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我的十二岁女儿作文(女儿成长的经历作文)

我的十二岁女儿作文(女儿成长的经历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7 04:43:35
我的十二岁女儿作文(女儿成长的经历作文)

我的十二岁女儿作文【一】

假期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望了爷爷奶奶,我已经有半年没有见过他们了,好想念他们呀。在爷爷奶奶身边,我就像个高高在上的小公主,照妈妈的话就是称王称霸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但是他们从不会忘记我爱吃的每一样实物。每一次他们都会准备我最爱吃的菜。爷爷奶奶,我爱你们!

假期的第二天,我什么都没有干,只是呆在家里做老师布置的作业,终于把作业做完了,剩下五天我就可以玩儿啦!

终于在假期的第三天,妈妈带我去了恒毅攀岩馆,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攀岩了。这一次,我要挑战一个新的难度。但是心里却没有底。于是我采纳妈妈的.建议,先观察别人是怎么攀爬的,看看他们失败在哪里,成功在哪里,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然后我就开始尝试了,没想到,真的爬上去了。攀岩真好玩,我爱攀岩。

接下来的四天可是苦了我了。每天一早,我就被妈妈从床上拖起来,让我跟她一起到体育馆去跑步,要跑三千米呢!跑完步回到家里,我以为可以放松了,可是妈妈又拿出家庭作业让我做。我翻了翻白眼,差点没有晕过去,那么多作业,怎么做的完?但是没办法,只能拿起笔开始做。虽然做作业很枯燥,但这四天,我确实在学习上有了点进步。

这就是我的七天长假,没有旅行,也没有惊喜,但是每一天都有收获。

我的十二岁女儿作文【二】

《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写给青年朋友的信件。这十二封信以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就谁都是受信人,谁都可一读这十二封信。任时光流淌,时代变迁,翻看起这尘封的信件,悠然亲切,感慨万千。

当今的社会虽不再是动荡的社会,却已然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城市里,仰视着的天,快被高楼覆盖;夜晚的星空,已然可以彻夜通明。我们忙碌,或许因为不想面对空闲下来的独处;我们害怕黑暗,或许因为不想坦然面对内心遗留的角落。倘若如此,我们即便不忙也会试图让自己不知所措地忙碌起来,我们即便有时间读书也会没有读书的心境。朱先生的十二封信向每一个青年娓娓道来,细细阐述。在百忙之中,在尘市喧嚷中,我们偶然间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变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

十二封信的第一封便是《谈读书》。朱先生细心为青年讲述,再忙之时,也不应忘了读书。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席不暇暖,平生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只要看孙先生写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便知孙先生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

青年人读书不可仅限于课本,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籍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关于读书方法,朱先生最后提到。“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采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谈动》与《谈静》分别从两个视角审视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

“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歌德少时因失恋而想不开,幸而他的文机动了,埋头两礼拜著成一部《维特之烦恼》,书成了,他的气也泄了。故而朱先生谈动,旨在劝说青年人顺从自然本性,劝导有困惑苦闷的青年多走走,多动动,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至于静,朱先生妙语连珠,旁征博引。“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目送飘鸿,手挥五妶。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倚仗柴门外,卧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些字里行间,你便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静的景象。懂得静的人,人生亦会更加丰满。

又翻过几页,沉浸于先生的文字之中。《谈多元宇宙》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封信,先生的见解让我豁然开朗。以前我只是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却不知这些见解和看法矛盾冲突的时候,领域内所坚持的那一群人与另一领域人的不解,既不是彼此的问题,而是彼此应该坚持自己的信条,才能维护领域内世界的完整性。

科学的宇宙在很大程度上会挑战道德的宇宙,这并非说科学不道德。而是,当科学的宇宙,有时和道德的宇宙相抵触的时候,科学家更在乎真理,而非社会信条。哥白尼的地动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他们在教会眼里都是不道德的,因为其直接辩驳和动摇了宗教与道德信条。两个世界既不是无法理解对方,而是不得不坚持自己世界的真谛,唯有这样世界才是成立的。道德的宇宙依旧有强大的力量,依旧有科学无法替代的作用。科学的宇宙同样而是如此。

