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事例(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事例(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更新时间:2023-12-19 04:28:54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事例(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事例【一】

艾柯卡是美国汽车业超级巨星,他那誉满汽车行业的推销术为福特公司创造了上百亿的美元。可是1978年7月13日,艾柯卡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嫉贤的老板开除了。老板把他赶到一个仓库中的小房间,还美其名曰是给艾柯卡还没有找到新工作之前的办公室。在奇耻大辱面前,艾柯卡没有消沉。在被解雇受辱之后,艾柯卡接受担任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一职,他以卓越的管理才能,使克莱斯勒公司喜获新生。仅1984年一年,他就为公司赚取了24亿美元的利润,比这家公司前60年的利润之和还要多!顽强的精神、超群的才智、辉煌的成就,使得艾柯卡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事例【二】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决心下定,就得奋力拼搏。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反遭失败。倔强的海明威爬起来再干,终于写出了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分析:是的,人是不能被打败的,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有信念。即使过程艰幸,最终也能有所收获。

话题:“成功的曲折”“永不言败”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事例【三】

【素材运用】季军庆幸,亚军遗憾,这是因为他们给自己定的目标不同。请你让自己永远保持“金牌微笑”,乐观面对一切。

【话题拓展】快乐、目标、心态

在体育比赛中,不用说,金牌获得者的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肯定是最强的,那么银牌获得者的感觉是否又比铜牌获得者强呢?

最近。笔者读到一篇文章,文中说就运动员的幸福感而言,实际排列应为:金牌>铜牌>银牌。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的金牌数量赶不上中国。可是美国运动员快乐感的总和可能并不亚于中国队,因为他们的铜牌总数比哪个国家都多。

美国人是否也成了阿Q?美国心理学家搜集了游泳、田径等项目的比赛及发奖录像资料,请一些对体育完全不了解的人观察获奖者的表情,判断他们所看到的运动员是否高兴。结果显示,铜牌运动员远远比银牌运动员快乐。

摄影师鲍伯在雅典奥运会上拍摄了数千张柔道比赛的照片,聚焦运动员在获得或失去奖牌那一刻的神情。一位研究人员对这些照片作了解析,发现铜牌运动员的表情接近获得金牌者,而银牌运动员的表情却接近第五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银牌得主总是认为,他们只要再努力一下,得到的就不是银牌了;而铜牌得主总是觉得自己是幸运儿,因为差一点儿就什么牌也得不到了。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铜牌现象”。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事例【四】

董建华1937出生于上海,10多岁时移居香港。因不会讲广东话,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被取笑。董建华人小志气大,主动与同学们交谈,一字一句地学习广东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消除了语言障碍。17岁时又到英国读书,父亲寄给他的钱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假,他还得去打工,如到餐厅服务、去煤气公司铲煤等。董建华在回忆学生时代这段经历时说:“不会说广东话要学,不会说英语要去英国,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我喜欢为自己定下一个长远的目标。定下目标,我便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从小就培养出这样的个性。达到一个好的目标,是人生的乐趣。”

分析:很多人都希望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在羡慕别人的机遇与成就时,不妨先学习董建华,为自己定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话题:“成功之路”“目标与实践”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事例【五】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