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成熟是什么的作文分论点(这就是成熟的模样作文开头结尾)

成熟是什么的作文分论点(这就是成熟的模样作文开头结尾)

更新时间:2024-06-20 02:59:36
成熟是什么的作文分论点(这就是成熟的模样作文开头结尾)

成熟是什么的作文分论点【一】

人很多,将校门口都堵住了,车也没地方停,我刚找到了204班,铃声就响了。

“哇塞,试卷好简单呀!”不知是哪个男生喊了一声,年轻的.老师严厉目光一扫,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连别人的呼吸声都能听见,威慑真大!

我有些忐忑,但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开始动笔写了起来,出题者主要侧重于选择题,从来没做过这么难的选择题,我冥思苦想,想不出来又跳过了这道题…开始写作文了,题目是“__伴我成长”,我听爸爸的话,先选好题材,构思好如何写,再动笔。我一鼓作气,在20分钟内写完了洋洋洒洒500多字作文,这时时间还有30分钟(总共时间70分钟),我又开始攻克前面那道选择题,可我总觉得有两项都是对的,这可如何是好,我恨不得穿越回昨天,好好复习。可我实在对古文一窍不通,有些字连认都认不得,我只好两个字中选一个,靠运气吧!唉,如果同学在场,肯定说:“我对你无语了。”

这次分班考结束于异常刺耳的铃声之后,我找到父母,滔滔不绝地对他们讲我记得的题目,讨论的不亦乐乎!

考试已经过去,结果终究会出来,不管我考的好与坏,这都成过去。

成熟是什么的作文分论点【二】

宽容待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人生的真谛,你能容人,别人才能容你,这是生活的辩证法则。那么,容人究竟容什么?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容人之长: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相互促进,事业才能发展规律。相反,有的人却十分嫉妒别人的长处,生怕同事和部属超过自己而想方设法进行压制,实际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

容人之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短处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的短处势必难以共事。

容人个性:由于人们的社会出身、经历、文化程度和思想修养各不相同,所以人的性格各异。因此容人从根本上就是要能够接纳各种不同性格的人,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门艺术。从历史上看,许多领袖人物,都是善于团结各种不同性格人的共同工作的典范。

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伟人,多数都能容人之过。

容人之功:别人有功劳,本应该感到高兴,但有的人心胸狭窄,生怕别人功劳大会对自己构成威胁。这些都说明容人之功不易。只有那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胸怀开阔的人才能做到。

成熟是什么的作文分论点【三】

我一直相信,这个宇宙的一切,都是能量守恒的,一切都有代价,只是有的无形,有的有形。有的被世人认可,而有的只能独自承受。

而对于单独个人,有这么一句话。

你想要得到你从未得到的东西,也意味着你要失去你从未失去的来换。

比如彼得帕克遭遇蜘蛛咬变异之后,顶多算个蜘蛛人。之所以成为蜘蛛侠,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超能力,也正是因为自己放过罪犯,却使得叔父丧命这个意外而产生的自省与成熟。

人要变得成熟,有些答案总是永远政治正确的。比如多看书,多琢磨,多接触优秀的人,然后思考,坚持。这是永远正确的说法,但问题是,为什么真正能做到这些的\'人这么少?当然这其中有性格环境的因素,但依然有不少即使意识到却仍然做不到的人,为什么?——因为很多人缺少做这些事情的源动力。

你跟一个胖子说你要减肥了,他也知道要减肥了,可是知道要减肥,跟打从心底想去做,却隔着一片太平洋那么远。

而相反,一个大美女对胖子说,你减肥成功我就跟你在一起,这源动力就能让他立马热沸腾。

所以我们也是一样,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难道不知道对错?

可尽管知道有些事是对的,却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做这些事,因为很多正确的事,并不能使人愉快。更可怕的是,我们害怕即使我们去做了,也许也没有什么结果。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都他妈的太苦了。”——《闻香识女人》

胃动力不足,可以找吗丁啉,对自我改变的源动力不足,怎么找?

我还是喜欢分享一些故事,因为真实的经历中,有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远胜于直接下结论。

一.

