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以乐为话题作文 九年级(以乐为主题的作文 初三)

以乐为话题作文 九年级(以乐为主题的作文 初三)

更新时间:2023-11-30 21:14:30
以乐为话题作文 九年级(以乐为主题的作文 初三)

以乐为话题作文 九年级【一】

“哦耶!下节课包汤圆。”我们班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都在聊这个话题。

卢佳烨是我们组的组长,于是我拉住她对她说:“‘汤圆树’,你什么时候结汤圆?”卢佳烨听了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对我说:“待会就结。”我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卢佳烨边笑边说:“我是‘汤圆树‘你又是什么?”我说:“我是一只想吃汤圆的‘考拉’。”结果卢佳烨给了我一个评语——奇葩。

同学们期盼的汤圆课来了,吴老师请来了三位家长,三位家长分别亮相。然后吴老师请三位家长做了示范——先把面团搓成圆的,再用大拇指把粉团捏成小碗状,最后放上馅,再用手把粉团的口子合上,再搓圆,一个完美的汤圆就横空出世了。

我们早就手痒痒了,个个都跃跃欲试。吴老师给我们每人一个粉团,我们学着大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包了起来。我先把粉团搓圆,再把它用大拇指捏成小碗状。李莉对我说:“你看着像什么?”她把一个捏成小碗状的粉团给我看,我看了一下李莉手中的粉团,说:“我实在想不出来。”李莉说:“告诉你吧,答案是——窝窝头。”我仔细看了一下。咦,还真像的。过了一会卢佳烨给我看了一个她做的汤圆,那汤圆已经裂开了,馅都挤了出来。卢佳烨问可怜巴巴地问:“这个汤圆还有救吗?”我看了看打趣地说:“对不起,我建议你找华佗吧!”于是卢佳烨带着她那可怜的汤圆去找吴老师,不一会就回来了,卢佳烨说:“吴老师也说她回天无力了!但不过我决定再做几个完美的。”说完,又乐颠颠地动起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圆圆的'汤圆一个接一个出炉了。不一会儿,大家做的汤圆把盘子里堆得满满的。

汤圆做完就下热汤锅“洗澡”了。一个个圆圆的汤圆一会儿就浮上水面,盛进盆子。我们吃着自己做的汤圆,心里满满的成就感。我细嚼慢咽,有滋有味地品着美味的汤圆,我忽然悟到一个道理:学习也像汤圆,要慢慢包、细细品才好,不可以太心急,不然反而会弄巧成拙。

以乐为话题作文 九年级【二】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然而成都给我的印象犹为深刻,在成都的四季中我最喜爱的就是成都的夏天。

六月临近了,夏天再一次来到人间,在成都炎热的夏天仿佛是专门派来折磨大地的,可是阳光越大,植物就越发蓬勃,好象在与太阳抗争着。每当夏季来临时,成都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休闲!在人民公园里,老人们交谈着自己的往事,喝茶聊天,谈古论今。从他们的微笑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的无比愉快,这就是成都之夏天的闲适。

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则在湖里划船、嬉水,水洒在身上凉爽极了!就仿佛被圣水洗净了一船。不知是为什么,他们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奔放、开心。我猜可能是工作的太久了,可当暑假来临时他们心中压制已久的情感就会毫无保留的释放出来!夏天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年一次的欢乐时光。这就是成都之夏天的欢乐。

而那些还懵懵懂懂的小孩子在小路上跌跌撞撞的走着,好象一点儿也不怕热,精力十足。时不时的就会摔倒,可是每当看到郁郁葱葱的花草就会发出诱人的微笑,然后从地上爬起来。这可能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吧!它可以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从一次次的摔倒中重新爬走来,并找到了勇气与信心。这就是成都之夏天魅力。

其实在夏天来临之时,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的环境。站在马路边,发眼望去,在烈日的照射下,那两排行道树坚实有力的站着,就像我们的解放军叔叔一样在烈日的照射下一动不动。在人们闲适的享受时,他们总会用自己坚挺的体魄为人们进化着空气。所以我们的夏天如此美好,跟他们的辛苦劳动是密不可分的;在烈日的照射下,小草却绿得逼你的眼,炎热时那些顽强的小草就像是竞争对手,阳光越“毒”,小草就越是有冲劲。这就是成都之夏的活力。

成都的夏天像刚毅的士兵在烈日中坚忍不拔,它挺立着;成都的夏天像纯真的小孩子战胜困难毫不犹豫!

