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作文结尾人间有爱(人间处处有温暖作文结尾)

作文结尾人间有爱(人间处处有温暖作文结尾)

更新时间:2024-05-30 09:09:10
作文结尾人间有爱(人间处处有温暖作文结尾)

作文结尾人间有爱【一】

小花,我敬佩你!

小花,你对婶娘的宽宏大量,无不震撼着我的内心;你对老爷爷的一片孝心,无不触动着我的心灵。

爷爷把你留下,婶娘嫌弃你,对你百般刁难,几次三番地要把你送走,可懂事的你从没说过婶娘一个“不”字。相反,年幼的你却以一颗善良的心关心着婶娘。一次,你的婶娘打破了药罐,烫伤了脚,你听到声音就飞快地跑过去,想把婶娘从地上扶起,可婶娘推开了你,你却顾不了自己那被碎片划破的小手找邻居胖大娘给婶娘治伤。一天,你无意中听婶娘说吃一百只蚂蚱就能生小弟弟,你就每天放学后去捉蚂蚱,你把附近山坡上的蚂蚱抓完后,又走到很远的地方去抓,你的手划破了,你的脚磨肿了,二十多个罐头用完了,才抓满了一百多只蚂蚱。这个秘密一直到有一天你回来得很晚,才被大家知道。终于,婶娘也被彻底感动了,她接受了你。看到你终于以你的爱心感化了婶娘,我为你流下了高兴的眼泪。

小花你,一个不到八岁的孩子,竟有如此宽广的胸怀,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呀!相比之下,我就显得比较小心眼儿。我会因为同学考试考得比我好而妒忌;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耿耿于怀;会因为父母的责备而暗地里骂他们;会因为同学有不良习惯而鄙视她……在小花你面前我真是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呀!

小花你,一个不到八岁的孩子,因为爷爷在电闪雷鸣的晚上还没有回家,而手持一张塑料纸,冒着暴雨,在泥泞的山坡上寻找着爷爷。你大声地呼喊着,奔跑着……你,一个比我小好几岁的孩子就懂得照顾别人,关心别人,而我呢?我的泪水再一次流了下来,是感动的泪,也是自责的泪。

当我来到这个世界,迎接我的是父母;每一个夜晚不辞辛劳地为我忙碌着的是父母;一口奶一口水喂我的是父母;风里来雨里去送我上学的是父母……而我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给予我的爱。小花,是你使我懂得了要关心我们的父母,不要为父母添麻烦,要为父母排忧解难。没有天,哪有云;没有父母,哪有我。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地关心一下我们的父母了。

小花,我敬佩你,是你让我学会了宽容,使你让我懂得了孝敬长辈。

作文结尾人间有爱【二】

如今已是快要进入六月份的节奏了,到了实习后期,没有先前那么多事情烦扰我了,我也早已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周六,闲来无事,我从u盘里翻出原来已经下载好了的一些电影,想借此来打发时间。忽然一部熟悉的片子——暖春出现在自己眼前,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下载的了。记得在我上高中时,当时的物理老师给我们看过一点儿。当时这部片子留给我唯一的印象就是很感人,只记得自己当时哭的稀里哗啦的,于是我点开了这部片子,一瞬间被戳中了泪点,我几乎就是从头哭到尾的。电影看完了,可那感人的一幕幕还经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暖春的主人公小花和好心收养小花的爷爷之间朴实的情感感染着我,暖春的故事情节突破了我的心理防线,观看的过程中我泪如泉涌。小花与现在的孩子们形成了鲜明对比——单纯、善良、懂事、孝顺、爱学习……所有小孩应该有的美好品质都能在她的身上得到体现。

小花和爷爷之间的爱贯了穿整部片子,小花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不已。

“我觉得小白兔是最可怜的动物。”“怎么这么说,我的孩子?”“因为猪痛苦的时候会叫,而小白兔不会叫,所以它是最痛苦的。”小花抱着自己的小白兔,想着爸爸妈妈和奶奶,小花的泪在掉,我的泪也在掉。小花如同小白兔,有苦说不出,只是静静地、默默地品味着人间的悲苦。

“我最爱的人是我爷爷!”“老师,您以后能用铅笔给我批作业吗?这样我就可以把旧本子上的字擦掉重新再用,这样爷爷就不用那么辛苦的上山砍柳条了。”“这是胖婶给的熟鸡蛋,爷爷不吃小花也不吃。”那双让人怜惜的眼睛,那颗疼惜爷爷的心,是不是只有在那种困境下,我们才能真正发现亲情就在身旁?是不是我们这些衣食不愁的孩子忽略了太多太多微小的生活细节?倾盆大雨爷爷还在山上砍柳条,为的是能够编更多的竹筐,攒更多的钱给小花上学。在那条盘旋得让我心有余悸的小道上,爷爷一步一步地在泥泞中走来。我默默祈祷,低声念着,爷爷小心,一定要小心,小花不能没有你!小花不能失去你!爷爷,慢点,一定慢点,本以为爷爷会随着一场暴风雨离开我们,剧情却出乎意料的让爷爷活下来了!我不晓得该用什么词去形容当时自己的感觉,只有欣慰,只有开心。

