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万物皆可取作文(悦纳世间万物作文)

万物皆可取作文(悦纳世间万物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9 10:47:18
万物皆可取作文(悦纳世间万物作文)

万物皆可取作文【一】

从古至今,科技发展变化的迅速是我们祖祖辈辈都亲眼见证过的,科技让飞机飞上蓝天,让人类发明字体,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但在我们正享受着科技带来的幸福时,有没有想到,科技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万物简史》告诉了我们答案。

《万物简史》主要讲述了人类一切科技成果的来源,以及科技带来的不便,例如:科技经常会危害环境、我们对科技的依赖使自己染上各种疾病等,而我们却毫无察觉。比尔·布莱森写的这本书是一本在科技史上,在全世界都称得上”绝世著作“的书。他告诉我们在科技的背后有着多少艰辛的努力,并对天文、地理、物理、化学都有一些详细的介绍。他为了这本书,足足准备了十年,并且在发表这本书后,立刻患上了严重的病。

比尔·布莱森在文坛算是幽默派的作家,因此,它简洁的语言中流露出层层叠叠的风趣。比如,描写火箭的那一段:”火箭顾名思义就是火和箭的意思,你不会相信了吧?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我看到这段时,以为作者仅仅是在凑字数。接着往下读,却发现火箭真的是由火和箭组成的,火箭躯体的原形只是一支箭,像汉字一样,不知道演变了多少年,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这使我不禁对这本书有了浓厚的兴趣。

这本书里有著名人的成长过程,万物的形成与起因,相当于把整个世界的缩写……这是一本以创造为主的书,我不禁想起了语文书中的一句话: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的创造。

万物皆可取作文【二】

比尔·布莱森写了《万物简史》这本伟大的书。

他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不象一般的科普图书带给人们晦涩、枯燥之感。从组成人体的原子讲到宇宙大爆炸,从太阳系的形成讲到居里夫人为什么得了两次诺贝尔却没当选过她所在科学院的院士?(据说是因为她在居里先生后和另一位科学做了有伤风化的事,所以学院里的老头子们对她十分抵制。)以及人们曾痴迷的火星人的种种传说,只是源于一个科学家看到了火星上的图纹,就武断的说那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目的是为了从南北极运水以灌溉赤道上干旱而又高产的农作物(看到这,还真让人哭笑不得呢)。它就象一个有魔法的盒子,总有新奇的东西不断的跳到你的眼前,科学和科学家在这里都变的生动有趣。

这本书的语言风趣幽默,在读到描写哈雷这位科学家的文字时,我一下子笑出了声。其实,类似这样的语气和描述在书中比比皆是。“哈雷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在漫长而又多产的生涯中,他当过船长、地图绘制员、牛津大学几何学教授、皇家制币厂副厂长、皇家天文学家,是深海潜水钟的发明人。他写过有关磁力、潮汐和行星运动方面的权威文章,他发明了气象图和运算表……他惟一没有干过的事就是发现那颗冠以他名字的彗星。他只是承认,他在1682年见到的那颗彗星,就是别人分别在1456年、1531年和1607年见到的同一颗彗星。这颗彗星直到1758年才被命名为哈雷彗星,那是在他去世大约16年之后。”

《万物简史》唤起了我对生命的崇敬之情。生命在它长达四十多亿年的时间里,虽然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和灭顶之灾,但是却能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她的光辉史不得不使我从心底升起敬畏和崇敬之情。正如作者在本书的\'最后写道:“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寓意的话,那就是我们来到地球上,实在是十分的幸运——这里的我们“我们”,我指的是所有的生物。在这个宇宙中,获得任何一种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当然,作为人类,我们更是双倍的运气。我们不仅享有存在的恩典,而且还享有独一无二的欣赏这个存在的能力,甚至还可以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其更加美好。这样一种技巧,我们才刚刚开始懂得。”《万物简史》让我重新认真的思索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千古命题,我的回答是:“我”也是“我们”,“我们”是“生命”,生命之舟必将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回顾四十多亿年的生命史,我有理由坚持这条信念。”“一个星球,一次试验”。我想对待对待生命的最好方式,一是珍惜她的美好,二是要为她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人类,应当自求多福,好自为之。

虽然已经读过很多的科普书,但我要说,《万物简史》是到目前为止,我读过的最打动人的一本科普书。一本好书就象是一个好朋友,有时可以启迪心灵,有时可以陶冶情操,而这本书,会带你走进另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你会从心里不断的感叹: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希望你也和我一样,在这本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请记住它相对于精彩内容来讲有点乏味的名字《万物简史》!不会让你失望的!

