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半条棉被作文500字(五年级半条被子的作文500字)

半条棉被作文500字(五年级半条被子的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3-11-12 01:37:07
半条棉被作文500字(五年级半条被子的作文500字)

半条棉被作文500字【一】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厚重温暖的军民鱼水情,这是我从徐解秀老人这句朴实的话语中所感受到的。

经过艺术创作,《半条棉被》讲述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带着这个疑问,9月18日,我走进了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电影党课《半条棉被》的课堂。第五次反围剿是故事的大背景,寒冷的天气,索命的轰炸,残缺的身体,简陋的医院,缺衣少食的窘迫,百姓们紧闭的门窗,一切的色调都是灰色的。董秀云好想问问送被子的人关于丈夫的情况,但是人已不见,询问无果;徐解秀好想给患疟疾的孩子看病,但过兵之痛,让她闭门不出。凭借寻夫的信念支撑,董秀云以护理之术,捡了一路伤兵残将,找组织、找部队,到了沙洲村,身心的疲惫被百姓的信任抚慰。战战兢兢的试探,徐解秀通过金鸡纳霜治病和红薯吃食等细节,渐渐相信她所看到的红军是不一样的兵。

这部电影里,一个泪点接着一个泪点,有革命信念,有人间情谊,有信任之喜,也有思想升华。画面始终是清冷的,烟雨连绵,瑟瑟发抖,但是情谊却在这棉被一分为二时,显示出最浓的化学变化。这床棉被,之于董秀云,是能找到丈夫的坚守,是革命定会胜利的期盼;这半床棉被,之于徐解秀,是温暖身心的宝贝,是冲破桎梏的见证,是后会有期的念想。这也难怪徐解秀及后人还在等着当年的红军姑娘能够回来看看她,这不仅是军民鱼水之情,更是交心之后的朋友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徐解秀老人向大家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人们早已过上了无战无灾的幸福生活,是知恩图报与君子约定,让这位老人感念半条棉被的恩情持续了半个世纪并代代相传,昔日的女红军至今仍杳无音信,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服务人民的精神却在传承。作为共产党员,唯有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处处冲锋在前,事事脚踏实地,才能不负初心与使命。

感动还在继续

半条棉被作文500字【二】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一则“半床棉被”的故事。这则故事,让人感动,也给人启迪。

1934年11月,红军正行进在长征途中。部队驻扎休整时,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她们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老人,并对老人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

三位女红军走后,徐解秀老人一直珍藏着这半床棉被,直到去世前还念叨着她们。此后,尽管三位女红军没有再回到汝城县沙洲村,但“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的承诺,共产党人兑现了——不仅送来了新被子,还送来了一天比一天更美好的生活。

85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但“半床棉被”的故事依然述说着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生与共、风雨同舟的殷殷深情;“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的承诺,依然昭示着共产党人“长征”的目的和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一个被窝度寒夜,一床被子对半分”,过去,我们党正是靠无数个这样的行动赢得了民心,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让世人惊叹的成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日趋多样,只有不忘“半床棉被”里的为民情怀,把初心和使命体现在不断给人民群众送去“新棉被”上,我们党才能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拥护。

不忘“半床棉被”里的为民情怀,需要切实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不断掌握他们的新追求、新需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有代表讲到“农民的八个梦想”时,说:“我经常到一些贫困地区去,到农村去,我总有一句话,想知道你们还需要些什么?”一句“想知道你们还需要些什么”,是赤诚为民的生动体现,也深刻昭示我们:为民没有终点,服务永无止境;人民群众有什么样的新期盼、新需求,我们就应该送去什么样的“新棉被”。

“我要是连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还当什么农业技术员!”张铁兵在学校本来学的是苹果种植技术,当看到种植葡萄的农户因寒灾损失惨重而欲哭无泪的场景后,他就在自家地里搞起了葡萄种植实验,从一个外行“修炼”成了资深“土专家”,带动全县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葡萄富农之路。李保国说:“农民群众脱贫致富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前南峪需要植树造林,他就研究土壤、径流、气候;富岗群众需要种果树致富,他就研究昆虫、肥料和标准化生产;当规模和品牌效应成为农副产品赢得竞争、提升效益的必然选择,他又成了核桃技术创新联盟和苹果技术创新联盟两大产业联盟的`理事长……像张铁兵和李保国那样,永远面向群众的新需要,一刻不停地学习、掌握新本领,才能在更好服务人民中坚守初心、担负使命。

今天,我们正奋斗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半床棉被”里的为民情怀,不断了解、掌握群众还需要些什么,不断掌握为民造福的新本领,不断为人民群众送去“新棉被”,就一定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取前进的强大力量。

半条棉被作文500字【三】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成为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要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缅怀革命先烈,深入细致了解红色革命精神,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之际,先后前往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河南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考察,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就要用好“红色基因库”,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红色教育,才能不断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建强红色阵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军史馆、烈士陵园等,都是党的“红色基因库”,存放着无比可贵的红色财富。一代代革命烈士的红色事迹、一件件留有革命印记的红色文物、一个个催人奋进的红色故事,承载着无比厚重的红色精神。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革命英勇奋斗、流牺牲,每到一处都流传着一段段令人称赞的红色往事,展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政治本色、斗争精神等。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不变的红色基因的深刻意义,新时期下,要进一步深化红色阵地的时代内涵,形成极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品牌,不断党员干部激发爱党爱国之志、增强奋发奋进之力,引领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讲好红色故事。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大会上,讲述了“半床棉被”的经典故事,他指出:“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脉相通、生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时期必须继承的“传家宝”。红色故事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最生动的写照,在主题教育中,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传统教育,用红色故事上好党员干部的“初心课”,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传承红色基因。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红色基因就是保持我党繁荣壮大、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密码,反复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党员干部只有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做到常学常新、不断感悟,才能真正把红色基因融入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化为自觉。开展好主题教育,更需要把红色基因当作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心传承、用行动落实,让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红色精神转化成推进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半条棉被作文500字【四】

近日,电影《半条棉被》热映,好评如潮。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半条棉被》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路过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的故事。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棉被》弘扬的是同人民风雨同舟、脉相通、生与共的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进入新时代,如何把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把他们为之奋斗而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摆在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力量源泉的根本原因。《半条棉被》的故事彰显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生与共的情怀,是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