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写一个作文要具备哪些条件(好作文的五个基本条件)

写一个作文要具备哪些条件(好作文的五个基本条件)

更新时间:2024-06-01 13:15:52
写一个作文要具备哪些条件(好作文的五个基本条件)

写一个作文要具备哪些条件【一】

一生中有许许多多值得刻骨铭心的话语,有关心的、真诚的、感动的、鼓励的话,然而,最让我忘不了的却是--外婆的谎言。

外婆,还记得吗?小的时候,每当过六一儿童节时,学校便会发给每人一份小礼物,里面全都是好吃的。但是我也只会尝尝味道,把它留起来等到放学后带回家,给弟弟妹妹吃。可拿回家后不到五分钟,便被他们两个小馋猫给偷吃光了,呵呵,幸好我还"藏"了您最喜爱的麦芽糖。可当我用手喂您时,您却说:"我不喜欢吃这个,又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们吃吧!我只喜欢吃好的,等会儿我自己煮鱼吃,你们都别想吃!"我信了您的话。于是我们三个在享受的同时将麦芽糖吃的毫无颗粒。但奇怪的是,整个下午,我也没见到您吃鱼。这才知道,您说谎......

外婆,还记得吗?在那个夜晚,天气十分地寒冷。被子又单薄,而且仅有一床棉被。睡梦中,我模模糊糊地看见您瘦小的身躯吃力地抱着一大床棉被过来,给我们盖上。我醒了,睁开眼睛问您:"您给我们盖了,您不冷吗?""我盖得比你们的还要厚哦!快点睡,明天不是还要上学吗?"说完,外婆便又蹒跚地回到小屋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后便觉得纳闷:往常都是外婆起来给我们煮饭啊,怎么今天...?我便走到小屋一看,简直惊呆了!外婆的身上仅仅盖了一张单薄的被子。我过去摇醒外婆,呀!怎么那么烫啊?天哪!外婆发烧了!可是您却支支吾吾地说:"哪有那么严重,睡一觉就好了,你快去上学啦,要不就迟到了!"在您的再三催促下,只好走了。这才知道,您说谎......

外婆,还记得吗?有一次妈妈告诉我,让我陪您一起去买衣服。我还没把话说完,你就"插嘴"说:"买什么?家里多的是!再买就把衣柜撑破了!那就不需要买衣服,得买衣柜了!"我听后不禁大笑,可又说不过您,但还是强拉您去了。到了那儿,我正在精心地为您挑选衣服,可您却在另一旁看有没有适合我穿的。终于选到了一件值得让您满意的,可您却说:"这哪适合我穿?这都是那些年轻人穿的。要我穿这个,还不让人笑啊?"说完,您又拉我到之前那边去选我穿的衣服。最终,您用您买衣服的钱却给我买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嘿嘿!买的`真值!"脸上还不时地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回家后打开您的衣柜一看,哪有什么像样的衣服?全都黯淡褪色了。这才知道,您说谎......

您的"谎言"让我一生难忘。我如今才到,这是爱,是一种隐形的爱,更是一种善意的谎言:

我最忘不了的谎言!

写一个作文要具备哪些条件【二】

年初的时候,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和欢腾,可是,世上总会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在医院的一个病房里,病床上躺着一个病重的人,那是我的伯娘。她的呼吸时重时弱,正迷迷糊糊地睡着,情况看起来让人揪心。她的病床周围站满了人,都生怕有个万一。当时的我在家里,因为身体虚弱,没有去守在病榻前。可我一直在担心着伯娘的病情,当爸爸妈妈探望完从医院回来,我总是马上询问他们所看到的情况。

一天,爸爸和妈妈又从医院探望完伯娘回来,我急切地问关于伯娘的病情。妈妈说伯娘今天的情况有好转,比平时多吃东西,精神也好些了。我听后,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下了。第二天,我照样询问刚回来的妈妈,妈妈说今日伯娘的情况和昨天一样。我听了也稍稍放心了。妈妈又说,明天她和爸爸去应酬公司来的领导,可能一整天都不会回来。那天妈妈的语气有敷衍,而且眼睛也没有正瞧着我说话。当时我并没有在意。

