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以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篇作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种东西作文)

以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篇作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种东西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5 08:46:56
以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篇作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种东西作文)

以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篇作文【一】

我爱你,坚强的象征——青松!

我爱青松,并不是因为它具有的某种外表,而是它的超凡脱俗,无论是炎热的盛夏,还是寒冷的隆冬,都无法改变它的本质——坚强!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大地萌发出了大片大片的嫩绿。青松也吮吸着春天赐予的甘露,在微风的吹拂下,愉快的生长!

炎热的夏季,太阳狂喷着火焰,灸烤着大地,有的花草都被晒得打不起精神。但苍松依然那么挺拔,一根根松针绿的发亮、冒油。油区的大路两旁,被青松所覆盖,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在绿色中,还偶尔有红的、黄的斑斓点缀,又像是跳动着色彩的波浪。置身碧海,阳光下,一株株年轻的青松碧绿滴翠,挺拔坚毅,亭亭向上。

凉爽的秋天是金色的季节,也是人们喜气洋洋收获的季节。此时,青松却毫不泛黄,依然那样浓绿,冠如一团乌云,浓得吹不进风,而针叶缝里,却挂着一串串硕大的“松塔儿”,点缀着朴素的松枝。

隆冬来临,很多树木往日的“神采奕奕”一下全无,只有青松无谓严寒,依然那样葱郁,当鹅毛大雪纷纷飘落之时,那些苍翠欲滴的青松像是披着银白色大衣、戴着银色帽子的战士,美丽的树挂吸引着赏雪的人。拨开白雪,好似“拨开乌云”,我看见了浓浓的绿,我又感到了春的气息,想起了雪莱说的“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爱青松,爱它苍翠欲滴,爱它四季常绿,爱它的顽强精神。在万绿丛中,它是那么脱俗,又是那么平凡,它那永存的绿,给了人们信念,给了人们希望!

我爱青松!

我爱这棵永不褪色的长青树!

以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篇作文【二】

盆栽的仙人掌,它百折不挠的性格十分让人吃惊,有水、无水、天热、天冷它都不在乎。它翠绿的身体长着一块块长满硬刺的掌状茎,它么没不断向上生长,像叠罗汉似的。一片“绿色的手掌”里又长出一片“绿色的小手长”,使人产生不少遐思。

它生长在什么地方都以这个姿势矫健地挺立着。在炎热久旱的夏天里,其它盆栽都已经垂下了头,而仙人掌像勇士一样抬着头,眺望那蓝蓝的天空;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别的盆栽早已被主人捧回室内,可是仙人掌坏顶着风霜,不惧周围的环境。

它从来不讲究,它一扎下根,就好像在说:“这地方真好,就在这里生长吧!”仙人长浑身是硬刺,什么野兽见到它都马上止步。害虫想啮食它,身子总被扎得千疮百孔。一快绿色的仙人掌折断到地面,大家都以为它枯了,不,如果你这样任为就错了,它用身体的养份生出根,又培养出一棵青春焕发的小仙人掌,这是真正的“落地生根”。它的顽强生命力谁可比得上呢?这看起来很平凡的植物,谁料得到,它会长出美丽的小花,就像武士头盔上的彩缨。

仙人掌是热带植物,它形状像手掌,故名仙人掌。它不畏酷暑,就是气温高达摄氏40度,它几天不喝水也能坚强地活下去。就这样它日日、月月、年年经受着烈日的考验,快活地生长着。人也要有这种不屈不挠的景神,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以坚强的意志生活着、工作着。

仙人掌也是一味好药,人们有病,它可以帮忙,比如患了腮腺炎,只要用石头把它捣成酱,再用来敷在腮边,很快就可以痊愈。

仙人掌没有使人一见就生羡慕之心的花朵,也没有多姿多彩的身躯。它浑身长满了针,使人一见觉得一股凉意涌来。它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多么令人钦佩!

以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篇作文【三】

我喜爱鸽子。鸽子长着一身雪白的羽毛,白白的小脑袋上嵌着红红的.小嘴和

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就是那么可爱。鸽子不仅长得好看,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 就是替人类传递书信!在古时候交通不是很便利,人们就用鸽子来传送信件;特别是前线战争的消息都是靠这小小的鸽子来传达的!它们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是尽自己的一切努力飞到目的地,把书信成功的送达人们手上,即使在途中丧命,也毫无怨言!

现在的邮递员不就是鸽子一样的人吗?!”我不禁这么想。这些邮递员从早到晚不辞辛苦地奔波在路上,他们的背包里装着一大堆的书信,要挨家挨户地准确地送到老百姓手中。无论是在雷雨天,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还是在炎热的夏天,汗水流过他们的脸颊,邮递员们都是无怨无悔地坚持着,这不就是鸽子的精神吗?!

我敬佩鸽子的品质,更敬佩具有鸽子精神的邮递员们。是他们不顾路程的遥远和坎坷骑着自行车把信送到偏僻的村庄里;是他们在过新年的时候顾不上与家人团聚,顶着刺骨的寒风把祝福的书信送到千家万户。我不禁要对邮递员说一声“辛苦啦!谢谢你们!” 我喜爱鸽子,更爱像鸽子那样尽职尽责的邮递员们。让我们爱护鸽子,尊敬“鸽子”。感谢他们让我们知道了朋友的情况家人的安危!在我眼里鸽子的羽毛永远是雪白的,邮递员的衣服永远是碧绿的!

以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篇作文【四】

白杨是种奇特的树,其实他也很平常,只不过是他身上的块块伤疤,在日夜闪动着光辉。

伤疤又名节疤,人们若想让他们成为栋梁,必须毫不留情地把旁枝杂干砍掉。创伤留了下来,就成了节疤。

白杨定是委屈,他有他的自由,凭什么让别人干涉。他想反抗,但无济于事。手起刀落,刀不认人,人类象切除肿瘤一样砍去了本属于他的树枝。

ròutǐ的痛是暂时的,区区小伤不会要了白杨的命。虽然他很伤心,但由于没有了旁枝,他一心向上生长,最终成为一棵栋梁。

人和白杨是有区别的,对于人,外伤不久便会复合,有时甚至看不出一点受伤的痕迹。对于白杨,就没有那么走运了。节疤仍会顽强的留在他的身上,留在他的心里。

人和白杨是有区别的,如果人遇到这种情况,他就有可能认为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怨天尤人,日渐消沉,甚至会懦弱到轻生。但白杨不懂这些,他就不会像人类那样做蠢事。就算他懂,他也没有能力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也没有能力使节疤消失,任凭他留在自己心里……

待他再大一些,他就会明白,其实,他比人强的多:

他没有人类的羁绊,所以他能一直生长。

他没有人类的懦弱,所以不会去想放弃生命。

他没有人类的自私,所以能坦荡地望向远方。

其实他可能没有注意,他拥有一样东西:节疤。

现在,我们可以不叫他节疤了,叫白杨的眼睛更为合适。惨痛过后,伤疤其实只是存在于他的肌肤。而心理的节疤转变成为一颗颗明亮的眼睛,默默地欣赏着这个世界。

成为栋梁的白杨,不见累累伤疤,但见颗颗慧眼。无需点化,白杨顿悟:最难得的经历是受伤,最明亮的眼睛是伤疤。

后记:白杨问了问成为栋梁的老白杨:“为什么他们不让我们恣意生长呢?”老白杨笑而不答,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那些伤疤才会真正变为白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