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关于孩子的幸福生活的作文(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作文)

关于孩子的幸福生活的作文(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20 07:23:42
关于孩子的幸福生活的作文(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作文)

关于孩子的幸福生活的作文【一】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这本书我读到了80页,在读这80页的过程中,有好几次,我都想弃之不读了。弃之不读的原因是因为,书中很多句子不通顺,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或者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楚的事情,作者却罗里啰嗦地说了半天;甚至有一些,一篇文章写完了,连个主题也没有,只是单纯地像记流水账一样将孩子们的事情记录了下来……

一天晚上,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了那个故事:有一位画家,曾把自己的画放在大街上,让过路的人指出他画中的不足之处,并在不足的地方画上圆圈,结果他看到他的画上画满了圆圈。。他非常灰心,不愿意再画了。后来,有人告诉他说,你为什么不让别人看看你画成功的地方呢,于是,他又把自己的画放在大街上,让过路的人指出他画中成功的地方。结果他的画上仍然画满了圆圈。

任何一本书,都是“雅者见其雅,俗者见其俗”,只要你愿意用欣赏的眼光看,就一定会有可取之处。

再读这本书时,我不再那么挑剔,我试着用欣赏的眼光去读,也终于发现了,这本书中有一些教育理念还是值得肯定的,马丽娟老师处理某些事情的方式也是值得学习的。

魏书生说过:如果你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你每天就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学生当成魔鬼,那你就每天生活在地狱里。这句话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意思,你生活在天堂还是地狱,其实全取决于你看待学生的眼光。

对待孩子何尝不如此?对待孩子,要少一些挑剔,多一些欣赏。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任性、无理取闹,他只是用任性和无理取闹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某种情绪,我们应该善待并处理好孩子的这种情绪。

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的每一个举动,所做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是可爱的。而且,如果你能欣赏自己的孩子,你也会发现,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可爱。反之,孩子就会在你挑剔的目光中,愈来愈迷茫,他率性的行为就会渐行渐远……

我喜欢一恒,特别是他生气时撅着小嘴的.模样,甚至是不听话、无理取闹的时候。这些,在我眼里,都是可爱的。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我小时候的样子。一恒身上也有缺点,性格上也有一定的缺陷,但是,我相信,只要我给予他足够的理解和宽容,他性格中的小缺陷也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褪色。

我会继续欣赏他,欣赏他做的每一件事……

关于孩子的幸福生活的作文【二】

“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的收获: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原本走的路就会不一样,正因为这样的不同才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然而,孩子是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才会渐渐地了解这个世界的。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让一个有困难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而帮助一个孩子,不仅仅是指,对着孩子微笑,问他我可以帮助你吗,实际上,帮助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这是需记住的事情。我们不仅仅要蹲下身来看孩子,更要蹲下心来看孩子。

关于孩子的幸福生活的作文【三】

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

马老师给出了答案: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这段话说的非常好。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所以,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要嘲笑他……

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也许和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是有偏差的。但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所需要的“幸福”,而不是根据我们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幸福”。

有一次,带一恒出去玩的时候,地上有个已经坏了的羽毛球,一恒高兴地捡起来,并要求和我一起玩。恒爸以“羽毛球太脏”为理由,强烈要求一恒扔掉那个羽毛球。一恒很听话,立刻扔掉了那个羽毛球,但是他不停地回头看,并小声地央求我:“你能不能告诉爸爸,我想要那个球。”

这样的事情,,我想不仅仅是恒爸做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做过。

孩子的快乐很简单,或许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一支已经破旧的钢笔,一个别人弃之不要小汽车……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蹲下身,用孩子的眼光,和孩子一起感受这些幸福和快乐。

也因此,教育一恒的过程中,只要一恒所做的不触犯法律,不违背道德,并且有利于他的健康和成长,他想怎么样都可以。当他不好好走楼梯,非要让我拉着他的手,一步三个台阶往下迈,并说“我飞起来”了时,我说了“可以”;当他想去看看真正的小猪、小羊时,我说了“可以”,并带他去看;当他想玩地上很脏的雨水时,我说了“可以”,并鼓励他去玩……

是的,我说了“可以”,这是我和一恒在一起说的最多的两个字。

“可以”代表允许,不要拒绝孩子这些小小的要求,因为这些很小的要求会让孩子感觉快乐和幸福。如果拒绝了,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

下一次,当孩子因为什么事情征求你的建议时,希望你会说“可以”,你的“可以”会让孩子感觉幸福和快乐。

关于孩子的幸福生活的作文【四】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特别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希望。

