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做一个伯乐作文(我心目中的伯乐作文)

做一个伯乐作文(我心目中的伯乐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9 09:42:09
做一个伯乐作文(我心目中的伯乐作文)

做一个伯乐作文【一】

其实,生活中再多的痛苦,总会过去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关键是要看你是否拥有大度的胸怀。戴维是位著名的英国化学家,正是他发现了年轻订书匠法拉第在化学研究上的潜能,并将其精心培育成才,才使得法拉第名声大振。但此后戴维却处处贬低法拉第,身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戴维竟然极力反对法拉第加入皇家学会,而且是唯一个投反对票的人。由赏识和培养人才,转而处处限制和妨碍人才,这种效应在心理学上被称做“戴维效应”。戴维的问题出在哪里?不在于他的科学知识和素养,而出在他的胸怀上,他没有一个宽容大度和兼容并蓄的胸怀,科学上他是大家,胸怀上他却是小肚鸡肠,导致他后半辈子总是生活在“痛苦”之中。

《菜根谭》一语中的:“量宽禄厚、器小福薄。”就是说心胸宽广的人不会因为小事而影响自己的情绪,而心胸狭窄之人,常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并因此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志在泉林,胸怀廊庙”,心胸宽广者,立身高、志向远;心胸狭窄者,顾眼前、无大志。尽管前者在实现其志向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造成暂时的心理不快,但每一次挫折的克服都是向远大目标的接近,都能体验到一种相对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励其更加努力。世上万物,原本就不会有绝对的益,也不会有绝对的害,不能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懂得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从古到今,凡是成功的人士,无不开放为怀、目光高远,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因为他们深知这样一个道理: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之道,而长期爱抱怨的人,只会使自己的目标偏离前进的方向。英国伟大诗人弥尔顿最杰出的诗作是在他双目失明后完成的,德国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最杰出的乐章是在他丧失听力以后创作的,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也是个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这被称为世界文化史上三大怪杰的人,居然一个是瞎子,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巴!他们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颗平常的心,不计较利害得失,他们坚信命运向来是公正的,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到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到的,有的失是不应失去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你在这方面失去了,你就会在另一方面得到补偿。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坦然面对得失。得之,不要大喜,不可贪得无厌;失之,切勿大悲,不可失去精神。其根本一条是自己能正确地看待得失,时常提醒自己,无论得到了什么,得到之后都有可能失去,让自己得到时懂得加倍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至于无所适从,我们所能做、所应做的只是在“得到”时珍惜它。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然后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不触及生命意义的'东西,求得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需、最纯粹的本真,以让自己在失去什么的同时得到比失去更多的财富。因为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人,是不能什么都占为己有的,特别是不该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懂得“放弃”终将自寻烦恼。

法国文学大师雨果有诗云:“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拥有宽阔胸怀的人,才能包容人世间所有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只有放开自己的胸怀,人活一世才会快乐。当你感觉命运对你不公的时候,当你慨叹世态炎凉的时候,当你对生活感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你在工作中感到烦恼不顺的时候,你就要不断地放开自己的胸怀。

在宽广的胸怀里,一切不快和痛苦都将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在宽广的胸怀里,一切烦恼也将迎刃而解;在宽广的胸怀里,你的心灵最终会不由自主地充满阳光而使你感觉到温馨。“临喜临怒见涵养,群行群止见品格;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拥有宽阔的胸怀,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做一个伯乐作文【二】

幸福箴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与物质无关,与地位无关,与别人无关。把浮躁和虚荣逐出内心,把阳光和雨露迎进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职责,幸福就在你身边。

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权利,但幸福并不是天上掉馅饼,也不是牛顿苹果树上的苹果,不偏不倚地恰恰落在你的头上。幸福要去追寻、去争取、去感悟、去经营,才能得到。

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每一个简单的细节中,只要你有一颗灵动、敏锐而又细腻、柔软的心去感受它、捕捉它。曾几何时,职称、论文、薪水、地位、房子、车子……这些枷锁将我们缠绕,我们在为自己漫无目的的忙碌而迷茫,为照顾孩子、工作分身乏术而抱怨,“幸福”在生活、工作等琐碎小事中磨得再不似从前。

读了华阳老师的《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使我获益匪浅。这本书针对教师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众多案例和深入的剖析,从修身、修心、修业三方面解析了教师的幸福人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戒骄戒躁,不再攀比,放松心情,努力工作,乐在其中,幸福就在你身边。

这本书告诉我:阳光心态成就教师的幸福;有爱才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淡泊名利执著于理想之园……它让我知道:孩子的世界,他做主,孩子的心灵,我们呵护,孩子的未来,随他去;“改造世界”,从三尺讲台做起……它还让我去寻觅:“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优等生”的内心世界以及默默无闻的“中等生”的心声。

“再高的职称抵不住学生的笑颜”这一章节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一个老师不能因自己的职称和学术研究而忽视学生,而是要用心教导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关爱和热情是无价的。培养学生是教育中的根本,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没有学生的传承,他的学术生命和精神追求很难继续。所以,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越的教育环境,是老师们至高无上的职责,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

这本书让我明白,幸福可能仅仅是平凡没有一点波澜的生活;幸福可能仅仅是工作中小小的改进与变化;更可能仅是至亲好友一句鼓励的话。全书按修心、修身、修业顺序讲述小故事,大道理。作者用心良苦。其实作为一名幸福的教师,首先修好心,修好身,才能修好业。三者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幸福”是一种感受,再多不幸只要你善于发现都可以变成幸福。更多时候交流让人变得快乐。当我们感觉不公平时,只要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就是幸福的。当你用细心、耐心对待工作中的人和事,你就是一名快乐的、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