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半条棉被作文八百字(半条被子小学生作文)

半条棉被作文八百字(半条被子小学生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3 01:23:15
半条棉被作文八百字(半条被子小学生作文)

半条棉被作文八百字【一】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一则“半床棉被”的故事。这则故事,让人感动,也给人启迪。

1934年11月,红军正行进在长征途中。部队驻扎休整时,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她们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老人,并对老人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

三位女红军走后,徐解秀老人一直珍藏着这半床棉被,直到去世前还念叨着她们。此后,尽管三位女红军没有再回到汝城县沙洲村,但“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的承诺,共产党人兑现了——不仅送来了新被子,还送来了一天比一天更美好的生活。

85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但“半床棉被”的故事依然述说着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生与共、风雨同舟的殷殷深情;“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的承诺,依然昭示着共产党人“长征”的目的和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一个被窝度寒夜,一床被子对半分”,过去,我们党正是靠无数个这样的行动赢得了民心,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让世人惊叹的成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日趋多样,只有不忘“半床棉被”里的为民情怀,把初心和使命体现在不断给人民群众送去“新棉被”上,我们党才能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拥护。

不忘“半床棉被”里的为民情怀,需要切实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不断掌握他们的新追求、新需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有代表讲到“农民的八个梦想”时,说:“我经常到一些贫困地区去,到农村去,我总有一句话,想知道你们还需要些什么?”一句“想知道你们还需要些什么”,是赤诚为民的生动体现,也深刻昭示我们:为民没有终点,服务永无止境;人民群众有什么样的新期盼、新需求,我们就应该送去什么样的“新棉被”。

“我要是连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还当什么农业技术员!”张铁兵在学校本来学的是苹果种植技术,当看到种植葡萄的农户因寒灾损失惨重而欲哭无泪的场景后,他就在自家地里搞起了葡萄种植实验,从一个外行“修炼”成了资深“土专家”,带动全县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葡萄富农之路。李保国说:“农民群众脱贫致富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前南峪需要植树造林,他就研究土壤、径流、气候;富岗群众需要种果树致富,他就研究昆虫、肥料和标准化生产;当规模和品牌效应成为农副产品赢得竞争、提升效益的必然选择,他又成了核桃技术创新联盟和苹果技术创新联盟两大产业联盟的`理事长……像张铁兵和李保国那样,永远面向群众的新需要,一刻不停地学习、掌握新本领,才能在更好服务人民中坚守初心、担负使命。

今天,我们正奋斗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半床棉被”里的为民情怀,不断了解、掌握群众还需要些什么,不断掌握为民造福的新本领,不断为人民群众送去“新棉被”,就一定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取前进的强大力量。

半条棉被作文八百字【二】

摇过“外婆桥”,沿碧莲湖畔绕行,过山脚年尾村,就是华林山李家岭八百洞天进山口。踏上刻有不显目的太极图案花岗岩石转盘,只见山垅间古木苍翠,巨石若隐若现。拾石级而上,又行半百,见第一洞“小西弥”,其后就是花岗岩倒石堆迷宫洞。一说因此类洞有八百多个而名八百洞天、洞府。或爬明洞,或摸暗洞;或闯大洞,或钻小洞;或走旱洞,或趟水洞。我们伏壁攀岩,穿越藤蔓,寻流戏泉,方至一块倾斜巨石形成的天然禅室。二说八仙铁拐李原型李脱在此斗室修炼成仙之前年八百岁,号李八百。续上,穿竹海间,遇绝壁群。扶铁链栏攀行,上见巨大峭壁上有一古迎客松,苍穹依貌。左侧顶有升天靴和登天梯。又说铁拐李成仙后日行八百里。右望,原始森林间,蓝天白云又临,时至十一点。

俯瞰,回路无影,碧莲湖蛇行山脚,只好止兴,拜别八百洞天福地!

