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家国作文议论文范文(以家国为话题800字高中议论文作文)

家国作文议论文范文(以家国为话题800字高中议论文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09 04:38:21
家国作文议论文范文(以家国为话题800字高中议论文作文)

家国作文议论文范文【一】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一种善良的品质,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有人说,感恩使人快乐,而我觉得,感恩使我的心境变得豁达。

有人会问:我们需要感恩什么呢?其实在生活中,值得我们感恩的人事物有许许多多。

在家里,你首先感恩的必然是父母。为了你的学习,父母倾尽了所有。为了为你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爸爸大声看电视的毛病没有了,妈妈也不再唠叨。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妈妈可以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来为你解惑。早晨一起床,香喷喷的早餐就摆在了你的面前,晚上睡觉,总会有人来看看你盖被子没有,这些时候,你难道不需要感恩吗?

在学校的时候,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感恩老师和同学。试想,没有老师,何来知识?老师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传授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还要为我们的考试忧心……每天,我们可能埋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多,那是因为她对我们的重视啊!而且,老师又何尝比我们轻松啊!他们要改厚厚的几沓作业,要批改练习册,要为我们指出错误的地方……我们一个班,八十多个同学啊,老师要重视每一个同学,教导每一个同学,他们的烦恼,劳累只深深藏在心里。我们也需要感谢同学,感谢他们陪伴我们,让我的成长变得有梦可做。

在社会中,我们要感谢每一个给予我们帮助的人。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坐火车去重庆看病,正值春寒料峭之时,我却只穿了一件薄薄的长袖毛衣,在车上冷得瑟瑟发抖。这时,一位陌生的阿姨看出我的窘境,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件羊绒背心给我穿,还送上了一杯暖暖的热茶,这时多么暖心的时刻啊!

所以,感恩无处不在,生活中需要感恩,它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

家国作文议论文范文【二】

最近,有科学家发话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时间社会上有许多争论。其实,“无须敬畏自然”、“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等等,这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常识。我偶然翻旧杂志,读到《诗刊》1962年第五期就有:“站起来的人民要改造一切!旧世界、大自然、全宇宙……”,我记得在过去,“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简直就是中国乡村的日常标语,在哪个村都可以看到。那位科学人士的言论并非什么石破天惊的高论,而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二十世纪以降,汉语教科书日复一日,通过政治、语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等课程,用这种思想──“自然不过是一个可资利用的对象”,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无须敬畏自然的思想,是“五·四”以来教育的基本核心,没有人可以逃避这种教育。

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古代敬畏自然的思想已经成为异端、另类、迷信、愚昧。连中医一度都被作为迷信来消灭。假设让今天所谓敬畏自然的少数去与相信科学的大多数就某个决策进行辩论,恐怕后者只要一搬出“科学实验证明、科学结论……云云”,前者就只有唯唯而退。敬畏自然简直只是一首无用的诗,今天运转一切事情的道理其实都是科学。例如,链霉素的推广,最初也是因为“科学实验证明……”,后来导致成千上万的人耳朵聋掉,也是“科学实验证明……”。当年在黄河上建水坝,也是科学结论。过了几十年,发现科学结论有问题,就不提了,对科学绝无一句微词。麦当劳上市,也是在各种科学数据支持下风靡世界的。最近呢,“营养专家指出,汉堡包、薯条等可引起体内激素变化,使食用者上瘾,造成难以控制进食量。研究中还发现汉堡包、炸薯条、炸薯片、薄脆饼、烤猪肉、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饼干、蛋糕等食品中含有大量丙烯酰胺。已知丙烯酰胺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经高温煎炸、烘焙或烘烤后所产生的自然副产品。丙烯酰胺可导致基因突变,会损害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专家认为,这一发现解释了西方国家肿瘤高发的原因。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公斤食品中丙烯酰胺不得超过1毫克。但目前麦当劳、肯德基等出售的薯条中丙烯酰胺的含量高出该标准约一百倍,一包普通的炸薯片超标约五百倍,面包、蛋糕和饼干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也都超标”。这也是科学结论。一切决策,即使后面依然隐藏着不可知,只要搬出“经过科学的……”,一切争端立即烟消云散,也不能再争议了,执行!科学俨然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另一位新上帝。

敬畏自然这个道理,很容易说得语无伦次,谬误百出,与注重实证、逻辑的科学争辩,敬畏自然听起来只是些无从证实的感觉、直觉,完全可以扣上迷信的帽子。科学家已经看出破绽了,中国古代有过敬畏自然的说法吗?自然又怎么敬畏呢?它是一个神?敬畏自然的一派着急,也去西方理论中搬来什么“环境保护”、“绿色文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听起来像是在为某种权宜之计辩护,似乎“敬畏自然”,只要国家环保局之类的机构强硬起来就够了。

争论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自然对于中国是什么?只是生存环境?或者开发利用的对象?

