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春联风俗作文(贴春联风俗作文500字)

春联风俗作文(贴春联风俗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2 12:34:55
春联风俗作文(贴春联风俗作文500字)

春联风俗作文【一】

新年快到了,由于我的毛笔字写的好,所以写春联的事当然由我这个“小书法家”亲自上阵了。

选春联时,我和老妈一致认为寒假作业上的:“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比较好,但是妈妈觉得这幅春联稍微要修改一下,于是在后面加了一个“来”和“到”。这样我们家的春联就变成了:“春风春雨春色来,新年新岁新景到”。外公家的春联是由春联里的:“景”让妈妈受到了启发。她想到:既然有大舅名字:“忠景”的“景”字在里面,为什么不多加点人的名字进去呢?最后把外公家的春联改成了:“春风春雨蕤景来,新年新岁豪康到”。上联有大舅父女的名字,下联有二舅父子的名字。春联中也应该有我和妈妈的名字啊?上、下联不能添字了,只能在横批中出现名字了,为了让我和妈妈的名字出现在横批中,妈妈绞尽脑汁,终于把横批定下来:福乘龙舞。这样横批中就有我的: “乘”字了。

开始写毛笔字时,我先把笔墨纸砚准备好,在纸上练习几遍,把字给练习好,然后才在红纸上写春联。写好的春联就放在窗台上、地上,等到墨干透了再贴在橱窗上、门上一一点评,但还是没有写出让妈妈满意的春联。那几天,家里乱了很多,在写字的屋子里,除了床上,其他地方都铺着春联,收拾了几天才收拾干净。妈妈以前对我说:“看我写字是一种磨难,欣赏我的字是一种享受”。正是因为这样,在腊月二十六这天,她下令:“必须今天写完毛笔字”。因为她实在忍受不住了,再这样子下去,她就要抓狂了。晚上十点,我终于把毛笔字写完了,那个困啊!

我感谢爸爸妈妈有书法老师送的春联不贴,也不去外面买三元一幅的春联,而让我自己写春联,给我练字的机会。今年的字我感觉写的不好,将来我一定要写的更好,当个真正的,不加双引号的书法家。

春联风俗作文【二】

在大年三十,我跟爸爸妈妈在吃早餐,爸爸说今天要贴 春联和窗花。我听了便迫不及待地对爸爸说:"我也要贴 ,我也要贴嘛!""好了,好了,你快吃早饭吧!"爸爸笑 了笑说。终于要贴春联了,我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在爸爸后面,爸 爸拿什么,我也拿什么。 爸爸把一张春联贴在门上,让我学着他贴。我认真,仔细 地观看了爸爸贴的,也学着贴了起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 力才贴好了。可在一旁观看的爸爸妈妈已经笑得喘不过气 了。我跑过去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让我自己看一下帖的 春联。我看了看,原来是贴斜了。我想了想便上去把爸爸 的也弄斜了。

"你这是?"爸爸一脸疑惑地问。

"避邪!"我开心地说。

爸爸笑着对我说:"机灵鬼。"

就这样,我家的春联就一直斜着贴在哪儿。

同学们,你们帮过贴春联吗?如果没有那赶快试试,可有趣了。

哦!对了,祝你们鸡年快乐!

春联风俗作文【三】

我的书法老师孔老师先让我们几个人找一天时间到青少年官去练一练,挑出自己要写的春联内容,有不正确的地方请老师辅导并加以改正。我挑出的是这样一副春联:“岁岁平安日,年年如意春。”就是希望所有的人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天天平安,吉祥如意,对仗也十分工整,读起来也非常顺口。希望居民们可以接受并喜欢这一副春联。

写春联的活动分为两天来完成。第一天我们来到了西湾小区,一到那里,我们就拿出了笔墨纸砚,做好准备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在外面为我们搭好写字的.台子,我们便开始大显身手。这时,好多的社区居民纷纷向前围了过来。了解了这次活动的日的,他们都十分感兴趣,几乎每人都想要带一副回家。我直在专心致志地写着。前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嘈杂,不过发出的都是啧啧称叹的声音,一位奶奶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真是聪明,毛笔字写得这么漂亮!”“那是,如果写得不好,能叫他们来吗!”这时,又有一位阿姨开玩笑:“等到再学个十年八年的,都要成为书法家了!”一位爷爷又接着说:“人家老师教得也好!”旁边一阵欢笑。我们写好的对联,人们争着要,并高高兴兴地捧着回家去了。还有一些会写书法的老人,也忍不住拿起我们的毛笔写起字来。“几十年没写了,手都生疏了,现在写写还真是一种享受啊!”我们写了很多对联,受到的夸奖也很多,心里美滋滋的,这也算是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吧。最后,我们发出了很多副春联,居民们也算是满载而归。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娄邑小区。这个小区的居民户数很多,我们的工作量也比昨天大多了,现场十分热闹。

写春联活动结束了,但我每每想起都很留恋。我想,今后不仅要多练习书法,还要多参加这类活动,给别人带来更多快乐!

春联风俗作文【四】

新年快乐,大街小巷都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喜庆气氛:买衣服、贴春联、办年货……我家也不例外。这天,我和爸爸从外面买来了春联。

爸爸搬来椅子,正要贴上对联,妈妈就叫道:“哎,你看这‘阳春燕舞,华夏龙兴’适用家居吗?还有,四字联太短,我们家门柱长,得买七字联。”爸爸见说得有道理,就返回街上换了一幅家居用的春联。

爸爸一进门,妈妈就迫不及待地展开春联,念道:“岁岁平安永吉祥,年年顺景皆如意。”爸爸皱了皱眉头,说:“不对,好象‘年年顺景皆如意’才是上联。”爸爸边说边揣摩对联的意思。妈妈反驳道:“应是先‘吉祥’,然后才各事‘如意’。”……

正当爸妈辩得难解难分时,我插上嘴说:“书上介绍过判断上下联的知识,分清上下联主要看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普通话里的阴平声和阳平声为‘平’声,上 声去声为‘仄’声。对联中最后一个字念‘仄’声的是上联,‘年年顺景皆如意’,中的‘意’字,就是‘仄’声,所以是上联;对联中最后一个字念‘平’声的是 下联,‘岁岁平安永吉祥’中的‘祥’字是‘平’声,便是下联。”爸爸妈妈听了,点点头。

“上联该贴右侧”“不,上联该贴左侧……”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爸爸妈妈又为上联该贴在大门的哪一侧争辩起来。这时,邻居的老爷爷走过来,劝阻 了爸妈的争执,胸有成竹地说:“古人写字是竖行的,从右往左一竖行一竖行地写,你们注意到‘文光塔’三个字吗?我们面对文光塔,就可看见‘文光塔’三个字 是从右往左写的,上下联的顺序也一样。我们面对大门时,上联就是贴在门柱的右边,也就是贴对联者的右手边,下联则相反。你们明白了吗?”

听了老爷的讲解,我们恍然大悟。我想:对联居然还有这么名堂。看来,生活处处有学问,可得多留意学习呀!

根据家居特点选春联,确定上、下联,分清上、下联该各贴门哪一侧,小作者抓住这三方面的知识,编出了“我”家挑春联、贴春联的一波三折的故事进行巧妙的介绍,情节合理、自然、连贯,文中人物呼之欲出,尤妙在结尾点明中心:生活处处有学问,认真学习增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