愣愣的挂了电话。脑中仍回想着母亲的话,原来父亲一直都不曾忘记我,只是固执的我一直都未曾发现。

轻轻翻开那本落满灰尘的画册,注视着那个高大的男人。岁月里,由她抱着我灿烂的笑脸,由她在我生病时担忧的眼神,由她想叫住我而犹豫的眼神……只是不懂事的我将它挂上了锁,才落了如此多的灰尘。今天擦亮它,放在书桌上,心里一下子充满阳光。

中考作文十大主题典型事例【五】

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类别。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超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文章形式,而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它与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而且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说明文写作正在大量涌现。

关于说明文的分类,现在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根据各自的标准,对说明文有不同的分法。我们根据说明文的表现手法,大体上把它分为三类:一、阐释性说明文;二、述说性说明文;三、文艺性说明文。

从几个不同侧面来解说事物、阐释事理的说明文叫阐释性说明文。有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科学卫生、语言文艺等方面的知识性文字或教材、科学实验报告、器物使用说明等都属于这一类。

通过简述概况或情节来介绍事物的说明文叫述说性说明文。电影、电视剧各戏曲的剧情简介,小说和其它文学作品心的内容提要、连环画或某些摄影照片的解说词等都属于这一类。

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阐述事理的说明文叫文艺性说明文。这类说明文具有较多的文学色彩。知识小品(或叫科学小品)、名胜古迹、文物的说明简介等都属于这一类。

一般说来,前两类的写法比较平实,重在对事物或事理的条分缕析的解说。后一类的写法活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

中考作文十大主题典型事例【六】

穿越挫折与痛苦的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穿越挫折与痛苦的历史,我想起了他们?? ——题记

曾几何时,他“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吟“我辈岂是蓬蒿人?”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谗言中伤,现实的'漠然无情,冷却了他“仗剑出川”时的一腔热。“御用文人”的金箍,怎能禁锢你那放荡不羁的心?“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终于,经历了仕途的挫折与痛苦后,你释然了。

齐鲁高朋,豪饮放歌,同销万古匡世愁;夜度越湖,梦游天姥,且寄鸿志青崖间。今生做不成“廊庙伟器”,可“天生我材必有用”;百结愁肠、万古块垒,不过浊酒一杯耳!当心镜云开,逆浪踏平,便是破雾霞光、鼓帆长风。于是文苑诗坛,响彻你雄浑的晚唱!

翰林学士,数载宦海沉浮,苦矣,痛矣!青莲居士,满腔浪漫豪情,快哉,幸哉!

当虞姬横刀一抹,锋刃闪动湛蓝的光,鲜红流过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你英雄的传奇曾是莫敢仰视的神话,破釜沉舟是你的万丈豪情,乌骓往来奔突,每一回合的厮,都使尸骨成山,流漂橹。

当楚歌的旋律从四面八方逼来,像蚀人心魄的魔音折磨着你的耳鼓,于是,阑干泪水冲垮了你的骄矜。

当“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伟岸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哭中褪色成一纸泛黄的丹青,历史上只留下你英雄末路的颓丧背影。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你怎么就不知?你用一句“无颜以对江东父老”,就痛苦地终结了曾经豪迈的生命,这实际是沉沦、绝望和自戕!殊不知,没有挫折的人生还够不上绝伦的壮美;而沉沦于挫折后的痛苦不能自拔的人生,注定是悲剧的人生。

“历史的灰烬,盛进古铜色的香炉,青烟萦绕着苍老的记忆。”挫折,挫折后的痛苦,在个人历史的舞台上演绎着或成或败的活剧;在社会历史的洪流中翻卷起或兴或衰的波澜。这里有李太白正视挫折中的痛苦,长衣宽带,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身影;这里也有楚霸王渲染失败后的痛苦,捶胸哀泣,胜则骄矜。败则涂地的形骸!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是钢,就要经历烈火,才能锻造成剑的锋芒;是石,

就要经历岁月,才能切割为岩的峭拔;是蚌,就要经历研磨,才能孕育出珠的晶莹。

在挫折中摸索前行,绝不在放大痛苦中销蚀自我,紧握理想的拐杖,穿越痛苦的沼泽----这既是自然的启示,更是历史的明鉴。

旁 批

*题记,点题导入。标明作文主体内容是“历史”,主旨是“以史为镜”。

*第一层主体内容:李白遭遇挫折时,化解痛苦,誉满诗坛。(正面)

*李白出山时,也曾豪情万丈。

*遭遇挫折。挫折来自官场皇权、世俗现实。

*称谓由“他”而“你”,包含同情,渗透亲切。面对“白雪难同调”的挫折与痛苦,李白选择了“释然”。

*进一步阐发李白的“释然”,用的是诗的语言----“与尔同销万古愁”,“且放白鹿青崖间”,“天生我材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确,太白诗篇是他宽释挫折的最好写照。