有一个故事也是如此:有一天,一个中国人,一个印度人和一位美国人游历,走到一个大瀑布面前,三人都看得发呆,中国人说,“自然真是美丽!”印度人说“在这种地方才见到神的力量!”美国人说:“可惜诺大的水力都空费了。”我们需要看到彼此看到的价值,而不是彼此争执,我们需要感受到彼此能够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彼此排斥。人与人的见解如此,一个领域与另一个领域,一种文明与另一种文明也是如此。

风吹过几页,来到情与理的篇章——《谈情与理》。两者固然都很重要,先生特别强调了情的意义。“如果纯任理智,则美术对于生活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音乐只是空气的震动,图画只是涂着的纸,文学只是串联起来的字。”“因为离开情感,自然没有神奇,而冥想灵通全是迷信。如果纯任理智,则爱对于人生也无意义。”“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但要能够知,我们更要能够感。”

我并不想写尽十二封信的感受,留一点悬念,留一点神秘,期待读者你也会翻看起此书。毕竟笔者才疏学浅,难以道尽朱先生说言之精妙。正如先生所说:我们不应太讲究“效率”,要深入,要耐苦,不要象旅行者看名画似的匆匆走过。

我的十二岁女儿作文【三】

严霜满地,明星满天的天气,万籁俱寂。“嘣!”瓦罐摔在大门上①的声音,“梆!”响声迎来了新年。这是大除夕,时钟正敲响十二下。

“哒得,哒得!”邮车来了。大邮车在城门外面停下来,车子带来了十二个人。再多也坐不下了,所有的位子都有人占了。

“好啊!好啊!”家家户户都在叫在喊,大伙儿都在庆祝新年的到来。此时斟满了酒的玻璃杯,正被举起为新年祝酒干杯:

“祝你在新年健康,幸福!”他们都这么说,“娶个小娇妻,赚上一大堆钱!万事吉祥如意!”

是的,人们就是这么希望的。杯子叮叮当当,而——邮车载着那些异邦来的客人,那十二位旅客停在城门那里。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带有护照和行李,是的,还有给你、给我、给城里每一位的赠礼。这些异邦人都是谁?他们要干什么,他们带来了什么?

“早安!”他们对看守城门的人说道。

“早安!”他说道,因为,你知道,时钟已经敲过了十二点。

“您的名字?您的职业?”守卫问头一个下车的那位。“看护照!”那位先生说道。“我就是我!”也真是位颇有点派头的人,穿的是熊裘大衣和高统雪橇靴。“我就是被人寄以许许多多希望的那个人。天亮以后,白天来看我,想要新年礼物的话!我会大把大把地撒铜板银币,散发礼物的。是的,我举行舞会,不多不少三十一个舞会,再多的夜晚我可没有了。我的船被冰冻住了,可是我的办公室里是满暖和的。我是批发商,名字叫一月。我身边只有帐单。”

接着下来了第二位。他是经营娱乐业的,他是一位经理,戏剧、化装舞会等等能找得到欢乐的活动他都经营。他的行李是一只大桶。

“那是忏悔节时敲的,敲出来的可大大不止是猫啊②,”他说道。“我要让大家,也让我自己高兴高兴。因为我是我们全家中寿命最短的,我只有二十八天!是的,可能会有人给我加上一天,不过那也一个样。妙啊!”