去年在纽约我曾经参观美国大自然历史博物馆,那个叫惊心动魄!作为在“侣鱼虾而友麋鹿”以“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为人生最高境界这种文化传统里面长大的人,我在里面真是感到恐怖、极不舒服(我幸运的是,“文革”时期学校的关闭,使我逃脱了科学主义的网罗,中国传统依然暗藏在民间社会的草根中)。自然中的一切,不要说天上飞的、地下爬的,就是草根下面的`土壤也一层层翻出来,测量、分类、解释、标签,做成各种各样的标本。到处是动物尸体,我从未看到过那么多的鸟一大排地挂在墙上。这个博物馆完全是一个大自然的停尸房。美国孩子在里面欢天喜地,老师领着,一一讲解,这是他们的文化传统,自然对于人,只是一个供人类研究、解剖、实验、开发、利用的对象。在这个博物馆里面,从经验上讲,我只是一个中国小孩,我是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动物的尸体,我感到害怕、疲惫。

中国的文化传统不同,中国历史当然也有对自然进行征服和改造的这一面,但它更是“道法自然”的文明史。中国文明可以说就是敬畏自然的、道法自然的文明。自然对于中国来说,是道之所在,是文明的灵感源泉,是中国人为什么活着不是仅仅为了吃饭之根本意义所在。自然,是中国万事万物之道。中国人不会问什么“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何处去”之类的问题,因为中国的道就在自然之中。

家国作文议论文范文【三】

林则徐曾说:立国望西。意思是站在中华的土地上,远望西洋。

近日,xx将校训中的“家乡情怀,世界眼光”改为“家国情怀,世界眼光”,这更改,在强调爱国情怀的同时,也在提醒广大xx学子由乡及国,拓展视野,立足祖国。“达,则兼济天下。”约是如此。家国情怀,要求我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成才与否,都要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而世界眼光,则要求我们投目世界,目标远大,争创一流。两者互为补充,相互增进。

泱泱中华,历经无数风霜雨雪,几经沉浮却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而今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直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国。这正是无数爱国仁人志士献出心的结果。古有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登岳阳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陆游,疾笔书,北望中原气如山。今有罗阳、航母试验为国捐躯;莫言,追求文学,根植乡土;屠呦呦,探寻青蒿,呕心沥。正是这些仁人志士的心奉献,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才孕育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铸就了中华千年一脉的民族传奇,创造了中华巨龙腾起的民族奇迹。也正是他们的他们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中华人民五千年,使之渗入每个中国人灵魂最深处。

斑斓世界炫彩夺目,风云变幻,机遇与风险并存,唯具有世界眼光,才能与时俱进,引领世界潮流;林则徐,海国图志,打开中国近代化大眼。钱学森,出国深造,为国防现代化装上虎牙。邓小平,改革开放,为经济现代化添加引擎。正是这些伟人的世界眼光引领了中国的发展,为中国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流,也正是这些活流的注入,使得中国在现代化舞台上大放异彩,也正是他们对卓越的追求,塑造了他们。

古人曰:“自古忠义两难全。”今人云:“爱国与追求两难全。”最近,传出李嘉诚撤资大陆,高考状元转籍国外,科研人员大量“外逃”,不禁令人发问:在具有世界眼光。追求卓越的同时,是否还能保持家国情怀?在我看来,两者并不矛盾。爱国情怀,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根。有了根,才能在人世浮沉中保持一份本我,才能在世间磨难中保持本初,在尘世迷茫中保持一份本心。一个有根之人,方能披荆斩棘,直至彼岸。世界眼光是枝叶,只有枝繁叶茂,才能从“世界”吸收养分,壮实自我,进而反馈祖国母亲这片沃土。我相信,举国13亿人的力量,足以撑起一片供中国人民发展的舞台。

扎根祖国,以望世界,成就自我,铸就中华!

家国作文议论文范文【四】

分享如馥郁的鲜花,让人生之路氤氲着芳香;分享如悠扬的歌声,让人生之路充满欢乐;分享如一抹亮丽的色彩,让人生之路异彩纷呈;分享如清新的乐曲,让人生之路洋溢欣喜之情。分享之乐,乐无穷。

分享阳光,大地万物会充满生机;分享雨露,花儿鱼儿会茁壮成长;分享蓝天,鸟儿们在自由翱翔;分享大地,万物生灵生生不息……

分享,多么美好的字眼。一位哲人曾说过:“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会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个思想。”因为分享,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才有更新的观点,理念。还有比分享更快乐的事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农夫经常培育出高品质新品种玉米,每年都会在评比大会上获奖,获奖之后,他总是将这些玉米种子分给周围的农民耕种,。有人不解,前去问他:“你不怕你的邻居得到好种子超过你吗?”他说:“这样的话优质玉米互相传粉,才能保证这类玉米的优良性能,我的玉米才会长得更好。”

是啊,分享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欢乐,还能提高自己的水平,这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

我一向喜欢步行回家,并不因其浪费时间而懊恼,走在路上和几个同学相约同行,彼此分享着今天的乐事,采撷一路的欢歌,分享一路的欢乐,收获满满的快意。

分享之乐,如轻风吹过发梢的惬意,如细雨抚面的舒适,如花开瞬间的灿烂,分享的快乐,并不仅限于对他人,与此同时,自己也可以得到一份快意,学会分享吧,让人生因分享而快乐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