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在路上的艰辛作文600字(追梦路上的艰辛作文)

在路上的艰辛作文600字(追梦路上的艰辛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05 03:20:16
在路上的艰辛作文600字(追梦路上的艰辛作文)

在路上的艰辛作文600字【一】

带着兴奋,带着凝重,我们思索着人生的价值。当第一片树叶飘落时,我们迎来了初中的第三个年华。这时每个同学都在奋笔疾书,面对即将来临的中考,他们都在努力拼搏,力求在初中三年的最后为自己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你瞧,校园里的各地都有他们拼搏的身影呢!

拼搏地点NO·1——教室

走到教室门口,居然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莫非他们都没来呢?哈哈,太好了,看我怎样好好学习。”一推开门,我惊呆了,居然都在写作业。我立马坐回座位,也加入他们奋笔疾书的行列。抬头一看,黑板上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中考倒计时X天”,每一个同学心中始终有一个追寻着的梦想,为了这一梦想,他们都在努力拼搏,无论结果如何都依然美丽。

拼搏地点NO·2——操场

来到操场上,许许多多的同学们都在跑步。“哎,等等我,我和你们一起吧……呼,怎么办,我跑不动了,再坚持一圈吧,我先跑了。”“XX同学,你快点,就剩下你了,麻利点。”我此时什么感觉都没有,只剩下疲惫,双腿就像灌满了铅一样,但是我依然没有停下来的念头,因为我知道坚持就是胜利。满山火红的枫叶,正是我们蓬勃的'生命力。天黑,天明,放学,上学,日子一天天流过,拼搏一日日在坚持,生命的价值慢慢呈现。

拼搏地点NO·3——宿舍

“今天晚上写几份卷?”“都拿上吧,尽量多写几份。”“嗯,快点了,又浪费了一分钟,赶快回宿舍。”楼管阿姨一查完宿舍,我们就开始埋头学习了,“几点了?”“好像十一点多了。”“要不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哎,我们再写一份卷就睡觉了。”“对了,你帮我们冲杯咖啡吧。”“我的天,这都已经第五杯了。”当我埋头奋笔疾书的时候,心头涌上一种感觉,满足。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用最美的姿态站在众人之间。

青青草地有我们留下的拼搏的身影,怒放的花朵是我们种下的火红的希望,飞扬的锦旗是我们挂着泪水的笑涡。我们等待,等待下一个绯红的黎明,花在笑,雨在唱,我们正一步一个脚印拼搏在成长的路上。

在路上的艰辛作文600字【二】

中考日子将近,浓浓的火药味似乎已笼罩整个校园。同学们为了营造气氛,在黑板上挥舞起了十个打字”离世界末日只剩**天”。老师们也不甘示弱,争分夺秒的在讲台上手舞足蹈,口沫乱贱!众人似乎都着了火一般,永无止境的学习,做事……

化学课上,一个两步三跳,直冲讲台之上,别看此人年岁已高,个子矮小,可健步如飞,老当益壮,但更要命的是那近乎女高音的音色,一言既出,全校闻声。此人谓谁?李老师也!只见她左手一本化学练习册,右手一半截粉笔,大叫一声:”翻到**页!”然后,在黑板上挥洒自如,不一会儿工夫,那行云流水般的化学方程式便清晰的浮现在我门的眼前。短段十分钟过去,李老师的额头上早已布满豆大的汗株,一转身,一甩头,一说话,那汗株便顺着圆周切线的方向飞向人群,这时,一声不发的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起来,几十秒后,只见一个坐在后排的同学拿出一张纸巾向前排递上去,一个接一个的,将这张经过太多人手的纸巾放在讲台上,李老师似乎也明其用意,微笑着用它向额上檫去,然后,一如既往的讲述她的课程。

课间十分钟,众人齐坐教室,无追逐者,无打闹者,无闲聊者,唯见三三两两聚集一起,探讨问题者,缓解压力者,共研学习者,此室中比比皆是,多不胜数!而众人面带微笑,似乎每有会意,便欣然开朗。我坐于其内,毫无压力之感,满心的欢喜与兴奋,早已带领我在学习的欢乐海洋中遨游,嬉戏。

晚自习时,教室中鸦雀无声,众人正埋头苦读,奋笔疾书。一个个手提抗战多年的”武器”,在众多试卷上,欣然挥舞,只是短短的一个小时悄然而去,那张原本只有黑白相交的纸上,竟多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色彩,顿时间,试卷仿佛获取了灵魂,它的世界从此丰富多采起来,这时,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尤然而升,又为唤醒下一个灵魂打下了坚实的精神支柱!

