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溺爱孩子话题作文(劝诫别人不要溺爱孩子的作文)

溺爱孩子话题作文(劝诫别人不要溺爱孩子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17 14:28:05
溺爱孩子话题作文(劝诫别人不要溺爱孩子的作文)

溺爱孩子话题作文【一】

现在,许多父母都溺爱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什么家务活都不让做,给孩子报许多补习班: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美术班……让孩子每天整天都在“啃”那些堆成小山似的资料。

那些被溺爱的孩子,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少苦恼吗?当看到那些小伙伴在窗外欢快地玩耍,听到他们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你们知道孩子们是多么渴望自由吗?是多么去追寻童年的快乐吗?当他们乞求出去玩一会儿的时候,听到的只是重重地关门声和斥骂声,他们这时会常常望着窗外发呆,看见天空中的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如果我就是那窗外的一只鸟儿,就不用整天埋在习题中,就可以在天空中畅游,想飞多高就飞多高,想飞多远就飞多远,无拘无束,……。

父母不仅让孩子做许多习题,还不让他们做家务,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总有一天孩子们会离开你们,你们不可能永远照顾他们一辈子,即使取得再辉煌的成绩,那他们不会独立生活,那也是徒劳的。不会独立的'孩子,就像躲在应妈妈翅膀下的雏鹰,永远长不大!你们应该让他们做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们去闯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你们这样娇惯他们,溺爱他们,就是在毁掉他们自己!看看国外的孩子,六岁就让他们练习骑马,摔倒了也不管,让他们自己爬起来,外国妈妈们心里明白,这样是在帮助他们自己,他们从不娇惯孩子,让孩子独立生活!

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啊,你们为孩子想一想,他们是多么苦恼,还给他们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天地吧!

溺爱孩子话题作文【二】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漫画的“忠实画迷”。漫画中那些幽默的画面,总是能让我捧腹大笑,这是我十分喜欢看漫画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漫画中蕴含的道理。今天,我看了《父与子》这幅漫画,使我深有所触。

漫画的画面是这样的:一天,小东阴着脸回到了家,坐在做作业的桌子面前,正准备做家庭作业。小东的爸爸满脸笑脸地走到小东面前,亲切的说:“宝贝儿子,今天,还要我帮你做作业吗?”小东满怀怨气地对爸爸说:“不敢让你做了,昨天你把‘一顿饭’写成了‘一吨饭’。害得老师骂我是大饭桶!”“对不起,对不起啊,儿子,老爸不是故意的。”爸爸十分抱歉的说,“要不这样吧,今天我帮你做作业,如果我写错了字,我请你吃肯德基,怎么样?”“这还差不多,你慢慢做,我先去踢足球了!”小东说完就走出了家门。爸爸拿起笔,开始做了起来……。

不会吧?这不是真的吧?我看了好几遍,都还是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图中的爸爸太溺爱孩子了,连做作业的事也给“包”了。图中的爸爸教育方法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样持续下去,小东会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使小东变成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更别说做搏击长空的雄鹰了!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溺爱孩子的父母们也随处可见: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上街,看见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年幼的小弟弟。一位卖冰糖葫芦的叔叔走了过去,小弟弟看见了冰糖葫芦,便叫妈妈买,一开口便要4根。我想这位妈妈一定不会给他买,没想到这位妈妈毫不犹豫买了4根冰糖葫芦。我妈妈看了对我说了两个字:溺爱。

溺爱孩子话题作文【三】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有很多小孩看了漫画就会忍不住笑起来。对比,我也不例外,只要有了漫画书,我就会如饥似渴的看起来。一次我看到了一幅漫画,顿时心里涌现出一个想法:这幅漫画是不是就是在描写我呢!

画中的大意是这样的:在一个下雨的日子里,一个小孩撑着一把小伞从学校走了出来,他的父母马上走过去撑着一把较大的伞把自己的孩子遮得严严的,生怕自己的孩子被雨水把衣服弄湿,自己的背却被无情的雨水一滴滴的给打湿了。小孩的爷爷奶奶见此情景,马上走过去撑着一把最大的伞把小孩的爸爸妈妈遮住,自己的背也被雨水给打湿了。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这是赞美他们家庭有极大的幸福感。错了,这是对他们溺爱孩子的行为而感到严重的批评。你又也许会问:难道溺爱孩子也错了吗?不,溺爱孩子是对的,但是也不能像画中那样的溺爱,这样会把自己的孩子引入歧途的。比如那幅画里的那个小孩,他以为同学们会羡慕他是家中的小皇帝,可是同学们和他想的完全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小皇帝早晚都会把整个“江山”,整个“天下”败在他手里的。

再联想到我,我是不是和画中的那个小孩一样呢。是的,虽说我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皇帝,但是也算得上是半个小皇帝了。是因为我是独生子女吗?不是的,爸爸妈妈已经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了,只要稍微松懈一点,那么这个“江山”肯定会因为我而败在手里的。正因为我是独生子女,我才应该好好的学习,不辜负爸爸妈妈的希望。

