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原来我很好的作文带有小标题(原来我也很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

原来我很好的作文带有小标题(原来我也很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

更新时间:2023-11-07 22:55:45
原来我很好的作文带有小标题(原来我也很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

原来我很好的作文带有小标题【一】

一提到童年趣事,我就想起小妹一岁多时做的傻事。

我们这“粑粑”和“爸爸”同音。正因为这样,小妹犯傻啦!

那天早晨,小妹结结巴巴地对奶奶说:今天……吃……?”

奶奶想了许久,才答道:“吃粑粑!”

此时,小妹的表情甚是惊讶。她虽然不会说完整的句子,可表情还是很熟练的。

一会儿,小妹又对我说:“………刀……刀……”

我疑惑不解,仍站在原地不动。随后,小妹拉着我的手走到菜刀面前,用她那嫩嫩的小手指着。我想她应该是想要菜刀吧!就连忙拿了把玩具小刀给她。否则,她准哭闹不止。虽然,她看见过爷爷奶奶用菜刀,可分不清哪是真刀哪是假刀。

拿到刀后,小妹慢慢地走了起来。那样子真像只滑稽的企鹅。我紧紧地跟在她后面,生怕她出点什么事!不知不觉中竟来到了二楼,小妹轻轻地推开门,我看见爸爸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隐约听见,小妹咿咿呀呀地说:“吃……爸……长……老!”我被这句不完整的话带入了沉思。我思考片刻,终于想出了答案。我想她应该是想说:吃唐僧肉长生不老吧!暑假的时候,我经常带她看西游记。可为什么说爸爸呢!

莫非,她误解了奶奶的话!我回过神来,正看见小妹踮着脚,那把小刀正朝爸爸的耳朵慢慢地伸去。

爸爸低头看,小妹正在朝他的耳朵进攻。就说:“你在干嘛呢!”

我顿时大笑起来,爸爸和小妹都不知怎么回事。这时,小妹又做了个表情,她做的表情还从未让我失望过,哈哈哈!

等小妹记事时,我一定要向她好好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原来我很好的作文带有小标题【二】

“要发考试卷了,要发考试卷了”。班长大声喊:“第一节就要发考试卷子了。”班长刚说完话,我的心就碰碰碰的跳着,心想:呀!如果第二单元我考的不理想,那该怎么向妈妈交代,哎!

上课了,老师把卷子发了下来,发了好长时间才发到我。我先看了一下分数,啊!才考了68分,考得太差了,吕老师说:“这次考得太差了,最差的才是30多分,90分以上的才7、8个。”

吕老师先让我们看看自己错到哪了,会的订正一下,如果有不会的老师给我们讲一讲。

老师开始讲了,同学们认真的听着,我却想着:下次我一定考一个好成绩,让爸爸妈妈开心。放学回家,妈妈对我说:“这会考得不好,下次一定要努力。”

考试是对每一阶段的测验,有一句话说得好: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注定失败。也就是说不管下次考得好还是不好,但是我努力了,我也就成功了。

原来我很好的作文带有小标题【三】

在我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事,就像大海里的小鱼、沙滩上的贝壳、天上的繁星那么多。但有一件事最令我难忘,是什么事呢?就让我敞开记忆的大门,一起去看一看吧!

那是在一年前的某一天,我独自走在大街上。突然,一辆电动车疾驰而过,接着一位老奶奶就倒在了地上,那辆电动车没有停下,反而加速逃走了。老奶奶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却没有一个人去扶她,当然,也包括我在内。过了一会儿,一位陌生男子过来了,要去扶老奶奶,却被一个人用手拦住了。那个人小声对他说:“我劝你别去扶她,小心被赖上。”那位男子没有理他,毅然去扶老奶奶,他把老奶奶送到了医院。

事后,我很自责我为什么没有去扶老奶奶,我下定决心以后也要乐于助人。

我们的这个社会不正需要乐于助人的人么?

原来我很好的作文带有小标题【四】

“簌簌”、“簌簌”。听,这是秋叶落下的声音。我从中听到的不是秋叶那短暂的人生,不是秋叶哀怨的呻吟,而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秋叶说:“愿我成为下一代的养料!”是啊,秋叶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你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冬枝说

残冬,树木的叶子掉光了,一棵树的残枝在寒风中呻吟。它的枝伸向远方,它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是的,它正等待着春风的到来,它正准备孕育下一代的叶、花、果。

冬枝说:“希望用我的爱,能换来叶繁枝茂。”冬枝,令我肃然起敬,也使我明白了父亲那期盼的眼神。

春夏秋冬,大自然在此中循环。自然并非能说话。但我用我的情,听到了自然的音。自然之音,深深启发着我。

原来我很好的作文带有小标题【五】

她有点胖,小脸蛋圆又圆的,但是她看上去总有一种可爱的乐于助人的样子,她很友善,也很可爱,我们在一起学习,一起看书,一起游戏,一起运动还一起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把所有的一切都倾吐给对方。