过了两天,妈妈主动走过来,面色沉重跟我说:"我跟你说一件事,我们都不敢告诉你,怕你胡思乱想,后来觉得这件事情隐瞒下去也不是办法--其实伯娘两天前已经去世了。而且昨天我和你爸爸是去帮助伯娘办理身后事,而不是去应酬,你不要怪我们。伯娘临终前还惦记着你,希望你能坚强地活下去。所以,你自己要懂得坚强,要克服这个悲伤的时刻,你的路还很长。"这番话我觉得是我人生中所听到的最震惊的,我的思绪定格在那一瞬间,脑袋里空空的,只觉得失去了某样珍贵的东西。不知觉中,眼泪早已悄悄地蓄满眼眶,如积压已久的瀑布般倾泻而下。我缓步走向阳台,望着路上纷纷嚷嚷喜庆的人们,仿佛与我此刻的心绪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思索的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你的路还很长",不错,在人生的路上也许会经历许多个寒冷的冬天,失去亲人也许就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可也有不少春意盎然的温暖春天呀。这个谎言就像其中一个春天,包含着体贴,不让我受到巨大的伤害,并教会我亲情是多么珍贵,又是多么脆弱,需要我倍加留心地去珍藏它。是的,像妈妈说的那样,我的路还很长,我要在生命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要走得昂首挺胸,要活得毫无遗憾。

写一个作文要具备哪些条件【三】

由于农村大多数学生视野较狭窄,平时阅读量不大,词汇量贫乏,那写起作文来就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问题主要出现在:一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二是不知道怎么写。提笔作文,言之无物,不是三言两语就是东拼西凑,遣词造句拖泥带水,表达不清。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索性找本作文选,直接抄袭,生搬硬套。教师若不加指导学生去模仿例文,学生自己一抄一仿,难免成了囫囵吞枣的通病。

要解决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下苦功夫不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方法是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结晶。我认为,教师首先应着力于不断丰富,充实学生的生活。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有了写作的内容。小学生的作文虽然称不上什么艺术作品,但要使作文言之有物,同样离不开生活。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上较重视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课文教学中。首先要生一心扑在课本上,做到把课文描写的各类优美句子、片段、短文理解并背诵下来,特别是根据每单元《语文园地---习作》的具体要求,在班级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助于写作文的活动,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例如,我在指导四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六《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时,模仿例文指导方法分为五步:

一、指导习作前召开一次日常生活汇报会,要求学生动脑回忆,大胆畅谈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探索等最愉快而又最有意义或感受最深的具体事例。(教师为学生的选材起引导启发作用)

二、紧接习作开始,指出明确要求:1、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用第一人称写);2、运用学习过的写作方法,如按事情发展顺序或倒叙来叙述。

三、指导学生审题,启发学生弄清作文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记事)。记几件事?点明这件事的特有环境,让学生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四、复习课文《卡罗纳》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卡罗纳在遭遇到不幸时回到学校后所发生的事情写具体。引导学生运用神态描写(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心理描写(他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动作描写(抓住重点词“坐下、翻开书、抱住脑袋、趴着、嚎啕大哭”),通过以上的重点词句板书设计后,指导学生模仿《卡罗纳》一文的写法,就自己做过或看到的一件事,列出段落提纲,最后让几位成绩好的同学口述,教师评议。

五、根据学生口述,以班级学生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作具体指导。例如《发生在上学路上的一件事》,我是这样指导的:首先引导学生审题,让学生明白要写的这件事是发生在上学的路上。(可以先点明时间、地点)它既可以写自己看到的,也可以写自己做过的。其次启发学生编提纲(把提纲概括一下抄在黑板上):