“您不能这么大声喊的,”守卫的人说道。

“我正是要这么喊!”那个人说道,“我是嘉年华会③的王子,用二月的名字各处旅行。”

接着第三位下来了。完全是一副斋公的模样,不过他多了一股不可一世的气味。因为他是“四十骑士④”一家的,而且可以预言天气。但是那并不是什么肥缺,所以他崇尚斋戒。他的装饰是扣眼上插上一束紫罗兰,可是束儿很小。

“三月,快走开⑤!”第四位喊道,推了第三位一下。“三月,快走开!进看守屋去,那儿有混合酒!我闻到味道了!”不过那并不是真的,他四月不过是想骗他一下罢了,这家伙就是以愚人开始的⑥。看上去他对愚弄人倒是很开心的。他显然不大干事,而尽是在过圣节⑦。“我的心情时好时坏!”他说道,“下雨出太阳⑧,搬出又搬进!我也是搬家代理⑨,我代理殡葬,我会笑又会哭。我箱子里有一套夏装,可是现在穿它也未免太不成体统了。我来了!到热闹场合去,我便穿上袜子,套上皮手筒。”

接着有一位女士从车上走下。

“我是五月小姐!”她说道。穿着夏装和套靴。她的长裙是山毛榉叶那种浅绿色的,头发上插着一枝银莲花。此外,她身上还有一股车叶草的香味,所以守卫便嗅了嗅。“上帝保佑你!”她说道,这是她的祝福话。她很可爱!她是一位女歌唱家,不在舞台上,而是在树林里;不在集市商棚间,不,而是走在清新、碧绿的树林中,为自己的快乐高兴而唱。她的针线袋里有一本克里斯钦·温特的《木刻》⑩,因为它们就像山毛榉林一样,有一本《理查德小诗选》⑾,这些诗就像是车叶草。

“夫人来了,年轻夫人!”车里面喊道。于是夫人下来了,年轻、漂亮,高傲美貌。她生来就是没精打采的⑿,一眼便可看出。她在一年当中最长的一天⒀举行宴会,这样人们便有足够的时间,来吞食那许多道佳肴。她乘得起自己的私车,但还是和其他人一起搭邮车来了。她想这样表示一下她并不是目中无人。可她并不是独自一人旅行,她有她的弟弟七月跟着。

他身体很魁梧,穿着夏装,戴了一顶巴拿马帽。他带的行李很少,天气热带行李多很不方便。他只带着沐浴帽和游泳裤,这不算很多。

接着妈妈来了,八月夫人,水果商,大桶大桶的水果。她有许多许多的鱼笼,还经营妇女穿的有衬架支撑的裙子。她体胖而热心,她什么事情都参加干,自己搬了啤酒桶给在田地里工作的人。“你必须汗流满面才能糊口⒁,”她说道,“这是写在圣经上的。这之后,大家才能举行林间舞会,才能举行庆丰收宴会!”她是妈妈。

接着下来另一位先生,职业是画家,色彩大师。这事树林知道,叶子是要变颜色的,而且只要他愿意,可以变得很漂亮。红、金黄、棕褐;树林不一会便变了色。大师像大欧椋鸟一样吹着口哨。他是一个聪颖的画家,他把墨绿色的葎草缠在自己的啤酒杯上,很好看。他很有装点布置的眼光。现在他带着自己的颜料罐,他的行李就这么一点儿。

接着下来的是一位富裕的农民。他心中想着耕作播种月⒂,想着耕田整地。是啊,也想着一点点打猎的乐趣,他有狗,有枪,袋子里有干果,嘎嘎轧轧!他带的东西真多得可怕,还有一把英国犁⒃,他谈论着农业经济,但是因为下来了一位咳嗽和喘气的'人,大伙儿没有听到多少,——来人是十一月。

他伤风了,重伤风,所以他用的是床单而不是手帕。可是他还得跟着姑娘们转,他说道,不过他一去砍柴火,伤风便会好的。因为他是他们那个行会的锯木大师傅。他雕刻滑冰靴消磨夜晚,他知道,不用几个星期人们便用得着这种有趣的鞋具了。

