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遇见青春作文700字(遇见自己700字优秀作文)

遇见青春作文700字(遇见自己700字优秀作文)

更新时间:2022-10-07 18:43:21
遇见青春作文700字(遇见自己700字优秀作文)

遇见青春作文700字【一】

有责任感,诚实礼貌,有爱心,懂得尊重别人,能感恩,可以积极参与到家庭劳动中。这些良好品格和表现大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养成的,这就需要父母持续的向孩子传递稳定的有价值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

父母与孩子的相遇亦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我们得时时提醒自己要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要不断的丰富自己,不断的调整自己。做一个懂爱会爱的父母。父母好好学习,孩子自然天天向上。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一起学习!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遇见青春作文700字【二】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所以,不如不相欠如此便可不相见。不如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念,其实所有的遇见都是一场等待已久的久别重逢。

不如不相欠,如此便能不相见。

佛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儿子却是前世的债主。所以,女儿温顺可爱贴心无比。儿子经常让人头昏脑胀青筋暴跳头疼不已。因为前世欠了债所以今世被追讨。才有了今生的遇见,至于是缘是孽端看个人造化。

不如不相见,如此便能不相念

世界上所有的遇见,都是前世注定的缘。有些缘有始有终,遇见便是一生。有些缘却只到遇见,最终逃不过缘聚缘散泪雨纷飞。却不是所有人都能让所有的过往随着时间的流逝随风而散。有些人有些事,因为放不下所以忘不了。最后我们都会说,不如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念。因为记忆太过刻骨铭心,我们通常舍不得遗忘。很多人都说爱上一个人可能只需要一天时间,可是忘记一个人却可能需要很久很久。更大的可能是我们会在想念中耗尽一生。当缘聚缘散的时候,我们明知道不可能,却依然希冀这不可能变成可能。总想着,只要我再坚持一下再坚持哪怕一秒,想要的以后可能就在下一个奇迹中如期而至。于是,就这么盼着盼着。从白天盼到黑夜,把心中最后一期念想掐断以后那个想象中的明天和期待已久的人依然没有来。于是,你开始悲哀的呢喃:不如不相见,如此便可不想念。你期待的未来最终演绎成了一场半途而废的散场电影,落幕了人走了。只有你一个人在原地徘徊着停留着。持续着这一场没有结果的梦。最后,梦醒了。你对着灯影下被孤寂拉长的影子声音破碎:如果缘只到遇见,我宁愿风没吹过,你没来过。

其实,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场等待已久的久别重逢。你的生命里总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那么一个人,陪伴你走过那么一段时光,给你一个美丽的梦。只是他们最终都会离开,或早或晚。而你,总会因为这些人的出现明白一些从前不明白的。或多或少。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场久别重逢。是缘是孽,是苦是甜。都有它独特的意味。有人到来,就会有人离开。重逢即是离别的开始,或早或晚,或喜或悲。你应该学会用最淡然的心态来接纳和面对。

遇见青春作文700字【三】

沈庆瑜

遇见青春作文700字【四】

歌德说过“有错必纠是对的,但鼓励她人上进的效果更好。”妹妹上初中了,面临第一次的月考,她考的很差,回到家垂头丧气,我上前安抚她的情绪并问她怎么了,她把情况告诉了我,我只对妹妹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我鼓励她,也许一句再不过普通的话却成了她的动力,在第二次月考中她有了明显的进步,当然这少不了他平日里我们共同的努力,以及我对妹妹身上倾尽的一切。在此期间也拉进了我们姐妹之间的信任与感情。所谓的鼓励并非一句简单话,拉瑞。克拉柏和丹。阿兰德写过一本书,名叫《鼓励的实质》,他们在书中这样说“鼓励别人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他人保持敏感和爱的人才拥有。”

上帝既然安排我们彼此遇见,则是一段来之不易的缘分。作为父母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有肉的人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好更好的自己,为人父母者优秀了,示范作用会自然让你的孩子优秀起来。

遇见青春作文700字【五】

什么是“copy型”家长?用书中的话来解释,copy型家长“要么将养育子女的过程看作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们纠正自己成长过程中曾经犯过的错误,要么就只是将孩子看作是‘子承父业’的人选而已”。

现实生活中,这类型的家长很常见。有些家长为了弥补小时候的遗憾,强迫孩子上某个兴趣班;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理想要让孩子来实现,左右孩子填高考志愿······这样的家长已经完全把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属品。这样的家长不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导,而不是不得不服从的命令。

我自己也曾属于“copy型”家长的一员。女儿出生后,我把她的小房间布置得粉嫩粉嫩的,认为公主房是最适合女孩的。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纯粹是满足自己所谓的“少女心”“公主梦”呀。为此老公也曾说我:“你是为自己布置的房间吧!说不定女儿不喜欢粉色呢?”当时我不以为然,直到看了书之后,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确实走入了误区,只考虑到自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也给我一个强烈的提示:教育孩子,要基于孩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