我们俩的关系超级好,就像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好姐妹一样。我们俩还特别的像。不管是兴趣还是思想,我们都喜欢画画还有舞蹈,我们两个在一起总有很多的共同话题,所以爸爸妈妈都知道我们的感情会特别好。

有一次放学,天空中飘起了小雨,转而变大了。我当时没有带伞非常难过,因为早上妈妈让我带伞我却没有带伞,看见别的小孩都有家长接送心中有点堵。这个时候我的朋友突然过来,叫住了我的名字,我一回头看见她撑着伞说,我们一起走吧。

我当时内心特别的纠结,心里满满都是感激。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到她,他们一家人去了别的城市了,她走得时候没有来找我,只是在我的桌子上留了一张纸条大概就写了我们还是好朋友希望以后还能在一起玩之类的。

她是我最难忘的好朋友,希望她在别的城市也能过得很好,我很想她。

原来我很好的作文带有小标题【六】

在这三年之后的重逢里,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

媒体的宠儿,北川中学的学生郑海洋,全国知名人物,在灾难后成为了汶川精神的代名词。坚强、执着、阳光……对这个因地震而失去双腿的男孩,媒体毫不吝惜溢美之辞。他成为震后重建过程中树立的无数典型中最突出的一个。但当人问起他对今后的计划时,他回答:“上某某体育学院”,再问为什么,他干脆地回答:“因为学校的某某书记对我最好了,老来看我,她答应让我上她们大学。”从他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来看,好像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现在,郑海洋也许正忙着出席各省市的.好心人、慈善家和爱心团体组织的慰问演出,忙着向镜头展现他最阳光的笑容。那时候电视机前的人们可以热泪盈眶:真好啊,你看,汶川的人还有重建生活的勇气和希望,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正是这些好心人们,三年前在博大的同情心的驱使下,踏上了汶川的土地。也正是这些好心人们,三年后在博大的同情心和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又一次踏上了汶川的土地。仅以北川中学为例,作为一所震后不久就复课的中学,现在平均一周就要接待一到两批远方的来客。这不禁使人怀疑:北川中学是震后不久就复课的,还是直至今日都没有正式复课?从郑海洋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北川中学——不能说所有人,但至少是一批人——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消极避退的精神状态,而这种精神状态恰恰就来源于好心人们过于泛滥的无私的帮助,这些持续三年并且愈演愈烈的的帮助为他们的逃避现实提供了理由。这就表明,汶川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仍只是一个趋势。但在北川中学这个微缩的窗口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个变化已经在某些人身上凸显。

汶川变散了。这就像一个久病的人,刚开始时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要吃很多药,勤加锻炼,争取快速恢复机体的功能。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病有了起色,医生却仍不减药量,人就慢慢松懈了,对药物的依赖增强,也不经常锻炼了。久而久之,急性病变成慢性病,虽不危及生命,却给生活带来不便。这时有的医生往往会直接断药,人无药可依赖,刺激自身的免疫系统,往往反而好得快。

汶川变散了。在刚震后形势严峻时汶川人众志成城,巨大的悲痛和求生的意念汇成一股强大的内驱力,鞭策着人们去救援伤者、建设家园。当好心人们、慈善家们和爱心团体们反应过来,积极捐款捐物的时候,这股强大的外力的的确确推动了汶川建设的发展。但现在,三年后,我们看到汶川的一切都将步入正轨的时候,这股外力仍没有消失,而是由推力变成了阻力,它强烈地干扰了汶川人建设家园的内驱力。从郑海洋身上我们就能看到,这个外力使得汶川人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多少遭到了削弱。众志成城地朝一个方向使劲的汶川不见了,出现了一个不屈不挠的精神文明典型汶川,出现了一个研究灾后心理阴影的心理学家们的实验室汶川,出现了一个好心人们展现自己博爱精神的舞台汶川,出现了一个带着阳光般的微笑接待慈善家和爱心团体的招待所汶川。这里成了一个倾倒爱心的垃圾场。一些人千里迢迢走到这来,做忧虑状、做沉痛状、做饱含热泪同情状,于是捐款捐物慰问演出,当然看到“汶川很好”,做感动状、做放心状、做长舒一口气状,点着头,微微笑着,背着手踱着步子,回家去了,感到又对祖国和人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不是被言论的潮流所裹挟,被所谓的“爱心”蒙蔽了双眼,就是以救灾为噱头,其实别有用心。

三年之后的汶川,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我们的目光也应穿透歌功颂德的言论,看到事件背后悄悄衍生的汶川问题。在媒体报道的浸泡中,在蜂拥而至的好心人们的簇拥下,汶川是永远谈不到建设的。我们要说,三年后的汶川很好,我们可以放手了。当某一年的五月十二号,没有人再提“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没有人再去汶川慰问演出,没有人再捐款捐物的时候,我们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汶川的人终于可以重建家园了。

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