接着最后一位下来了,使火钵的小老太婆。她觉得很冷,但是她的一双眼睛却像两颗星星似的在闪光。她提着一个花盆,盆里有一小颗云杉树。“我要好好地照料它,要小心地保护它。这样它到圣诞节的时候,便会长得大大的,从地上一直伸到天花板,上面挂满了火烛、金黄苹果和各式各样的剪纸。火钵儿暖得像火炉,我从口袋里掏出童话书,高声地读,于是屋子里所有的孩子都静了下来。不过,树上的玩具娃娃可不安分了。树梢上的小蜡天使扇着金箔翅膀从上面飞下来,亲吻着屋里大大小小的人,是的,包括那些站在窗外唱着伯利恒天上一颗星的圣诞欢歌⒄的穷苦孩子。”

“好了,马车可以走了!”守卫说道,“十二位都全了。让下一辆旅车上前来!”

“先让十二位进去!”值班的上尉说道。“每次一个!护照由我管着,人人都一样,一个月有效。在一个月过完了的时候,我要把各人的表现记在护照上。请吧,一月先生,请您进吧。”

于是他进去了。——

——等一年过完了,我会告诉你这十二位带了些什么给你、给我和我们大家。现在我还不知道,你自己肯定也不知道,——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奇妙的时代里。

②在基督教中,复活节前的40天为四旬斋期或大斋期,四旬斋期起于圣灰星期三,这是忏悔节。这一天在欧洲有许多特殊的民俗活动。这里讲的便是丹麦的习俗。

在圣灰星期三,人们要把一只活猫装在一只木桶中。木桶挂在街上,容许人骑马持锄一类的器物击桶,幸运能击破木桶使猫从桶中逃出的人,便被称为猫皇。这种习俗本来起于基督教之前,但后来为基督教所容许。这种习俗本世纪初逐渐消失,人们并且逐渐在桶中装糖果替代活猫。

我的十二岁女儿作文【四】

??不能说话的十二岁》优秀读书笔记50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不能说话的十二岁》。

这本书主要说了武参谋交给了傅小满一个重要任务:从谢舜年手中弄到他们的行动计划和联络名单。这个任务对大家来说很重要,但也危机四伏,就像冒着生命危险在狼群虎穴里,其危险程度不亚于在刀尖上跳舞。一旦被发现,那就是路一条。但傅小满还是很勇敢的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喝下了一碗药,这样傅小满一个月都不能说话了。从此,傅小满踏进了一个个惊险的事情中。

谢舜年一直想试探一下傅小满是不是红军派来的卧底,便想出了一个个阴险的办法,不过傅小满一直都没露出破绽,最后终于取得了谢舜年的信任,可那个东西一直没有找到,就在阳光明媚一天,傅小满无意间瞥见了一个秘密……

就在傅小满正在为知道了那个东西在哪的时候,上级却撤回了这个命令让他立刻回来,傅小满不回去,经过努力,他终于取得了那个东西,连夜赶了回去。

可上级不仅没有表扬傅小满,还关了他五天的'禁闭,不执行命令就要罚。可不知为什么,从此以后,人们再也没有见到那个爱说爱笑的傅小满。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傅小满非常勇敢,坚强为了大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得到了那份东西,我要向傅小满学习,从此抱着乐观坚强的心和勇于奉献的精神,走在人生阳光明媚的大道上。

我的十二岁女儿作文【五】

我对一本书价值的评价有一个标准,就是能不能伴随一个人成长。书是不会变得,但是一个人随着时间成长,阅历的提高,这本书还能不能不断地引领你去发现自己,提升自己。《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在我心里就是这样一本书。

朱光潜先生给青年朋友们的谆谆教诲,是一位有真正学识和修养的长者写给你的温切话语。虽然是给青年的信,但并没有说教式的呆板。信中从青年关心的读书、修身、作文、社会活动、爱恋等种种事项,在先生的笔下如长者劝导一般语重心长,读起来亲切自然,使我受益颇多。

一谈读书。每天想方设法从各种事务中抽出一点时间读书,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如果不努力跟着跑,就会落伍后退,如果没有个在闲暇时寄托心神的爱好,就可能被恶习引诱。