半条棉被作文八百字【三】

三个故事,“三品”鱼水之情,阐述我心中的“人民至上”。

“半条被子”的故事——回望来时路,“人民至上”早已扎根。20xx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大会上,深情讲述了发生在湖南省汝城县的感人故事。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实写照。群众利益无小事,关心群众疾苦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是毛泽东同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人民情怀,是邓小平同志“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为民情怀。

“十指连心”的故事——奋力赶考路上,“人民至上”不分昼夜。第二个故事,基层干部在乡镇的夜晚——和群众拉家常、帮助群众打扫院坝、销售鸡鸭蛋、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用党员干部的`“十指”敲开百姓的门、走进群众的心、办好群众的事。最近,重庆市荣昌区在所有镇街推行“十指连心”干部值夜制度。该制度自5月开始实施,目前3个多月下来,我觉得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真实”。这个真实体现在“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夜间,对于党员干部走访群众而言,是个对的时间。众所周知,老百姓很忙,有时白天下村,群众基本都是大门紧闭,都忙着干活去了,这时基层干部的走访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相反,夜晚群众回来了,利用他们的空闲时间上门走访,效果也许更好。通过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群众诉求,让群众真切体会到党的关心与温暖,这时的群众才算遇到了对的人,遇到了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的人。

“脱贫攻坚”的故事——奔赴小康路上,“人民至上”随处可见。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乡镇作为一线战场,每名干部都在倾心投入,尤其是最近,程序员的“996”变成了基层干部的“997”。和大家分享这样一位扶贫“一哥”——“皮哥”。单位人都叫他“皮哥”,当然不是因为他皮,而是姓皮。他于今年年初到基层扶贫一线工作,除去疫情影响,细细算来,他从接触基层扶贫工作到牵头这项工作仅3个月时间。对于我们是3个月,于他而言却是扎扎实实的2000多个小时。为了尽快熟悉基层扶贫工作,他废寝忘食、熬更守夜,短短时间瘦了10来斤。某天傍晚下村走访贫困户途中,他骑车把脚摔了,去医院简单处理了一下就回来继续加班。几天后,脚实在肿得走不了路了,才去镇中心卫生院住了一晚。回来时的样子就是杵着拐杖的“皮哥”。“熊猫眼”是大家开玩笑时对他的称呼,玩笑之下体会出的是他的无私奉献。

回望来时路,“半条被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民至上”早已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扎根;再看此刻的赶考路,“半条被子”精神在传承,被子之下的鱼水之情在不断巩固。“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坚持人民至上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迈向民族复兴的导航。扬帆启航,愿我们都能乘风破浪。

半条棉被作文八百字【四】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大会上,语重心长地向广大党员干部讲述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各个军团陆续抵达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住在了沙洲村村边的一间破旧茅草屋内。茅草屋的主人叫徐解秀,她家中一贫如洗,只有一张用楠竹钉成的床架,床上垫着稻草、铺着破席,连一条完整的被子都没有,盖的是一堆烂棉絮。女红军们在急行军中都舍弃了行装,只带着一条棉被御寒。夜里,三位女红军就和茅草屋的女主人合盖这一条被子、挤在一张床上。

几天后的一大早,女红军们要奔赴新的战场,她们看到徐解秀床上的破棉絮,决定把她们唯一的被子留给徐解秀,但徐解秀说什么也不肯要。这时一位女红军从背包中摸出一把剪刀,把这条被子剪成两半,她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以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读到这里我久久不能平静,半条棉被,是当时女红军们的全部家当,是红军和群众共冷暖的一个剪影,是无法割舍的党群鱼水情。

翻开《讲故事》,里面还有很多同样感人的长征小故事。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是中国革命的新起点。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顾前有敌军,后有追兵,跨过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翻过一座座白雪皑皑的高山,越过一片片潮湿阴冷的草地,转战两万五千里,来到陕北延安,保住了革命的火种,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坚实的烙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路,当代青年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身为满怀豪情,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青少年一代,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响应时代发展的召唤,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用我们的青春汗水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身在甜水里,长在红旗下。20xx年4月我从苏州回到家乡,从事农村工作,周围很多人不理解,大城市到小乡村,坐办公室到走街串巷田野里,大家是不是也觉得我脑子是不是坏掉了,我身边的人都这么说。记得回乡不久,我写了一篇题为《回家的感觉真好》的心路话语,当时在“中国美丽田园白甸”镇级公众号发布,一个晚上就有38条留言。我清楚记得,我晚上看了很多遍,更加坚定了我选择扎根基层的信念。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当好一名小村官并不容易,但是一想到半条棉被,联想到长征精神,我就信心满满。同年5月我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我觉得我自己人生的长征路才刚刚开始,我觉得我的长征路就是服务好群众,坚守一份为民情怀。