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特别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在书中马老师给出了答案。马老师的答案: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我的理解是: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所以,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要嘲笑他……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此外,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些精彩片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关于孩子的幸福生活的作文【五】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姑妈家度过的。姑妈家门口有一条小河,河边有一棵桑树。当桑树长出新芽时,我便跟着表哥身后,一一地敲开小伙伴的门,便跑出一大群的半大孩子,像一匹匹脱了缰绳的马,快乐地心灵是个说不出的大。

表哥胆大,又会爬树。常常窜到很高的树上,掏下小麻雀给我玩。还给我捕捉一种很漂亮的虫子,翅膀是银白色的,身体是红色的,还夹带一些小斑点,美丽极了。我就把这些小虫子放到一个小盒子里面,每天一大早就跑到外面接露水给他们喝。听哥哥说,这些小虫子最喜欢喝早晨的露水的。每天早晨我都会早早的起来,用小瓶子去接那草尖上的露水。但,没多长时间,这些小虫子还是被我喂了。我和哥哥还煞费苦心地给这些小虫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要求每个小伙伴给小虫子磕三个头。小亮说,这些小虫子是害虫,了倒霉。可我却感到很难过。小亮不愿意给这些虫子磕头,我说:“你就当是我了,磕吗?”小亮脸红红的,看着我,然后就把眼睛闭上,开始磕头。不知小明从哪里弄来一团泥巴,在小亮头就要着地的时候,把泥巴塞到了下面,小亮一下磕了一头泥巴,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蝉一声声响了起来,天也一天天热了。我们最快乐的游戏便是捕蝉。大的蝉是不要的,因为那种蝉不能吃,也卖不掉。我们就捕捉那些蝉蛹,凉干后可以卖钱,也可以自己炸着吃。我是从来不吃的,据说一个蝉卵长成蝉蛹要十几年呢!我们都不相信,因为地里的蝉蛹太多了,一个洞里都可以挖到很多。要是需要那么长时间,怎么会有这样多的蝉蛹呢?小明从家里拿来一本书,果然书上就写着蝉的'生长故事,于是我们都相信了。小亮说,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喜欢吃蝉蛹吗?因为吃蝉蛹可以沿年益寿,一个蝉蛹都需要十几年,你想蝉的寿命有多长啊!我们都不相信,使劲地在小明的那本书上找,但书上终究是没有的,于是我们就相信小亮的话,把捕捉到的蝉蛹先用盐水浸泡,然后凉干,在用火烤,很远就能闻到香味。他们都拼命地吃,我只是在一旁看着,那虫一样的东西,看起来怪寒碜人的!我始终不敢吃。

稻田变的一片金黄的时候,大人们便开始忙着收割庄稼了。我们这些孩子也要帮忙的,重活我们是干不了的,技术活我们不会做。我们就负责把饭送到田头,剩下的时间又可以玩了。表哥的点子最多,不知从哪里学来的,他把红薯用泥巴全包上,然后放在火里烧,等泥巴烧干,红薯就熟了。剥去外面的泥巴,红薯热气腾腾的,还带着些泥土的青香味。这东西我最喜欢,吃的也最多。

冬天的到来,着实让我为难极了。虽然可以跟着表哥无忧无虑的放风筝,但那风却让我们痛苦不堪。不是怕它的冷,而是怕它把那不知名的灰带到我们手上脚上。一段时间下来,我们的手和脚就长满了黑黑的灰,然后开裂冒出丝。乡下的冬天,洗澡是很困难的,一般都是过年前去洗一次,算是除就迎新了吧。在离我们村庄二里地的地方,有个机面房,外面放着一口大缸,是盛放柴油机循环水的,离老远就能看到热气腾腾的冒烟。那里有很多乡下的孩子在洗手洗脚。我们每隔一段时间也去一次,用那滚烫的水,能把我们手上和脚上的黑皮洗掉。

村里有个哑巴和二赖子,平时靠要饭为生,吃饱后就在水缸边洗手洗脚。他们见我就作鬼脸,口里还喊着:阿呗,阿呗!我一见到,就吓得到处躲藏。我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是吓唬我。表哥和小伙伴们说,找个机会,要教训教训他俩。

那天,又该我们去洗脚洗手的时候,离很远我就看到哑巴和二赖子也在那大水缸旁边洗手洗脚,我就不敢走了。哥哥让一个小伙伴陪我在远处站着,他就带着几个小伙伴向那水缸走去。可是,一会儿他们都笑着回来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把哑巴和二赖子的鞋里放上了稀牛屎。

第二天早上,我们听村里人在说哑巴和二赖子的事,说是昨晚被火烧伤了。我先是一阵子的高兴,这下没人吓唬我了吧,但又疑心是他俩因为没有鞋穿,烤火所致的,心里一直惴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