二谈动。像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正是活泼泼的,而绝不该暮气沉沉。对于烦恼,应该有“不值得”的看待,去谈谈笑笑,跑跑跳跳。

三谈静。生活是第一位的,趣味是第一位的。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去感受生活中的静。

四谈社会运动。“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五谈十字街头。“习俗是守旧的,而社会则须时时翻新,才能增长兹大,所以习俗有时时打破的必要。”勇敢走向十字街头,打破习俗和偶像,自由伸张自我。

六谈多元宇宙。人常说“真善美”,要求我们待人真诚,做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有一个美丽的心灵,也就是心灵美的真人、善人……

七谈升学和选课。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学问这件东西,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所以,先考虑兴趣吧!

八谈作文。作文是如何用语言将自己所见所想表达出来,这个能力却表现着我们的水平,认认真真去练去坚持,总能有进益。

九谈情与理。朱先生将道德分为两类,“问理的道德”和“问情的道德”,并认为“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由此看来,想自己这样做一个感性的人并没有不好。

十谈摆脱。人生路途有舍才有得,“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与其畏首畏尾,徘徊歧路,不如认定一个目标,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十一谈在卢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效率越来越是人追求的指标,“效率”决不是唯一的估定价值的标准。不要贪容易,要耐得住寂寞去做一件事。

十二谈人生和我。人生途中,有些事是无法逃避的,只要走下去,人生才会精彩。如果人生没有自己切实地去触摸生活中的温暖和冰凉,索然无味的算什么人生?

如同朱自清先生说的“如入宝山,你绝不会空手回去的。”民国时期的文人的`文字总是可以让人在浮躁中寻觅到一处寂静。

我的十二岁女儿作文【六】

我们的生活过得太躁。看完朱光潜老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后,这是我最大的感受。十二封信,每一封有着一个主题,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在我看来却包含了所有。每一封信中都显示着这位美学大师的学识渊博,相比之下,我们太过渺小。渺小的我们可能一生本就达不到那种高度,却仍不肯踏实下我们那颗浮躁的心。

先生在开端便推荐的那些书目,坦白讲,看过的聊聊无几。每天,我们都忙忙碌碌,有时连午休的时间都被占用。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大赛、学生会工作,每天忙到不可开交,没时间上课、没时间做作业、更没时间看书。每天熄灯后,静静躺在床上,好累,却想不出来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对被消费的时间又充满愧疚,无能为力的进入梦乡。一个月后,又发现我们想做的一件都没有做成。我们真的很忙吗?答案,不忙,浮躁且急于求成。

每天抽出点时间读点书,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这是最重要的吧,要不然也不会放在第一封信的位置。是啊,我们都在忙,不过应该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来看看书,并不一定要获得黄金屋,至少可以修身养性,增加修养。俞敏洪大学四年读了800本书,现在想想,平均一天半一本书,这还是要算上放假的时间。我们四年下来,能看上80本书的人,应该都算不少了吧。我们缺少的不是看书的时间,而是一颗愿意静下心来看书的心境罢了。

十二封信如碗圣水般洗涤我们浮躁的心,无论是读书、静动、选择,亦或是亲情、友情、爱情,给我们的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而是用渊博的知识,一位长者的口吻,引发着我们的思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刘同,用他亲生的经历,引发着每个共鸣器发出自己声波;用他奋斗的经历述说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他曾经说道:现在的学生,特别希望有人能告诉自己一个如何能够快速成功的方法,越来越焦急,可大多数只停留说,远离了做。

是啊,我们多么渴望成功,能够有一番作为,太着急了。一颗急躁的心,又怎能造就一个踏实前进的自己。刘同像哥哥一样劝诫着众多的弟弟妹妹“现在大学生很多说话会经常伤害到他人,用词不准确,需要多读书。”