我真是高兴!我庆幸我能生活在成都。看着成都之夏是那样美丽,心中煞是愉快。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赞春、咏秋、颂冬,但我要在这里,赞美这美丽的成都之夏。

以乐为话题作文 九年级【三】

夏天你若顶着烈日出门,必须得做好防晒,最好是物理防晒,戴上草帽,穿上防晒衣,或用遮阳伞,我是不太相信防晒霜的,那个毫无用处。如果做不好防晒,那白花花的日光会毫不留情的在你皮肤上留下印记,会被晒红或晒黑。

暑假时节是最闷热的时候,此时寻找一个纳凉的地方是多么的重要。而村后的大堤上是夏季比较好的去处,那里有树荫有微风拂过。午后睡不着午觉时去那里转转也不错。

河堤两旁的杨柳,像在梳洗头发的少女,茂密的长发在风中凌乱。堤两边的野草夹杂着野花正在茂密的生长,威威蕤蕤,一片生机。

河堤下藕池里的莲,大片大片的叶子像是一个个伸开的手掌,你牵着我我牵着你连成了一大片,粉红色的花朵星星点点的点缀在其中,像是一个个享受着阳光的美少女的脸庞,艳丽又端庄,一阵风吹来她们又翩翩起舞。它们是水中美人,亭亭玉立,美丽优雅,一片片绿叶又像是一把把撑起的小伞,它们不怕这烈日,充沛的阳光让他们汲取了更多的养分,水下白嫩的莲藕正在努力增肥,它必须在中秋节时长成粗壮的手臂。

池塘边的芦苇举着长剑般的叶子,修长的身姿有疏有密的在那里。这些不起眼的芦苇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发达的根系可以在贫瘠的土地里顽强繁衍,路边的道沟里,小河边,地头上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他们在夏天疯狂生长,虽然它们没有让人们喜爱的果实,但是仍然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存在。

池塘周围是一片玉米田,玉米苗有一米高了,粗壮的身形成了一排排,像士兵一样英姿飒爽。微风吹过,玉米叶子此起彼伏,像大海中的浪花。他们生长在肥沃的泥土中,有着优良的自然条件,所以他们挺着胸膛,显得特别自信。

玉米脚边的野菜也蹭着养分疯长着,趴在地上的马齿笕,长着细细的小圆饼般的油嫩叶子,在叶与叶之间,鼓出黄色的小花苞来。这是马齿笕最肥美的时候,拔一把回家,是一盘爽口小菜。

曲曲菜也长的很高,锯齿般的叶子厚实肥大,细细的高高的嫩绿的茎,顶着一个黄色的小花朵。

还有一些杂草,长着尖尖的叶子,细细的茎,一簇簇的、绿油油的稚嫩而茂盛。

这些旺盛的生命,努力向天生长的劲头,委实令人观之而生心激昂之气。

以乐为话题作文 九年级【四】

今年,在那鲜花烂漫的春天,我又重游了大粮山。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怎能不使我向往呢?

