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关于步入大学的感想作文(上大学的个人感受作文)

关于步入大学的感想作文(上大学的个人感受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3 03:23:40
关于步入大学的感想作文(上大学的个人感受作文)

关于步入大学的感想作文【一】

通过近两年的社区工作经历,给我总的感觉是这项工作极度需要“用心与居民沟通”,要把自己放在居民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当然我刚进社区的时候没有一点社会经验,为人处事总是自我为大,处理事情总是想当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我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困难。为此,社区里的前辈们总是告诫我,耐下心,才能真正处理好社区的日常事务,老百姓是相信我们才来找我们的,为他们服务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年轻大学毕业生,理论水平高,文化素质好,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是自己的优点,我必须把这一优点最大化的发掘出来。而缺乏工作经历,不会与老百姓打交道,不懂串门走户走访群众调查研究,更不好意思找群众谈心拉家常,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更是自己的不足。刚到社区的'时候,我发现社区的电脑只是用于日常的打字和打印用途,没有发挥其现代化的信息通讯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工作效率地提高。由于大学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深知信息网络化和办公电子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而近几年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社区建设也正全面开展,快速推进,针对社区的现有硬件设备,我联系和参与了社区网站地建立和维护,一些通知和社区新闻及时上网发布,让居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得知社区的最新动态,使得社区事务更加公开化和现代化,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对各项工作的电脑报表进行了再次优化,工作效率得到了飞速提升。

人总是在不断学习和受挫中得到成长的,我也不例外。而社区更是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品性的地方。通过和退休工人打了一年多的交道,我体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古训的精妙之处,老年人需要被认识,被尊重,老年人内心深处非常希望得到社会和家人的理解、认识和尊重;特别害怕有人刺伤他们的自尊心,以至把他们当成累赘。那么在处理退休人员的各项事务中就要遵循一个原则——尊重和理解,理解在什么时候都是万岁的。记得有一次,发放退休人员医保卡。有位退休工人的医保卡上的名字打印错误了,我对她作出解释,这是上级银行在制卡的时候搞错了,我们可以帮助去调换,但是需要您的身份证。这位退休工人笑着把身份证交给了我:“让你们办事,我放心。”在居民的信任中,我对这项社区工作也更加热忱,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压力也更加重了,但是我依旧会坚持自己的理想,发挥自己大学时的所学,更加努力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关于步入大学的感想作文【二】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关于步入大学的感想作文【三】

读完了《简爱》,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这连住的几日,我几乎除了吃饭和睡觉,一切时间都耗费在这本来自遥远国度的小说里。然而我还得在抱怨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它的杰出与迷人。很少见到这样迷人的异国风情。这充满着英国十九世纪趣味的故事里,让我感慨了很多。其实我应该早些接触这本书,早就有很多的人介绍它了。可惜,我拥有着一点排外的情愫,一直拖到现在去欣赏它,实在有些相见恨晚。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英国人的思维和宗教信仰有点难以适应。不过呢,人世间的真情多数是相通的。每当我读到小简爱因为无亲无故而遭受虐待和歧视时,心中顿起的怜悯之情真让人难忘;每当简爱一次次化险为夷让我多么兴奋;当她勇敢地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而坚持自己心中的真爱时,多么令鼓舞和震撼;特别在文章最后,她抛弃一切去照顾那位可怜的爱德华时,我的心中欣慰与感动迸发而出。

关于这本小说,我想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它在很多艺术方面的杰出融合。我敢确信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首先,她在描绘风景时,是以一个画家的审美角度去鉴赏,以一个画家情趣去把握光和影的和谐。读中国的小说很少见到这样细腻的风景描写的词汇。应该要感谢这本书的译者周令本的深厚的国文功底,使译本文采熠熠,令原著生辉。其次,夏落蒂。波郎特在语言学上的造诣也很深厚,作为一名英国人,作者可以说至少精通三种以上的外国语言。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可以通过它感受到整个欧洲的文化氛围。比方说英国人的自豪感和绅士风味,德国的大国气氛以及法国女性的天生浪漫情趣。甚至还读出了英国人那种殖民主义的歧视东方人的心理,比如他们称印度是个野蛮的民族。再次,夏落蒂。波郎特对感情戏的处理上,可以称得上很高明。她的主人公很少是一见钟情,这比较现实,但是她赋予的爱情总是在默无声息深入到读者的心田里。如此巧妙的感情戏,让我很意外,很惊喜。

《简爱》的作者如果和中国的曹雪芹相比,毫无疑问,后者的文化底蕴要更博深一些。就像中国和英国人拼比历史,中国人可以无愧地说:我比你老的多。曹雪芹一生所学要比夏落蒂。波郎特要广博的多,毕竟中国的文化底蕴要丰盛的多。中肯的说,简爱的确比不上中国的《红楼梦》。不管是人物丰富还是物致的描绘上,《红楼梦》都是更为杰出的。但是,《简爱》中也有值得中国人去学习和欣赏的地方。比方说,《简爱》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方面,可以说淋漓尽致。这点在很多中国人的文学作品中做的都不够。

读这本书我仿佛读了一遍《圣经》,西方人对宗教笃深的感情与真诚的信仰,真很令人敬佩。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在读《简爱》时候,让我感受到在拥有宗教哺育下才可以得到的人情的纯美,在现在的中国这真的很难得。其实,很多圣经里的教诲与中国的孔儒的经典思想是相通互补,而现在国人却往往忽视了祖先的睿智。比如圣经里劝人从善,劝人宽忍,劝人感恩,与孔老夫子劝国人礼义仁,两者是相同的。在读《简爱》的时候,我时常被圣经里的美好的思想启迪着,让我联想到中国的现状,心中似乎收获许多。让我坚信,对于中国的儒家文化真的需要重新审视。

关于步入大学的感想作文【四】

高一文化去的是古镇西塘。因为路途遥远,在客车上免不了一些丰富的'活动。同学们围成一圈,“小赌”怡情。输的同学便献歌一首,气氛活泼又欢快。

到了目的地,便感到置身于山水之中。老天爷也很客气,给了我们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于是西塘的景色更显得妩媚动人。周围都是河道和极富江南气息的房屋,仿佛回到了过去。在走一段,便是闹市区了。一家家各有特色的小店令人目不暇接,具有名族特色的手镯,项链吸引大批女性消费者。还有各种特色小吃也令同学们大饱口福。

逛遍了古镇的街道,午后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别有一番雅趣。秋日的阳光很好,好朋友围聚在一起谈心,彼此的心也靠得更近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告别了西塘,带走了一份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