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家乡的风俗作文新疆习俗(新疆家乡的风俗习惯35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新疆习俗(新疆家乡的风俗习惯350字)

更新时间:2023-11-29 05:59:05
家乡的风俗作文新疆习俗(新疆家乡的风俗习惯35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新疆习俗【一】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各个节日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来把家乡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

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

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我们四川的风俗都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

家乡的风俗作文新疆习俗【二】

我的老家是浙江的临海,有许多与别的地方不同的习俗:过新年、元宵节、中秋节。

快过年了,人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春联。

除夕那夜,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家家户户就开始放烟花爆竹,一走出门,便听见了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传来。这声音把我吓了一大跳:吓得我赶紧用手捂住耳朵!这声音大得,连说话声都被淹没了,不得不让人大声地喊。之后,我看着满天迷人的烟火,每个烟花,都像朵花,大的、小的,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真叫人看的眼花缭乱,简直就像杭州西湖的“烟花节”。

在我们浙江临海春节一般都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止。大年初一那天天还未亮,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天刚蒙蒙亮,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烛焚稥,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在初一那天还有许多禁忌:不准扫地吧,不准将水倒出去,不准动刀······

还有,我们那儿过元宵节不是在正月十五,而是在十四那天过。元宵节那天你猜我们吃什么?汤圆No!No!No!不是汤圆,在我们哪儿吃的是“羹”,它是将一大堆原料搅拌成的,都是薏米浆为主,再放芥菜叶、猪肉末、豆腐干······搅合在一起,搅好了之后,就用小火慢慢煮,最后调味出锅,因为做羹的原料很多,所以通常都是一煮就是一大锅,这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呢!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各地的风俗,各有各的特色;各地的节日,各有各的过法。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节日才会变得非常有趣。你家乡的`风俗,又是怎样的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新疆习俗【三】

我国各族穆斯林在节前打扫室内外卫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在节前都要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孩子们换上节日的服装,欢乐地奔跳。

节日的晨礼时成年人都洗大净、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边走边大声念“应招词”(安拉至大、安拉至大,万物非主唯有安拉,安拉至大、安拉至大,一切赞美全归安拉。在这日戒食半日,待会礼结束后进食(教法定为当然。

穆斯林当中流传着这样两句俗语叫做:“当不了月穆斯林,总得当个年穆斯林;百里赶主麻,千里赶尔德”。这话的意思是,无论多忙,这一年一度的会礼和庆祝活动必须要参加。即使你不懂穆斯林的风俗习惯,你也得去清真寺参加活动。

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穆斯林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在会礼中,大家要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卧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色俩目”问好。

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等制作佳肴外,还要宰羊、牛、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一是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不满三岁的小牛犊和不满六岁的骆驼。二是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三是宰时居家者亲临现场是“穆斯台罕卜’。四是宰牲时应徐徐捆缚,轻轻地推倒,将牲面向西。五是念三遍“太克必尔”,

然后举意,必用快刀,自宰是圣行,宰时应断其三管:即气管、管(两根、食管,若少断一管,即不合法。六是宰牲时间在会礼后三日内有效。七是如欲宰牲,却三日内未得牲畜者,以后不宜补宰;如已买进必将它活散;如未曾买进,即将宰牲之价款散于贫穷者,方可解脱责任。八是所宰之牲的皮、骨、角等物,不可作宰者、剥工报酬或买钱购物自用,要施散给穷人或买钱济贫为可佳。九是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宰牲典礼举行后,家家户户又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大部分穆斯林群众还邀请阿訇到家里做知感、念经,以此缅怀先人,祈求全家平安等宗教仪式。

这种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和开斋节基本相似,各地互有异同。有些地方除了参加会礼和访亲问友外,还组织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新疆地区的穆斯林,无论男女,在古尔邦节喜欢组织各种游艺活动,欢天喜地,格外热闹。新疆农村一般还举行叼羊、对唱等活动,对唱时,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特别爱唱《花儿与少年》等歌曲。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穆斯林青年,在节日里唱“花儿”。十堰市清真寺每年开庆祝座谈会,以欢度节日、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主题,邀请其他民族代表参加,大家一起畅所欲言,高高兴兴欢度节日,我们各族穆斯林的节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隆重!

家乡的风俗作文新疆习俗【四】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大方县,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豆腐,便是家乡一道特色的美味。家乡的豆腐有好多种吃法,主要有干炸臭豆腐、碳烤豆腐还有糍粑豆腐等。

我们当地最常吃的是干炸臭豆腐。把一块块长宽约四厘米,厚一厘米的豆腐,整块放进油锅里炸就行了,一炸,臭豆腐干就会膨胀得很厉害。炸好的豆腐什么都不放,就干吃,都特别有味道,皮是脆的,里面是嫩的,还有一股子喷香,更别说再蘸点佐料拌上吃了。

碳烤豆腐又是另一种口味。所用的豆腐是新鲜的豆腐,制作方法很简单,买来的豆腐不用刀切,将豆腐放在炭炉的架子上烧烤。一开始膨胀得很厉害,表面还冒小泡呢,拌上点辣椒酱,香味扑鼻,咬上一口,鲜香辣脆在你的口中翻滚。

近年来,又开始流行吃糍粑豆腐。糍粑豆腐就是臭豆腐用小火烙过以后,用小刀划破,塞入馅料,再在豆腐干外面裹上一层糍粑。糍粑豆腐即可烤食也可以炸食。炸的时候特别讲究火候,技艺较好的师傅炸出来的糍粑豆腐外表油黄,口感酥脆,豆腐吃起来有些软绵绵的。

美味啊,家乡的豆腐!何时再能美美的吃上一顿?

家乡的风俗作文新疆习俗【五】

1、举行会礼,穆斯林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

2、宰牲,一般的穆斯林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

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在宰牲节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节前,穆斯林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制作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为节日做好准备。穆斯林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牛宰羊,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青年男女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家乡的风俗作文新疆习俗【六】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荣幸地来到新会司前大范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塘江上来去如飞。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新会司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体积最大、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咸粽内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棕、竹叶粽等。

然而这一天还得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其中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