中考来临之前,众人紧握拳头,仰天高呼:”狭路相逢勇者胜。”

中考进行之时,众人胸有成竹,提笔心想:”这是属于我的战场。”

中考结束之后,众人欢呼不已,大声高喊:”我是笑到最后的胜者。”

岁月的长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它不会因某人的回忆,而时间定格,甚至倒转过去。记忆却像河中的沙石,泥土,堆积久了,自然会沉积下来,形成山坡或者丘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其分解,以防止河水阻塞,但在此过程中,我认为是最美的时光!

在路上的艰辛作文600字【三】

一直很想说说自己的感情问题,这件事情跟兄弟说不出口,跟父母说不明白。有时甚至想找个陌生人倾诉一番,可是,却没有勇气.

大三了,即将告别自己的大学生活。说来很凄凉的感觉。中午一个人从图书馆里走出来,发现自己是那样的颓废和无力。曾经的时候,一直对爱情有着一份期待,期待在正确的地点遇到正确的人,一切都会那么的完美,彼此不用表露心迹,只是能够在同一片天地中交流着彼此的思想,图书馆里,我可以读我喜爱的散文,她可以翻着她的杂志,读累了,我会站起来伸个懒腰,去给自己也为好友倒杯水,彼此不用说一句话,只是相视一笑,就足够了;我们可以为了一场旅游而两个人吃一份饭;我们可以为了一个国家的大事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却是手拉手开心的在小路上奔跑;我们可以躺在草地上大声的唱着五月天的《天使》而不顾别人捂着耳朵逃掉……彩虹有多美,韩剧有多浪漫,我们的爱情就要有多美有多浪漫!

只是,我所爱的人只能在心中陪我度过每一个孤寂无聊的日子,曾经告诉过自己会等到她,也有一段时间用徐志摩的话来安慰自己:爱情,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可是在这段即将逝去的年华里,真的感觉再也骗不了自己的感情了,好多次,我告诉过自己:“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生如此的短暂,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呢?看到校园里速食般的恋人们我也曾经这样想过,最后同学的一个QQ签名让我汗颜:“宁可高傲的发霉,绝不卑微的恋爱。”她是一位很优秀的女孩,被人顶替进了三流的大学,美丽活泼的她定是众人追求的对象,我虽没有这样好的条件,可是我总有自己的思想,总有自己的曾经的梦想,哪怕,它真的是个梦!为了恋爱而恋爱,它还是我心中想要的那份爱吗?人的初恋是终生难忘的,我不想让我的最初记忆只是一段尝试的经历而已。

曾经跟同学说过一句话:爱情这种东西像是投资一样,或许,等待是痛苦的,但是,一次正确的爱情,就足够我们享用一生了。

在路上的艰辛作文600字【四】

在西柏坡廉政教育馆,“廉”字雕塑基座上“赶考永远在路上”的题字深深吸引了笔者,驻足良久,思考良久。从“赶考永远在路上”,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做合格党员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围绕着“永远在路上”这个话题,笔者作了一些思考。

“永远在路上”源自于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将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真理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己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就是“永远在路上”的'事业。

“永远在路上”源自于我们党崇高的奋斗目标、根本宗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我们共产党人是要解放全人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但是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是一个不懈奋斗的过程,在这个万里长征中我们才走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为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奋斗就是“永远在路上”的长征。

“永远在路上”源自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犹如逆水行舟,要保持永远先进、永远拥有,就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砥砺前行,矢志不渝。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同样需要我们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保持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构建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我们必须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准备,“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也不可弃滞”。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都对党组织、党员有具体的与时俱进的要求,建设合格组织、做合格党员同样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永远在路上”源自于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和反思。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往往会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的深刻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英勇民族抗争,成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成为今天和今后继续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性支撑。《义勇军进行曲》就时刻在提醒着我们,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继承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须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对“永远在路上”的最好诠释和全面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赶考”,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清醒,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让我们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心态,始终保持“赶考”“应考”的状态,用实际行动答好“两学一做”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