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蓦然回首作文500个字(回眸展望作文500字)

蓦然回首作文500个字(回眸展望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2-08-07 03:28:12
蓦然回首作文500个字(回眸展望作文500字)

蓦然回首作文500个字【一】

蓦然回首,那段岁月,却上心头。

岁月悠悠,时间悄悄走过,听风吹过的声音,突然心就有一点点疼了,因为想起了那七彩魔方般多彩多姿的小学生活……

六年啊,六年!六年的小学时光,被轻轻地刻录成了一盘磁带,在不经意间,向白色的尾头转动着,今天,我在这里轻轻地倒带。

再回首,记得二年级时,有一次测验,王老师(数学老师)发下了卷子,说:“这是一次小测验,题很简单,希望大家认真做,做完了好好检查。”卷子发下来了,我阅了一遍卷,题很简单。我心中暗喜,前两次考试的题比这难我都得了满分,这算什么!于是我拿出演算纸答了起来……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不到20分钟,我便答完了。我看了看王老师没注意我这里,便有拿出一张白纸画起了画……漫长的两节课终于过去了,我自信满满的交了卷,便和同学对起了答案,天啊,怎么都不一样?“算了,算了,爱谁错谁错,不管了!”说完就出去玩了。因为我学习不错,所以王老师习惯先判我的卷子,过了一会儿,王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拿出我的卷子给我看,顿时,犹如晴天霹雳,我一下子愣在了那里,这……这、这……怎么可能?71分,连优秀都没上!我赶紧把卷子又看了一遍,人家题是加法,到底下就让我写成了减法;原题写的是7。2,我就抄成了72;还有几道简单的口算题竟然没写……天啊,这就是我自大的杰作啊!半晌,王老师缓缓开口:“这就是你的水平吗?你也太让我失望了,这题虽然简单但也要认真,干吗那么骄傲?骄傲有用吗?”是啊,我干什么那么骄傲?望着王老师质问的眼光,我低下了头。

别了,母校!不忘您六年的辛勤培养。六年家一般温暖的爱与哺育,学生永生难忘……别了,老师!不忘您六年的谆谆教导。六年父母兄长一般的爱与呵护,学生感激不尽……

别了,同学!不忘我们六年的真挚友谊。六年亲兄妹一般的爱与关心,我永远铭记在心……

时间流过去了,它默默地改变着一切。当一切都成为过去,渐渐被遗忘的时候,我用笔淡淡地描绘这幅不愿遗忘的画——六年的小学生活。

蓦然回首作文500个字【二】

回忆,是一杯香浓的咖啡,香气弥漫;往事,是阵阵花香,沁人心脾。随着童年往事的重演,不知不觉又走到从前……

在美丽的湖畔,乡村里种了许多水果。孩子们都很喜欢吃水果,特别是在当地柿子成熟的季节,我们可开心了,一到双休日,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争着放牛,其实是为了偷吃柿子,满足那谗嘴的小心眼,当然我也不例外。一来到山坡上,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把牛绳绑在石头上、树桩上,便直奔附近的柿子林。掉的掉树干,爬的爬树,拿的拿竹竿打,个儿小的就放哨。放哨的有时耐不住性子,居然跑到树下乞求道:“拿一个给我吃,一会儿给你牵牛。”“好,一定要给我牵牛,拿去。”便扔下一个又红又大的柿子给他。大家拿着柿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过后,嘴边沾着黄黄的汁水,就像打唇彩似的。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忍不住笑起来。有时,胆子大起来了,索性不要放哨的,后果就是被看柿子的老爷爷老奶奶抓住,交给家长或老师,免不了又是一顿教训,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就是挨打、处罚。保证下了无数次,当时,甚至当年也许改了,然而,来年的柿子成熟的时候,老毛病又会犯起来。

童年里的事像天上的星星,讲也讲不完,数也数不清,是它们丰富了童年的生活,装点了童年的梦。

蓦然回首作文500个字【三】

九月的清晨,习习的秋风吹在人身上,已觉得丝丝的凉意。路上行人很少,使我不禁想起了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孟玉琴老师。

孟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不是班主任,却胜似班主任。她是一位资深的老老师,已有五十来岁了,她的课上得好,人的心好,对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般,她总是用一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注视着大家。

一天的早自习课上,孟老师和教学的张老师,谈了几句话,同学们便随便地讲起话来。等孟老师回过头来,用眼睛盯着我们看了一下,好像在批评我们:“怎么,讲话了!”同学们马上安静了下来,教室里顿时又鸦雀无声……

记得有一回,同学李梦娜生病住院了,过了一个多星期才上学。上课时,李老师不时用眼看着李梦娜,仿佛在问她:李梦娜,还吃得消吧!身体舒服吗?她的病才好,精神还不太好,但一看孟老师的眼睛,精神又提起来了……

还有一次,孟老师在礼堂里给我们上《歌唱王二小放牛羊》这一课,有300多位老师听课呢!孟老师提问:“我们应该向小英雄王二小学习什么样的精诚呢!”管文浩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孟老师请他发言。可管文浩一起来,看见这么多的老师,心里头特紧张,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很小,说话吞吞吐吐。这时,孟老师的眼睛马上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管文浩看着孟老师的眼睛胆子大了,声音也响亮起来。这时孟老师又投有赞许的目光。

不知不觉回忆着往事到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