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作为一名村官,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路上播撒长征精神的种子,留下新长征路上最闪光的足迹,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半条棉被作文八百字【五】

电影《半条棉被》绽放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截至9月17日,电影《半条棉被》湖南省内票房已突破212万,成为光影铸魂电影党课重点推荐影片,覆盖14个市州,在三湘大地全面绽放光彩。

这部制作精良、思想深邃、艺术精湛的红色电影让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也让初心使命在党员干部的内心绽放出新的光彩。

这部电影深深感动了黄埔军校抗战老兵后裔李成功,使他回忆起了父辈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他说:这个电影一直让我含着热泪,非常非常感动,红军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产,我们觉得今天发扬共产党半条棉被精神给全国人民,给老百姓,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我们一定要发扬红军、继承红军的革命精神,把爱护老百姓的优良品德继承下去,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我们都要献出我们的一切!

来自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金鹰报刊社党支部书记刘正勇说:我们全体党员今天到这里来重温历史,观看《半条棉被》的影片。这个片子我们觉得拍的非常的好,故事很感人,也还原了那段历史,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面,生攸关,缺衣少食,但是我们的共产党员,我们的红军战士,在这个撤离的时候,把这个一条棉被都剪一半给我们的老人,给我们当地的群众也展示了,展现了我们共产党员,红军的风格,品格现在再回想,董秀云,这位红军的做法,应该说也是表现了一位红军战士的,他们的品格,我们通过观看这个影片,深受教育,红色故事我们也应该把他讲好,红色基因我们也应该把他传承好。

湘雅附二普外科第一党支部的党员们很多刚下了手术,就走进影院观看《半条棉被》。湘雅附二普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文宇说: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一个初心、两种身份,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观影教育,激励我们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更好的践行。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感动我们所有的年轻人。

在短视频平台上,电影《半条棉被》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广大网友也被这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谊打动,在一段徐解秀后人的采访视频下面,网友纷纷留言发人肺腑,让人泪奔!泪流满面!向英雄致敬!。

一位感同身受的.网友回复到我都哭了,那种分开和等待还历历在目,恐怕到那天都不会忘记。

也有网友痛心的回复到他们也可能遭不在人世,那半条被连他们也不知道在哪了,要是人在他们部可能不回来看你的、多么心痛!最后一句话听了心痛。

在猫眼电影平台上,网友们也留下了诸多好评,写下了观后感触。有网友写道:太好看了,感动得我热泪盈眶!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平安的生活,真的太感谢那些在战场上流牺牲的英勇无私的保家卫国的革命先烈们!向你们深深地致敬!、在这面临巨大挑战的时代,需要重温最困难的时候那些为了别人而无私奉献自己的人和事,让我们从中学习到那种精神,那种力量,以指引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

津市扶贫办的党员干部观影后,写下了名为《半条棉被看初心》的观后感,其中写道,共产党和老百姓是什么关系?半床棉被的故事说得最形象我们的党员同志们要通过此次的红色教育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肉联系,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歇的力量源泉。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湖南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曹健华说:为了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和离退休党员集中观看了电影党课《半条棉被》。通过专场放映、主创讲述幕后故事、开展影评等多种形式,全体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半条棉被》的红色经典故事生动诠释了即便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为民情怀,感动了全场、砥砺了初心、淬炼了灵魂,让我们更加深切感悟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人民至上的丰富内涵,让我们更加深刻领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蕴。

来自湖南广电快乐先锋的伍艺说:看完《半条棉被》感觉到温暖,女人亲历战争,女性视角里的长征苦不苦,不苦,为了让孩子们有和平的日子,让每一个家庭都幸福,为了这样美好的理想信念,女红军战士勇敢的面对残酷无情的战争,半条棉被温暖了老百姓,也深深感动我。

目前,电影《半条棉被》已成为湖南省电影党课热门影片,热忱欢迎各级党组织走进影院开展电影党课活动。

半条棉被作文八百字【六】

2012年10月26日,老师告诉我们30日也就是下周二我们要去秋游了。老师还发给我们一张精美的游学手册和秋游的通知。我和妈妈说我报名带照相机,要家长同意。妈妈同意了,我很高兴。 我想带单反,妈妈不肯,小相机又没电了,妈妈说帮我借一个。