我希望更多的小孩不要学“小皇帝”,否则,总有一天你回误入歧途的。记住:溺爱永远是错误的。

溺爱孩子话题作文【四】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漫画题目叫《儿子的作文获奖了》。

漫画写了:一位父亲拿着一把扇子给儿子扇风,而自己已经满头大汗了。一旁的妈妈正蹲在地上,连一旁的凳子也不坐了,给儿子洗脚,自己和爸爸一样大汗淋漓了。而儿子正舒服的坐在靠椅上享受父母给他做的事,一只手上还举着他获奖的作文,作文的主题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画中的儿子可真是言行不一啊,作文写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现实生活中他连洗脚,扇风这样的小事都要让父母来做。而他的`父母也有错,这些事情都是儿子自己力所能及的,却要帮着他做,让孩子以后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这幅漫画揭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父母的溺爱。例如:在早上上学,下午放学时,孩子们都优哉游哉地走在前面,而让自己的长辈给他背硕大的书包;还有许多同学已经是个小大人了,可是衣服还要家长帮忙穿;有的同学一日三餐都要父母喂自己才吃,甚至还有孩子抱怨自己的作业太多,太难,让父母帮自己做完。

拒绝溺爱,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溺爱孩子话题作文【五】

今天我看了几幅漫画,深有感触,感受到了溺爱的危害。

四篇漫画都有极强的幽默性和讽刺性,讽刺在社会上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而导致孩子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危害。

漫画前三篇充分的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最后一篇表现了溺爱的结果,那就是成绩得了2分。

中国有句俗话:惯子如子。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孩子哭闹非要买玩具父母就买了,成绩不好父母也不说等等。有一次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孩子在学校吃鸡蛋,刚咬一口说:这和家里的不一样。又说道:家里的都是白色的软皮,这个好硬。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是父母把皮扔了给他剝好了。我想这个事就可以体现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了。这样会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让他的内心觉得:反正我有爸妈,要什么有什么,我什么都不用干。慢慢的孩子的成绩也会下降,但他们会觉得不好也没关系,父母拿他们也没有办法。

我记得我小时候,妈妈就不惯着我,所以我长大之后自理能力很强,基本上所有事情都会做,比如扫地,收拾房间,烧开水……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话,爱孩子有很多方法,但溺爱一定是害孩子的,让孩子自立更生也是一种爱哦!

溺爱孩子话题作文【六】

今天我看了几幅漫画,深有体会感触,感受学习到了一个溺爱的危害。

四个漫画有强大的幽默和讽刺,讽刺意味着,父母对他们的孩子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漫画前三篇充分的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最后通过一篇重要表现了溺爱的结果,那就是“成绩已经得了2分”。

中国有句谚语:“习惯就像儿子“。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孩子哭着买玩具家长买,成绩差家长不说等等。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孩子在学校吃鸡蛋的文章,只是咬了一口说:“这和家庭不同。”还说:“成分是白色柔软的皮肤,这是很硬的。”然后他知道他的父母把皮肤扔给了他。我认为这可以反映溺爱孩子的危害。这会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让他心里觉得:反正我有父母,我想要什么,我什么都不用做。慢慢地孩子的成绩也会下降,但他们会感觉不好,父母不能带走他们。

我记得我小时候,妈妈就不惯着我,所以我长大之后生活自理发展能力具有很强,基本上就是所有这些事情都会做,比如我们扫地,收拾房间,烧开水……

最后,我想说,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溺爱一定是对孩子有害的,让孩子自力更生也是一种爱哦!

溺爱孩子话题作文【七】

一个孩子,不忍看到蝴蝶在蛹中痛苦挣扎,便剪开蛹壳。不想,这只蝴蝶身躯臃肿,双翅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去。

蝴蝶必须在痛苦中挣扎,直至双翅强壮,方可破蛹高飞。人类不适当的爱,反成埋葬它的坟墓。蝴蝶如此,青少年又何尝不是这样?家长的溺爱,也恰似一把残酷的剪刀,只扼孩子,使他们永远无法腾飞。正如著名的诗人汪国真所言:“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溺爱成伤,历史上不乏先例。仲永5岁能诗,聪颖超群,却在父母及众人的赞扬和宠爱之下,最终“泯然众人矣”;赵武灵王对儿子放纵娇惯,最终被不孝之子活活饿;晋武帝纵宠儿子奢侈享受,其子继位后治国无方,西晋王朝走向亡。无论是仲永之“伤”,还是赵武灵王的“悲”或西晋王朝的“衰”,都是宠爱的恶果。“宠”,是宝盖下面的一条龙,这龙是无法腾飞的龙啊!

相反,对孩子严格要求,不但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还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王羲之年幼时,他的父亲便教他习字,要求甚严,结果王羲之终成百代书驿;曾国藩严整家规,教子有方,曾氏家族赫赫名扬;巴顿的父亲要求他每早苦读,造就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须知这些家长并非不爱孩子,只因他们清楚,宠溺不是正确的爱,纵宠只会带来伤害。

可悲的是,当今的某些父母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矫揉造作,说这是天真可爱;孩子挥霍浪费,说他将来准挣大钱;孩子口出狂言,说胸有大志;孩子要摘月亮,这些父母就可以去找梯子。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独毒骄娇,自由放任,不懂长幼尊卑,缺乏集体观念。如此爱出来的“小皇帝”,将来只怕是误已、误家、误国的“昏君”!

家长爱孩子本无可非议。但这爱,不应是牢笼,不应是蜜罐,不应是保险箱,只应是孩子放纵时家长严厉的目光,孩子懒惰时家长频频的叮嘱,孩子犯错时家长谆谆的教诲。……因为只有这样,蛹中的蝴蝶才能飞起,稚气的少年才能成长;只这样,爱才不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