小学时代一个同学,原本是个纨绔子弟,生活安逸而富足,性格很差,喜欢打架。五年级那年暑假,他父亲意外身亡,据说是欠了巨额赌债,一时想不开。后来卖掉房子还债,从此家道中落,整个人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认真读书。

他的转变很突然,几乎就是一夜之间,就像换了一个人,不难想象,在那之后的每个夜晚,他的内心如何煎熬隐忍。

很多年后,他已经变得很优秀温和的一个人,他告诉我,失去父亲之后,他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没有了父亲,到底算是什么,看着哭泣的柔弱母亲,他想,还有母亲需要自己守护,所以必须快速成长,去变得坚强,可靠,让母亲放心。

这种例子,很容易走极端,因为一个念想不正,就可能走向邪路。所以故事只是故事,不能当做准则,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表达一个想法。

当一个人打从每个毛细孔里意识到,他不能依靠任何其他人,不能总把希望寄托在外界,只有通过让自己强大才能保护自己和心爱的人,就开始快速成长了。

二.

我一个恩师跟我讲过他弟弟的事,恩师是青海农村人。小时候家里穷,初中时期,弟弟不爱读书,脾气也不好,老想外出打工,跟家里也老闹矛盾。有一个暑假,他在跟家里大吵之后,离家出走了。

家里找了三四天,都绝望了。这时候,他回家了。

一个人,两手空空,风尘仆仆脸色苍白。一言不吭地躲进了房间睡觉。

之后跟我恩师去跟他谈心,才知道他被人骗了去挖煤矿,结果在半道上被人丢下,所有行李都被抢走了。

而那个地方,是片毫无人烟的荒漠地带。他一个人凭着感觉走回家,风餐露宿,饥肠辘辘,夜晚还担心野兽的出没和自己累在荒野里。

半夜醒来,盯着漫天繁星,他的心中瞬时无比平静,之前的那些戾气突然一扫而空,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家人的意义,未来是什么,人生需要怎么样度过等等。虽然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他开始自己学会了反省与思考。

后来我恩师的弟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沉下心来认真看书,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去问我恩师许多人生的思考。真正热爱上了读书与思考。

很多年后,他成了一个高中物理老师。这是他曾经不曾料到的。

如果没有那次意外,没有那次真正安静的夜晚,也许,他就真的游荡在外,成了一个打工的浪子。

生活就是会开一些不经意的玩笑,给你转个弯,绊个道,然后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有些人很幸运发现了,有些人一辈子在无视。然后忆往昔,恨当下。把一切都怪给命运。

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的苏格拉底说的,有这么一句话: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一个不懂省视的人,一辈子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人,看似忙碌,看似辛苦,可能从没成熟过。

三.

斟酌了一下,还是把自己的经历也放上来吧,正是回顾了曾经的自己,颇为感慨人生的变化无常。才会忍不住啰嗦几句,也算是再次自我反省吧。

在许多年之前,我曾经非常喜欢一个女生,完全神魂颠倒那种。但她是个聪明安静的姑娘,嫌我太幼稚,太浮躁,一直没有接受我。我当时以为多读几本晦涩的书,多聊一些高大上的话题,多懂一些历史哲学,女生就会觉得我成熟,有才。熟不知,这样想的自己,才是最幼稚的。

因为我看书的源动力只是为了让女生觉得我成熟,有内涵,我对看书本身还是抗拒,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自己看得头晕眼花不说,看完什么都记不住,只能多摘抄些妙词佳句,多去豆瓣看看别人的总结和书评,来冒充研究过了。(不过至少有了这个源动力,我开始接触很多书籍了。)

在一次聊天中,为了在女孩面前显得博学。我又冒充很懂的样子讲些果壳网看来的科技知识,谁料现场有个理科博士在,轻描淡写把我反驳得体无完肤,恨不得分分钟消失在人间。

后来我就更不想看书了,心想我条件也不差,她爱喜欢不喜欢,干嘛非要按照她要求的来。

于是自己开始在外面莺莺燕燕,灯红酒绿,越加浮躁。

如果那样下去,我只会变成一个越来越讨厌的人,说话轻浮,油嘴滑舌,自鸣得意,脑袋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