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关于劳动的1200字作文

关于劳动的12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30 02:21:31
关于劳动的1200字作文

关于劳动的1200字作文【一】

劳动的成长就像一部史诗,记录人类成长的历史,闪烁着先辈的智慧和征服自然的意志;劳动的结果就像一首赞歌,谱写人类进步的乐章,歌颂着先辈的勤劳和勇往直前的美德。秉承先辈的意志和美德,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劳动本身就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去提倡、去赞美、去歌颂。因为,劳动者最美,劳动最光荣。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假如结束了劳动,不要说一年,就是几个礼拜也要消亡。

米尔说,所有现存的东西都是劳动创造的果实。

是的,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人类的祖先就是因为学会使用了劳动工具,才会蜕变成为今天社会秩序的主宰;是的,没有劳动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中华民族正是通过日织月累的劳动积累,才让“嫦娥”上了天,才让“蛟龙”下了海,才能洗刷近代外敌入侵的百年耻辱,才能在也门撤侨当中从容自如。荣光,伴随劳动而容光焕发,光荣,劳动当之无愧。

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我们都认为他最美、最真、最光荣。而糟蹋劳动成果、鄙视劳动行为、给劳动划上“三、六、九等”贵贱,甚至“坐吃山空”、“好吃懒做”、“不劳而获”都是可耻的。

没有辛勤的春播,就没有丰硕的秋收,这是自然规律,不可违抗。读书也是一种劳动,一种不断积累知识和技巧,让自己不断变强变大将来能够为社会进步作出更多贡献的脑力劳动。只要你今天付出汗水,明天走上社会你就能收获更多成果。如果你今天浪费光阴、虚度年华,明天你只能收获“竹篮打水一场空”,唯有“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如果你什么都不种,当你真正步入“寒冬腊月”的年纪,唯有饿。

没有一砖一瓦的堆积,何来高楼大厦的仰视,这是生活常识,需要认清。劳动创造的价值也许随着生活的结构会有大小之分,但劳动本身没有贵贱之分,所以对劳动,我们无须敬畏,而对所有劳动者,我们都要敬爱。试想,“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我们要敬爱农民伯伯;没有清洁工日夜打扫,何来城市干净整洁,我们要敬爱环卫工作者;没有老师教会你的一笔一划,又何来你们将来的“清华北大”,等等。既然内心要敬爱,就要在行动上珍惜,不要糟蹋粮食、破坏环境卫生、上课一心二用,毕竟,他们的劳动是光荣的,他们的汗水需要更漂亮的“开花结果”来肯定。

没有参与社会劳动,你终将退化,甚至被淘汰,这是历史教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参与社会的劳动改造,怎么能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不适应,又何谈光荣地“为人民服务”。记得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古时有一个年轻人,从小不学无术,深得父母溺爱,直至成年,生活还不能自理。有一次,父母需要出远门,怕他独自在家饿,于是在他脖子上挂了一圈面饼,但是最后他饿了。父母回来一看,原来他把挂在脖子前面的吃了,而后面的他吃不到。这就是一个从来没有劳动经验的人的结果。在我们的学校,也有些同学家境比较好,在家里也视为掌上明珠,但我希望你们还是要积极参加劳动,在劳动中锻炼自己,唯有自己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鸠占鹊巢”说的是不劳而获的故事,被大家唾弃,是个贬义词。“好逸恶劳”说的是贪图享受,鄙夷劳动的意思,被大家不耻,也是贬义词。既然我们对于这种行为有如此明确的认识和感情色彩,我们坐在教室里,就不要玩手机,挥霍父母的汗;我们走在大街上,就不要乱丢垃圾,糟蹋他人的劳动成果。相反,劳动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也是光荣的,我们要刻苦耕耘自己的书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享受我们自己的劳动和收获。