诚然如此,每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的我们,是时候需要静一静了。“终南捷径”隐居是入仕的捷径,同样静心是我们成功最大的捷径。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奔波于各个讲座,希望能从中获取如何成功的方法,可我们却错过了最简便的一种。

我的十二岁女儿作文【七】

难忘一:我的十二岁生日不是在某个酒店举行的,而是在好伦哥西式自助餐厅。到了约定的时间,同学们进了餐厅开始享受美食,大家端着盘子,挑选着自己 爱吃的食物,听着优雅的音乐,感觉快乐温馨,就像广告里说的那样:健康又美味,相聚好伦哥。在午餐之后,妈妈把我们召集起来拍合影,而且还提了一个小要 求,她要拍三张合影,同学们在每张合影里的造型都不能重复,否则就要在接下来的环节里表演节目。同学们听罢,迅速开动脑筋设计动作,“咔嚓”、“咔嚓”、 “咔嚓”,三次快门,同学们连忙摆出不同的POSS,随着妈妈一声:“OK!”,大家迫不及待地抢着看镜头,纷纷被自己搞笑的动作,滑稽的表情,逗得前仰 后合。

难忘二:午餐过后,同学们不是按惯例回各自的家,而是一同来到公交车站,因为爸爸妈妈神秘地告诉大家,他们在家里还设计了几个有奖互动小游戏,等着 同学们去玩。公交车上,大家别提有多兴奋了,不光是因为对有奖互动游戏的猜测、期待,还因为这么多同学同坐一辆公交车,还是第一次。大家在车上说说笑笑, 甚至还唱起了歌儿,欢快的气氛感染了整个车厢,车厢里的大人们也都笑着望向我们,一定是我们开心的笑脸,也让大人们回想起自己难忘的童年吧?

难忘三:在我家里安排的有奖互动游戏,完全是是围绕我和同学们设计的,妈妈给这些游戏各自取了好听的名字:“快乐拥抱”、“心有灵犀”、“甜蜜圈 套”、“开心扑克”,我们都是游戏的主角,大家在参与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快乐。尤其在“甜蜜圈套”环节,大家根据抓阄定好先后次序,每人十个圈儿(这些圈 儿都是爸爸头天晚上用细钢丝加工成的),站在规定线上通过瞄准、抛圈,来套地上的小礼物(这些礼物是妈妈提前在超市买好的`,有牙刷、毛巾、笔记本、扑克以 及各种饮料和零食)。大家围在套圈的同学周围,争先恐后地帮他出主意:“套那个笔记本!”;“套这个扑克儿好,以后还能玩儿”;“还是套果冻吧,果冻离你 最近!”……这个游戏环节,让每个同学都或多或少收获到了各自的“战利品”,尤其是大获全胜的同学,还慷慨地拿出其中的零食与大家分享,那场景真是其乐融 融!

难忘四:点蜡烛、唱生日歌、许愿、吹蜡烛、切蛋糕,看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会说,接下来就是分吃蛋糕,分享甜蜜。错!接下来哪里是分享甜蜜啊,接下 来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奶油大战!原来不知是哪个家伙想出的鬼点子,几个人把我围在中间,疯狂地往我脸上抹奶油,害得我头发上、脸上、甚至鼻孔里、耳朵里都填 进了奶油,那情形真是“甜蜜无处不在啊!”

难忘五:我的十二岁生日,除了同学们送的礼物之外,我还收到了两份大礼:一个是舅舅送的i phone4 S ,一个是爸爸妈妈送的i pad 2,这两样礼物可都是时下最尖端、最流行的电子产品呢!同学们看了我的礼物都羡慕的说:“要是我也能得到这两样生日礼物,生日不大过也行啊!”

我的十二岁生日聚会,在好伦哥的温馨中开始,在游戏的快乐中进行,在奶油蛋糕的甜蜜中结束。感谢爸爸妈妈别具匠心的安排,感谢同学、好朋友们的快乐相伴,是你们,让我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