从远处仰视大粮山,是一片片翠绿的树林与蔚蓝的天空交织成的一幅壮丽的图画。我们走到大粮山广场,只见广场东西各有一座古建筑,建筑前有一个喷泉池。广场中央有一个大鼎,前面写着“和谐鼎”三个字,鼎两旁各有一根盘龙柱,柱上的龙刻得栩栩如生。

广场前面有许多依山而建的台阶,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个呢!顺着台阶向上爬,便到了一个平台上,可以看到一尊巨大的红色廉颇像,高达两米半呢!只见他神态庄重,手握一把将军刀,显得威风凛凛。像后有一些赞美他的诗。我站在平台边上俯视下方,只见整个高平城尽收眼底,一座座楼房变小了,一辆辆汽车小得像小甲虫似的,连米山水库也变成了一泓清水。

再往前走便可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进门可以看到两位风云人物,他们手持擒妖法宝,面目狰狞可怕。前面就是廉颇庙了,到了庙门前便可看到一尊廉颇彩塑,只见他凝视远方,似乎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又像在考虑如何突破秦兵的包围圈。在他的旁边还有四尊士兵像,他们紧握手中的铜戈,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

在半山腰还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大粮山环山文化长廊,由几十根圆木红漆柱子撑着,廊顶还有一幅幅精美的画,似乎在讲述着一个故事。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向西边沉了,天空中的片片浮云成为美丽的晚霞。此刻大粮美景已尽收眼底。望着大粮山,我在心里说,再见了,大粮山,你会变得更美,等我们这一代儿童长大之后,一定会把家乡、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以乐为话题作文 九年级【五】

随着荷叶的青翠欲滴,树荫下的点点碎影,夏天来了。

在夏天,热和绿才是整个季节的主旋律。在大地,热浪就像被挥毫泼墨般撒在上面,无一不散发着夏天独有的气息。就连在游人避暑的树荫下,也丝毫感觉不到凉爽。蝉,在枝头鸣叫,宣告着夏日的来临;青蛙,在荷叶上唱歌,唱着独属夏天的音色。栀子花的清香,轻轻地萦绕着世间万物,仿佛一位纯洁的少年,用自己的方式给他的世界降温。在夏天,所有的鹅黄都被墨绿和翠绿取代。万物全都散发着生机。银杏,变得坚韧;杨柳,不再柔弱;荷叶从池水中钻出来,已是铜绿的颜色,却更显得挺拔,在暖风中摇曳。

熏风吹过夏的池塘,水面随即漾起涟漪。荷叶轻轻摇晃,水珠碎成一朵一朵的,轻轻地滚到池塘里,又与池水融为一体。鱼儿在水中嬉戏,你追我赶,好不活泼热闹。荷花在池中开得正艳,红中透白,宛如羞涩的姑娘,悄悄地把俏脸遮起。檐角的风铃轻轻摇晃着,合欢花的小扇子撑开了,引来了蜂围蝶阵,开心地笑着。

暴雨,如约定般到来。夏天的雨没有了春雨的缠绵多情,也没有秋雨的丝丝愁绪,听的人也就没有了缠绵的情愫与愁苦的思念,有的仿佛仅仅是听雨的享受。雨,下得畅快,下得潇洒,脱离了人世,自然也没有任何顾忌。风迎面吹来,带走了一天的烦闷,夏天的雨,竟比春天的还要好。突然,雨猛地停了,就像汽车猛地刹车,使人猝不及防。天气再次放晴,彩虹高高地挂在天上,空气中轻轻地飘浮着泥土的芳香。

太阳收起自己华丽的裙摆,留下了点点繁星。仲夏夜是一年中最为美丽的夜晚。夏天白日的炎热,在夜晚的微风下一扫而光,只剩下淡淡的花香,充斥着整片大地。纺织娘吱吱地叫了起来,伴随着蟋蟀嚯嚯的叫声与呱呱的蛙鸣,开始演奏夏天的乐章。茫茫星空,就像一大片纱布,洒满了珍珠,一闪一闪地发着微弱却自豪的光。这篇纱布并非纯黑色,反而在黑色中透出一种无垠的深蓝,一直延伸着通向远方。整片纱布上,月亮最为耀眼。月华温柔地笼罩着大地,在房屋后投下一片阴影。

流光易逝,树下,已然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