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全面与精专并行的作文800字(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作文800字)

全面与精专并行的作文800字(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12-06 18:27:15
全面与精专并行的作文800字(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作文800字)

全面与精专并行的作文800字【一】

于丹老师的讲座里主要阐述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德育方面,我们要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素质?

一开始,于丹教授讲述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苹果树很爱这个小男孩,无条件的满足他。但小男孩随着年岁的增长,来找苹果树玩的时间愈来愈少。最后,在小男孩成为了一个老人的时候,小男孩才懂得苹果树对自己的付出。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德要道。所以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孝心、仁心,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懂得感恩就是幸福。也要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自信 。

第二、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孩子德育的培养?

中国古圣先贤为什么如此重视人的德行教育呢?这是因为有没有德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有三个方面:第一,求食,以维持生命;第二,求偶,以延续生命;第三,求仁,以光大生命。求食、求偶,人与动物相同。求仁,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为人类所独有,动物是没有的。人以德为本,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于丹教授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爬山经历,于丹教授用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是爬山的过程,我们要学会自立、自强、自信。

第三、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育素质?

教育孩子,是要增长他的,还是增长他的德行?有好吃的先給孩子,就給了孩子错误的示范,他会想到谁最重要?如果有好吃的,先孝敬父母长辈,孩子看到了,他就学会了,我们在他心中就种下了美德的种子。

我们怎样,孩子就怎样。和孩子一起学会感恩,学会自信,学会自强,做一个幸福的人。一个人在社会的煎熬历练下,舒展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会,这就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全面与精专并行的作文800字【二】

今日,我读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的作品向来以严谨的科学性而著称。他的每本书几乎都涉及了各类科学,海底两万里也不例外。

《海底两万里》叙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深海游行的故事,本书经过对怪物的追踪,为我们描绘出一片片神奇的海底世界,有海地平原,海底森林,海底墓地,珍珠世界,沉没的伏州和古城堡······当然,除此之外,小说还为我们展示出了各种各样迷离而又神奇的鱼类世界。同时,凡尔纳还用它神奇的笔为我们设置了很多惊险的场面,是整部小说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海地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事物,我长大后,必须要让人们看到,了解这些东西!

全面与精专并行的作文800字【三】

认真做好岁末年初的各项工作。督促全体人员认真把握好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吃透中央精神,充分认识地震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统一思想和行动,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好《决定》,特别是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要求,依法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今后,我们要在工作中把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推动当前自身工作结合起来,同时,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纪委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为契机,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进自身实际工作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依法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心全意服务全县人民,为我县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全面与精专并行的作文800字【四】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定的,其初衷是国际社会用于教育统计的分类标准,源于1970年代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一份供各国和国际上收集、汇编和提出教育统计数字的文件”,经过多年使用,1997年11月,《1997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以下简称《97分类法》得以通过,这是一份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磋商的成果,反映了当时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该文件特别提到三种新情况之一,就是“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增加与发展”。《97分类法》包含两组交叉分类的可变因素:教育等级和学科划分,这也成为之后的2011版分类法的基本框架。2011年,经修订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ISCE,2011年正式发布(以下简称《2011分类法》,对《1997分类法》有多方面的调整,之后不断修订,于2013年又发布《教育培训的学科2013版》(ISCED-F2013。关于职业教育的重大修正存在于ISCED1997与ISCED2011之间。

《97分类法》的高等教育从5级开始,该级别“不直接获得高级的研究资格”。5级很宽泛,相当于我国专科到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按照课程的类型把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型的/为研究做准备的/可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的课程,代码表示为5A;另一类是实用的/技术的/适应具体职业的课程,代码为5B。一般认为,5B就是我国的职业教育。但什么是职业教育,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或公认的定义,97术语中没有对职业教育的定义,在《97分类法》2、3、4级的教育级别中都有“职业或技术教育”,被定义为“主要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教育。完成这类课程可获得所在国主管当局(如教育部、雇主协会等认可的在劳务市场上从业的资格”。此类课程又可分为以理论为主和以实践为主两类。97版的描述成为我国高职高专划分的重要依据,也为高职本科预留了想象空间。

《2011分类法》的高等教育包括5、6、7、8级,分别标示为短线高等(类似于我国的专科、学士或等同、硕士或等同和博士或等同。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低等级相比,高等教育课程的'内容更加复杂和先进。在2011版中,2到5级的课程定向是区分开的,分为普通和职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5级以前以及高职高专(5级。但到6级、7级,《2011分类法》使用术语“学术”和“专业”分别替换“普通”和“职业”,但并未给出“学术”和“专业”的定义,只是把这种区分解释为“为将来根据诸如教育的学科来区分学术和专业的定向提供了可能”。

这一变化说明几个问题:其一,5级(专科及其之前的级别课程定向可分为普通和职业,这在国际教育界有共识,《分类法》97版和2011版给出了基本相同的分类和定义;其二,在6级(本科及以上级别,课程定向也是有区别的;《分类法》97版和2011版虽然在分级上有差别,但在高等教育中都对课程定向做出区分,97版分为5A和5B,2011版则是“学术”和“专业”,这说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际教育界依然认为高等教育需要进行课程定向的区分;其三,6级及以上的课程定向区别不同于5级(专科及其以下的区别,但到底是什么还不清楚或没有达成共识,所以,6级及以上的课程定向分类没有沿用“普通”和“职业”,而是使用了未作定义的“学术”和“专业”来做区分;其四,职业教育(姑且先这么称呼从专科(5级到本科(6级存在质的差别,至少是目前国际上的教育分类现状反映了这种质的差别。

以上分析可以说明,以ISCED作为升级、高等化的理由也缺乏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