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如何面对得失作文500字

如何面对得失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3-12-21 03:30:30
如何面对得失作文500字

如何面对得失作文500字【一】

济世二字,是给全天下人讲的,全天下人都得实行。人在世上活着,小时候拼命读书,无非小则为了日后能过上好的生活,大则为了救国为民;长大后拼命地挣钱,无非小则为了挣钱养家,大则为了能够养活平民百姓,但无论如何,你都要济世。济世可以是小圈儿,局限在一家子里,大圈儿则是为国为民,能够做到这样就非常厉害了。

济世,说白了,就是能够使别人脱离困境,或者是帮助别人,真正从思想,精神上改善别人生活,为人着想都是属于济世。如此一来先从“得”与“失”说起。

其实人的一生中总脱离不了“得”与“失”。

何故此讲?仔细观察生活的人可以发现,在你得到一件东西时,你在无意中也会相应地失去另一样;在失去一件时,冥冥中又会得到你意想不到的另一件事物。此为人生的规律,除非一个人没有了追求,生活也自然将他抛弃。

譬如,在你中****彩,或者在其他方面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钱,若处理不妥当,不想把其分与人,接踵而来的就是一件件坏事,倒霉运就来了。会莫名其妙地生场大病,有的亲朋好友会远离你,或者做事老感觉不称意。在得到一笔钱财时,无意中就得失去另一些东西。你帮助别人,浪费了时间与精力,但别人会感激你,得到的是人脉的好转。再说点明显点的,譬如,一个女孩(或男孩)从小娇生惯养的,没受过别人的气,人人都迁就她,小时候生活得很舒服,她在小时候得到的是无忧无虑的快乐,饭来伸手,衣来张口。相应的,长大之后,没有能力,就算有能力了,也不懂与人相处,受人一点气就喊生喊,有一点挫折就被打垮。于是找不到工作,挣不了钱,或被人排斥;有的早恋,提前享受爱情的滋味,于是早早地结了婚,家境不好,又无能力养孩子,夫妻矛盾,互相讨厌,便造成亚洲离婚大国;或是涉世未足,不懂教育下一代,下一代教育不好,又害了几代人,几代人觉得自己生活差,便去怨父母,如此循环。小时候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长大了便一次性“回报”给自己。来对比得与失,得的是一时,失掉了一世,哪个更痛苦?无疑是“失”了。

俗语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按我的'理解,即“不是不失(得),时候未到!”贼为什么要偷东西,为的就是想得到钱,但他犯法了。日后被警察捉住,失去的是一生的自由。像“牛市”一升就升到全股之首,得到了最大的利益,但“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一跌就到了谷底。运动员,得了金牌,若不能正确处理,一定遵循“物极必反”,不能再得。韩信,在他成为一国大将军前,曾流落街头,受过胯下之辱,正因受过“失”的折磨,才能享受到日后的“得”。成功与失败的背后亦遵循此理,每个名人背后的付出是与现在的成就成正比的!

平时许多人有“横财”,总是莫名其妙地丢钱,“小鬼拍门”,无端端被罚了几张牛肉干,这是种“失”,意味着你以前得到过什么好处了,需要额外付出;或者是意味着“横财”之后你会得到些好处。有一家庭,家境遇到了许多坏事:“失职,经济困难……”在自己身上虽然仍那么倒霉,但是妻子对自己更体贴,孩子更懂事了,这也是“失”与“得”。

所以,为了让“失”减少到最少,“得”到,首先在得到或失去的时候,去好好地思考如何济世,因为济世是一件善事,善能够改变人的命运,际遇与人生,使人调节在相对平衡的位置上。“得”,济世,就把将要另一面的坏事转换成好事;“失”,济世,就能使人感觉到之后的“得”大于“失”,“失”与“得”相比,不足为奇。

例如香港的李嘉诚,霍英东,驰名世界的“苹果”乔布斯,他们每赚到的钱,必定会拿出百分之几十去捐给国家,人民,去赈灾,帮助人,济世的钱非常人可比,他们是成亿成亿地计算,因为常常济世,所以才能永保现在的成功。如不这样做后果不堪设想——国家会重点监督着,时不时挑些毛病打压这个企业,那么就很难发展。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济世为人,含糊不得。有的人说自己狗屎运,何不去寻找途径济世呢?把坏事转换成好事,就是济世的好处。

如前段时间的“黄衣哥”,“托举哥”,新闻上大力宣扬他们。他们平时的经济收入,家境状况处于社会的底层,十分平凡。但他们的行为就是济世,这个作用很大,给冷漠的民族打了一强心针,就不只是救了一个小孩,通过媒体的大力报道,等于给千万人上了堂课,日后再发生这些事,千万人又救千万人。所以尽管济世的范围很小,或者仅有几分几秒的时间,它却可以把人从困境中拯救,更可以改变人的命运。鲁迅,胡适为的是济世,从思想上拯救中国人,从思想上复兴中华,他们做到了,因此我们中国人都敬仰他们!