上学路上一件事:

1、期末来临抓紧时间复习功课—--事件背景

2、上学路上遇到意外的事:(同学胡小军被摩托车撞到脸部受伤)------略写起因

3、护送医院------------------详写经过

a.找医生

b.采取措施

c.完成护送,小军深受感动

d.转告家长

4、上学迟到受教师批评,向教师解释原委后,得到表扬。----略写结果

由于事例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学生提笔写起来不免有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这样指导,开拓了学生思路,解决了“没什么可写”和“不知道怎么写”的难题,又启发学生留心感悟周围世界。

又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课文《爬山虎的脚》时,我让学生仿照叶圣陶的写法,观察一种植物。同样按照模仿例文的方法。我认为葡萄藤跟爬山虎的叶子一样,密密麻麻,喜欢向四周生长,能够为人们带来阴凉。我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野外果园实地观察“葡萄”。先引导学生从远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藤、枝等,看看这些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进行引导联想,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果熟、丰收,葡萄有什么用途,能否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等。结果,学生写的《葡萄》一文和《爬山虎的脚》例文一对照,很明显,作文的头尾、结构、详略都与课文类似。可见学生所学的课文已经融会贯通在学生的记忆中,他们能有意无意地运用到自己观察的事物的记叙中,此时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倍增,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模仿例文,指导写作使学生将平时学到的词语、句式、写作方法

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让它们能成为学生自身的知识财富,就要教师在教学中多想办法,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接受、掌握。例如每授完一课,引导学生欣

赏本课的佳句,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转换句式的用法,改变文章的写法,训练学生自己归纳段意,独立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或对课文进行复述等,当然这些训练,要贯彻在循序渐进的教学实践中,不可要求学生一步到位,样样精通。

另外,还可以安排学生随时记录生活中发生的趣事或有意义的事,对感受深刻的课文写写等等,这些都能作为学生平时的小练笔。

总之,只有鼓励学生多留心周围的生活,平时多思考,多观察,多给学生动嘴说、动笔写的练习机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模仿例文,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写一个作文要具备哪些条件【四】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无条件养育》,梳理一下收获和感触,以待下一次的阅读。

一、为何生、养

我们的祖父辈在养育后代的观念中,在“为何生、养”这个问题上,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想法应该是主流想法吧(完全不是否定祖父辈们对子女的爱,而是探讨表意识层面能够归纳的想法)。到了我们这一辈,传统思想的影响还是不同程度的有,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70、80后的父母逐渐思考、面对传宗接代是不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养儿能不能防老?如果答案是否定或者偏向于否定,那我们又为何生、养?有人为了生活看起来更圆满、更完美;有人为了创造美妙的“爱情结晶”;有人沉醉于孩子纯真无邪的笑容,认为这就是世间的最美好;有人是为了完成这辈子必须要完成的规定动作;还有人从没有想过为何……

可能这个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想得很明白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就经由我们的这些期待和理由,在预期中、不预期中到来,并快速成长。

小屁孩儿每天的吃喝睡、屎尿屁、感冒咳嗽拉肚子,小小读书郎每天的家庭作业、奥数英语、琴棋书画体育艺术的各种兴趣,青春期少年的情绪起伏、言语顶撞、不爱上课爱早恋、对父母的不以为然……接踵而来。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这样在埋头苦干中,生生把曾经憧憬的“温馨、和谐、美满”的\'美好画面,演绎成了“向前、向上、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战斗场景。

扯太远了。我们付出那么多,为了个啥?为了爱,希望对孩子的引领和托举,能让他或她在我们之上走得更好,过得更好。

艾尔菲.科恩说:“父母给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应该得到的礼物。”我们生下了孩子,只是给了他/她生命,把他/她放在了生命旅程的入口,我们还要用爱护持这他走向成熟。

二、什么是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如何表现呢?

