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做坏事的作文结尾(我做了一次坏事100字作文)

做坏事的作文结尾(我做了一次坏事1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04:46:44
做坏事的作文结尾(我做了一次坏事100字作文)

做坏事的作文结尾【一】

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做汤圆。我吵着也要包汤圆。正巧妈妈提着一大袋糯米粉进门来,我高兴得直拍手。

妈妈拿来一个大盆子,往盆子里倒了一些糯米粉,然后用温开水搅拌好。奶奶捏一小块糯米粉,搓搓圆,又往里面塞些芝麻馅,再搓搓圆,成了!我一看,啊,圆圆的,大大的,真想咬一口解解馋!

一会儿,爸爸进来了,笑眯眯地说:“你做一个给我看看。”我满不在乎地说:“好吧!”我自以为做汤圆很容易,哪知道做起来是那么难,不是搓不圆,就是散了架。我索性抓起一小团面,捏成像一只小的样子,再拿点肉放在里面。最后,我想把汤圆拢上,可总是拢不圆。奶奶看见了,笑眯眯地说:“你做的不对,应该用手心和右手手指转圆。”我照着奶奶说的去做,啊,终于做成了!我连忙拿着圆子给爸爸看,爸爸夸奖了我。

后来,奶奶又教我做小鸭子、元宝的小玩意儿,可好玩了!这天晚上,我很有收获,又学会了一种生活手艺!

做坏事的作文结尾【二】

炮竹声下,映照的是扬起笑的脸。很久没有,如此畅怀的开心,如此肆意的快乐。我过年,我快乐。 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

当然最温暖人心的便数大年初一的早上那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了!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一起床,妈妈便搬来了一碗刚煮好的汤圆。圆溜溜、雪白雪白的汤圆在清水里翻滚、沉浮,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宛如喝饱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刚洗过澡的婴儿,又圆又胖,又白又滑,让人忍不住一口气把它们吃掉!

我拿起勺子摇起一个汤圆,那扑鼻的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细看煮熟的汤圆,晶莹透明,稍带褐色。裹在里面的乌黑的芝麻隐约可以看见。这汤圆就像一颗硕大的白珍珠,只要轻轻一咬,香喷喷,甜滋滋的芝麻就会流出来……

我将汤圆放入口中,那嫩滑柔软的汤圆在口中蹿来跳去,一口咬下去,里面的芝麻就立刻钻了出来。那比蜜还甜的芝麻和那柔软如布的汤圆皮一起缓缓吞入肚中,这种味道真是妙不可言,仿佛吐出来的气也带来了一丝芝麻的清香。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让人怎么也吃不厌。

汤圆既好吃,可爱又有营养,我喜欢汤圆的这种味道,那你呢?

做坏事的作文结尾【三】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包汤圆”比赛,好耶!

四年级组派出了两个家长和五个学生做汤圆,下午,现场热闹纷纷,比赛都还没有开始,家长和学生们就开始动手了,先把面粉磋好,再把馅包在里面,“开始!”一阵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比赛正式开始了,同时,现场的打气声也跟着响了起来,一年级组做的是:辣椒汤圆,奇怪啊!汤圆还有咸的,时间过了一大半了,我们组的汤圆已经做好了,分汤圆啰!我捧着热辣辣的汤圆,闭上眼睛,默默的许愿:希望咱们家也能够像你这么圆、这么甜,永远快乐、永远开心!我咬了一口汤圆,馅是芝麻,好吃极了!白色的汤圆有一点点巧克力味,仔细嚼嚼,软软的,有种甜蜜的感觉。激动的时刻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令我们都惊讶的是:居然六个级组并列一等奖!

过这次比赛,吃了这些美味的汤圆,我觉得:其实里面的馅并不是芝麻,而是家长们和同学们的汗水、努力和付出!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温馨的爱,也但愿我们的祖国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永远幸福!用爱,荣耀中国!

做坏事的作文结尾【四】

2月25日,星期四,我们学校举行了做圆子活动,教室里,人声鼎沸!

下午第一节课,阿姨们拿来一大袋汤圆粉,我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兴高采烈的跑出去洗手,把准备工作全部做好。这时,老师把一大块白花花的面团发给我,我惊喜的先欣赏了一番,看着这白花花的面团,就像捧了一团棉花糖一样开心!

开始做圆子了,我先把面团拽一小块搓圆,可一搓面团,就把圆子搓碎了;于是,又拽了一小块,结果一使劲又搓成了渣子。看着其他同学做的熟练又好看的圆子,我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转过身看见杨亦程在不停地揉面团,我也学着开始揉,我用全身的力气把面团反复的揉搓,哇!奇迹出现了,面团果真变软了,还热乎乎的呢,我又开始搓圆子,面软了果然容易搓,搓成了各种形状,有长的,圆的,多角的,方的,各种奇形怪状,全有啦,有的像海星,有的像雪宝,教室里不时传出哈哈大笑声。做好圆子,我们怀着急切的心情在教室里等了一会儿,阿姨就把热气腾腾的圆子端上来了,顿时,教室里咋开了锅,“这是我做的圆子,那是你做的圆子”。

我看着我们亲手做的小圆子,好像听见小圆子仿佛在说:“你们合作得真好,真是又快又好!”

做坏事的作文结尾【五】

今天中午我没事可干,妈妈就让我帮她包汤圆。家里没汤圆心了,我说:“我们包巧克力、糖果也行啊!”