有人与我说,这些事情不科学,不能验证。我愤然反驳道:“所谓的科学,就是一个恒定的规律与真理。有得有失,符合中国的《易经》,达尔文的《相对论》,怎生不是科学?济世能改变命运,所有教派都主张的事情,所有人实行都人改变人的命运,如何不是科学?非要通过实验才得到的叫科学,那就把科学的含义歪曲。”

我写这篇文章文笔粗俗,俗说:粗俗易懂。我讲几大段关于“得”与“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规律,要想把“失”带来的后果降到最小,“得”增到最大,那就一定要济世。它能改善人的人脉,命脉,变得畅顺。所以我呼吁全世界人齐来济世,为处于逆境的同胞拉一把!

其实人生在世,应时不时地为自己创造“失”的机会,此时的“失”即是挫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因为经历了“失”所以才感受到“得”的喜悦与“难‘得’可贵”。如果既不想济世,又不想承受“失”的痛苦,结果越积越多,“失”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忽然全部来临,此人必定没有信心在跌倒处站气。因为失得太多,伤得太重。

希望这《得与失·济世》能带给人启发,看此文者皆与我有缘。但勿要忘记,最重要的还是行动!

如何面对得失作文500字【二】

个人得失,很显然是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主义,而民族利益,便属于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民族主义(或是集体主义也无妨)了。讲讲它们的关系,便从刚学的两条“真理”说起。

第一条, 便是民族(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我想,之所以说民族地位更崇高,是因为它代表了更多数人的利益,反映了更多数人的呼声,一如甲午战败后的“公车上书”,各省举人在捍卫民族利益之时,早将个人富贵荣华抛之脑后。

而民族(集体)利益一直高于个人利益吗?

我想,我们个人与民族的关系极像民族与世界的关系。那世界利益要高于民族利益吗?恐怕不是。仅看我国外交政策,皆是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为根本,辅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等等,就清楚。究其原因,怕是世界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地位悬殊,民族利益错综复杂,大国政治博弈,热火朝天,小国隔岸观火,顺水推舟;富国珠光宝气,肆无忌惮,弱国狂打太极,左右逢源??

于是,所谓维护世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一句口号而已。

可是,庆幸的是,我们的民族利益还不同于世界利益,民族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从事相似劳动,有着在习俗、文化、思想等人文环境上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着共同的价值选择的人们形成的,比起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上,亲的不是一点半点,共同的积极的奋斗理想,紧密的趋同的利益选择,确保了我们的民族利益一直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相统一的,我们的民族利益因此也将一直高于个人的利益。

第二条, 便是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民族(集体)利益。 个人与民族利益冲突时,问题往往在于他人的利益。而要顾及他人的利益,首先我想到的人人平等的法律。若无法律之保障,则谈不上平等权利、平等利益。个人与民族利益冲突时,也必须服从民族利益。正如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驳斥世界主义者之时所说,当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仍是受压迫的民族,“我们是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来讲世界主义”。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也大概如此吧。 但是,毕竟不是法律保障的平等、自由赋予个人与民族这种关系的,相反,究其法律本身,是个体与个体的利益妥协。这种利益妥协,使得每个人与整个民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对立概念,而是一种交融的利益关系。那么,这种利益关系妥协还会有怎样的表现? 回溯历史,我看到了岳飞精忠报国,饥餐胡虏肉,文天祥心系南宋,誓抗元,林则徐“苟利国家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封建社会,有法律但无法治,毫无人权可言,又是什么让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进行利益妥协的呢?

有人说是封建儒家思想的浸染,我基本上同意,但若推而广之,便是道德意识,民族意识。

一个民族,由其个体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个人的意识、理想逐渐升华,凝聚成一种普遍的、至高的社会道德,这种集体观念必以其气势宏大给人以精神上的引导,这便是个人与民族利益的统一吧。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