*“翰林学士”、“宦海沉浮”正是挫折痛苦的根源;“青莲居士”、“浪漫豪情”当为化解开怀的良方。

*第二层主体内容:项羽遭遇挫折时,放大痛苦,铸成悲剧。(反面)

*从霸王别姬入手总结霸王的教训。

*项羽曾是不可一世的英雄,当年的“莫敢仰视”和今日的“壮士掩面”形成鲜明对照。

*遭遇挫折,四面楚歌;耳鼓折磨,眼泪阑干;放大痛苦,英雄末路。

*“力拔山兮气盖世”和“虞兮虞兮奈若何”再成鲜明对比。挫折中放大痛苦,使丹青苍白,英雄末路。

*引杜牧诗句再与项羽话语鲜明对照。指明挫折中放大痛苦,其实质就是“沉沦、绝望和自戕”。

*三言两语说透“挫折”、“痛苦”与“人生”的关系!

*第三层,是对主体两部分的综合议论,也是对文章主旨的升华。

*照应题记“穿越挫折与痛苦的历史”,怀古是为了鉴今。

*由个人扩大到社会。为成败兴衰寻根索源:“正视挫折中的痛苦”或“渲染失败后的痛苦”,造成了李白、项羽迥异的历史地位。

*孔孟大道,万物同理。

*面对挫折,摸索前行;放大痛苦,自我销蚀----对照鲜明,水到渠成。

*“自然的启示”,总括本节;“历史的明鉴”,概括全文----一网打住。

(简评 :这是一篇层次鲜明、情辞并茂,文采焕然的作文。就“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文章采用“题记”导入,主体“分节”,正反对照的形式展开两层主体章节:李白遭遇挫折时,化解痛苦,誉满诗坛;项羽遭遇挫折时,放大痛苦,铸成悲剧。两层主体内容互不雷同。第一层从正面展开,大量引用、化用李白,突出李白遭遇挫折后的豪迈豁达;第二层从反面生发,反复运用对比,表现项羽胜时骄矜遇挫不振的凄惨结局。

文章首尾照应:开头的题记并非虚设,它对全文内容和主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三小节引申议论,画龙点睛,总括全文。两节主体部分一正一反,对照鲜明。全文呈现鲜明的层次。正是因为全文层次鲜明,因此文章大量的引用,灵活的句式,丰美的词句,才毫不凌乱。将灵动的文思寓于严谨的框架之中,正如创新之于模式的关系,这应是符合行文规律的。这篇作文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引用丰富。引用李白诗句,多为化用,与作者文字融为一体;描述项羽故事,也有不少文句借用他文,但作者能站在全新的角度和高度上。

中考作文十大主题典型事例【七】

我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平民小百姓。而我的生活是再平常不过了。从来到这个世界上至今为止算算也已经15个年头了,但是吧,说句真话,就咱那生活,真可谓是平淡无奇,就没有一件典型的。——够失败的吧!

儿时

我正坐在床上,专心的用积木修建着自己的城堡,经过一番艰苦努力之后,望着即将大功告成的宏伟建筑,我“咯咯咯……”笑出了声。“吃饭了,宝贝,吃饭了。”外屋的老妈做好了饭叫我,可是我有点不给面子,任凭老爸老妈怎么叫就不反应。爸妈一脸无奈,但又怕我饿着,就过来抱我,虽说我还没学会走路,但天生踢人的功夫可一点也不孬,光是一招“三十六式连环腿”就够老爸受的了,咳,怎么样?我够帅吧!

稍大时

我最最最舍不得离开那温暖的小窝——床。老妈为了叫我起床就用一个最通俗的方法说什么“太阳晒到屁股啦!”我却赖在被窝里就不起,管他什么太阳晒到哪儿了,不想起就是不起,还用清脆的童声唱上一句“说不起就不起,不起不起就不起!”好不容易起来了,又满屋乱窜,丝毫不珍惜老妈的劳动成果,只见地上行云流水般出现了一串黑印,老妈无奈的摇摇头。这时,只听“咚”一声,我已经重重的摔在地上,“哇”一声大哭起来,但是,只是一声,立马又没声音了,老妈以为我哭得背过气了呢,进屋一看,又好笑又生气,只见我正躺在地上打地铺,专心致志的抠一枚图钉抠得正起劲呢!唉!没办法!谁让老妈你要把我设计成这样呢?干吗不在肚里好好规划规划?

再大点

也许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上好几代是三国时期的赵云吧,所以,到了我这儿又旧情复发,恋三国。

每次吃饭也好,写作业也好,只要《三国演义》主题曲一响,我立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到电视前,有滋有味的看起来,我看电视的时候那叫个认真啊,天塌下来也不知道。看完以后,也不用老爸老妈催,自己又该干嘛干嘛去了。特自觉!所以,有时候老爸看三国总把声音弄得很低,而这时,我耳朵却特好使,好像安了扩音器似的,偏偏能听见。每次听到这个声音,总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你说我这不是旧情复发是什么?

还在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