“好主意!”妈妈回答。

于是我跑到客厅,准备了巧克力和四种糖,妈妈拿来了核桃仁和红枣。

妈妈揉好了汤圆粉,我们就开始包汤圆了。我包好了一个红枣心的,“扑通”一声把它扔进开水里。

“轻点!有人跳水了吗?”妈妈惊叹道。妈妈的玩笑把我俩逗得哈哈大笑,前仰后合,都不像是在包汤圆了,像是在演小品。

我们不一会就把七种心的汤圆都包好了。再一看装着滚烫的开水的锅,里面的汤圆一个个浮出水面,在沸腾的开水上翻滚着。妈妈让我先捞,我睁大了双眼,仔细地观察,尽可能捞巧克力或者糖果心的。

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果然吃到了很多糖和巧克力心的。我太开心了。

做坏事的作文结尾【六】

我最喜欢的传统新文化是做汤圆。有一天,奶奶说:“做汤圆了,做汤圆了。”我一听到,就飞快地下楼了。

我一下楼就看见他们在做汤圆。我说:“我也要做汤圆。”妈妈说:“好啊。”我就很快地做了起来。我看他们怎么作汤圆,我就学着怎么做。

我先把白面粉放到桌上,然后把他揉起来,又把他敲扁。我发现自己做错了,做成了扁扁的汤圆了。他们看见了,就哈哈大笑。我伤心极了,决定重心做。我又照着他们做。之后,终于做出来了。

后来,我又多做了几个,就这样我学会了做汤圆了。做汤圆的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细心做,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做坏事的作文结尾【七】

德国电影《恩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德国工程师尼尔斯在挪威靠近北极的一个城市工作。为挽救濒临破裂的婚姻,他将妻子玛利亚和儿子接到一起生活,但夫妻关系并未得到好转,尼尔斯反而有了外遇。

玛利亚在临终医院经常上夜班。有一天晚上下班开车回家,忽然看见北极光,就在此时,小车发出撞击的声音,玛利亚吓坏了,停车片刻,不敢下车,只在车上看了看周边情况并没有发现什么,以为是撞到狗之类的东西,便继续将车开回家。她心情不安,还是担心撞到了人,难以入睡,在丈夫的追问下她将情况说出。她丈夫连忙开车到撞击处仔细寻找,仍未发现什么。

后来,她们通过新闻得知,一个女孩被撞到路边的沟里,因无力爬上来而去世。警方调查没有线索。

玛利亚内心非常纠结。如去自首,自己可能会坐牢,也会给丈夫和儿子带来痛苦;不去自首,心里又非常不安。夫妻俩最终商议的结果是隐瞒下来。尼尔斯将妻子撞坏的汽车挡板悄悄修好。

两个人表面上平安无事,内心里却从此不得安宁。

他们每次路过事故地点时,心里总是想起那个女孩。

玛利亚面对怀孕的同事,想到那女孩生命的珍贵;看到病人去世,想到那女孩最后的情景。特别是在教堂合唱颂歌时,那种纯洁和谐的声音与内心复杂的不安形成巨大的心理冲突,让她痛苦不已。

尼尔斯也无意再与情人幽会。他如实告知她实情,并主动提出分手,引起情人的愤怒,离他而去。由于共同面对难题,他与妻子的关系虽有所改善,但双方的心情却无法轻松。

面对儿子,他们在家里都得装着像没事人一样。

隐瞒的结果,让两人都感到心情压抑,身心俱疲,生活没有了乐趣。最后,夫妻双双到受害人家里把事情的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女孩的父母,同时也完成了对自我心灵的救赎。

好人的心里为何放不了坏事?我在想,是不是有这样几个原因:

坏事放在心里与道德观念不相容。人在犯了严重错误后,内心是极度不安的。为了躲避惩罚,保护自己,有的人选择了隐瞒。隐瞒的结果是别人不知道,而自己的内心是清清楚楚的。这种躲避行为与自己的良知不相容,与自己向好的行为取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你想做好人,就不能选择隐瞒坏事。

坏事放在心里与宗教信仰不相容。信仰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信仰要求言行一致,行善积德。而隐瞒自己所做的坏事是一种恶劣行为,虽然能保持自己人身的自由,但内心却得不到安宁,一旦有机会,宗教的信条就会跑出来盘问噬咬自己的灵魂。

坏事放在心里与为人父母不相容。父母教育子女,既要符合道义,也要以身作则。如果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自己会感到内心虚伪,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哪里还能坦诚地对待子女教育?

解脱的'唯一途径,便是将事情的真相说出来,或坦白,或自首,虽然也痛苦,还可能受到惩罚,但说出来之后,心灵不再有负担,内心不再有纠结,心里会感到平静如水,自然也就得到了安宁。影片选择了当事人向受害人父母说明真相,比到警局自首更加突出了拯救心灵的意味。

由此想到身边和自己遇到的一些事情也是如此。看到老人跌倒了扶不扶?扶,担心自己无辜受牵连;不扶,帮人救困的良心会受到谴责,与自己受伤后希望有人来求助的本能心态相冲突。企业想拿大的订单,给不给关键人送礼?送,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秩序,使正常的商业行为染上污点;不送,担心订单落空,企业的利益受损。这种让人纠结的事,虽说不像影片中的事例那么典型,但也常常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折磨。

人是善与恶的综合体。要做一个好人,必须抑恶扬善。要想有好心情,需要做好事不做坏事,哪怕是无意做了坏事也不能隐瞒。否则,内心会承受不了长久的煎熬,除非你放任自流,将坏人做到底。

电影看完后,有一点我没有弄明白,为何片名叫“恩典”?是指做了坏事,要通过恩惠于别人才能赎罪吗?但影片的故事并未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