爱是火种,能燃烧心头的希望;爱是清泉,能扑灭自私的火焰。爱是绿荫,能给我们撑起一片新的天地;爱给予我们勇气、力量与信心,能够帮助我们一次次战胜困难,并将继续战胜可能出现的新的困难。

作文结尾人间有爱【三】

今天,我看了《暖春》这部电影,感受非常多。

影片的内容大体是这样的:二狗子在街上捡到了一个晕倒的女孩,一位好心的老爷爷在谁也不愿意要她的情况下收养了她。可是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却不愿意要,尤其是儿媳妇,因为她自己生不了孩子,所以怕别人说闲话。第二天早晨,小女孩醒了,见到老爷爷非常害怕。老爷爷安慰她并给她饭吃,小女孩就不害怕了,她告诉老爷爷:她叫小花,今年七岁,是个孤儿,收留她的人家对她不好,成天从早到晚打她,不给她饭吃。

一天,小花看见别人玩“抠字”的游戏,就在旁边学习,几天下来,她学会了25个字。爷爷听了非常感动,便想让她上学。爷爷家的生活条件也不好,他便砍柳条回家,教小花编篮子。小花学得非常快,不久就攒够钱上学了。她经常考第一,爷爷非常高兴。

而儿媳妇,总是想方设法把小花弄走,可每次却被小花感动。但小花一点儿也不恨她。小花听说吃蚂蚱有助于生孩子,便每天放学后悄悄跑去捉蚂蚱。终于有一天,她捉够了一百只,送给了婶娘(爷爷的儿媳妇)。婶娘非常感动,不再讨厌小花了。

后来小花考上了大学,爷爷非常欣慰,拿着证书擦了又擦。而小花,她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乡村教师。

村长公布了一个瞒了三十多年的事情:老爷爷的儿子其实也是一个孤儿,是他收养的。

这个故事让我体会到了老爷爷的博爱。儿子、儿媳妇都反对,他却不丢弃、不抛弃小花,依然那么疼爱她。我清楚地记得,一次吃鸡时,老爷爷一边咽着口水,一边说自己不爱吃鸡,让小花吃。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它甚至胜过了母爱!这是多么博大的爱!不管是亲人、陌生人、大人、小孩,他总是爱着一切。当我看到老爷爷砍柳条砍得那么卖力时,我看到小花手破时爷爷满脸心疼,我的心怦然而动……我还体会到了小花的懂事、宽容和孝顺。她在爷爷家住,不仅非常听话,还干非常多家务:做饭、洗衣服、打扫屋子……婶娘对她那么不好,还经常冤枉她,她什么也没说,依然帮婶娘干家务,并想尽方法努力帮她治病。小花有了什么好吃的都舍不得自己吃:人家送的鸡和鸡蛋,小花眼巴巴地望着盘子直流口水,也得先等爷爷回来吃;邻居送的白大米,送给了婶娘和叔叔吃……看完了这部影片,我非常感动,我想到了我的幸福生活:美味可口的饭菜、温暖舒适的家、宽敞明亮的教室、实用多样的文具……我会更加珍惜我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想帮一帮像小花这样的贫困儿童。

作文结尾人间有爱【四】

北京东泽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裁王振宏说:“现在的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情味儿越来越淡,整天的忙,整年的忙,希望用《暖春》让城里人感受一下久违的感动,给紧张的压力放个假。”

八十二岁高龄的老艺术家田成仁,悲苦的表情,无奈的神态,轻声地长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聪明灵秀的小演员齐如意,单薄的身影,孤苦无依的样子,也像一团轻飘飘的云,久久的徘徊在我的眼前。小花应该是这个故事的明线,而宝柱爹是这个故事的暗线,到了故事的结局,当村长说出宝柱爹的秘密,将两条线索交汇在一起,虽然有些艺术化,但是,仍让人产生巨大的震撼。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做?看着情节的推进,我反反复复在想这个问题。我愿意让自己的家里忽然接受这样一个人吗?长期在城市里面对林林总总的尔虞我诈,今天一个“亲切”的短信,明天一个“和气”的问路,刚一回头看见你给过钱的叫花子“打的”离去,再温柔的心也会被现实的紧箍咒层层圈住,怎敢再轻易的帮助任何一个人。有时也会想,人不是被逼到穷途末路,怎么会舍下尊严躬身索求?但是,现实的残酷打下了这仅有的一点想法,尊严,在金钱面前是否真是苍白无力!?而《暖春》,就像一股暖流,冲掉了束缚在人心上的层层枷锁,抹去了包裹在人心上的点点遗落,如同刘成章的话“这消化着黄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在释放着生命最原始的淳朴。