总之,我劳动,我光荣;我尊重劳动,我拥戴光荣;我努力劳动,我就收获光荣。今天,我们站在历史巨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我们骄傲。这种骄傲的荣光,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继续传承,这种光荣也必将激励我们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更加自爱、自重、自律、自我奋发向上。

关于劳动的1200字作文【二】

一年一度秋风劲。当秋风萧瑟、衰草凝绿的时候,又到了清理树沟杂草,参加一年里算是惟一的一次集体劳动的日子。单位“占领”的树沟很长,杂草浓密。干活的人到也召集了不少。只是我们办公室的人员,每到这个时候,总显得很少:总共14个人中,出差的,有事的,占去了五六个,让人一想就不舒服。往年也是,不是你开会,就是他不来。领导也讲不出什么来,恐怕,他心里的不满只能压在底下,不便表达出来的。

割草的活对我这个农民出身的中年人来说,也算是陌生的了。大部分树沟边茂盛的冰草,既软又厚地葡伏在地表,新镰刀锋利的刃子也难以拿得下它;还有不少地方夹杂着骆驼刺、苍耳棵子的地方,则让你不小心就被扎上一下,要小心地摘半天才能拔除了。虽然好些年前我有过割麦子的经验,但在这里却一点也没用。至于多数年轻的生长于城里的年轻人,他们对于镰刀割草就完全是新鲜的尝试,割上几下子就进入了讨厌的胳膊酸困手拿不住镰刀的时期。劳力劳动毕竟不同于脑力劳动,没有基本磨炼,没有一定技能,没有相当体力,就只能望而兴叹。因此,对于不少小年轻的“放点油把它们一把火烧了”的幻想,对于他们割几下就立起身来的举止,我也是比较理解的。

然而,约摸5个小时的体力劳动,还是让人能看出每个人对待困难与出力流汗的态度。除了我们这些中年“老人”,绝大多数年轻人面对的都是同一个情况:不会干,蛮吃力。然而,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总是能让别人感动。他们不太会干,但他们不猾、不躲,努力地迎上去,一点点地割,累了坚持着。特别是一些女同志,既耐心,又吃苦的精神远远超过一些看上去身强力壮的男人。而另外一些人总会让人在心里生出鄙夷。他们处处表现得比别人“聪明”,他们说得比做得多,站着看得比干得多,他们年轻却怕出力流汗,他们不干活又想让别人以为他们也没闲着。割草的几小时,时间虽短,却一样地检测出一个人的基本品行基本素质。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是秕糠在哪儿都会被风吹跑。人啊,不见得谁比谁聪明多少,而在于谁能比谁更实在多少,更扎实地干了多少。

体力劳动中有些人避之不及,有些人聪明到家的现象,我想这不简单是一些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现象。鄙视体力劳动的主要原因,是体力劳动的价值太小,是体力劳动者大多地位卑微、处于社会的底层,还有,体力劳动的主要代表就是农民工和农民。以当下农民农村的地位,以普通体力劳动者的价值来判断,没有几个人能够向往。更深层次的原因,则还是做事做人的原则态度。凡是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人,没有几个会鄙视别人,也没有几个人会看不起哪怕是一个清洁工,一个满身汗气的农民工。只有哪些做人方面就有缺陷的人,才把人分得好多层次,一样人一种态度,一样人面前一种作派。人与人的不同,大体也就体现在一个个小事上;人比人的高度,也就在几分态度之中。

用劳动汗水来洗刷我们的灵魂,道理就在于它能检验我们的心灵,检测我们的人生态度,考验我们的能力与风骨。一年一次的劳动,总会让人有点儿新的思想新的启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是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的。

劳动啊劳动,这创造世界的基本活动对于人类太重要了,对于今天我们养尊处优的日子里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太重要了。