万物皆可取作文【三】

因父亲出轨而散伙的一家三口在即将分道扬镳时收到一条交友短信,发信人是打算从黑道退出的小混混冈田——去交一个朋友,完成这项任务,他才能成功脱身。

于是,失败的父亲、神秘的母亲和青春期女儿坐上了“前黑道人士”的车,四个人要一同奔向人生的新篇章……然而敲诈勒索这种工作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冈田的这封辞职信可没那么好写,更麻烦的是,刚交到的朋友怎么办?

余生皆假期的梦想能实现吗?

这是伊坂幸太郎《余生皆假期》第一章的故事开头。

本来想从个人角度还原故事剧情,结果看了眼本书简介,比我概括的要简洁多了。伊坂幸太郎的故事设定通常都极富想象力,是那种完全没有逻辑完全没有套路的\'展开,但细想一下也是完全有可能真实存在的人物以及发生的故事情节。

我还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冈田带着一家三口踏上逃亡之路的剧情,结果第二章的时间线却跳回了大概一年多以前,冈田对偶然撞到的大雄伸出援手的故事。如何帮助被家暴的小孩?通常的想法,不过是直接找对方父亲谈谈甚至吓唬对方,或者寻求第三方力量类似于社保人员之类的介入。冈田的做法却是打破脑袋都想不到。

他设计了一出穿越未来的戏码,让二十年后的“父亲”亲自来到面前,告诫他不要继续虐待自己的孩子。因为凡是家暴孩子的父亲,无疑都是刚愎自用的人物,这种人除了自己的话谁都不会听的,那么就让20年后的自己来告诉自己吧。

听上去非常扯淡的操作吧,但是通过系列安排他做到了,怎么做到的就不剧透了,但是他让大雄的父亲接受了这个设定,尽管事后冷静下来他可能会发现疑点而陷入自我怀疑,但至少殴打大雄的事情却是不怎么敢了。

第三章的时间线又跳回到冈田脱离组织而失踪以后,旧上司沟口带着新人把一名女性绑上了小汽车。而这篇故事是以这名女性受害者的角度叙述。在她被绑架上车不久,就遇到因为议员被刺而临时盘检的警察,在简单询问并查看后尾箱后就放行了。然而当沟口想把这个女人藏到后尾箱的时候,发现这辆被他随手偷来的汽车尾箱居然放着两个装满现金的袋子,而查看过后尾箱的警察却依然放行了。

百思不得其解的三人的应对,居然是当场把钱分掉走人,两位绑匪甚至还分了被绑架者一部分钱。而这位被绑架者不仅被刺议员的情妇,同时是刺议员团队中的一员,而被绑架也是受雇于议员的命令。

第四章的时间线跳得更远,回到了冈田就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叙述主角变成了冈田的同学,如今一名知名导演。那是冈田就是一名在女生书包乱画以及在校园门口涂鸦的问题少年。而身为间谍的父亲却告诉自己,冈田并不是在恶作剧,而是为了保护可能被绑架的同学以及被攻击的老师。读书笔记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因为强盗别有用心的在某个门口画上记号,于是就把所有的门上都涂上一样的记号。在老师被流氓威胁时,也是冈田最早发现并最终把流氓打倒在地。在真相大白之际,父亲假装间谍的身份和已经离婚的现实也一起浮出水面。

最后一章的时间线在两年后,沟口因为栽赃冈田心生愧疚,设局向黑道组织的首领毒岛寻仇,在巧妙设计之下绕开层层关卡把枪口举到了毒岛门前。而此刻,毒岛却说冈田并没有,一直享受着自己假期,并向冈田发短信证明。到底枪声和短信声,哪一个先响起?故事就此收手。

看上去是关联度不大的五个故事,实际上草蛇灰线处处有伏笔。这本书大多数内容都是情节离奇的反转,所以本来只是想大概讲讲剧情结果把情节剧透一个遍。想来真正找这本书来看的人也应该没多少,看过这篇内容之后你们就可以当自己已经看过书了吧。据说,写得最烂的读书心得就是讲解剧情的那种。嗯,就是你们正在看的这一种。

书不长,读起来很轻快,结局也的确很治愈系,就是文风如网友评论:“什么治愈系,作者自己的神经病都没有治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