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最闪光的他作文(最活泼的他作文)

最闪光的他作文(最活泼的他作文)

更新时间:2023-07-30 04:42:35
最闪光的他作文(最活泼的他作文)

最闪光的他作文【一】

他,非常爱开玩笑,非常幽默,非常爱学习,同时也很爱干净。

他的课桌是全班同学课桌中最干净的,有同学戏言:他的桌子比他的脸都干净。他经常擦桌子,上面有一点涂画、污渍,他都要弄得干干净净。

刚开学,他换到了一张脏桌子。一下课,他就拿起抹布,一口气擦了好几遍。我还从他那里学了一个窍门:桌子上那些用笔画的印迹,可以用橡皮擦清除。

我问过他,为什么经常擦桌子。他说:“桌子不干净的话,书本放在桌子上,时间久了封面就脏了,有许多黑点。”听了他的回答,我有些感动:我曾以为他有洁癖,没想到是因为爱护书。

他还很爱学习,上课时,他总是注视着黑板,该作笔记时就作笔记。尽管他的书上满是笔记,但他的字不好,乍一看就像是一只只恶心的虫子。有次做数学题,本来做对了,但因为字太差,又涂了一些黑团,所以被老师打了叉。因为这件事,他被我嘲笑了好久。

接下来他做的事让我肃然起敬。他知道自己字差,所以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他写作业都是一笔一划的写,非常认真。我们每周要练两篇字,有些同学不是很认真,但他不一样,他对照着语文书上的标准字体,用心的一笔一划的慢慢写,从不马虎。

现在他的字虽然不能说很好看,但和以前比较起来,明显好了很多。真可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最闪光的他作文【二】

食堂午饭过后,走着,走着,不经意间,我脱离了大部队,来到了曾经我们学习的游乐园,五(3)班的教室门口。

我停下了脚步,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一些往事便顺着记忆的河流,鱼儿一般游进我的脑海,流进我的心胸。我想到了我的前同桌——陈俊晔,我和他之间发生过的那个尴尬的事也涌上心头。

那一天和往常一样。

到了优秀作文分享的时间。

史老师报着同学们的名字,可当我听到“陈俊晔”这三个字时,十分惊奇。平常作文向来不好的他,这次怎么会得优秀作文呢?

当我发愣之时,陈俊晔开始了他的朗读,我细细地听着,咦?这家伙这次的作文写得可真不赖。

可是,这作文怎么感觉在哪儿看到过,我越听越可疑。

会不会是我自己想多了,羡慕人家拿了优秀作文。对,肯定的。

可是,我要不要检举他呢?如果说了,那我和陈俊晔那艘友谊的小船岂不是说翻就翻了;那如果我不说,不就违背了自己的道德。

老师则一副惊奇的目光盯着陈俊晔,而陈俊晔的脸此时变成了个熟透的苹果。

下课了,记着他被老师叫去办公室那凄凉的背景,一股淡淡的后悔之意涌上尽头,我像无脊椎一样,无力地趴在课桌上,心中五味杂陈:后悔、盘点表……交织在一起,让我坐立不安。

这时,他回来了,微笑地望着我,而这微笑里并未有一丝责备指责我的意思,他的笑容依然是那么灿烂,那么明媚。

而我的心也如有着一块石头,终于着地了。不知怎么的,我的心情十分舒畅,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最闪光的他作文【三】

编者按:《闪光少女》是一个音乐类的电影。虽然片名有点脱离主流,但这已经是一部好电影。

近期看国家宝藏看的我热沸腾,有一股身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

其中有一期讲到编钟。我想到了那个让我来回看了不下十遍,疯狂打call的电影《闪光少女》。一个名字看起来很low的电影。但是我看了之后,却爱上了它。这是一个音乐类的电影。情节很简单就是讲一个学民乐的女孩陈惊为了追求学西洋乐的男神自己组织乐队努力发光发热,虽然失败了却结识了一帮朋友,收获爱情的故事。比较特别的是,加了二次元的元素在里面。我不了解二次元,我想可能是电影受众小,评分低的原因吧。

这个电影有几个片段很是激动人心。陈惊和乐队参加漫展表演,被无视,最后却凭借高超的琴技演奏了一曲《权御天下》征服了观众。陈惊和乐队在网上火了以后,她跑去和西洋乐男神告白,却被西洋系看不起,歧视民乐土,档次低。男主角气不过,告诉对方,扬琴明朝从波斯传入中国,与钢琴同宗。第一架钢琴发明于1720xx年德国,可扬琴到今天已经在中国存在400多年了。

当然了,最爽的就是民乐西洋乐斗琴的片段啦。自己感受下。最激动人心的是最后的表演,当编钟的声音响起的那一刻,我浑身发麻。里面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弹奏,主角徐璐为了拍这个电影学了三个月扬琴。

当我写完这个,再去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评分已经8分多了。看来,好电影真的不会被埋没。

建议大家去看看。

最闪光的他作文【四】

此人年方十三,浓眉小眼,眼珠骨碌碌转动,看起来有点贼,嘴唇一撇,笑起来歪歪的。总给人一种不怀好意的感觉。

最闪光的他作文【五】

“真倒霉,真不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居然让我和他做同桌,真搞不懂!”我不满地嘟囔着,不情愿地拎起书包走向那个角落......

