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对啃老的思考作文(啃老现象为主题的作文素材)

对啃老的思考作文(啃老现象为主题的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3-12-21 06:31:22
对啃老的思考作文(啃老现象为主题的作文素材)

对啃老的思考作文【一】

您好!

伴随着国歌,您信步迈上领奖台时,我们每个中国人多在为您欢呼,以你为傲,您作为第一位中国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您使中国在诺贝尔文学奖方面有了零的突破,您是中国人在外人面前抬起了头,使外国人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您是我们的骄傲。

在得知获奖后,您直言:“惊喜而惶恐”,是的,无论是谁,在这莫大的荣誉面前都是要情不自禁地惊喜起来,但您却不必惶恐。

我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在一次期中中,我十分幸运地获得了全年级的第一名。在老师宣布时,我如您一样,心里充满了“惊喜而惶恐”。因自己的努力得以回报而惊喜,因担心自己不能保持着荣誉而惶恐。然而,班主任对我说:“惶恐是因为你对自己不自信,没有继续保持荣誉的勇气。你应该将它变作自己奋斗前进的无尽动力,无时无刻地提醒自己你应该将它看作你人生的财富,人生的脚石,让一个个的惶恐不安,垒起你通向成功大门的铺路石”。

莫老,您应该将人们对您的挑剔看作对你的勉励。你应该抱着淡定的心态,继续走着你的文学创作之路,再创新的辉煌。你应该用你自己的.作品,让人们深深地记住你。因此,莫老您不必惶恐,您用您实际行动让人佩服。

莫老,我还想和你说,你的一生,是充满了坎坷与奋斗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少年去学习的,你有一个不辛的童年,你忍饥挨饿用坚定的信念度过,你只有极低的文化水平,你用勤奋在军营中努力学习,你从不懒惰,你用作品大胆地反应真实的情况……你凭借自己的坚定,勤奋度过一个个坎,您让国人佩服。

凭着小学五年级的学历,在1981年写出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1997年长篇小说《豐乳》获“大家文学奖”,2011年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这一系列的奖项,在我这个初中生看来您最少也要大学毕业啊!小学五年级这个学历真的让人不可思议。您永远使我们学习的榜样。

最后祝愿你身体健康,再创辉煌。

此致

敬礼

您的崇拜者:xxx

20xx年10月18日

对啃老的思考作文【二】

您站上了世界文学的顶峰,炎黄子孙都为您感到骄傲。但让我们更为您自豪的是您的获奖感言,不同寻常。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加科学院诺贝尔评审委为您颁发了诺贝尔文学奖,全中国人民都为您骄傲,您对于获奖有惊有喜,“惊”是没想到奖项会落到你的头上,“喜”是很多作家都有拿奖的机会,而偏偏得奖的是您,但您更多的还是惶恐,担心有了这层光环后,会有很多人盯着你,找你的毛病。

您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您带着一颗最平常的心去面对一切,积极上进是您一贯的作风,所以努力后的成果是意外的、更是惊喜的。

大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激励着您,是您的动力,是您的精神,是你的创作之心。

没个人没有失落的`时候,而你的失落就是淡定,坦然地面对过去的苦难,这就是成功的动力,促使您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您用您的大半辈子的时间来跟书籍相处,您用自己的努力向我们诠释了冰心老人的一句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雨。”

正是您,将自己所受的苦难埋于心底,而不懈地去努力,通过文字将自己对社会的了解一点一点写进自己的作品中,最终获得成功,这正是我们要向您学习的。

对生活,你并没有因当今的快节奏而改变自己最初的坚守,反而更加透切。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发展寻梦的时代,有太多事物让人偏离了内心的初衷,随波逐流,而你守住了自己的信念。

你的语言,简洁而真实,也体现了山东人的直爽和谦和。从你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您对文学的执着,您的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么?

祝您健康长寿!

此致

敬礼

崇拜您的XX

20XX年10月16日

对啃老的思考作文【三】

许是我走得比较急的原故,只是想着如何在红灯再次亮起时,如何从人群中呼啸过去,步履是有点匆忙的,很快的便将妈妈甩在了后面。等我走过斑马线回头看她时,发现她才走到一半的位置。

等她走近跟前,我不由得朝她喊道:“妈妈,你怎么走这么慢呢?居然落后这么多!”

“你以为我还年轻呢,都过60岁了,是老人了!”

听她这么一说,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她什么时候已经60多了呢?在我的记忆中她永远都还是我少年时候的样子,我的内心从未想过她已经60多岁了,尽管我们曾帮她也操办过60大寿,可是我却将她的年龄定格在了某一阶段。

此刻,空气是静默的,而我的思绪却是无比的喧闹。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在人生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感觉不到妈妈的.老去,即使清晰的知道她的年龄,我却自然的忽视掉了。尽管春与秋一直在代序,日与夜的时间从来没有断落,而生命本就是个连续而不会中断的过程啊。

我想起小时候坐在盛夏的窗前,书上映着郁绿的树阴,拿着笔在一张一张的纸上写写画画的画面来。尽管时间经过太久,那远去的记忆却像从未过去,如今仍然历历在绘,恍如昨日。从前的记忆是真实的,眼前的现实的,但在时间的空间中,我却好似它从未离去,说到底,只是因为我那颗单纯而又固执的怎么也不肯忘的心啊!

在记忆中,最不容易忘记的往往是印象最深的,让你觉得最美好的。

只因为我不肯忘记,记忆的版图就会将它定格,有如照相机中的胶片将画面定影,再也无法改变。我们的记忆就像在原野上高飞的风筝,在风力作用下,丝线会带着风筝渐去渐远,可是只要我们手拉着丝线,风筝还是会回到你的手上。那远去记忆中的妈妈,只因为我那不想忘的本能,而将记忆定格在了她年轻时候,忽视了几十年岁月的流淌。

我看着阳光下妈妈头上的几丝白发特别耀眼,“是呀,还真是老了。”我黯然说道。

“哪有人不老的呀。”

随后,她继续向前走着。我知道人总是会老,“世间万物无不迁灭,身心岂有长存之理。”无论我情不情愿,生命对于年华来说都是种无言的呈现.,有一天,她会更老,我也会像她那样老去。

所有的时光都在静静的流淌,慢慢的会汇成一条宽阔的河流。而记忆在对岸,我在此岸,中间是我无法跨越的岁月。唯一不变的那就是一步步脚踏实地经过种种历练的自我。

对于无情的时光,过去的往事,我们没有更好的态度,只有微笑的送它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