妈妈带着我阅读了游学手册,问了我想带的食物,我想带面包,饼干,饮料,绿豆豆。妈妈说带瓶奶,我说老师说了酸奶不能带,我就没让妈妈带。周日下午妈妈去买了零食,有我爱吃的绿豆豆和小饼干,还有棒棒糖。周一下午放学,妈妈带我去买了面包,我选了好几样,觉得同学们肯定喜欢吃,买好了给同学们的食物,没找到我自己喜欢吃的,妈妈说带我到常去的那家去买,还带我跑了好几个超市买齐了秋游所要带的物品。

二、出行篇

周二我睡到7点钟,妈妈做好了早饭,我洗漱好,吃好了早饭,妈妈就送我到学校,我和妈妈说了再见就跑到教室。听完广播,我们放下语文书,就排队坐车出发了。去的时候我和程宜峰、童瑜清和谢优坐在最后一排。车子开到了莫愁湖公园的停车场,我们排成两队,手拉着手,我和蔡凯程拉手走在最后,朱老师跟在我们后面。我们先逆着箭头,又顺着箭头来到了游乐园,我们一共玩了三个项目,一个是水上乐园,我和童瑜清一起玩的,然后是旋转木马,最后一个最好玩,我和程宜峰一起玩的,转啊转的,先慢再快,我们一直笑到停下来,牙都块笑掉了。有的同学玩玩都晕了。同学们都玩好后,我们就跟着导游在公园里到处游览,还看到了古代的家具馆,不过没有进去;我们还拍了集体照,拍完后,我们又转了一会,这时我都饿坏了。好在下面我们就准备吃饭了。我们分成几组一起分享了美味的食品,我选的`手撕面包,棒棒糖,绿豆豆,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还可以到别的组去交换吃的,我吃了薯片,喝了水,不过剩了好多回来。妈妈说下次不带我买这么多了。吃饭的时候,有同学还打架了,我觉得很不好。吃过饭我们坐在走廊上看书,我没带书,就借了同学的看,歇了一会。我们就坐车回学校了。

三、后续篇

下车时,我还把相机拉车上了。进教室我才发现,不过我想着上厕所就没和老师讲。妈妈接我时,我和她说相机丢了,妈妈很生气,因为我答应她要一直戴在脖子上不拿下来的,结果我却给丢了。按照我们讲好的,我暂时不能碰相机了。我觉得好惨。

不过我很开心,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妈妈说每年有两次机会,我很期待。

半条棉被作文八百字【七】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厚重温暖的军民鱼水情,这是我从徐解秀老人这句朴实的话语中所感受到的。

经过艺术创作,《半条棉被》讲述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带着这个疑问,9月18日,我走进了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电影党课《半条棉被》的课堂。第五次反围剿是故事的大背景,寒冷的天气,索命的轰炸,残缺的身体,简陋的医院,缺衣少食的窘迫,百姓们紧闭的门窗,一切的色调都是灰色的。董秀云好想问问送被子的人关于丈夫的情况,但是人已不见,询问无果;徐解秀好想给患疟疾的孩子看病,但过兵之痛,让她闭门不出。凭借寻夫的信念支撑,董秀云以护理之术,捡了一路伤兵残将,找组织、找部队,到了沙洲村,身心的疲惫被百姓的信任抚慰。战战兢兢的试探,徐解秀通过金鸡纳霜治病和红薯吃食等细节,渐渐相信她所看到的红军是不一样的兵。

这部电影里,一个泪点接着一个泪点,有革命信念,有人间情谊,有信任之喜,也有思想升华。画面始终是清冷的,烟雨连绵,瑟瑟发抖,但是情谊却在这棉被一分为二时,显示出最浓的化学变化。这床棉被,之于董秀云,是能找到丈夫的坚守,是革命定会胜利的期盼;这半床棉被,之于徐解秀,是温暖身心的宝贝,是冲破桎梏的见证,是后会有期的念想。这也难怪徐解秀及后人还在等着当年的红军姑娘能够回来看看她,这不仅是军民鱼水之情,更是交心之后的朋友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徐解秀老人向大家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人们早已过上了无战无灾的幸福生活,是知恩图报与君子约定,让这位老人感念半条棉被的恩情持续了半个世纪并代代相传,昔日的女红军至今仍杳无音信,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服务人民的精神却在传承。作为共产党员,唯有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处处冲锋在前,事事脚踏实地,才能不负初心与使命。

感动还在继续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