这是一群善良而又质朴的人。我不由得同情香草,又为香草娘的善良和愚昧感到无奈,我谴责起初瘧待抛弃小花的那些人,但对他们却怎么也恨不起来。不像当初看那些玩弄伎俩没有人性的艺术形象,总也止不住要咒骂上两句,可是对着这么一群朴实的如同他们脚下土地一般的人们,我更多的是亲切的感觉,是同情,是喜欢。不由得又想起亦舒的那句话:这世界能有多少坏人,多半是三分愚昧七分自私罢了。《暖春》里的这群人,连自私和愚昧也演绎的如此可爱。

多少城市里的人,往前面数三代,都是农民;多少城市里的人,心灵的最深处还包裹着人性中的纯真。只是,都市的节奏旋转太快,时针像秒针一样奔驰。还记得过年回老家时,我看见邻家婶婶做手工编织的样子——她晒着暖暖地太阳,粗糙的手在大红大绿的毛线间飞舞,抬眼看那客厅中的老式表,连秒针都移动的如此之慢,似乎这世界是静止的,再躁动的心都不由得停止了激烈的跃动。

看一部好剧,亦如读一本好书。

作文结尾人间有爱【五】

比起那些举国闻名、叱吒风云的英模人物,李东海只是一位默默无名的平民模范。他--一个身处社会底层,整天与残疾人打交道的“李领导”,没有官话,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为残疾朋友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过程中所体味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导演安战军怀着一颗对先进人物的赤热之心,出于对当下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独特思考与感受,发掘李东海善良、朴素、执著的性格基调,以及在这个基调上描述李东海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应有的“人之常情”,于是就构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令人敬佩的“爱心天使”般的英模形象。

选取哪些故事通过影像呈现才能有效展示李东海(王延勤身上那种具有正能量的人格魅力?这是影片成败优劣之关键。编导经过典型化的艺术构思与想象,采用若干个事件的碰撞、演变对李东海的品格进行描述。李东海冲破重重阻力帮助解决残疾励志青年黄昆的婚姻大事成为影片的主要情节线;美丽女孩王静与残疾青年黄昆深深相恋,可是遭到家人的反对并对她进行逼婚以换钱财,可王静活不愿意。李东海认为黄昆是个有志向有作为的好青年,为了促成这对有情人的姻缘,他不怕围攻漫骂,一次又一次登门造访,可都无济于事。婚后王静因惨遭家庭暴力而愤然出走,男方见状就向王家索还二十万,可王家已把钱化光。李东海做事有一股子牛劲,他觉得既然做好人那就做到底,他毅然将家里仅有的准备给儿子买房的二十万借给了黄昆,从而成就了一个残疾青年的婚姻大事。另一条重要的情节线是李东海与儿子小朔、妻子燕华的矛盾发展、变化,儿子小朔是个有个性有爱心的青年,大学没考上迷上了音乐,李东海横竖瞧不上儿子,儿子觉得父亲的献爱心行为太“傻”,父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带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父子碰撞、沟通、交流,彼此开始理解、包容,渐渐加深了父子之情。李东海的妻子燕华是个十分传统的中国妇女代表,贤慧而又善良,她对丈夫的工作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支持,没有任何怨言。李东海为了解决问题把两筐茄子买回了家,燕华见了没有怨言,李东海把家里刚买的空调“借”给盲人按摩院,燕华也没有怨言。当然燕华作为一个操持家务的主妇,她也有难处。为了儿子的婚事,她决定把家里攒了一辈子的二十万元给小朔买房用。当她听李东海说要把这二十万拿走时,与丈夫发生了争执。但是她对丈夫的偏执毫无办法,也就作罢,成全了丈夫的“英雄壮举”。对李东海与妻儿关系的描述,一方面丰富主了人公的性格色彩,另一方面也增添了影像的生活质感。从叙事这个层面讲,编导较好地把这两条矛盾线索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影片座谈会上,燕华的扮演者、著名演员娜仁花在谈到创作时说,我们拍的这部英模片,导演的理念是要让英模“落地”。做英模电影,真正要实现“落地”难度很大,《一生有爱》为观众呈现的李东海“落地”之后与平民融为一体。他的对白摒弃了那种满嘴大道理和居高临下的毛病,采用生活化的对白,有亲和感,能沁人肺腑;导演很少用特写和运动镜头,不去刻意突出或强调、夸大某种意念某种情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都是生活形态和人物表情自然的流露。如李东海和家人回家走上那又陡又窄的楼梯多次出现。孙敏和娜仁花两位表演艺术家的“不是表演的表演”与影片所追求的“生活化”也融为一体,成为影片成败之关键。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娜仁花的表演,她的.话语不多,说话细声细气、慢条斯理再加上她做家务等肢体语言的完美体现,把作为贤妻良母的燕华刻画得惟妙惟肖。

影片赞美李东海对残疾人的一片爱心,也呼吁社会为残疾朋友献出一份爱。影片的题材及内涵具有其特殊性,在这特殊性里面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影片的外延思想,即残疾人需要爱,农民工需要爱,儿童需要爱,妇女需要爱……人间需要爱,李东海同样也需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