他是我班的“大个子”不知留了多少级,是老师心中的“差生”,同学们轻视他,老师瞧不起他,他也为同学们的讥讽、老师的白眼而自卑,他走路时总是弓着腰,把脸低下,好像他的脸和阳光相克,如果把头抬起来,就会产生化学反应一样。他总是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没有人会关注他。可是今天,老师却把我调到那个阴暗的角落,我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情愿,但也无能为力,只好照老师的“圣旨”执行。我走过去时,极力掩饰我的不满,热情地说:“HI!”他没有抬头,只是讪讪地说了声:“HI!”我的笑容立刻僵在脸上,但是我很快调适了自己的心情坐了下来。我其实算不上我班“尖子生”,可我也是老师心中的“乖乖女”,老师很少批评我,可我这次实在难以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第一天,我没和同桌说一句话,我始终不愿去搭理他。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平静的生活从没有被打破过,直到有一天,数学作业十分难,我有些题也吃不准,好不容易作完作业,想休息一下,感觉有谁叫我,我回头不满得问:“干吗?”他不好意思地问:“这道题......怎么......做?”我本来不想讲,可面子上过不去,我就给他讲了,讲完后,他小声地说:“谢谢!”我说:“不客气!”他憨厚地笑了笑,第一次抬起头正视我,我也是第一次看清他的脸,那是一张黑红的脸,不大的眼睛,我发自内心得向他浅浅一笑,渐渐地,他开始和我交流,开始只是学术问题,后来广泛些了,我们一起聊明星的轶事,一起玩“官打抓贼”,慢慢地,我发现了他的优点。每次学校组织的集体劳动,他最积极,脏活、累活几乎全是他的,我很欣赏他的劳动精神。他的文笔也很好,我看过他写的文章,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悲,为同学们的冷嘲热讽而悲,他说他的名字上落满了灰尘,谁也不愿去抹他,他的周围落满了雪,没有人愿意靠近,可能是孙悟空在他周围画了个圈吧......我读罢,认为这样沉重的心情不应该是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有的,使二三岁本来是充满阳光、充满欢笑的,而他的世界却满是灰暗,我不懂。正在我准备加深他的了解时,我又被换回了原来的座位......

我十分遗憾,但我很快又将他淡忘了,直到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个难忘的人,我又重拾那段回忆......

最闪光的他作文【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梦想。这些便是自己心里最神圣,最美好的东西。

《闪光少女》主要讲述了学民乐与学西洋乐的冲突。还有一些喜欢二次元而不被大众所接纳的故事。结局是美好的哦,人们不再只学习西洋乐,更注重传统的,古典的乐器了。

民乐与二次元的结合产生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排练时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学校里的排练厅留给了学习西洋乐的人,第一次合作时找不到可以合奏的曲子,只好先用《春节序曲》代替,参加漫展时,听民乐的人寥寥无几……

这些故事的背后却有着更令人深思的问题:再排练厅里排练的都是学习西洋乐的,系里的老师不给开条,没法用排练厅。连学校的老师都认为学习西洋乐的学生更优秀,更出众。民乐队的学生很不受待见,所以,民乐队在几次挣扎之后只好解散了。

西洋乐真的那么好吗,民乐就真的那么俗气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西洋乐并不是真的喜欢,而是觉得那样才优雅,不落伍。其实,这都是人们心中崇洋媚外心理在作怪。

民族乐器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流传下来的,它不仅代表着一种音乐,更象征这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社会在进步,人们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对的,但是过分的贬低自己的民族的精华就是不对的,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的圆。有些爱好民乐的人更是被叫成“土包子”。爱好不同,自然选择不同,为什么要贬低别人的爱好呢?

这种风气不知何时才能有所改变。但有一句话我想送给那些极力崇洋的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最闪光的他作文【七】

唉,真倒霉,刚升入初中,老师偏偏让我和男同学同桌,我又生气又懊恼。要知道,我一向都是挺讨厌男生的。再看看他这一身老土的打扮:皱巴巴的白色长袖衬衣,深蓝色的长裤,最让人不可接受的就是脚上竟然还穿着一双当今世上难找的布鞋。和他同桌,真是不会“来电”,这是他留给我最初的想法。

开学第一周的一天,我正在写作业,写着写着,他把我的胳膊碰了一下,一条小尾巴就在作业本上出现了。我生气极了,厉声说:“有病啊你,干吗无缘无故碰我,你看怎么办?”我把本子展示给他,他更加不自然起来,一幅不知所措的样子,也许他不知道,如果当时他能随便来一句:“Sorry,我不是故意的,请原谅,OK?”也许事情就此结束了,然而看着他那木讷的样子,我是更加气愤。“不许再有下一次,否则我会让你更难堪,听见没有?”我又补充了一句。他那本来已经红透了的脸此时更加红了,其实,我说完这话也有点儿后悔。

然而不久之后的一件事,却让我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那天上午第二节课,数学老师拿着一叠考试卷走了进来,又要考试了。做着做着碰上了一道作图题,我打开文具盒,里面铅笔、小刀等文具都躺得好好的,唯独没有我需要用的直尺。我到处找呀找,就是找不到,一时间急得头上直冒汗。徒手画线肯定要被扣分,这可怎么办呢?我用眼睛的余光往“三八线”那边的同桌那里扫了一下,只见他正聚精会神地做着题,再说了,凭我跟人家的交情,还没有达到随便借人家的东西使用的份儿上。我再一次打开文具盒,索性把它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有我急需用的直尺。正当我万般无奈之时,一把直尺从“三八线”那边渐渐漂移过来,来不及做任何感激的举动,我就拿过来为我所用了。

下课后,我对他说:“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就要被扣好几分。”“不用谢,应该帮助的。”说话时,他的脸再次红了起来,两只手也不自觉地相互搓着,一幅很不自在的样子。

直到现在,同桌的他依然经常穿着农村孩子最常见的衣服,课上、课下依然经常是一幅严肃认真的样子,不过,我已经知道,在他朴素、严肃的外表之下,裹藏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