关于劳动的1200字作文【三】

在泥土里书写人生,身上沾满泥土,那是生活的荣誉,那是一种生活的美!——题记

没有汗水,浇灌不出鲜艳的花朵,没有勤劳,不能够收获丰硕的果实。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千古不变的真理告诉我们:美好的未来,需要脚踏实地地劳动。对于中学生来说,劳动,是使他们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又到了每周四的“大扫除日”,同学们各自分好工,挽起袖子,拿着工具,开始各自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起来。远远望去,胜似“春耕”的景象,好不繁忙。

只见男同学们趴在地上,拿着刷子在地面上来回摩擦,有的站在板凳上,用帕子使劲地擦着玻璃,原本那布满灰尘的玻璃转眼就变得亮洁如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汗水滴落在玻璃板上时,似乎也随着那阳光变得灿烂。

女同学们拿着帕子在柜子、栏杆上擦着,她们小心翼翼地将帕子上的灰尘洗去,和着那泡沫一起,让帕子从黑变白。她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尽管额头上有些许汗珠不自觉地挂在脸上,但劳动的快乐使她们的汗水也变得更有价值。

看吧,原本懒惰的“元老”级的.同学也拿起了扫帚,自觉地跟着大家一起劳动起来,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劳动,在劳动中收获喜悦。

这不禁使我联想到了如今五月时节正在农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们,在日光的曝晒下,那一张张黝黑的脸上难以掩饰的幸福,那一棵棵幼苗就象征了农民们这一年的希望,因为播种,才会快乐;因为充满希望,才会满足。他们期待着今年秋季的收成,盼望着大把大把的稻米。

难道这不像是我们吗?我们劳动,使教室变得更加整洁;我们劳动,使自己的成绩一点点地上升;我们劳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劳动造就英才,这句话的确不假。不爱劳动的人,终究会养成“忙中偷懒”的坏习惯;不爱劳动的人,终究会使生活变得不那么顺畅,因为有了劳动,世界才会如此美丽。

在泥土里进化人生,双手沾满泥土,那是向上的心态,那是一种生活的爱!

关于劳动的1200字作文【四】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广而告之》的节目:有一个约十四五岁的男孩,早晨起来被子从来不叠,衣服从来不洗,出去玩够了,回家张口便吃,吃完往沙发上一倒,听着音乐看书,真可谓悠哉乐哉。而他的父母呢?洗碗、扫地……屏幕上的八个字做了最好的总结:“保姆妈妈,少爷儿子。”这反映了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学生不做家务活了。那么,学生到底要不要做家务劳动呢?有的家长、学生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学生不用做家务活。这样的家长,生怕学生因做家务活分散了精力,影响学习。所以,家长不让学生做,学生自己也心安理得地不做,甚至连小手绢也由家长洗。

这样的学生,即使学习再好,也只能是“高分低能儿”。老师曾给我们读过一则新闻:一个研究生出国不到一年就了。究其原因才知道,他自幼受奶奶宠爱,一点家务活也不做。上大学后,臭袜子、臭鞋、脏衣服一包一包捎回家让奶奶洗。父母因他学习成绩好,也不责备他。结果出国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又无人照料,不合群,就这样孤独地了。多么可悲!

活生生的事实表明,那种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好,不需做家务活的看法是错误的。这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害无益的。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让学生多做家务劳动就好。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笨,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学习上差不多就得了。因此让学生干大量的家务活,有的甚至以赚钱为主,学习为辅。这样一来,孩子分散精力过多,势必影响学习。而成绩愈下降,家长愈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愈将家务活大量地推给孩子,造成恶性循环。这样下去,只能给社会增加“废品”,于人于已于社会全不利。

我以为,学生适当地从事一些家务劳动是有益的。一是可以“劳其筋骨”,学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本领;二是可以减轻父母以及家庭的负担,造成和谐美满的家庭气氛;至于第三,做点饭,洗洗衣服,美化美化环境,不仅可以调节调节紧张的大脑,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呢。

我希望全社会的人都重视这个问题,让学生做适量的家务活,健康地成长。千万不要给社会培养“废品”和“高分低能儿”!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