给他最好的。

吃穿温饱,已经不是现在的父母担心的问题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最有营养、最健康、最安全的。

发展兴趣爱好,只要是娃感兴趣的,或者我们想娃感兴趣的,都上。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主持、表演、体育、艺术……技多不压身呀!

带娃旅游,走出家门,野外的、省外的、国外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

最重要的学习成绩,焦点中的焦点。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能想的办法我们都上,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期中期末出成绩,家长的心情指数以分数的高低为绝对参照,小升初、中考、高考,我滴神……想想都怕怕呀!

满满的爱啊,我们的责任多么的重大,唯恐有半点懈怠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加之社会新闻中经常曝光的极端事件,甲学生的跳楼、乙学生厌学、丙学生殴打老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中的冲突,我们又开始质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

虽然我们丝毫不质疑对孩子的爱,但值得反思的是:我们自认为付出的是爱,那孩子收到的是不是爱?我们自认为给予孩子的是支持、是激励,那孩子翻译理解的是不是支持激励?我们想指引孩子要走的那条路,是不是孩子自己想要选择的路?

在这本书里,科恩花了大量的笔墨从各个方面阐述什么是“有条件的爱”,甚至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表扬也没能幸免于难,而是被批驳得体无完肤,读书笔记.因为表扬也是控制手段。科恩还详细分析了养育为什么不能以培养孩子“听话”为目的,被迫“听话”的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付出什么样的人生代价。

总的来说,科恩的观点是:有条件的爱着眼于立竿见影、让孩子乖乖受我们的控制,但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造成很多问题,而无条件的爱则着眼长远,赋予孩子安全感,力图让孩子充满爱心地成长为独立、自信、品行端正、敢于担当的人。

三、什么是无条件养育

书中,科恩首先邀请父母来看有一个根源的问题“我们想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源就是方向。根源找到了,方向也就逐渐清晰起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我们想好了我们要去到的目的地,并坚定向着这个方向迈进,途中的艰难困苦或许就不那么容易让我们迷茫和焦虑。

无条件养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以孩子为本,看到孩子这个人的存在,看到他或她的感受和需求,才能陪伴他或她更好的地长成他或她自己。

(一)无条件的爱:因为孩子本身而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接受和爱他们。反思我们对孩子的言行是否会被孩子解读成了有条件的爱“你只有……我才是爱你的。”

保持对孩子的关注。当无条件的爱和真诚的热情永远在场时,“干得好”是多余的,当他们缺席时,“干得好”则根本无效。当我们觉得该说些什么的时候,可以简单的说出我们所看到的,并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去感觉,而不是告诉他们如何去感觉。

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最有效(且破坏性最小)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帮助他爱上他正在做的事,不那么关注他获得了(或可能获得)多大的成功,帮助他对任务本身抱以更多的兴趣。

(二)让孩子选择

我们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即做我们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小卒”,经历自主感很重要。自主感的长期受挫会让人恼怒,沮丧甚至是生病。

人生道路需要做抉择的时候太多,我们多希望他能够在选择面前游刃有余。“孩子学习做正确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遵循安排。”

高明的家长会从倾听开始,与孩子保持高度互动的同时,积极主动的支持孩子发展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丰富他们的自主感,与他们共同思考如何协商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个过程,会为孩子社交、道德和心智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

(三)透过孩子的视角

走出自己的视角,思考别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最不同寻常的能力之一。帮助孩子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就帮助孩子打开了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窗户。

同样,作为家长要想孩子能够换位思考,首先,我们要能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把孩子看做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独立观点的个体。换到孩子的位子上来思考:一能帮助我们看到事情的真相;二能让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是更有耐心;三是树立榜样。

当然,理论总是能够把事情描述得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我们最不容易换位思考的时候却是最需要我们做换位思考。

经由孩子的养育,我们更多地看清自己,理解自己、成长自己,互为馈赠--或许是最美好、最温情的画面。

用科恩为父母们总结出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原则结尾,即时时问自己: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无关乎他们真正的兴趣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