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对联(三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作文题目)

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对联(三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作文题目)

更新时间:2024-06-08 18:20:30
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对联(三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作文题目)

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对联【一】

现在我们班里开始流行“对对联”啦!有一天,老师上了一节有关对联的课,我们对对联也产生了兴趣。从那一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对对联”啦!

下课了,我猜想我的\'同学韦坤杰会不会又来让我“对对联”呢?这时,果然,他来了,笑着给我出了句“上联”:“一起来‘对对联’啊!‘上联’是:‘早上,覃天作踩到香蕉,摔了个全身残废!”“哼!策我?以为我对不出来,看我怎么还给你”我说。然后思索着该怎么“对”他的“上联”。“早上”我就对“夜晚”吧。“覃天作”就对“韦坤杰”,姓名对姓名。“踩到香蕉”就对“踏中西瓜”,反正都是滑的东西。“摔个头脑开花”对“跌得满体流”,嘿嘿,一样惨。“哈,对出来了!”我笑着说,“韦坤杰,上联是‘早上,覃天作踩到香蕉,摔了个头脑开花’,那么下联就是‘夜晚,韦坤杰踏中西瓜,跌得满体流’!哈哈!你策我,我当然也要策你啦,否则――不工整!”韦坤杰哭笑不得。

接着,“还有!”韦坤杰又来了个上联:“上联”是:‘男男女女天天亲亲密密恩恩爱爱’!”啊?又些不三不四的感觉,不过照样可难不倒我!“男男女女”对个“老老少少”。“天天”当然对“日日”啦。“亲亲密密恩恩爱爱”嘛,我要想想了,老人和小孩天天都要怎么样呢?对了!对个“建健康康快快乐乐”吧。哈哈,搞定!我大声说道:“韦坤杰,我又对出来了!“上联”是:‘男男女女天天亲亲密密恩恩爱爱’那么“下联”就是:‘老老少少日日建健康康快快乐乐’!”韦坤杰心服口服……

怎么样,“对对联”好玩吧!大家也和班里的同学们一起“对对联”呀!

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对联【二】

人们都知道,春节要放鞭炮,贴对联。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传说中有一个怪兽——年,常常在大年初一来扰人们过春节,于是,村里的人们就会到深山去躲避那个怪兽——年。

第二个春节到了,人们都跑往深山去躲避年。正在这个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挡住了跑往深山的人们,说道:“大家不要慌!我知道怎么挡住年。”人们不相信,更加快速地跳往深山。

到了晚上,年来了。老爷爷从房间里拿出一串鞭炮,在身上披了一块红布,就跑出了房间。

到了房门口,鞭炮霹雳啪啦地响,红布在风中飘动,年顿时不敢往前走了,转头就跑。人们欢呼着跑下山,称赞老爷爷很聪明。

哦!原来年怕声音和红色。所以,人们过年都要放鞭炮,贴对联。

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对联【三】

从前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就是关于对联的。明末清初,洪承畴做寿时,一个书生赠他一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人们不明白这副对联的意思,那书生解释说:“首句隐藏无人,次句隐说无耻”,令洪寿畴暴跳如雷。后人用这副对联来批评卖国贼袁世凯,对他的所做所为十分愤怒。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肯定又知道了一些对联的结构,只要巧用语言,对联就可以蕴含许多道理,如上面的一则小故事,就是一个交际联,用于人口头交流,另外,对联还分春联,装饰联,专用联,名胜联,我就有一些名胜联,看了之后,你一定会从中懂得它蕴含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长江,是我国著名的大江,有些文人墨客就写了许多对联来通过长江抒发感想: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风采三秋明月,文章万里长江;大地迎春红日照,长江破浪白帆飞……这些对联都有它的价值。有人从中知道了高尚品格,有人学到许多文学,对联能让许多人受益匪浅,所以我们要好好理解对联。

为了更好地认识对联,我们班还举行了一次“对联交流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从苏东坡身上学到了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我看到了解缙的聪明才学,感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艺术百花园中,我最喜欢对联这一朵奇葩!

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对联【四】

没有核的果实自然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粹的米粒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在这个日新月异,传媒声喧杂的年代,你是否也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

今天,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郭敬明;当简简单单而又通俗的《老鼠爱大米》唱遍大江南北时,谁有能重拾昔日哲人心中那"青青子矜"那般泛黄的感动?无可否认,青春文学可以带来梦幻般的感动,但倘若一个人的精神主体是这些,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很难想象他是一个成功的人士。在这个众生传媒的时代,我们看到了一些人为了一点点事斤斤计较,谁又能理解"大同世界"的美好呢?谁又能重拾昔日大教育家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度量。

翻开厚重的古典书籍,我们看到的是老子用了五千个字写出的《道德经》,句句短小,却又饱含真理,孔子与弟子言行在《论语》的二十篇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短短八个字,体现出的却是何等的重要。打开《三国演义》,是刘,关,张三人"不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的义气;翻开《红楼梦》,是林黛玉“红藕香断有谁怜"的惆怅;翻开《西游记》是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唐僧的执着;"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司马迁用《史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翻开唐诗,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怀念,是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

魂兮,归来。

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需要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而对于每个炎黄子孙来说,中国的古典文化无疑是经典了。

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对联【五】

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中国的经济文化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大众总会有迷茫和不知所措的事情,但又找不到解决的方法。经济发展的迅速,生活的基本需求有了很好的保障,但精神的需求增加了。当于丹的《论语》讲座讲述了她对《论语》心得,我们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能量,感受的真真切切。

这件事反映出了社会问题是我们从内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经济生活有了保障,追求高端的精神文化,这就需要于丹这样的人物来为我们打开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

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重点就是,我们不再简单的把现代化与西方的组织文明划等号,而是赋予了重要的内涵,有就传统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现在的中心任务,怎么吸收百年精华,学习外来优秀文明结合在一起,这是全国人民的共识。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的思想那是过去几千年的精神传统。把真、善、美、对自然的热爱和社会的和谐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最珍贵的精神文化。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吸收精华,对我们的精神构成有着很大的帮助,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经得起时间和时代的考验,不只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都是经典,是有原则的对当前有意义的,我们选择,要有扬有弃,加强对当前社会的关怀。

国人需要传统文化来重构精神文化,我们既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吸收国外优秀的精神文明,现在的中小学课本的古典文学内容,也只是记硬背,陶冶人情操的部分,美好的感情被忽略掉了,如果能让这些东西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教给孩子,现代人的心灵会健康多了。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是不断的寻找传统文化优秀思想资源的过程。

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对联【六】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今天,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五、端阳、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人们在这天还要悬菖蒲、洒雄黄水、挂艾枝、喝雄黄酒,菌防病。传说端午节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反对,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悲愤,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身亡。他后,有人打捞他的身体,有人投饭团,后来怕饭团被蛟龙吞食,就用欄叶抱起饭团,投下汨罗江,这就成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呢!因为要吃粽子,所以妈妈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叶包成一个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颗大红枣,用欗叶裹紧,系上五彩绳,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妈妈一个个地做着,汗水无声的落着,终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着就开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两个小时才会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阵阵粽香向我袭来,我尝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啊!这是妈妈用辛劳的汗水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远都不能忘怀。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

祖国的传统文化像一座宝库,我像只小蜜蜂在这宝库里尽情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